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糧食市場供應保障基礎紮實

發布時間:2021-04-01 09:31:09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3月31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舉(ju) 行新聞通氣會(hui) 表示,我國糧食連年豐(feng) 收,庫存處於(yu) 曆史較高水平,口糧品種能夠滿足一年以上的消費需求。當前糧食安全形勢總體(ti) 向好,庫存充實、儲(chu) 備充足、供給充裕,糧食市場價(jia) 格有所回落。“綜合糧食生產(chan) 、庫存、貿易等因素,保障糧食市場供應和平穩運行的基礎與(yu) 條件是十分紮實的。”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糧食儲(chu) 備司司長秦玉雲(yun) 說。

從(cong) 糧食生產(chan) 看,在糧食生產(chan) 連續多年豐(feng) 收的基礎上,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均明確提出,糧食產(chan) 量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有關(guan) 部門和各地正加緊推進落實,這為(wei) 糧食供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了解,冬小麥和冬油菜籽播種麵積均有所增加,目前苗情長勢正常,夏糧豐(feng) 收基礎較好;早稻產(chan) 區正在浸種育秧,部分地方已經開始栽插。

從(cong) 糧食庫存看,我國糧食庫存處於(yu) 曆史較高水平,庫存消費比遠遠超過國際糧食安全警戒線。同時,庫存結構不斷優(you) 化,企業(ye) 商品庫存增加較多,企業(ye) 抵禦風險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進一步增強。另外,農(nong) 戶和城鄉(xiang) 居民存糧也有所增加。

從(cong) 進口來看,目前國際市場糧食供給延續寬鬆格局,這為(wei) 我國利用“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做好品種和結構調劑提供了有利條件。根據海關(guan) 總署的數據,2020年我國糧食累計進口14262.1萬(wan) 噸,同比增加3117.5萬(wan) 噸,增幅27.97%。

據調度,隨著拍賣糧源陸續出庫到廠,有的貿易企業(ye) 加快了售糧進度,加之進口糧源陸續到港,近期糧食市場價(jia) 格有所回落。目前小麥、玉米收購均價(jia) 分別為(wei) 每噸2519元、2806元,均較月初下降3%左右。

在庫存糧食中,我國政府庫存糧食充足,主要包括政府儲(chu) 備糧和最低收購價(jia) 糧等政策性庫存,是重要而有力的調控資源,需要時可隨時投放市場,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有關(guan) 部門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和調控需要,靈活安排投放。一方麵,科學把握政策性庫存投放的“時度效”。今年以來,繼續常時安排政策性糧食公開競價(jia) 銷售,每周投放小麥400萬(wan) 噸、稻穀160萬(wan) 噸,直接增加了市場供應,小麥拍賣出現“量價(jia) 齊降”的局麵。另一方麵,積極發揮兩(liang) 級儲(chu) 備吞吐協同效應。指導各地和有關(guan) 企業(ye) 在儲(chu) 備輪換品種、數量、區域安排上加強統籌銜接,做到同向發力,形成調控合力。目前,新產(chan) 小麥還有一個(ge) 多月上市,在持續安排最低收購價(jia) 小麥拍賣的同時,各級儲(chu) 備小麥正加大輪出力度。同時,大中城市成品糧油保障能力基本都在20天以上。

我國糧食應急保障體(ti) 係初步建成,能夠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國家層麵有專(zhuan) 門的糧食應急預案,省、市、縣也都有相應的預案;布局了一批應急加工企業(ye) 、應急供應網點、應急配送中心、應急儲(chu) 運企業(ye) ,糧食應急保供網絡體(ti) 係健全,在應對各類突發事件中經受住了考驗,積累了豐(feng) 富經驗。

針對我國糧食供需緊平衡的現狀,為(wei) 切實增強糧食安全綜合保障能力,在更高水平上實現供需動態平衡,近年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係統不斷強化糧食產(chan) 購儲(chu) 加銷協同保障,積極推動糧食供應鏈各環節有機融合、有效鏈接,準確把握“時度效”,增強係統性、整體(ti) 性和協調性,保持糧食穩定供給、市場平穩運行。例如,糧食年收購量在4億(yi) 噸左右,跨省流通量2.4億(yi) 噸,糧食流通順暢。全國標準倉(cang) 房倉(cang) 容超過6.5億(yi) 噸,儲(chu) 糧條件不斷改善,儲(chu) 糧現代化、科學化水平不斷提升。各類批發市場、零售終端、網絡銷售平台交易活躍,配送便捷,僅(jin) 國家糧食交易平台去年就公開銷售糧食超過1.1億(yi) 噸,部分地區大型電商平台糧油配送能夠實現當日達。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