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物聯網+糧倉 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發布時間:2020-04-16 11:18:11 人民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在廣州市花都區,一座現代化倉(cang) 庫悄然而立,依托6000多個(ge) 傳(chuan) 感器和監控探頭,倉(cang) 庫糧食顆粒清晰可見。

這是中國儲(chu) 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倉(cang) 儲(chu) 物聯網的一部分,如今,該公司已經建成了覆蓋全國的龐大糧食倉(cang) 儲(chu) 物聯網,以保證中央儲(chu) 備糧“質量良好、數量真實”。

國家存糧“心中有數”

中央儲(chu) 備糧廣州直屬庫有限公司是中央儲(chu) 備糧食倉(cang) 庫之一,占地178畝(mu) ,儲(chu) 糧超過10萬(wan) 噸,足夠100萬(wan) 人吃上半年。

以前,每一個(ge) 糧倉(cang) 就是一個(ge) 獨立的儲(chu) 糧單位,信息查閱隻能靠人力、看報表,“庫區擁有20個(ge) 倉(cang) 庫,每個(ge) 倉(cang) 庫1500平方米,糧食堆高6米。別說細致檢查,每個(ge) 糧倉(cang) 走一遍都費時費力。”中央儲(chu) 備糧廣州直屬庫有限公司總經理黎曉東(dong) 告訴記者,“現在打開電腦就能完成,省人省力,又快又好。這是物聯網帶來的變化。”

“糧堆中,以5米距離為(wei) 網格,架設了4層約300個(ge) 測溫點,內(nei) 外還有兩(liang) 個(ge) 濕度傳(chuan) 感器,通過互聯網實時向分公司和集團總部回傳(chuan) 數據。”黎曉東(dong) 介紹說,傳(chuan) 感器能實時采集、分析、預警倉(cang) 內(nei) 糧食溫度的細微變化,發現問題可第一時間得到處理。

中儲(chu) 糧集團廣州分公司倉(cang) 儲(chu) 管理處處長陶琳岩介紹說,高清監控攝像頭擁有23倍放大、360度旋轉能力,讓管理部門擁有了全天候、無盲點的遠程監控能力,可實時監控每一個(ge) 直屬庫倉(cang) 內(nei) 外實況。

覆蓋全國980多個(ge) 倉(cang) 庫、擁有432萬(wan) 個(ge) 糧情傳(chuan) 感器和81158個(ge) 監控探頭……物聯網不僅(jin) 實現在線監測,還能通過人工智能算法控製實地環境,智能通風決(jue) 策模型可計算出通風方式、通風時長,並遠程操控風機、通風窗,實現通風的智能決(jue) 策。

中儲(chu) 糧集團公司新聞發言人申雷海說,過去,人工開倉(cang) 通風需要40分鍾,現在坐在辦公室,1分鍾內(nei) 就可操控20多個(ge) 大型糧倉(cang) 。

糧食安全“穩如磐石”

指標顯示,我國糧食安全“穩如磐石”。

供需方麵,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數據,我國糧食產(chan) 量已連續五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2019年更是創曆史新高,達到13277億(yi) 斤,人均糧食占有量超過470公斤,高於(yu) 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的標準線。

與(yu) 此同時,隨著飲食結構的不斷調整提升,我國人均糧食消費量不斷下降,2018年城鎮為(wei) 110公斤,農(nong) 村為(wei) 148.5公斤。

庫存方麵。按照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的標準,隻要糧食庫存比例達到17%至18%,就達到了安全線,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我國糧食庫存水平遠高於(yu) 國際安全線,特別是小麥和稻穀兩(liang) 大口糧的庫存量,足夠全國人吃一年。

進口方麵,據政府部門的統計數據,2019年中國穀物淨進口1468萬(wan) 噸,不到300億(yi) 斤,僅(jin) 占中國穀物消費量的2%左右,進口的穀物多為(wei) 強筋弱筋小麥、泰國大米等,以作調劑,滿足個(ge) 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中國糧食儲(chu) 備能力今非昔比

廣東(dong) 、海南等地是中國儲(chu) 糧環境最惡劣的高溫高濕地區,結合智能通風等技術,根據物聯網數據跟蹤,即便在最炎熱的夏季,廣東(dong) 平均糧溫也能由28℃下降到20℃,海南則不超過22℃。監測顯示,稻穀的品質指標脂肪酸值每年上升不到3mgKOH/100g。

陶琳岩告訴記者,科技儲(chu) 糧技術進步使發熱、生黴等異常糧情的發生幾率顯著減少,廣州分公司轄區糧食綜合平均損耗由以前的1.3%以上穩定到目前0.8%以下,集團公司層麵監測到的問題發生率不斷下降。

“這些措施大大提升了中儲(chu) 糧在我國糧食安全保障中的壓艙能力,提高了國家糧食安全的保障能力。”中國儲(chu) 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總經理金京說。

監控能力的提升推動了糧倉(cang) 儲(chu) 存能力的跨越式發展。目前,中儲(chu) 糧總倉(cang) (罐)容接近1億(yi) 噸,是成立初期倉(cang) 容的6.8倍。

廣東(dong) 是全國最大的糧食消費區,也是糧食安全重點地區。1月,廣東(dong) 省商務廳廳長鄭建榮表示,即使擁有一億(yi) 多常住人口,廣東(dong) 的地方儲(chu) 備糧也足夠廣東(dong) 8個(ge) 月所用。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糧食儲(chu) 備司司長秦玉雲(yun)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4月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疫情發生以來,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部門加強市場糧源調度,有序組織拍賣政策性糧源,有效保障了市場需求。

“糧食安全是受高度關(guan) 注的話題。作為(wei) 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我們(men) 心中非常篤定。”金京說。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