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9-08 17:03:17 經濟日報

隨著境外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冷鏈環節受汙染風險加大,截至9月7日,海關(guan) 總署已對發生員工感染新冠肺炎的19個(ge) 國家的56家冷鏈食品企業(ye) 采取了暫停進口措施。
9月8日,2020肉類產(chan) 業(ye) 發展大會(hui) 在青島召開。海關(guan) 總署相關(guan) 司局負責人在會(hui) 上表示,海關(guan) 總署堅持關(guan) 口前移,采取與(yu) 出口國家(地區)溝通磋商、對輸華食品企業(ye) 遠程視頻檢查、對發生疫情企業(ye) 動態管理等一係列措施,不斷強化源頭管控,保障進口冷鏈食品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海關(guan) 總署致函涉及輸華冷鏈食品的105個(ge) 國家(地區)的主管部門,並與(yu) 有條件的國家(地區)主管部門舉(ju) 行視頻會(hui) 議,請其按照相關(guan) 規範,實施有效監管;指導督促輸華食品企業(ye) 落實各項措施,加強員工防護,從(cong) 源頭上防止新冠病毒汙染食品和包裝。
為(wei) 確保源頭管控措施落實,海關(guan) 總署加強督促檢查,通過視頻檢查係統對境外主管部門和企業(ye) 落實各項措施情況、食品管理體(ti) 係運行情況進行遠程抽查。截至9月7日,已累計抽查30個(ge) 國家(地區)的76家肉類、水產(chan) 品、乳製品、冷凍水果企業(ye) 。抽查情況看,出口國家(地區)主管部門和企業(ye) 積極履行承諾,加強源頭管控,嚴(yan) 防汙染風險。
針對一些國家(地區)部分輸華冷鏈食品生產(chan) 企業(ye) 發生聚集性感染事件等情況,海關(guan) 總署密切跟蹤境外冷鏈食品企業(ye) 疫情情況,及時采取風險防範措施。截至9月7日,海關(guan) 總署對發生員工感染新冠肺炎的19個(ge) 國家的56家冷鏈食品企業(ye) 采取了暫停進口措施。
全國海關(guan) 對進口冷鏈食品開展新冠病毒風險監測,截至9月7日,共抽樣檢測樣本50多萬(wan) 個(ge) ,覆蓋產(chan) 品樣本、內(nei) 外包裝樣本、集裝箱內(nei) 壁等樣本。除7月3日大連海關(guan) 和廈門海關(guan) 從(cong) 來自厄瓜多爾3家企業(ye) 1個(ge) 集裝箱內(nei) 壁樣本、5個(ge) 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其他樣本均為(wei) 陰性。
海關(guan) 總署表示,中國海關(guan) 將繼續加強與(yu) 出口國家(地區)主管部門合作,加強源頭管控,嚴(yan) 防進口包括肉類在內(nei) 的冷鏈食品生產(chan) 、加工、儲(chu) 存、運輸過程中受到新冠病毒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質汙染,加強口岸風險監測,保障進口食品安全。
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國已批準從(cong) 38個(ge) 國家(地區)2020家企業(ye) 進口豬、牛、羊、禽、鹿、馬、驢肉等7種肉類產(chan) 品。2019年,我國進口肉類總量達617.82萬(wan) 噸。今年前8個(ge) 月進口658萬(wan) 噸,已超過去年全年進口量。
據了解,2019年以來,根據國際動物疫情狀態,海關(guan) 總署暫停了波蘭(lan) 禽肉、匈牙利禽肉、愛爾蘭(lan) 牛肉和哈薩克斯坦羊肉對華出口,對60家履行主體(ti) 責任不到位的企業(ye) 采取了取消或暫停注冊(ce) 資格等措施,並對169批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的肉類實施了退運或銷毀處理措施。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