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联系方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hui) 快訊 > 綜合快訊 > 正文

崔忠付:攜手共生、發展共贏,共同開啟全球食品冷鏈的下一個十年

發布時間:2020-08-06 10:51:04 华体会登录界面冷鏈委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攜手共生、發展共贏,共同開啟全球食品冷鏈的下一個(ge) 十年

在2020第十二屆全球食品冷鏈峰會(hui) 上的致辭

华体会登录界面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 崔忠付

2020年8月6日

8月6日,由华体会登录界面、全球冷鏈聯盟主辦,华体会登录界面冷鏈物流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承辦,上海市物流協會(hui) 協辦的“2020第十二屆全球食品冷鏈峰會(hui) ”在上海召開。华体会登录界面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崔忠付出席會(hui) 議並致辭。

59864_700x700

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下,我國經濟大局基本保持穩定。目前,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本土疫情基本得到控製,2020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也繼續帶動了進出口食品消費的增長,促進了全球食品貿易市場的發展,給跨境冷鏈物流注入了新的活力。2019年,全球食品貿易價(jia) 值突破1.8萬(wan) 億(yi) 美元,其中中國食品貿易市場貿易價(jia) 值達到8,629億(yi) 美元,同比去年增長3.2%,屬於(yu) 健康發展區間,在繼續保持發展勢頭的同時,也再逐步提高食品質量的把控標準,加強入關(guan) 監管。

同時我國不斷優(you) 化外貿結構和營商環境,外貿繼續保持穩中提質的勢頭。全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1.54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其中出口17.2萬(wan) 億(yi) 元,增長5%,進口14.3萬(wan) 億(yi) 元,增長1.6%,冷鏈食品進口額占比約為(wei) 2.4%。貿易順差2.9萬(wan) 億(yi) 元,擴大25.4%,進出口、出口、進口均創曆史新高。

2020上半年疫情嚴(yan) 重影響我國進出口貿易,從(cong) 數據來看,1-5月出口下降明顯。對於(yu) 食品企業(ye) 來說,還麵臨(lin) 著貿易限製措施的沉重壓力。中國的畜產(chan) 品、水產(chan) 品遭遇貿易限製,不少國家還將限製範圍擴大到水果、蔬菜等領域。但隨著我國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成果凸顯,整體(ti) 進出口貿易狀態得到逐步緩解。從(cong) 食品行業(ye) 出口交貨值來看,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食品行業(ye) 出口交貨值將有所下降,目前我國疫情已得到控製,下半年將陸續恢複正常。2020年1-6月我國食品行業(ye) 出口交貨值為(wei) 524億(yi) 元,同比下降1.1%。

從(cong)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初次疫情爆發,到北京新發地市場從(cong) 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以及海關(guan) 等部門在大連、江西、重慶和雲(yun) 南等地查出進口凍蝦外包裝攜帶病毒,再到大連疫情反彈。本次大連確診病例又與(yu) 海鮮有關(guan) ,大部分確診病例來自大連當地同一家海鮮公司,海鮮再一次和疫情相連。

據了解,截止目前中國海關(guan) 總署已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的源頭管控,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麵舉(ju) 措:

一是堅持關(guan) 口前移。要求向我國出口冷鏈食品的全部105個(ge) 國家或地區的政府部門,督促輸華食品生產(chan) 企業(ye) 完善食品安全生產(chan) 管理體(ti) 係,做好預防措施,保證輸華食品安全。

二是開展遠程視頻檢查。重點檢查境外食品安全管理體(ti) 係運行情況和監管責任落實情況,境外企業(ye) 食品安全主體(ti) 責任的落實情況,以及境外官方和企業(ye) 對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新冠肺炎和食品安全有關(guan) 指南的執行情況等。

三是采取暫停產(chan) 品進口措施。針對近期一些國家肉類水產(chan) 品企業(ye) 發生聚集性感染疫情,采取暫停其產(chan) 品進口等措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對於(yu) 我國食品貿易活動造成了衝(chong) 擊,同時也給食品冷鏈企業(ye) ,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主要體(ti) 現在以下五個(ge) 方麵:

一、生存挑戰

線下消費短期內(nei) 難以恢複正常水平,業(ye) 務的停滯導致運營成本和員工工資壓力增大。中小型冷鏈公司麵臨(lin) 較大生存壓力,為(wei) 線下業(ye) 務服務的冷鏈公司麵臨(lin) 業(ye) 務萎縮,服務於(yu) 電商及2C業(ye) 務的冷鏈企業(ye) 可能在疫情中快速崛起。同時由於(yu) 需支付員工工資及五險一金、租金、應付賬款和償(chang) 還貸款等,外加實際業(ye) 務量銳減,企業(ye) 麵臨(lin) 著較大的資金壓力。

二、運營挑戰

由於(yu) 全國各地交通管製,物流不暢,防疫隔離、延遲複工引起物流資源不足。同時本次疫情對於(yu) 全球冷鏈物流的運營管理環節都產(chan) 生了較大的影響,據了解,今年四月英國方麵就已經出現冷鏈倉(cang) 儲(chu) 資源緊缺的情況。由於(yu)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大量貨品積壓在倉(cang) 庫內(nei) ,同時受終端需求的大幅度下降影響,英國冷庫容量逐步趨近於(yu) 飽和。全球第一名的冷鏈企業(ye) Lineage(嘞呢著)就曾表示他們(men) 在英國的15個(ge) 冷庫整體(ti) 容量已經使用了90%。大量食物積壓在冷庫,英國冷鏈物流運輸需求銳減。預估實際運輸量僅(jin) 為(wei) 常規需求的40%-60%,部分司機也都處於(yu) 休假狀態。

三、安全管理挑戰

針對大型總分倉(cang) 、分撥中心、配送站等勞動力密集度相對較高的物流工作場所,要求企業(ye) 進一步充分考慮內(nei) 部人員和貨品防疫安全標準。同時國外疫情爆發,德國和美國部分肉類加工廠均發現疫情,對於(yu) 跨境食品供應鏈也產(chan) 生了較大影響,對於(yu) 原本實現全程管控就存在較大困難的國際冷鏈物流環節,造成了更大的管控難點。

四、全球供應鏈挑戰

由於(yu) 中國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參與(yu) 國,疫情不可避免地會(hui) 通過影響中國經濟而衝(chong) 擊全球供應鏈。隨著疫情在海外多國的蔓延,全球供應鏈受到衝(chong) 擊的廣度和深度都會(hui) 增加。同時由於(yu) 各企業(ye) 的經營運轉不同程度受限,各類供貨合同、服務合同、運輸合同、租賃合同等的正常履行受到阻礙。不能依約履行合同一方可能有延期履行或合同變更、解除的訴求,違約風險加大。

五、人才流失挑戰

新冠疫情疊加人才流失“季”。企業(ye) 業(ye) 務量下降,經營壓力增大,優(you) 秀冷鏈人才吸引力下降,企業(ye) 麵臨(lin) 人才流失挑戰。同時由於(yu) 冷鏈物流行業(ye) 本來就存在較大的人才缺口,真正“懂物流、知冷鏈”的專(zhuan) 業(ye) 人才更是少之又少。除物流運作的一線員工外,對於(yu) 具備規劃和管理能力的專(zhuan) 業(ye) 人才缺口更加嚴(yan) 重。

本屆全球冷鏈峰會(hui) 的主題是“共生,開啟下一個(ge) 十年”。2020年,注定了是不平凡的一年,對於(yu) 全球各類經濟活動主體(ti) 來說,都是充滿了挑戰。疫情當下,雖然給我們(men) 帶來危機,但同時,也給我們(men) 冷鏈物流行業(ye) 一個(ge) 重新思考、重新審視的機會(hui) 。如何才能在這個(ge) 特殊的經濟環境下轉型升級?如何才能抓住這個(ge) 轉型升級的關(guan) 鍵節點?如何才能共同攜手一起走向下一個(ge) 十年?

在此,我提出四點建議:

(一)多方協同,打造食品冷鏈彈性供應鏈體(ti) 係

加強政府與(yu) 多方企業(ye) 的聯動合作,對於(yu) 食品冷鏈流程和方案進行梳理,建立聯動合作機製,通過多方力量,保證食品冷鏈的流通。創新供應鏈組織模式,持續優(you) 化跨部門、跨區域、跨國界、跨行業(ye) 信息共享和組織協調機製,打造多元化保供主體(ti) ,繼續深化與(yu) 周邊區域的合作,形成全球範圍內(nei) 的高效聯動。建立明確的綠色通道及政策體(ti) 係,對於(yu) 應急環節規範操作流程和標準,同時從(cong) 政策上予以綜合支持。通過多方協同,增強食品冷鏈的全程免疫力,打造食品冷鏈彈性供應鏈體(ti) 係。

(二)需求導向,擴展食品冷鏈新模式、新市場

冷鏈物流專(zhuan) 業(ye) 性和非標性很強,大而強、小而美的企業(ye) 可以共生共存。但不可否認在傳(chuan) 統倉(cang) 運配冷鏈物流這個(ge) 存量市場,競爭(zheng) 激烈已經是不爭(zheng) 的事實。企業(ye) 開始探尋冷鏈的增量市場,尋找新的增長極。農(nong) 產(chan) 品走出去與(yu) 冷鏈物流運輸相輔相成,隨著冷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具有較高價(jia) 值的反季節產(chan) 品和具有地域特色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才能不斷走出區域在全球範圍內(nei) 流通,距離越遠,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值越高,冷鏈運輸又促進了銷路拓展的實現、緩解滯銷,同時全程冷鏈能夠使農(nong) 產(chan) 品在運輸過程中始終處在低溫環境,保證安全和質量,減少損耗,據統計當前使用冷鏈運輸損耗率在5%左右。還有新餐飲、社區零售、跨境凍品冷鏈等領域,同樣存在著巨大的市場空間。

(三)技術引領,推動食品冷鏈科技賦能

越來越多的行業(ye) 共識表明,科技是推動物流行業(ye) 發展的根本驅動力,正是因為(wei) 經濟下行,大家想盡一切辦法通過科技、物聯網來提升效率。2019年物流領域,物聯網的改變已經從(cong) 單一場景滲透到全生產(chan) 要素、全產(chan) 業(ye) 鏈、全場景,並進入加速階段,冷鏈物流也不例外。通過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智能基礎設施的建設,把每個(ge) 物流環節的信息數字化並實現線上連接,推動冷鏈物流過程的透明化。通過智能科技賦能冷鏈每一環節,才能實現提質增效降本。

(四)攜手共生,共築食品冷鏈新生態

當前雖然國家對冷鏈物流高度重視、政策密集出台。但現階段屬於(yu) 冷鏈行業(ye) 轉型升級的陣痛期,利好政策落地需要時間,溢出效應尚未顯現,市場需求還未全麵爆發,消費者冷鏈認知仍需培育。行業(ye) 已不再高速增長,增量紅利在減弱,更多的將是存量博弈與(yu) 優(you) 化,協同整合、構建生態將成為(wei) 主要發展特征。行業(ye) 內(nei) 出現許多強強聯合的案例,不僅(jin) 與(yu) 物流同行形成業(ye) 務合作,同時也與(yu) 資源方、科研機構形成不同形式的合作關(guan) 係,甚至於(yu) 跨界營銷合作。由於(yu)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對於(yu) 全球食品貿易市場和跨境冷鏈物流行業(ye) 更是帶來了巨大的衝(chong) 擊。但是危機麵前,也給各位從(cong) 業(ye) 者一個(ge) 轉型升級、尋求長遠發展之道的機會(hui) 。打破壁壘、多方協同、重塑再造才是迎合新經濟環境下,可持續性發展的新出路。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