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冷鏈物流五方麵大升級,重視運營是企業核心

發布時間:2018-12-10 07:45:23 第一物流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很多行業(ye) 的演進變遷曆程都可以貼上1.0、2.0或3.0、4.0時代的標簽,我國冷鏈物流行業(ye) 進入2018年以來呈現出全新、快速的發展態勢,經過這20年時間的沉澱積累,我認為(wei) 已經從(cong) 最初的1.0時代進入到3.0時代。

冷鏈物流3.0時代的特點

首先從(cong) 1.0時代說起,那應該追溯到1998到2007這十年,冷鏈行業(ye) 處於(yu) 剛剛萌芽階段,資源非常匱乏。很多企業(ye) 尚沒有“冷鏈物流”的概念,進入冷鏈市場純粹憑借自我判斷。冷鏈設施設備普遍缺失和落後,多數企業(ye) 僅(jin) 依靠幾台二手改裝的冷藏車跑運輸起家,冷庫設施陳舊且大部分在國營企業(ye) 手裏,城市配送都在經銷商手裏。1992年夏暉物流進入國內(nei) 市場,想找一輛冷藏車也比較費勁,更不用說找到倉(cang) 配一體(ti) 的公司,但那時候冷鏈企業(ye) 利潤卻非常豐(feng) 厚,屬於(yu) 資源短缺階段。

進入冷鏈物流2.0時代,有幾個(ge) 標誌事件:2007年榮慶拿到今日資本投資;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2010年國家發改委出台首個(ge) 冷鏈規劃;华体会登录界面冷鏈委和央視合作推出《斷裂的冷鏈》、《冷鏈的冷遇》等多期節目……這些因素逐步使得冷鏈理念開始普及,帶動了冷鏈意識的萌芽,攪動了市場的一池春水。

2008到2017這十年,中國冷凍食品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也是冷鏈快速發展的十年,中外運、招商局等央企布局冷鏈,全球知名的美冷、普菲斯、太古等外資冷鏈公司紛紛進入,雙匯、光明等食品上遊成立獨立物流公司,麥德龍、沃爾瑪以及國內(nei) 的永輝、步步高等陸續建立生鮮配送中心,連鎖餐廳的快速發展帶動中餐標準化和中央廚房的遍地開花,京東(dong) 、易果、天貓都試水生鮮電商。種種因素帶動國內(nei) 部分冷鏈物流企業(ye) 開始組織化運作,全國性地倉(cang) 配網絡布局、拓展新業(ye) 務模式、提升信息化水平……2.0時代的特點是冷鏈一體(ti) 化服務開始形成。

進入2018年以來,冷鏈市場進一步蛻變,全民冷鏈需求爆發、基礎設施體(ti) 係日益完善、新技術對產(chan) 業(ye) 驅動強勁……這些都是進入冷鏈物流3.0時代的印證,行業(ye) 將迎來蝶變升維的新格局。3.0時代特點主要體(ti) 現在五個(ge) 方麵的升級:

一、產(chan) 業(ye) 環境升級

一方麵,從(cong) 中央部門到地方政府,自上而下高度重視冷鏈發展,相繼出台多項產(chan) 業(ye) 政策並配套財政資金予以扶持,冷鏈物流像血管一樣滲透到各民生領域當中,從(cong) 實體(ti) 產(chan) 業(ye) 到資本各界都感受到冷鏈物流熱度。

另一方麵,政府監管力度加強,例如國辦29號文《關(guan) 於(yu) 加快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指導意見》中涉及20多個(ge) 部委,且責任劃分明確。各個(ge) 細分領域的標準不斷完善,正在製定的《食品冷鏈衛生規範》國家標準,是冷鏈物流行業(ye) 第一個(ge) 強製性標準。

此外金稅三期,還有從(cong) 明年1月1日開始,社保和稅務的並軌,以及個(ge) 人所得稅的監管,實際上是規範企業(ye) 的盈利方式,優(you) 質的冷鏈企業(ye) 將會(hui) 迎來春天。基於(yu) 以上,可以預見整個(ge) 產(chan) 業(ye) 的營商環境會(hui) 明顯優(you) 化。

二、冷鏈意識升級

在美國,食品消費占據家庭支配收入的比重超過房和車,食品安全重視程度也非常高,相較而言國內(nei) 對食品消費投入和重視程度偏低,不過這一現象將會(hui) 很快得到明顯改觀,據統計2018年大閘蟹市場規模已接近1000億(yi) ,小龍蝦超過100萬(wan) 噸,剛剛結束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上海關(guan) 總署發布數據進口食品規模超過700億(yi) 美金……中國人吃全球的時代來臨(lin) ,這是消費升級的最好佐證。

同時看到,政府部門意識也在升級,發達國家很早就禁止了活禽運輸,國辦通知運輸活禽車輛不再享受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活禽調撥的時代即將結束,鐵路的盒飯也有了冷鏈的保障。中國中產(chan) 階級還在擴增,城鎮化進程還在加速,京津冀、大灣區、港珠澳大橋等區域合作步伐在加快。

三、技術裝備升級

當前我國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加之冷鏈多環節低溫惡劣的作業(ye) 環境,冷鏈企業(ye) 的降本增效提升不能一味靠人,自動化、智能化至關(guan) 重要。兩(liang) 周前我去韓國考察亞(ya) 洲最大的CJ的快遞中心,該中心具有30萬(wan) 平米、43公裏長的分揀線,裏麵卻隻有十幾位員工。據統計,在運輸環節中卡車司機的成本占到了運營成本的30%左右,如果一家運輸公司使用無人駕駛技術,就意味著這家企業(ye) 的成本比會(hui) 降低30%,競爭(zheng) 優(you) 勢空間將加大。在圍棋和象棋比賽中,機器都戰勝了人類,因為(wei) 機器可以在幾秒鍾學到一個(ge) 棋手練了十年的功夫,我相信人工智能將在物流領域廣泛應用。

四、人員管理升級

企業(ye) 強強聯合的背後是人才的競爭(zheng) ,所有的投資都是投人,現在90後已經成為(wei) 社會(hui) 主力,麵對90後,管理除了靠製度外,更重要的是發揮文化和價(jia) 值觀的引領作用。長生疫苗事件的發生就是因為(wei) 公司完全以盈利為(wei) 目的,企業(ye) 的價(jia) 值觀出現了問題。什麽(me) 是價(jia) 值觀,價(jia) 值觀怎麽(me) 用?华体会登录界面冷鏈委的價(jia) 值觀第一條是“會(hui) 員第一”,我跟所有秘書(shu) 處員工講,當你拿不準一件事情做不做的時候,就把價(jia) 值觀拿出來,比如你做的事情是有利於(yu) 會(hui) 員的,那你不用請示就可以去做。

正確的價(jia) 值觀是企業(ye) 長遠發展的基石,在3.0時代尤為(wei) 重要,雷軍(jun) 在創業(ye) 時曾探索百年企業(ye) 的生存和發展基因,在研究同仁堂的時發現,其百年來一直恪守“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一句話概括就是同仁堂從(cong) 不偷工減料。一個(ge) 百年企業(ye) 基本價(jia) 值觀一定要正,冷鏈物流企業(ye) 也是如此,對於(yu) 90後甚至00後的員工,一定要用價(jia) 值觀、正能量引領他們(men) 。

五、經營理念升級

伴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到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中國在誕生越來越多世界級公司的同時,也深感這個(ge) 時代變化太快了。有人說“我贏得了所有的競爭(zheng) 對手,卻輸給了這個(ge) 時代”……這就是提醒大家,在3.0時代必須時刻升級自己的經營理念。

經典的“大象理論”,說大象要去河對麵喝水,過河時卻把草叢(cong) 裏的螞蟻、青蛙、蛇等小動物都踩死了,大象的目的僅(jin) 僅(jin) 是要喝水,而不是傷(shang) 及無辜。在座的很多冷鏈物流企業(ye) 也要去思考這個(ge) 問題,踩踏這個(ge) 行業(ye) 的大象可能會(hui) 是誰?是資本玩家、傳(chuan) 統物流巨頭,還是產(chan) 業(ye) 鏈鏈主?或許都不是,我們(men) 要想成為(wei) 大象,必須要有大象的格局和眼界。

美團在探索打車業(ye) 務,滴滴在探索打飯業(ye) 務,後麵也可以有打貨業(ye) 務。典型互聯網思維是“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買(mai) 單”,靠傳(chuan) 統經營思維已經行不通了。我們(men) 簡單看美團是消費互聯網公司,而背後他一定是一家產(chan) 業(ye) 互聯網公司,比如為(wei) 餐廳提供食材,提供超乎想象的賦能。冷鏈物流企業(ye) 未來會(hui) 是一家什麽(me) 公司?技術公司?數據公司?金融公司?供應鏈公司?每個(ge) 領域的變化已經超過我們(men) 的想象,我們(men) 每個(ge) 人的理念必須要升級。

此外,在冷鏈技術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方麵,也要提升安全、環保和節能理念。由於(yu) 冷庫安全意識不足,今年以來已發生10多起冷庫安全事故。冷庫是能耗大戶,全國每年冷庫用電費用超過800億(yi) 元,節能空間巨大。同時要注重綠色能源在冷鏈物流行業(ye) 的應用。

模式歸模式,冷鏈物流企業(ye) 核心還是要重視運營,要重視一下三化:

專(zhuan) 業(ye) 化。業(ye) 務發展定位一定要明晰,知道客戶群體(ti) 是什麽(me) ,自己的核心業(ye) 務又是什麽(me) ,要善於(yu) 做減法而不是加法。

精細化。像日本的冷鏈物流企業(ye) ,平均淨利潤率也就2%,運營稍不留意就會(hui) 虧(kui) 損。但是由於(yu) 他們(men) 在精細化管理方麵做到極致,所以仍能保持盈利,這就是向管理要效益。隨著我國冷鏈市場競爭(zheng) 的加劇,後麵拚的就是精細化管理。

品牌化。品牌就意味著溢價(jia) 能力,一杯依雲(yun) 的水放在碗裏不值錢,但是裝到貼有依雲(yun) 瓶子裏就可以賣不同的價(jia) 格,好品質和好品牌,要重視品牌的打造。

最後我想用去歐洲考察的總結成果,用三個(ge) 詞來結束今天的演講:客戶、技術、人才。

客戶。首現在很多物流企業(ye) 隻是在做客戶某一點或一部分業(ye) 務,實際上客戶的業(ye) 務很多,包括采購、物流、營銷等等,背後的鏈條非常長,你在客戶的口袋裏挖出了多少金?其次是關(guan) 注客戶和渠道變化,還有隨著新零售、新餐飲的出現,渠道扁平化,帶來了訂單碎片化,在這個(ge) 改變當中物流企業(ye) 的角色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始終關(guan) 注客戶的變化,關(guan) 注客戶的客戶變化。

技術。DHL英國公司的技術團隊有3000多人,Ocado的技術人員占比也很大。順豐(feng) 為(wei) 什麽(me) 一直在領先,因為(wei) 順豐(feng) 一直專(zhuan) 注技術的投入,在座的冷鏈物流企業(ye) ,各自公司有多少技術人員,在技術方麵投入了多少?到現在如果一家物流企業(ye) 還不重視技術,一定會(hui) 被淘汰的。

人才。目前國內(nei) 大部分冷鏈物流企業(ye) 在人才培養(yang) 和培訓方麵投入較少,人才的重視程度和需求度不相匹配。全球最大貨代公司Kuehne&Nagel的利潤是全球所有集裝箱企業(ye) 的利潤總和,該公司在人才培養(yang) 方麵投入很多,為(wei) 保持服務的一致性,所有進入該公司的人才必須經過半年培訓才能上崗。海底撈所有入職的員工都要參加集體(ti) 培訓,所有的店長要經過海底撈大學培訓。今年华体会登录界面冷鏈委也成立了內(nei) 部學院,所有的員工必須經過一係列培訓才能上崗,這些舉(ju) 措都是為(wei) 了建立穩定的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提供一致的全國性服務標準。

我是2008年進入冷鏈物流行業(ye) ,感謝华体会登录界面冷鏈委這個(ge) 平台,讓我們(men) 和這麽(me) 多優(you) 秀的企業(ye) 同呼吸、共命運,也讓我見證了冷鏈物流從(cong) 起步、發展到升級的每個(ge) 精彩階段,能夠用自己最真實的感受描述和暢想冷鏈物流3.0時代。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