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6-26 09:42:49 經濟日報

從(cong) 世界範圍來看,汽車強國往往都是汽車出口大國,這也是我國成為(wei) 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今年以來,我國汽車出口量價(jia) 齊升,剛剛發布的5月份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汽車出口特別是新能源車出口延續高增長勢頭。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國際競爭(zheng) 力不斷提升,受到海外消費者青睞,車企也積極搶抓機遇大力開拓海外市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勢頭為(wei) 何持續強勁?車企“出海”經曆了哪些變化?國際市場的風浪又該如何應對?
近段時間,關(guan) 於(yu) 汽車出口的話題不少,國產(chan) 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出海”早已不是個(ge) 別現象。伴隨我國汽車產(chan) 銷量連續14年穩居全球第一位,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連續8年問鼎全球,中國品牌憑借新能源汽車的“換道超車”,以豐(feng) 富的產(chan) 品種類、過硬的產(chan) 品質量收獲了市場廣泛認可,市場份額不斷獲得突破,影響力持續提升,並推動中國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加速“走出去”。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整理的海關(guan) 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總量首次突破200萬(wan) 輛,達到201.5萬(wan) 輛,超越韓國,位居日本和德國之後;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31萬(wan) 輛,同比增長3倍。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達311萬(wan) 輛,同比增長54.4%,超過德國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汽車出口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攀升至67.9萬(wan) 輛,同比增長1.2倍。進入2023年,我國汽車出口延續高增長勢頭。一季度,汽車出口同比增長70.6%至99.4萬(wan) 輛,成功超越日本的95.4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出口也達到24.8萬(wan) 輛,同比增長1.1倍。前5個(ge) 月,我國汽車出口已達175.8萬(wan) 輛,同比增長81.5%;新能源汽車出口45.7萬(wan) 輛,同比增長1.6倍;汽車出口額更是達到2667.8億(yi) 元,同比增長124.1%。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hui) 預計,今年我國汽車出口規模將達到400萬(wan) 輛的水平。對此,有外媒認為(wei) ,中國今年有望超過日本,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更自信站上世界舞台
“我國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出口實現爆發式增長,說明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出現了一些從(cong) 量變到質變的根本性變化。”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副總工程師兼產(chan) 業(ye) 研究部部長許海東(dong) 表示,“中國汽車市場正在成為(wei) 一個(ge) 獨具特色的單一市場,具有不同發展周期和特征,中國品牌開始進入一個(ge) 全新階段。”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hui) 會(hui) 長助理王都也認為(wei) ,中國品牌汽車出口迎來了新能源發展機遇期。“在燃油車方麵,相較發達國家,我們(men) 的產(chan) 品技術仍處於(yu) 落後狀態,而新能源技術我們(men) 已處於(yu) 相對先進狀態。加之歐洲等市場目前資源相對緊張,對汽車產(chan) 品需求較大,為(wei) 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提供了較大空間。”
比亞(ya) 迪汽車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在燃油車時代,海外汽車品牌占據了高端市場的主導地位,而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正在逐漸打破已有的技術壁壘。新能源汽車給中國汽車工業(ye) 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讓中國汽車品牌可以更自信地站在世界舞台上”。
機會(hui) 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ye) 抓住了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綠色發展、低碳轉型的重要時機,迅速填補國外用戶對新能源汽車大眾(zhong) 化需求的空缺。”王都說。
在許海東(dong) 看來,這些根本性變化的背後是中國品牌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的大幅提升,在外觀設計、產(chan) 品質量管控體(ti) 係、供應鏈質量和效率管理、服務體(ti) 係的發展和創新方麵都已與(yu) 合資企業(ye) 差距不大。“中國汽車企業(ye) 在經曆40多年的合資合作後,已建立起完備的汽車供應鏈產(chan) 業(ye) 體(ti) 係。”
更為(wei) 關(guan) 鍵的是,經過近10年的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具備一定的先發優(you) 勢。在國家政策引導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品快速迭代發展,國內(nei) 新能源三電(電池、電機、電控)供應鏈高效、完備,充電基礎設施快速發展,已擁有十幾家知名的新能源汽車廠家、數百款新能源汽車產(chan) 品。特別是一些外資和合資車企在新能源汽車製造方麵,也將中國作為(wei) 製造基地,並麵向全球出口。以特斯拉為(wei) 例,其上海超級工廠依托中國完善的供應鏈體(ti) 係和“中國智造”能力所生產(chan) 的Model 3及Model Y智能電動汽車銷往歐洲、亞(ya) 太等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去年全年該工廠共計交付整車超71萬(wan) 輛,其中出口超27萬(wan) 輛,占比近四成。
此外,中國品牌海外直接投資也在發揮作用,為(wei) 汽車出口積累豐(feng) 富的經驗。例如,長城在俄羅斯、泰國、巴西等國家和地區投資建廠,吉利入股馬來西亞(ya) 寶騰汽車等直接投資行為(wei) ,都代表了中國品牌國際化發展的堅定信心。
“中國汽車品牌在國內(nei) 競爭(zheng) 中市場份額逐漸提高,去年年底已達到49.9%,今年1月至4月則提升至53%。”許海東(dong) 表示,“現在,中國品牌正加速發展海外市場,對於(yu) 推動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雙循環’格局的構建發揮了積極作用。”
“走出去”方式更多元
汽車作為(wei) 國民經濟的支柱產(chan) 業(ye) ,出口規模不斷攀升,不僅(jin) 能助力國家提升國際競爭(zheng) 力,還能促進汽車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推動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助力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尤其在智能化、電動化大趨勢下,中國品牌憑借新能源技術優(you) 勢,也將進一步提升在全球市場上的話語權和主導權。
自去年4月成為(wei) 全球首家宣布停售燃油車的車企以來,比亞(ya) 迪不僅(jin) 在國內(nei) 市場呈現出一騎絕塵之勢,更成為(wei) 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香餑餑”。2022年,比亞(ya) 迪全年累計銷量達到186.85萬(wan) 輛,同比增長152.5%,在連續十年穩居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同時,更超越特斯拉成功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jun) 。
與(yu) 此同時,比亞(ya) 迪在海外市場布局方麵也從(cong) 最初的電池、電子業(ye) 務“出海”,以及以新能源公交、大巴等產(chan) 品為(wei) 主導的商用車“出海”,逐漸發展到以乘用車為(wei) 核心產(chan) 品的新一輪“出海”。2021年,比亞(ya) 迪宣布與(yu) 挪威汽車經銷商合作,將唐EV打入挪威市場。去年10月,BYD ATTO 3在泰國市場上市後掀起“搶購潮”,短短42天便獲得訂單10305輛。今年以來,比亞(ya) 迪更是連續4個(ge) 月蟬聯泰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jun) 。目前,比亞(ya) 迪新能源汽車已在全球服務超過410萬(wan) 車主,純電動大巴足跡遍布7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積累了一定的產(chan) 品口碑、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長城汽車也是早在1997年便以皮卡拉開了“出海”序幕。麵對當下的智電新浪潮,長城目前的出口也以智能化、新能源產(chan) 品為(wei) 主,包含旗下歐拉、魏牌、哈弗等多個(ge) 品牌的全球化車型,已出口17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海外銷售渠道超700家,銷售區域覆蓋俄羅斯、泰國、巴西、澳大利亞(ya) 、沙特、南非、智利、厄瓜多爾以及歐洲區域內(nei) 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核心城市商圈,並在澳大利亞(ya) 、南非、中東(dong) 等重點市場建立了海外配件中心庫。
“長城汽車是率先實現在海外布局3家全工藝整車生產(chan) 基地的中國汽車企業(ye) ,也是首個(ge) 在海外建立新能源整車生產(chan) 基地的中國汽車企業(ye) 。”長城汽車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今年1月至4月,長城汽車海外銷售量達到73789輛,同比增幅為(wei) 99.13%。主要增量是歐洲及東(dong) 盟市場,因為(wei) 需求缺口巨大,所以市場反響熱烈。”
除了產(chan) 品出口、在海外直接建廠外,中國品牌“走出去”的方式正變得越發多元。已有20年“出海”經驗的吉利汽車已從(cong) 全球供應鏈體(ti) 係、產(chan) 品出口、技術“出海”,進入“產(chan) 品、技術、人才、管理”全產(chan) 業(ye) 鏈輸出的新階段,正利用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增強麵向全球的資源配置和整合能力。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4月,吉利汽車集團出口量達75694輛,同比增長超54.4%。
2022年,吉利汽車首次將技術輸出到汽車工業(ye) 發達國家。通過入股雷諾韓國汽車,聯手研發、製造和供應混合動力總成和燃油動力總成技術;將純電動SEA浩瀚架構技術授權給波蘭(lan) 電動汽車製造商EMP。此外,吉利與(yu) 馬來西亞(ya) 汽車品牌寶騰的合作已邁入第七年,吉利輸出了多款產(chan) 品以及發動機技術,並助力其開啟新能源轉型。
廣汽集團則選擇持續在科研創新方麵發力,加快向科技型企業(ye) 轉型。隨著廣汽歐洲研發中心暨廣汽米蘭(lan) 前瞻設計中心在去年11月開業(ye) ,廣汽集團已構建起以廣汽研究院為(wei) 核心,以廣汽美國研發中心、廣汽歐洲研發中心、廣汽上海前瞻設計工作室為(wei) 支撐的廣汽全球研發網;廣汽設計團隊形成了米蘭(lan) 、洛杉磯、上海、廣州“三國四地”的全球化設計創新體(ti) 係。
目前,廣汽集團主要以整車出口為(wei) 主,產(chan) 品涵蓋SUV、轎車、MPV等車型,覆蓋中東(dong) 、亞(ya) 洲、歐洲、非洲、美洲五大板塊30個(ge) 國家和地區,初步構建起覆蓋全球的銷售及服務體(ti) 係。作為(wei) 廣汽“萬(wan) 億(yi) 廣汽1578發展綱要”的重要組成部分,2030年廣汽將在海外市場挑戰出口50萬(wan) 輛汽車的目標。
在商用車方麵,北汽福田已連續12年蟬聯中國商用車海外出口銷量第一,累計出口近80萬(wan) 輛。2022年,北汽福田出口達8.8萬(wan) 輛,實現從(cong) 量價(jia) 齊升、產(chan) 品力增強到本土化KD生產(chan) 和營銷網絡的完善。在全球“去碳化”趨勢下,北汽福田近年來正加速新能源產(chan) 品“走出去”,旗下純電動輕卡、VAN、公交車等新能源產(chan) 品已通過WVTA歐盟整車型式認證,正在全麵“駛入”意大利、波蘭(lan) 、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和地區。
有風景亦有風浪
“出海”路上有風景也有風浪。中國汽車出口在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同時,也麵臨(lin) 著一些壓力。
“從(cong) 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來看,我們(men) 擔心一些國家強製實施供應鏈脫鉤,這種逆全球化的做法將會(hui) 影響中國品牌開拓國際市場。”許海東(dong) 說,“此外中國汽車產(chan) 品出口還麵臨(lin) 各種市場限製、加征關(guan) 稅等風險。”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hui) 秘書(shu) 長崔東(dong) 樹也認為(wei) ,當前,電動化已經成為(wei) 全球汽車發展公認的趨勢,而中國恰恰在這方麵具有較大優(you) 勢,這也對傳(chuan) 統汽車領域優(you) 勢品牌造成了威脅。
除了國際環境,中國品牌自身的國際化發展能力也仍有提升空間。許海東(dong) 認為(wei) ,在關(guan) 鍵核心技術、關(guan) 鍵零部件方麵國內(nei) 品牌還存在短板。企業(ye) 國際化體(ti) 係能力建設還處於(yu) 初級階段,如國際航運保障能力、本地化的金融服務能力、供應鏈的海外協同發展能力,海外售後服務、二手車租賃報廢回收等體(ti) 係能力都還處於(yu) 學習(xi) 、實踐和建立過程中。海外直接投資模式還處於(yu) 起步階段,在總結梳理自身有效的管理模式、建立國際通行的企業(ye) 文化方麵經驗還不足。
“此外,從(cong) 市場競爭(zheng) 態勢來看,目前中國汽車出口規模已達到較高水平,歐美、日本、韓國的車輛供給正大幅回升,國際汽車供給環境正在改善。加之全球汽車市場麵臨(lin) 國際經濟下行壓力等,也給中國汽車出口帶來一定壓力。”王都說。
要抓住機遇就必須勇於(yu) 接受挑戰。車企在“走出去”過程中,最為(wei) 關(guan) 鍵的還是要持續提升產(chan) 品核心競爭(zheng) 力,開發適應國外消費者需求的產(chan) 品,同時要持續加強品牌建設的國際化水平。
“中國車企需要提升技術水平,確保自身產(chan) 品技術等達到當地標準,特別是在測試、環保等各方麵。”王都提醒,“在銷售維護方麵也要做相應的努力,不管是充電設施還是售後維護等,都要建立有效的保障機製,確保消費者的用車滿意度,防止出現服務爛尾現象,以此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口碑和信譽。”
車企要想打造世界級汽車品牌,需往哪些方向努力?許海東(dong) 認為(wei) ,企業(ye) 要建立和完善本地化的營銷體(ti) 係,實施差異化競爭(zheng) ,突出自身產(chan) 品特性,打造以提升出口地客戶滿意度為(wei) 導向的本地化售後服務能力。要建立本地化的研發能力,及時收集出口地消費者需求,理解其文化、消費習(xi) 慣、使用習(xi) 慣等需求信息,及時對產(chan) 品進行改進和提高。同時,企業(ye) 要具備輸出自身有效管理模式的能力,如質量控製和供應鏈管理模式、高效的生產(chan) 方式等,特別是要總結企業(ye) 的管理文化和價(jia) 值觀,將這些企業(ye) 的有效管理模式結合當地特點進行輸出;並且通過多種宣傳(chuan) 方式傳(chuan) 播企業(ye) 品牌背後的價(jia) 值體(ti) 係,講好品牌故事,積極履行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此外,企業(ye) 要具備國際化發展的資本保障能力,以及提供全球化人力資源的能力。“海外品牌塑造和直接投資是一項長期的戰略投資,企業(ye) 要有長期的戰略定力。”許海東(dong) 說。
推動中國汽車出口再上新台階,王都建議國家在相關(guan) 政策上也需有所支持。首先,加強與(yu) 各國間的貿易協定,並從(cong) 內(nei) 容上對汽車出口進行適當傾(qing) 斜。其次,加大對汽車出口的金融支持力度,按照國際通行規則,支持有條件的汽車生產(chan) 企業(ye) 或金融機構在境外投資設立汽車金融公司,積極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一步壓減承保審批時限,鼓勵引導基金加大對汽車海外投資項目的投資力度。再次,加快建設汽車出口服務平台。支持有條件的企業(ye) 建設汽車行業(ye) 國際營銷服務公共平台,推動國內(nei) 企業(ye) 在境外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設汽車產(chan) 品的倉(cang) 儲(chu) 、物流、銷售、售後服務體(ti) 係,提升整體(ti) 競爭(zheng) 力。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