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考核等新政將出 央企加力布局新能源汽車

發布時間:2024-03-20 14:54:43 經濟參考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對三家整車央企新能源汽車業(ye) 務單獨考核,著重聚焦技術、市場占有率和未來的發展;加大下一代動力電池體(ti) 係,智能駕駛係統等研發力度和投入強度;鼓勵支持央企開展高質量投資並購、專(zhuan) 業(ye) 化整合……近期,國務院國資委密集發聲,釋放出加大力度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信號,相關(guan) 布局重點浮出水麵。

目前,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汽車央企包括一汽集團、東(dong) 風集團與(yu) 長安汽車。《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伴隨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三家中央汽車企業(ye) 向新能源轉型升級也按下“加速鍵”。按照計劃,2024年,一汽集團、長安汽車新能源車銷量目標分別為(wei) 50萬(wan) 輛、75萬(wan) 輛;東(dong) 風集團提出2024年實現自主乘用車主力品牌全新車型100%電動化,2025年力爭(zheng) 實現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突破100萬(wan) 輛。

作為(wei)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規模連續九年位居世界第一,成為(wei) 大宗消費熱點、外商投資重點、外貿出口亮點。近兩(liang) 年,三家中央汽車企業(ye) 加速向新能源轉型,2023年完成新能源汽車直接投資近360億(yi) 元,投資比重超過60%,發布了18款自主新能源汽車車型。今年前兩(liang) 個(ge) 月,中央企業(ye) 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22.1萬(wan) 輛,同比增長114.5%,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較2023年年底提升5.4個(ge) 百分點。但與(yu) 頭部新能源車企相比,仍存在明顯差距。

“總體(ti) 上看,中央企業(ye) 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步伐還不夠快,成效還不夠明顯,在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市場占有率、前瞻性、引領性、技術創新等方麵急需加力加速,奮力追趕。”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苟坪在近日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hui) 論壇(2024)上表示,正視中央企業(ye)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存在的差距與(yu) 不足,加大資源投入、加快轉型步伐,實施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投資倍增行動計劃,綜合運用股權投資、基金投資等方式,鼓勵支持中央企業(ye) 開展高質量投資並購、專(zhuan) 業(ye) 化整合,加快掌握產(chan) 業(ye) 核心資源和關(guan) 鍵技術。

伴隨中央企業(ye) 發展新能源汽車步伐的加力加速,政策的鬆綁也迫在眉睫,考核“指揮棒”的變化最受關(guan) 注。國務院國資委此前提出2024年要持續推進“一業(ye) 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對於(yu) 承擔較多功能使命類任務的企業(ye) ,可考慮製定專(zhuan) 項考核方案。

記者了解到,近期國務院國資委相關(guan) 司局圍繞央企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開會(hui) 討論部署,針對三家整車央企新能源汽車業(ye) 務的專(zhuan) 項考核方案正在製定中。從(cong) 國務院國資委透露的信息來看,將充分考慮新能源汽車戰略投入期的經營性虧(kui) 損,並著重考核技術、市場占有率和未來發展。

與(yu) 此同時,聚焦激勵不足、活力不夠等問題,強化市場化改革、正向激勵,國務院國資委還支持企業(ye) 用好職業(ye) 經理人、經理層任期製和契約化等市場化方式,清晰責權利,支持企業(ye) 與(yu) 核心員工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有序開展員工持股,突出長期利益綁定。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這一係列的政策解綁,對於(yu) 這三家央企而言,解決(jue) 了不敢投、不願投等後顧之憂,將帶動戰略、布局、創新、產(chan) 品、公司治理等多方麵的變化。

記者注意到,目前相關(guan) 企業(ye) 已有所動作或者計劃。根據東(dong) 風集團去年提出的“轉型升級三年行動”,三年內(nei) 研發投入要大於(yu) 500億(yi) 元,2025年研發投入強度大於(yu) 6%,進一步掌控自動駕駛、線控底盤、下一代動力技術和電子架構等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資源,2024、2025兩(liang) 年內(nei) 推出14款自主新能源乘用車車型和10款新能源商用車基礎車型。在合資業(ye) 務方麵,將打造啟辰等合資自主品牌,將神龍公司納入東(dong) 風自主新能源格局。改革方麵,將加大科技創新專(zhuan) 項獎勵力度,“一企一策”實施中長期激勵,優(you) 化車型項目捆綁激勵機製。

長安汽車提出加速調整產(chan) 能結構,到2025年新能源整車產(chan) 能達到120萬(wan) 輛/年,2030年新能源整車產(chan) 能達240萬(wan) 輛/年,未來五年將陸續推出30款新能源汽車,涵蓋SUV、轎車、跨界多功能車等多種形態。與(yu) 此同時,加速新能源產(chan) 業(ye) 鏈布局,液態電芯、控製器等領域將考慮合資或者參股等形式。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