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中國製造業規模連續13年全球第一

發布時間:2023-03-31 11:31:21 經濟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製造業(ye) 規模連續13年全球第一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製造業(ye) 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製造業(ye) 規模已經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大者愈大”,中國製造業(ye) 靠什麽(me) 形成了這樣的規模優(you) 勢?如何找到新的優(you) 勢?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相關(guan) 專(zhuan) 家。

“雙輪”驅動量質齊升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2月份,我國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2.1%。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ye) 增長7.8%,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ye) 增長9.7%,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ye) 增長13.9%,表現亮眼。

部分細分行業(ye) 加快規模擴張和質量提升,支撐了我國製造業(ye) 規模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據統計,化學產(chan) 品、非金屬礦物製品、金屬製品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增加值占全部製造業(ye) 的比重從(cong) 2010年的23.5%上升至2020年的28.8%;代表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的增加值占比從(cong) 2010年的6.5%上升至2021年的7.6%,通用、專(zhuan) 用設備製造業(ye) ,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ye) ,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ye) 等產(chan) 業(ye) 表現相對平穩。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提升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加快崛起共同支撐我國製造業(ye) 規模不斷擴張,始終保持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賽迪研究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所長關(guan) 兵說。

正在舉(ju) 行的博鼇亞(ya) 洲論壇2023年年會(hui) 上,對於(yu) 中國是否還是“世界工廠”的討論熱度很高。多年來,中國製造業(ye) 生產(chan) 力水平不斷提升,企業(ye) 在中國建廠生產(chan) 成本低、生產(chan) 效率高,吸引各類資本來投資建廠,形成了中國製造業(ye) 在產(chan) 能和產(chan) 量上的規模優(you) 勢。

賽智產(chan) 業(ye) 研究院院長趙剛認為(wei) ,我國成為(wei) “世界工廠”經曆了兩(liang) 次大蛻變,第一次是依靠龐大的市場優(you) 勢、勞動力優(you) 勢、原材料、土地和能源優(you) 勢、改革開放的優(you) 惠政策優(you) 勢等,吸引了全球製造業(ye) 企業(ye) 投資建廠,實現了全球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鏈的中低端製造環節向我國梯度轉移,製造企業(ye) 主要從(cong) 事麵向我國市場的產(chan) 品製造和麵向全球市場的“三來一補”等產(chan) 品製造,企業(ye) 更看重的是我國工廠的成本優(you) 勢。

第二次是靠產(chan) 業(ye) 鏈集群優(you) 勢、物流供應鏈優(you) 勢、生產(chan) 技術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工人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配套環境和政策優(you) 勢等,實現了全球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鏈整體(ti) 在我國的布局,企業(ye) 的產(chan) 品製造既麵向我國市場也麵向全球市場,我國工廠具有生產(chan) 效率高和生產(chan) 成本低的雙重優(you) 勢。

當前,從(cong) 區域上看,各地都積極發展製造業(ye) 。東(dong) 部地區加快轉型升級,率先培育一批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廣東(dong) 、江蘇、山東(dong) 、浙江等優(you) 勢大省地位繼續鞏固,起到了“挑大梁”的作用;中部地區和部分西部地區迅速崛起,四川、安徽、江西等在全國製造業(ye) 中的比重持續上升,成為(wei) 接續工業(ye) 增長的“後起之秀”。“從(cong) 區域上看,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等若幹經濟增長極正在形成,成為(wei) 拉動製造業(ye) 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關(guan) 兵說。

辯證看“大”與(yu) “強”

2022年,我國製造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為(wei) 27.7%。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ye) 品中,我國有超過四成產(chan) 品的產(chan) 量位居世界第一位。65家製造業(ye) 企業(ye) 入圍2022年世界500強企業(ye) 榜單,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達7萬(wan) 多家。按照國民經濟統計分類,我國製造業(ye) 有31個(ge) 大類179個(ge) 中類609個(ge) 小類,是全球產(chan) 業(ye) 門類最齊全、產(chan) 業(ye) 體(ti) 係最完整的製造業(ye) 。

業(ye) 內(nei) 常說中國製造業(ye) 大而不強,因而不少人認為(wei) 規模優(you) 勢並沒有多大用處。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chan) 業(ye) 部副部長許召元表示,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的技術進步有一個(ge) 很重要的“幹中學”效應,很多產(chan) 品生產(chan) 規模越大,就越容易在生產(chan) 中完善技術,提升產(chan) 品質量,提高生產(chan) 效率。我國製造業(ye) 規模持續提升,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中生產(chan) 效率的優(you) 勢就有了重要基礎,這包括產(chan) 業(ye) 配套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規模優(you) 勢等,可以顯著降低成本。

我國製造業(ye) 的“大”為(wei) “強”提供了堅實基礎。趙剛認為(wei) ,“大”使得我國製造業(ye) 形成了規模經濟優(you) 勢,很多產(chan) 品訂單隻有在我國才能實現大規模、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的生產(chan) ,例如,同樣一個(ge) 機電或裝備類產(chan) 品在中國製造,原材料充足、磨具能就近配套、整機可實現量產(chan) 。

“大”能為(wei) 製造業(ye) 技術進步提供更多資金、人才和應用場景,推動我國製造業(ye) 加快技術研發投入,提升產(chan) 品研發設計、高端生產(chan) 裝備、先進工藝設計、先進基礎材料水平,實現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轉型。

“大”還能為(wei) 中國品牌崛起提供更多有力支撐。近年來,中國製造正在成為(wei) 高質量、高效率、高性價(jia) 比的代名詞,為(wei) 中國本土品牌做大做強並形成全球影響力打好了基礎。

我國製造業(ye) 規模大、門類齊全,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製造業(ye) 韌性較強、回旋空間大、抗風險能力強,這一點此前在應對突發疫情、複工複產(chan) 中體(ti) 現得較為(wei) 突出。此外,“新領域新賽道很大程度上是對現有製造業(ye) 基礎上的延鏈補鏈強鏈進行延伸,或是在現有產(chan) 業(ye) 基礎上通過數字賦能等方式衍生的新應用新業(ye) 態新模式,健全的製造業(ye) 體(ti) 係為(wei) 我國未來產(chan) 業(ye) 的選擇和培育提供了更多空間。”關(guan) 兵說。

專(zhuan) 家認為(wei) ,我國製造業(ye) “大而不強”主要是指我國製造業(ye) 的產(chan) 能和產(chan) 量大,但在產(chan) 品研發設計、高端生產(chan) 裝備、先進工藝設計、先進基礎材料、高端品牌等方麵還存在不少短板,與(yu) 美國、德國等相比,我國還不是製造強國。我國製造業(ye) 從(cong) 做大到做強,從(cong) 量變到質變,關(guan) 鍵的兩(liang) 個(ge) 因素是技術進步和企業(ye) 品牌打造,讓我國製造企業(ye) 在“微笑曲線”的兩(liang) 端具有更強競爭(zheng) 力。

打造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

得益於(yu) 浪潮海嶽企業(ye) 數字化平台的應用,山東(dong) 方原集團用工減少40%左右,生產(chan) 成本降低30%以上,生產(chan) 效率提高60%,產(chan) 品質量一致性明顯提升,成為(wei)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首家標杆橋隧裝備製造智能工廠。

當前,我國製造業(ye) 生產(chan) 效率高的優(you) 勢比較突出,依然具備產(chan) 業(ye) 鏈集群、物流供應鏈、生產(chan) 技術、高素質產(chan) 業(ye) 工人、國內(nei) 市場、產(chan) 業(ye) 配套環境和產(chan) 業(ye) 政策等優(you) 勢,進一步正向增強了規模經濟優(you) 勢,但生產(chan) 成本方麵的比較優(you) 勢逐步減弱。我國製造的新優(you) 勢要靠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提升在生產(chan) 效率、生產(chan) 成本和綠色製造方麵的比較優(you) 勢,吸引全球製造業(ye) 企業(ye) 持續擴大投資建廠。

趙剛認為(wei) ,在高端化方麵,要發揮我國在清潔能源、核能、電動車、新型交通、船舶、裝備製造、電子家電產(chan) 品、移動通信等領域品牌、技術研發和整機製造優(you) 勢,吸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在我國形成產(chan) 業(ye) 鏈集群。在智能化方麵,應發揮我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先發優(you) 勢,加快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建設智能工廠、“燈塔工廠”,發展工業(ye) 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借助數字技術提升我國製造業(ye) 企業(ye) 規模化定製、柔性化生產(chan) 、網絡化協同能力,進一步提升生產(chan) 效率、供應鏈協同效率,降低生產(chan) 成本,形成中國製造業(ye) 更具競爭(zheng) 力的效率和成本優(you) 勢。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在製造業(ye) 中占比達80%,是建設製造強國的關(guan) 鍵。但當前,各地更加重視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對此,關(guan) 兵表示,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整體(ti) 還處於(yu) 發展階段,短期內(nei) 仍難以填補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空白,製造業(ye) 發展要“兩(liang) 條腿”走路,一方麵高度關(guan) 注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推動傳(chuan) 統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培育先進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鞏固提升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另一方麵結合本地資源稟賦優(you) 勢,培育一批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打造引領未來增長的新引擎,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推動我國經濟行穩致遠。

我國製造業(ye) 鞏固已有優(you) 勢,找到新優(you) 勢,首要任務是高質量發展,關(guan) 鍵路徑是技術進步,提升全要素生產(chan) 率,築牢我國製造業(ye) 在全球競爭(zheng) 中的比較優(you) 勢。“一是‘守正’,要繼續提升我國產(chan) 業(ye) 鏈集群競爭(zheng) 力、供應鏈效率、產(chan) 業(ye) 工人技能和品牌影響力,保持我國製造業(ye) 生產(chan) 效率高、生產(chan) 成本低的組合優(you) 勢。二是‘創新’,要著力打造創新鏈,提升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打造全球知名品牌,形成製造業(ye) 新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趙剛說。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