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地方物流 > 正文

【廣東】珠三角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提速 產業集群優勢為企業賦能

發布時間:2021-06-07 16:38:57 經濟參考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記者在珠三角調研了解到,廣東(dong) 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不斷加速,目前已有1.5萬(wan) 家企業(ye) 實現轉型,50萬(wan) 家企業(ye) “上雲(yun) 上平台”,並培育出一批工業(ye) 互聯網“雙跨”平台。

一些基層幹部和企業(ye) 表示,對標高質量發展,珠三角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還需要在工業(ye) 軟件等領域重點攻關(guan) ,同時通過政策引導和示範效應等方式不斷提高社會(hui) 公眾(zhong) 尤其是企業(ye) 家對數字化的認識,提高能力服務下沉,為(wei) 中小微企業(ye) 提供可見、可用的數字化服務。

從(cong) 企業(ye) 個(ge) 體(ti) 到產(chan) 業(ye) 集群珠三角數字化加速

在廣東(dong) 佛山的美的微波爐順德工廠裏,各類AGV小車穿梭不停,“無人化高速衝(chong) 床”的機械臂運作著,無數的數據在中控台和設備間流動。通過研發、製造、采購等全價(jia) 值鏈數字化運營,工廠產(chan) 品品質指標提升15%,訂單交付期縮短53%,端到端渠道庫存占比下降40%。

“美的從(cong) 2012年開始數字化轉型,到2019年,員工數減少4萬(wan) 人,企業(ye) 營收增加1500億(yi) 元。數字化轉型為(wei) 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注入強大的高質量發展動力。”美的集團信息技術(IT)總監周曉玲說。

當前在珠三角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中,數字技術及係統不斷湧現。比亞(ya) 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chuan) 福說,比亞(ya) 迪推出DilinK智能網聯係統,開放汽車341個(ge) 傳(chuan) 感器和66項控製權,實現了汽車業(ye) 態從(cong) 封閉走向開放。

華為(wei) 、美的、騰訊和樹根互聯等一批國家級的工業(ye) 互聯網“領頭羊”快速壯大。華為(wei) 技術有限公司輪值董事長徐直軍(jun) 說,截至2020年底,華為(wei) 在全國形成了40多個(ge) 工業(ye) 互聯網創新中心,為(wei) 30多個(ge) 產(chan) 業(ye) 集群2萬(wan) 多家工業(ye) 企業(ye) 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CEO賀東(dong) 東(dong) 說,公司研發出支持數字建模的物聯網係統IIoT平台和工業(ye) AI等技術,介入81個(ge) 細分工業(ye) 行業(ye) 中,連接工業(ye) 設備達85萬(wan) 台。

更重要的是,不隻企業(ye) 個(ge) 體(ti) 數字化轉型,產(chan) 業(ye) 集群也在數字化轉型。佛山順德小家電產(chan) 業(ye) 集群通過數字化整合全產(chan) 業(ye) 鏈,幫助200家小企業(ye) 交貨周期減少三分之一、人均產(chan) 值提升三分之一、服務人員減少三分之一。東(dong) 莞鬆山湖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集群聯合華為(wei) 推出10類工業(ye) 互聯網解決(jue) 方案,助力70多家製造企業(ye) 運用工業(ye) 互聯網實施數字化改造,研發效率平均提升了30%,生產(chan) 效率提升11%。

珠三角探索工業(ye) 4.0發展之路

作為(wei) 改革先行地,珠三角製造業(ye) 不僅(jin) 需要通過數字化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更需要以自身行動為(wei) 中國製造探索工業(ye) 4.0時代的發展之路。

改變思維模式,讓廣大中小微工業(ye) 企業(ye) “敢轉、願轉、能轉”。珠三角有上百萬(wan) 家工業(ye) 企業(ye) ,其中絕大部分是中小微企業(ye) ,這是珠三角實現數字化轉型必須攻克的“大多數”。賀東(dong) 東(dong) 說,數字化需要投入,這對很多盈利不強的小企業(ye) 來說,是風險投資。周曉玲說,數字化也需要基礎,目前,很多小企業(ye) 的管理能力和思維模式都不達標。

拓展數字化的應用深度和廣度,提高工業(ye) 互聯網服務及環境支撐能力。“5G+工業(ye) 互聯網”尚未深度應用,有主管部門幹部表示,廣東(dong) 有近300萬(wan) 家工業(ye) 企業(ye) ,已上雲(yun) 上線的僅(jin) 占六分之一,企業(ye) 生產(chan) 數字化率和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等仍有待提升。

研發工業(ye) 軟件及工業(ye) 互聯網底層技術。周曉玲說,雖然企業(ye) 高度重視技術的安全性,自己研發了很多技術,但有些隻能靠國外,不僅(jin) 有安全隱患,而且價(jia) 格昂貴。

推進工業(ye) 互聯網“扶貧和掃盲”

企業(ye) 及基層幹部認為(wei) ,珠三角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需要在工業(ye) 軟件等領域重點攻關(guan) ,同時通過政策引導和示範效應等方式不斷提高社會(hui) 公眾(zhong) 尤其是企業(ye) 家對數字化的思想認識,並提高能力服務下沉,為(wei) 中小微企業(ye) 提供可見、可用的數字化服務。

繼續加大對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的投入,推出更有效的政策形成更強大的牽引力。拓璞集團董事長李衛忠認為(wei) ,當今中國正進入數字化建設高速發展的時代,出現了像華為(wei) 等引領尖端科技,內(nei) 生發展動力十足的偉(wei) 大企業(ye) 。但還有成千上萬(wan) 對互聯網數字浪潮認識不足、持觀望態度,不敢下水,也不知怎麽(me) “下水”的中小企業(ye) 。

因此,“既要大力支持華為(wei) 這樣的大企業(ye) 去開拓、突破、超越和引領,也要著力對中小企業(ye) 的數字化轉型掃盲和扶貧。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如管理、軟件等,先幫助企業(ye) 完善基礎管理。然後再引導、指導他們(men) 上互聯網技術,這屬於(yu) 教育投入範疇,這項工作做好了,中小企業(ye) 互聯網數字化建設才會(hui) 有持續發展的動力和後勁。”李衛忠說。

加快專(zhuan) 項研究,解決(jue) 關(guan) 鍵性問題。周曉玲說,很多關(guan) 鍵核心技術不是一家企業(ye) 能解決(jue) ,必須要政府部門牽頭整合行業(ye) 優(you) 勢資源才能更快地實現。廣東(dong) 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廳長塗高坤說,下一步將從(cong) 工業(ye) 軟件、人工智能和智能製造等方麵組織開展技術攻關(guan) 和示範應用,著力為(wei) 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提供重要科技支撐。

加大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能力和技術供給,全麵下沉,讓中小微企業(ye) 在轉型中用得了、用得好。聚鯰工業(ye) 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文奇說,現在很多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服務能力不足,中小微企業(ye) 對此的看法是“看起來很美,但距離我很遠,用不上”,亟須提高供給能力和下沉深度,提供更多接地氣的、高適用性的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讓中小微企業(ye) 用得了、用得好。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