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發布時間:2023-02-21 15:15:08 央廣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習(xi) 近平: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

這段話出自2022年10月1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上的報告。

數字化是當今人類社會(hui) 發展進步的新特征,數字經濟也已經成為(wei) 新一輪國際競爭(zheng) 的重點領域。我國有14億(yi) 多人口,網民規模達10.51億(yi) ,擁有世界上最為(wei) 完備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性能先進的網絡基礎設施體(ti) 係,不斷完善的發展數字經濟各項法規法律體(ti) 係,都為(wei)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海量用戶、豐(feng) 富應用場景、堅實物質基礎和良好發展環境。我國有條件、有能力把握以數字技術為(wei) 核心的新一代科技和產(chan) 業(ye) 變革曆史機遇,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在促進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方麵,我們(men) 已經切身體(ti) 驗到,數字經濟早已緊密融入我們(men) 的日常生活,零售、餐飲、旅遊、辦公、教育、醫療等通過數字化賦能,實現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以農(nong) 村電商為(wei) 例,2022年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5313.8億(yi) 元,同比增長9.2%,增速較2021年提升6.4個(ge) 百分點。一根網線聯通大江南北,農(nong) 村電商的出現和發展徹底打破了中國傳(chuan) 統農(nong) 產(chan) 品交易的時空限製,推動企業(ye) 孵化、人才培訓、倉(cang) 儲(chu) 物流等配套產(chan) 業(ye) 的完善,成千上萬(wan) 的“新農(nong) 人”通過電商這份“新農(nong) 活”,為(wei) 自己家鄉(xiang)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賦能,為(wei) 農(nong) 村經濟和產(chan) 業(ye) 發展持續注入活力,是我國“數實融合”的重要結晶。

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對實體(ti) 經濟提質增效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從(cong) 國家層麵看,我國數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截至2021年,數字經濟規模已達45.5萬(wan) 億(yi) 元,占GDP比重提升至39.8%,從(cong) 規模看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從(cong) 地方層麵看,2022年,江蘇省數字經濟規模超5萬(wan) 億(yi) 元,福建省、湖北省數字經濟增加值分別達2.6萬(wan) 億(yi) 元和2.4萬(wan) 億(yi) 元,安徽省、江西省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萬(wan) 億(yi) 元。在合肥、杭州、無錫等地,一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高地和集聚區已經形成,涉及智能語音、數字安防、物聯網等多個(ge) 領域……

盡管成績亮眼,但我們(men) 發展壯大數字經濟的任務依然很重。我國實體(ti) 經濟規模龐大、門類齊全,但供給結構和效率不適應需求升級的問題依然突出,迫切需要通過數字化帶動實體(ti) 經濟轉型升級。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麵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men) 要以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為(wei) 指導,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不斷提高數字技術基礎研發能力,培育壯大新興(xing) 數字產(chan) 業(ye) ,加快建設新一代移動通信、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全麵推動產(chan) 業(ye) 數字化,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讓新時代的中國更加充滿生機活力。

本期特約專(zhuan) 家:陳曦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