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全國海關多措並舉促外貿助企搶訂單拓市場

發布時間:2023-01-13 09:56:20 法治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2022年,在海關(guan) 總署的統一部署下,全國海關(guan) 積極落實促進外貿保穩提質措施,多措並舉(ju) 支持企業(ye) 搶訂單、拓市場,全力確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優(you) 化口岸營商環境,加大助企紓困力度;支持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新業(ye) 態發展,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圍繞更好統籌國內(nei) 循環和國際循環,深化自貿試驗區海關(guan) 監管製度創新和複製推廣,大力推進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發展。

保暢通,打造一流口岸營商環境;助產(chan) 業(ye) ,增強供應鏈安全穩定;穩主體(ti) ,激發市場活力潛力;壯業(ye) 態,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

2022年,在海關(guan) 總署的統一部署下,全國海關(guan) 積極落實促進外貿保穩提質措施,多措並舉(ju) 支持企業(ye) 搶訂單、拓市場,全力確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優(you) 化口岸營商環境,加大助企紓困力度;支持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新業(ye) 態發展,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圍繞更好統籌國內(nei) 循環和國際循環,深化自貿試驗區海關(guan) 監管製度創新和複製推廣,大力推進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發展。

保暢通,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關(guan) 注貿易的人不難發現,優(you) 化營商環境是近年來海關(guan) 重點開展的工作之一。作為(wei) 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主要抓手,保暢通成為(wei) 全國海關(guan) 下大氣力做好做實的一件大事。

全國海關(guan) 積極優(you) 化通關(guan) 作業(ye) 流程。一方麵,海關(guan) 總署持續推進“兩(liang) 步申報”“提前申報”改革,為(wei) 企業(ye) 提供更多適合不同業(ye) 務特點的通關(guan) 申報模式選擇。2022年前11個(ge) 月,全國海關(guan) “兩(liang) 步申報”應用率達20.02%,進出口“提前申報”應用率分別達34.51%、48.9%。另一方麵,海關(guan) 總署會(hui) 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成功實施進口關(guan) 稅配額聯網核查試點,推動自2023年1月1日起全麵實施進口關(guan) 稅配額聯網核查和無紙化通關(guan) 。

提高進出境物流效率,則是全國海關(guan) 保暢通的又一著力點。其中,“鐵路快通”模式可圈可點。重慶海關(guan) 率先實現“鐵路快通”模式在中歐、中老、中越班列應用,在時間上縮短班列整體(ti) 運行時間一到兩(liang) 天,在費用上單箱節省200元以上,口岸作業(ye) 降費達30%。

保暢通,全國海關(guan) 尤其關(guan) 注企業(ye) 急需貨物通關(guan) 。天津、上海等28個(ge) 海關(guan) 深化開展“船邊直提”“抵港直裝”改革試點,最大程度縮短了貨物在港時間。青島海關(guan) 疊加應用先期機檢、碼頭直提等改革措施,貨物進口物流成本每箱減少600至1000元,平均壓縮通關(guan) 時間3到7個(ge) 小時。

助產(chan) 業(ye) ,確保供應鏈安全穩定

2022年,全國海關(guan) 從(cong) 助產(chan) 業(ye) 的角度著手,推出一係列新政策新舉(ju) 措,全力確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助力地方核心產(chan) 業(ye) 發展。海關(guan) 總署數據顯示,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海關(guan) 針對集成電路、汽車等產(chan) 業(ye) 開展特色幫扶,發揮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集聚效應。僅(jin) 上海海關(guan) 2022年前11個(ge) 月共辦理集成電路政策項下免稅進口貨值83.79億(yi) 元,減免稅款5.13億(yi) 元。

扶持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南京海關(guan) 推動“特殊物品風評結果互認”改革模式落地,助力國內(nei) 首個(ge) 1類生物製品CAR-T產(chan) 品注冊(ce) 上市。北京海關(guan) 支持疫苗生產(chan) 企業(ye) 安全有序開展“邊隔離邊實驗”,依法科學安排特定進口SPF豚鼠隔離檢疫期。上海、重慶等海關(guan) 實施生物醫藥企業(ye) 進口研發用物品“白名單”製度,推進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通關(guan) 便利化。

為(wei) 幫扶資源能源產(chan) 業(ye) ,持續推進部分礦產(chan) 品實施“先放後檢”“依企業(ye) 申請”等檢驗監管模式改革。蘭(lan) 州海關(guan) 優(you) 化進口鐵路運輸銅精礦檢驗監管模式,貨物整體(ti) 通關(guan) 時間從(cong) 5天到10天壓縮至25小時左右,有效降低了企業(ye) 通關(guan) 運營成本。

為(wei) 便利農(nong) 食產(chan) 品等民生產(chan) 業(ye) ,濟南、湛江、南寧、哈爾濱等多地海關(guan) 設立進出口鮮活易腐農(nong) 食產(chan) 品屬地查檢綠色通道,對鮮活易腐、民生保障等貨物實施優(you) 先審批、優(you) 先查檢、優(you) 先檢測、優(you) 先出證以及“5+2”預約查檢等便利化措施。海口海關(guan) 推進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建設,持續實施進境植物繁殖材料隔離圃考核互認。

穩主體(ti) ,激發市場活力潛力

2022年以來,海關(guan) 總署在穩外貿市場主體(ti) 、幫助企業(ye) 紓困解難方麵持續發力,各地海關(guan) 結合關(guan) 區實際和企業(ye) 訴求,全力支持外貿穩增長,不斷激發市場活力潛力。

針對出口貨物,海關(guan) 推動《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項下原產(chan) 地證書(shu) 全部實現網上申領。截至2022年底,協調促成7個(ge) 成員國接受我國出口企業(ye) 自助打印原產(chan) 地證書(shu) ,惠及出口貨物占RCEP簽證出口貨值的九成。針對進出口企業(ye) ,海關(guan) 倍增主動披露量限範圍,進一步提升容錯空間,2022年前11個(ge) 月,全國海關(guan) 共辦結企業(ye) 主動披露作業(ye) 4091起,依法從(cong) 輕、減輕或不予行政處罰3119起,占比達76.2%。

在堅持標準要求不降低前提下,海關(guan) 將高級認證企業(ye) 標準項目由269項優(you) 化整合至94項、壓縮約65%,並增加6項便利措施,讓守法企業(ye) 享受更多通關(guan) 便利。上海、南京、寧波等海關(guan) 開展各類知識產(chan) 權海關(guan) 保護專(zhuan) 題宣傳(chuan) 培訓,積極幫扶和培育自主知識產(chan) 權優(you) 勢企業(ye) 。深圳海關(guan) 建立重點服務企業(ye) 清單,並與(yu) 華為(wei) 、邁瑞、大疆等近30家企業(ye) 建立“點對點”聯絡機製,構建多維“問題清零”平台。

為(wei) 及時解決(jue) 企業(ye) 訴求,天津、杭州、南昌等海關(guan) 積極發揮企業(ye) 協調員作用,實行“一企一策”針對性幫扶。大連、南京、重慶等海關(guan) 創新開發自由貿易協定(FTA)稅率智能匹配、RCEP綜合服務等公共服務平台,助力企業(ye) 最大化享受政策紅利。北京、黃埔等海關(guan) 積極開展對中小微、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進出口分析,為(wei) 企業(ye) 開拓市場提供數據支持。

壯業(ye) 態,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

2022年,海關(guan) 總署積極支持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新業(ye) 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及時出台係列舉(ju) 措,形成多項可複製可推廣的製度創新成果,進一步助企紓困降低成本,為(wei) 貿易新業(ye) 態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為(wei) 破解跨境電商“退貨難”堵點,廣州海關(guan) 在全國首創跨境電商出口退貨“合包”一站式監管模式,不斷完善南沙海港、機場空港卡口係統,實現兩(liang) 大樞紐港有機對接,支持“合包”出口全天候運作。在此模式下,企業(ye) 可通過在廣州南沙綜保區設立跨境電商全球退貨中心倉(cang) ,將多口岸出口貨物集中從(cong) 南沙口岸退回南沙綜合保稅區,與(yu) 新出口貨物拚配複出口,有效降低企業(ye) 綜合經營成本。

為(wei) 促進保稅維修、保稅研發、保稅融資租賃等業(ye) 務蓬勃發展,海關(guan) 積極配合商務部動態調整綜保區維修產(chan) 品目錄,研究支持自貿試驗區內(nei) 開展保稅維修相關(guan) 措施,進一步拓展企業(ye) 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方式。目前已納入超100個(ge) 集團的300餘(yu) 家企業(ye) ,可節約企業(ye) 資金占用和運營成本16億(yi) 元。

在深圳,海關(guan) 對從(cong) 綜保區與(yu) 境內(nei) 區外之間進出的法檢商品試點分送集報模式,做到“批次出區、一次報關(guan) ”,通關(guan) 效率提升80%;在上海,海關(guan) 全力支持民用航空產(chan) 業(ye) 發展,“一司兩(liang) 地”一體(ti) 化監管模式落地生效,實現綜保區內(nei) 、區外兩(liang) 個(ge) 基地分別加工、集成總裝;在成都,海關(guan) 通過實施“設備零配件便捷監管模式”助力企業(ye) 做強做大加工製造業(ye) 態,成都高新綜保區進出口值居全國第一。

促區域,推動更高水平開放

全國海關(guan) 多措並舉(ju)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發展。

在京津冀,北京、天津、石家莊海關(guan) 建立京津冀三地通關(guan) 保通保暢機製,實現257家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重點企業(ye) 名單互認、實驗室檢測結果互認、通關(guan) 便利共享,推進京津冀跨境貨物貿易一體(ti) 化監管。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依托天津港“關(guan) 港集疏港智慧平台”進口汽車配件從(cong) 船抵港到運至北京廠區僅(jin) 需4個(ge) 小時。

在長三角,海關(guan) 著力推動加快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合肥等海關(guan) 聯合推動“離港確認”模式在長江流域全覆蓋,通過此模式企業(ye) 中轉時間節省1至2天;推動“聯動接卸”模式覆蓋麵擴大至長三角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大幅縮短企業(ye) 通關(guan) 時間;建立長三角地區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重點企業(ye) “白名單”五關(guan) 互認機製,為(wei) 長三角1.4萬(wan) 家“白名單”企業(ye) 提供全程通關(guan) 指導和服務。

在粵港澳大灣區,海關(guan) 總署先後出台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ye) 合作區全麵深化改革開放18條措施和支持廣州南沙深化麵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麵合作16條措施。廣州、深圳、拱北、黃埔等海關(guan) 穩步擴大“大灣區組合港”“灣區一港通”改革試點範圍,通過港口資源互補增強沿江港口的國際航運港口資源,形成40條江海聯運航線,貨物平均堆存期縮短近70%,每年可為(wei) 企業(ye) 節省成本近7000萬(wan) 元。拱北海關(guan) 搭建援香港和澳門抗疫物資通關(guan) “快車道”,支持抗疫物資“5+2”“7×24小時”直通港澳,保障839批中央援港澳抗疫物資快速通關(guan)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