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供應鏈如何助力企業降本增效——來自廈門的供應鏈創新與發展調查

發布時間:2023-04-06 11:35:59 人民網-人民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是製造業(ye) 的筋骨血脈,是穩住經濟大盤的重要支撐。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3次提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提出“著力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

從(cong) 助力企業(ye) 降本增效,到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從(cong) 餐飲原材料供應提速,到海關(guan) 流程加快簡化,近年來,福建廈門積極推動供應鏈建設,使供應鏈服務融入生產(chan) 生活的各個(ge) 角落。

——編  者  

獲評全國首批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示範城市,擁有國內(nei) 四大供應鏈集團中的3家,中國供應鏈管理年會(hui) 永久落戶……近年來,福建廈門大力推動供應鏈建設,不僅(jin) 助力企業(ye) 降本增效,還帶動了城市建設,改善了人民生活。

供應鏈到底如何發揮作用?廈門有哪些經驗和思考?推動供應鏈建設,還有哪些難題待解?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

合理配置供需資源

一家廈門的企業(ye) ,為(wei) 什麽(me) 要去東(dong) 北建網點?

從(cong) 事糧食供應業(ye) 務多年,2013年,廈門象嶼股份有限公司做了一個(ge) 大膽的決(jue) 定:到東(dong) 北去,把糧食收儲(chu) 網點建到農(nong) 戶家門口。“本想著在廈門工作,卻在東(dong) 北待了足足4年。”如今已是象嶼運營管理部高級經理的陳修賢告訴記者。

“產(chan) 區在北,用戶在南。把收儲(chu) 網點建到東(dong) 北,是綜合考慮成本和效益後得出的最優(you) 解。”公司總經理齊衛東(dong) 說。

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依安縣,陳修賢跟著農(nong) 戶下田,一路走完玉米收割、收購、質檢、烘幹、倉(cang) 儲(chu) 、運輸的全過程,通過不斷減少各環節的損耗,為(wei) 整個(ge) 過程降本增效。在優(you) 化生產(chan) 環節的同時,一條北糧南運的大通道隨之開辟。以黑龍江省富錦市到四川省成都市為(wei) 例,陳修賢算了一筆賬:“得益於(yu) 北糧南運的多式聯運網絡,運輸時間縮短5天,每噸運輸成本減少20元。”

“下遊企業(ye) 穩定了生產(chan) ,上遊種糧大戶不用再自己找銷路,種糧積極性也提高了。”齊衛東(dong) 補充說。

一家製造業(ye) 企業(ye) ,為(wei) 什麽(me) 要在軟件上投入5000萬(wan) 元?

機器轟鳴,偌大的車間,隻有一條產(chan) 線。“別看產(chan) 線還是30年前的,年產(chan) 量卻較10年前翻了一番。”林德叉車供應鏈總監曾劍鋒說。

產(chan) 品增至20多種、交付期縮短近一半……看著牆上的數據,記者有些不相信。

不急著解釋,曾劍鋒領著記者來到倉(cang) 庫。倉(cang) 庫內(nei) ,不同零件根據使用頻率、訂單排期放置在不同貨架、不同高度。

“叉車定製化率高達70%、涉及零件多達4萬(wan) 種,既要保證生產(chan) 交期,又要實現庫存有效控製。”指著一套內(nei) 部庫存係統,曾劍鋒道出企業(ye) 高效生產(chan) 的秘訣:收到訂單後,內(nei) 部庫存係統會(hui) 自動生成零配件清單。與(yu) 此同時,各供應商獲得清單需求,根據訂單排期組織原料裝配。生產(chan) 前一天,零件包到達倉(cang) 庫指定位置。生產(chan) 當天,哪個(ge) 零件在哪個(ge) 時間到生產(chan) 線哪個(ge) 位置,精確無誤。

“這就是供應鏈的作用。”廈門自貿委供應鏈相關(guan) 負責人林玉婷解釋,通過供需資源的合理配置,供應鏈管理為(wei) 企業(ye) 計算出成本與(yu) 效益的最優(you) 方案,並通過產(chan) 業(ye) 上下遊的協同整合,實現全鏈條的價(jia) 值提升。

優(you) 化流程提升服務

除了在生產(chan) 環節發力,供應鏈還會(hui) 如何改變我們(men) 的生活?

上午8點45分,廈門地鐵湖濱東(dong) 路站,出站、上樓、打卡,林亞(ya) 楠提前10分鍾坐到了公司工位前。家住島外翔安區,自從(cong) 去年地鐵3號線開通,林亞(ya) 楠再也沒有擔心過遲到。

另一邊,10公裏外的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樓內(nei) ,國貿市政重點工程保障組工作人員蔡伯超也已到達工位。看著電腦前的簽收單,蔡伯超還沒從(cong) 前一晚的緊張中緩過來。

在廈門,地鐵是市民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已開通地鐵3條,在建地鐵3條半,同時施工的站點多達20多個(ge) 。“1公裏地鐵用到的鋼材規格有10餘(yu) 種。缺一種,整個(ge) 站點就可能停工。”蔡伯超的工作,就是保障廈門地鐵施工站點的鋼材供應。

足足2000噸!前一天下午5點,蔡伯超看著訂單上的數字,神經瞬間緊繃——這次訂單涉及的鋼材量大、規格雜、站點多、時間緊。

爭(zheng) 分奪秒。半小時內(nei) ,位於(yu) 泉州、三明、福州的三家國貿鋼材倉(cang) 庫收到了總部的電子提單。與(yu) 此同時,3支車隊收到托運單後,分三個(ge) 方向從(cong) 廈門出發。當晚7點30分,一支車隊抵達泉州安溪庫。庫門外,管理員已等候在旁,貨品整裝待發。1小時後,1000噸鋼材完成裝車,立刻返回。當晚零點,在地鐵3號線南延段廈大白城站,鋼材及時到位。

“正是國貿在鋼鐵供應鏈上日複一日磨煉出的儲(chu) 備和調度能力,保障了每日地鐵施工的順利進行。”蔡伯超說。

下了班,林亞(ya) 楠和同事來到公司附近的一家酸菜魚餐廳。點菜、下單,15分鍾後,熱氣騰騰的酸菜魚被端上桌。

幾公裏外,廈門綠百合食品有限公司工廠內(nei) ,三四個(ge) 工人正動作麻利地片魚。手起刀落間,一包包新鮮的標準化魚片放上冰袋,送往各餐廳後廚。“1個(ge) 師傅1天能處理上百條活魚。不僅(jin) 節省了門店人工成本,提高了後廚效率,也提升了消費者的體(ti) 驗感。”公司總經理何麗(li) 勤介紹。

保障基礎設置、提高生活品質,隨著供應鏈一同發展優(you) 化的,還有城市的公共服務。

“一旦通關(guan) 卡住,滯留就是7天起。改期費用、碼頭堆存費、集裝箱費……”掰著指頭算,某供應鏈企業(ye) 負責人眉頭越皺越緊,“為(wei) 最大限度節約物流時間,我們(men) 已經把工廠搬到了碼頭邊,可貨物進港後的時間,還得看海關(guan) 審批效率。”

進一步簡化海關(guan) 流程,降低物流成本……2022年12月,廈門口岸進出口整體(ti) 通關(guan) 時間分別為(wei) 23.96小時、0.89小時,比上年分別壓縮11.13%、35.97%,創曆史最優(you) 水平。

“廈門有著可觀的進出口交易額,是供應鏈的創新發展為(wei) 廈門開辟了一條新路。”廈門市商務局局長陳敏說。

重點企業(ye) 試水轉型

廈門土地麵積僅(jin) 1700平方公裏,然而就在這裏,誕生了9家全國供應鏈示範企業(ye) ,更是占據國內(nei) 四大供應鏈集團中的三席。

小小廈門,如何發展成為(wei) 供應鏈大市?

“還得從(cong) 三大家說起。”廈門市商務局流通業(ye) 發展處二級調研員羅健鵬口中的三大家,是建發、國貿、象嶼這3家廈門當地的國企。

1980年,廈門獲批經濟特區。踏著開放的春風,一批外貿企業(ye) 在廈門湧現。

“幾乎遍地是機會(hui) 。”在那個(ge) 年代,3家企業(ye) 的創始人有著相同的體(ti) 會(hui) :國內(nei) 企業(ye) 對鋼鐵、煤炭、橡膠等大宗商品的需求量大且穩定。基於(yu) 原先在進出口渠道等方麵的資源優(you) 勢,3家企業(ye) 將主營業(ye) 務對準大宗商品。

在國貿,鐵礦—鋼鐵產(chan) 業(ye) 鏈是其關(guan) 鍵業(ye) 務鏈條之一。早期,國貿的主要客戶是鋼廠,“供”和“銷”就是主要服務內(nei) 容。

上世紀90年代,隨著鋼鐵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鋼廠逐漸從(cong) 粗放式經營向精細化發展轉變,“我們(men) 的服務內(nei) 容也必須隨之延伸。”國貿股份供應鏈運管部總經理陳鑫煌介紹。

缺資金,提供融資信用背書(shu) ;缺物流,提供多式聯運一站式物流服務;缺行業(ye) 信息,為(wei) 其整合市場信息,幫助其製定發展規劃……“從(cong) 單純的買(mai) 賣,到深度介入上下遊企業(ye) 發展,我們(men) 依托供應鏈成長、服務供應鏈壯大。”陳鑫煌解釋。

目前,建發、國貿、象嶼已發展為(wei) 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商流四流合一服務的供應鏈綜合服務商。

“從(cong) 外貿企業(ye) 起家,到轉型為(wei) 供應鏈綜合服務商;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上的一個(ge) 環節開始,向上下遊更多的環節和企業(ye) 輻射;從(cong) 單純的低買(mai) 高賣,到為(wei) 客戶提供更加綜合的增值服務。以三大家為(wei) 代表的供應鏈服務企業(ye) 從(cong) 無到有,成長壯大。其背後的秘訣就在於(yu) ,與(yu) 上下遊協同生長、共享收益。”羅健鵬指出。

政策保障助企成長

2018年4月,商務部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的通知》。隨後,廈門啟動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城市建設,並大力扶持供應鏈企業(ye) 。

“開始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時任廈門自貿委副主任的陳敏坦言,就像供應鏈服務企業(ye) 服務自身客戶一樣,供應鏈企業(ye) 需要什麽(me) ,政府就提供什麽(me) 樣的服務。

從(cong) 小小的蔬菜運輸商發展到今天集種養(yang) 、加工、銷售、運輸為(wei) 一體(ti) 的生鮮龍頭企業(ye) ,綠百合業(ye) 務越做越大,何麗(li) 勤的擔憂也越來越深:“食品行業(ye) ,安全是頭等大事。一旦消費端反映問題,都找不到是哪個(ge) 環節出了狀況。”

推動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是廈門開展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的方向之一。2021年,綠百合獲評第一批廈門市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企業(ye) ,一係列重點培育舉(ju) 措隨之而來。方向指引、資金補助……很快,一套全程可溯的生鮮供應鏈管理係統落地。如今,一條魚從(cong) 魚苗起就擁有了自己的“身份證”。養(yang) 殖、加工、運輸、上桌,透過這套生鮮供應鏈管理係統,魚的“一生”被全程記錄。

何麗(li) 勤在為(wei) 摸不清發展方向而愁的時候,更多的供應鏈企業(ye) 負責人,則在苦惱能力跟不上公司發展速度。

“3家客戶,甲近城區,乙近高速公路,丙近口岸,我們(men) 的倉(cang) 庫該建在哪裏?”

“建在貨源集中的地方,或者建在碼頭?”

“平時我們(men) 可能單純考慮物流成本,可實際上,供應鏈管理要求我們(men) 綜合考慮客戶提貨頻次、單位提貨成本、自身運力等因素後,通過算法得出最優(you) 選址。”

3年前的全市供應鏈人才培訓班上,授課老師的問答讓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管理總經理助理王達宜記憶猶新。

早在試點之初,廈門便成立了由兩(liang) 位副市長分任組長、副組長的廈門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謀劃全市供應鏈發展工作。2022年,廈門又接連出台《加快推進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行動方案(2022—2026年)》《促進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等措施。

“政策支持、人才培育、協會(hui) 交流……濃厚的供應鏈發展氛圍給我們(men) 信心。企業(ye) 發展至今,正是政府的一次次鼎力支持,為(wei) 我們(men) 的成長按下快進鍵。”建發副總經理王誌兵說。

創新發展任重道遠

“供應鏈發展國際化程度高,走出去的過程中,不同國家法律、文化不同,政府能否開展相關(guan) 培訓?”

“供應鏈管理,數據是核心要素,企業(ye) 自己建數字化平台成本高,能否建設市一級公共服務平台?”

“人才在供應鏈管理中的重要性越發突出,但並非每個(ge) 企業(ye) 都有專(zhuan) 門的供應鏈崗位,企業(ye) 有供應鏈管理需求怎麽(me) 辦?”

…………

不久前的一次全市供應鏈行業(ye) 論壇上,坐在台下的羅健鵬,筆記本上記得滿滿當當。

“平台、人才、體(ti) 係,企業(ye) 反映的大多是共性問題,也是我們(men) 的努力方向。”羅健鵬說,近年來,市裏成立現代供應鏈聯合會(hui) ,作為(wei) 政府和企業(ye) 間的交流平台;建立供應鏈科創中心,以市場化方式為(wei) 更多企業(ye) 提供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公共服務平台框架也已基本搭建完成,一期服務已上線,後續有望繼續疊加供應鏈金融、法務等多種服務……

晚上8點,林亞(ya) 楠和同事用餐完畢,她隨手上傳(chuan) 一條用餐評價(jia) :“上次有點辣,這次味道正好,點讚。”

評價(jia) 經後台流動,最終統一匯入廈門璞真食品有限公司的生鮮供應鏈係統,璞真食品是該餐廳酸菜魚醬包的主要供應商。

幾年前,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常為(wei) 訂單烏(wu) 龍而發愁:“內(nei) 部各部門信息不通,這頭訂單已經取消,那頭貨卻發出去了!”璞真食品的困難,正是供應鏈科創中心的專(zhuan) 長。一次行業(ye) 交流會(hui) 上,雙方一拍即合——由科創中心提供支持,為(wei) 璞真食品搭建供應鏈管理平台。如今,平台不僅(jin) 打通了內(nei) 部管理流程,也麵向上下遊客戶。“銷售數據和客戶反饋匯入後,為(wei) 我們(men) 改進產(chan) 品提供了直接依據。”公司市場部經理張霖介紹。

“打造全國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資源配置中心、供應鏈科創中心和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心,廈門供應鏈創新發展仍然任重道遠。”陳敏說,下一步,廈門將繼續強化配套體(ti) 係建設、經營主體(ti) 培育,加快布局以廈門為(wei) 樞紐、輻射全國的供應鏈網絡,為(wei) 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助力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貢獻力量。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