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9-22 09:18:37 毛潔

工信部部長肖亞(ya) 慶日前表示,自2010年以來,我國製造業(ye) 已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表明我國製造業(ye) 大國的地位非常穩固。
不過,“大而不強”一直是我國製造業(ye) 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尤其是要解決(jue) 核心基礎零部件及元器件、關(guan) 鍵基礎軟件、關(guan) 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等基礎問題。這有待補短板鍛長板,加強基礎技術創新,推動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
製造業(ye) 不斷向高端躍升
我國製造業(ye) 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體(ti) 現在多個(ge) 方麵。
首先,體(ti) 現在體(ti) 量大。2012年到2020年,我國工業(ye) 增加值由20.9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31.3萬(wan) 億(yi) 元,其中製造業(ye) 增加值由16.98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26.6萬(wan) 億(yi) 元,占全球比重由22.5%提高到近30%。
其次,體(ti) 現在體(ti) 係完備。我國工業(ye) 擁有41個(ge) 大類、207個(ge) 中類、666個(ge) 小類,是世界上工業(ye) 體(ti) 係最健全的國家。在500種主要工業(ye) 產(chan) 品中,有40%以上產(chan) 品的產(chan) 量居世界第一。
再次,體(ti) 現為(wei) 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強。目前,我國光伏、新能源汽車、家電、智能手機、消費級無人機等重點產(chan) 業(ye) 躋身世界前列,通信設備、工程機械、高鐵等一大批高端品牌走向世界,製造業(ye) 不斷向高端躍升。
中國製造業(ye) 為(wei) 何能夠連續11年位居全球第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許召元表示,我國的經濟體(ti) 製和營商環境有利於(yu) 製造業(ye) 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充分發揮比較優(you) 勢,特別是發揮了人力資源優(you) 勢,也充分發揮了我國經濟和人口規模大帶來的產(chan) 業(ye) 配套優(you) 勢。與(yu) 此同時,我國在世貿組織框架下,在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原則下,充分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較好地統籌協調了國內(nei) 外資源。
繼續增強產(chan) 業(ye) 鏈韌性
“產(chan) 業(ye) 門類齊全,企業(ye) 配套好,將是中國製造由大變強的重要優(you) 勢。”許召元認為(wei) ,我國在絕大多數產(chan) 業(ye) 的中低端環節都具備很強的生產(chan) 能力,部分高端產(chan) 品也有較強生產(chan) 水平,目前短板主要集中在高端環節和基礎能力方麵。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wei) ,我國製造業(ye) 存在短板,一方麵表現在供應鏈關(guan) 鍵節點的技術能力比較薄弱,另一方麵表現在工藝精度有待提高,這兩(liang) 個(ge) 問題最終都需要通過技術突破實現“補鏈強鏈”。
怎麽(me) 補?肖亞(ya) 慶表示,一方麵要推進產(chan) 業(ye) 技術再造工程,針對弱項短板比較集中的領域,通過應用牽引、整體(ti) 帶動、揭榜掛帥等新機製組織攻關(guan) 。另一方麵,要加快建設國家製造業(ye) 創新中心。
如何強?“既要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改造升級,也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以及航空、航天、海洋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大力發展產(chan) 業(ye) 數字化和數字產(chan) 業(ye) 化,前瞻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掌握產(chan) 業(ye) 發展主動權。”工信部總工程師田玉龍說。
“隱形冠軍(jun) ”是決(jue) 定中國邁向製造強國的關(guan) 鍵點。南京大學長江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院院長劉誌彪認為(wei) ,需要注意培養(yang)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因為(wei) 產(chan) 業(ye) 鏈中可能被“卡脖子”的某些關(guan) 鍵產(chan) 品、核心技術、重點環節,往往都是由這些中小企業(ye) 提供的。
智能製造是突破方向
在智能化技術支撐下,三一集團的生產(chan) 節奏越來越快,下線一輛泵車的時間為(wei) 45分鍾,從(cong) 下單到交貨隻需要20天。借助京東(dong) 工業(ye) 品智能供應鏈決(jue) 策體(ti) 係,三一集團實現了工業(ye) 品物料的數字化統一調度,縮短履約交付周期,讓供應鏈高效運轉,確保了高效生產(chan) 。
智能製造是製造業(ye) 由大到強的重要方向。數據顯示,我國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全麵提速,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企業(ye) 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73.5%和52.4%。
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是關(guan) 係到生存和發展的“必修課”。肖亞(ya) 慶介紹,一方麵,要推動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技術在製造業(ye) 全流程、全領域深度應用,培育發展網絡化研發、個(ge) 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chan) 等新業(ye) 態新模式。另一方麵,要加快5G網絡部署,構建基於(yu) 5G的應用場景和產(chan) 業(ye) 生態,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
許召元表示,要推動“互聯網+製造業(ye) ”,引領製造業(ye) 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全麵提升企業(ye) 研發、生產(chan) 、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通過互聯網與(yu) 製造業(ye) 的聚合裂變,實現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