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地方物流 > 正文

【廣東】新工業助力再造新廣東——中國製造業大省奮力推進新型工業化

發布時間:2023-12-06 15:37:32 經濟參考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今年1到10月,廣東(dong) 全省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3.3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3.6%,連續6個(ge) 月回升;規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總額8458.0億(yi) 元、同比增長12.09%,連續5個(ge) 月實現正增長。

數據之間見效益,增效之間見質量。從(cong) 珠三角到粵東(dong) 西北,從(cong)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到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從(cong) 車間到實驗室……中國製造業(ye) 大省廣東(dong) 堅持實體(ti) 經濟為(wei) 本、製造業(ye) 當家,把實現新型工業(ye) 化作為(wei) 現代化建設的關(guan) 鍵任務,不斷提高製造業(ye) 的“含智量”“含綠量”“含金量”,用新工業(ye) 助力再造一個(ge) 新廣東(dong) 。

更高“含智量”

持續大力推進技術創新,提高製造業(ye) 的“含智量”,是推動製造業(ye) “精益增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廣東(dong) 佛山,中國家電之都,工廠裏一派繁忙景象,但繁忙的不隻是工人,還有更多來自機器人的忙碌身影。

今年前三季度,家電龍頭企業(ye) 美的集團實現營業(ye) 收入2911億(yi) 元,同比增長7.67%。其中,機器人與(yu) 自動化收入為(wei) 229億(yi) 元,同比增長17%。

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說,美的集團積極擁抱變革,勇於(yu) 自我顛覆和大膽創新,推動全麵數字化、全麵智能化,為(wei) 美的帶來巨大的變革成效,實現了經營質量的提升。截至目前,美的集團已建成3座“零碳工廠”、5座“燈塔工廠”以及27家“國家級綠色工廠”。

行走在南粵大地,企業(ye) 勇於(yu) 變革敏銳創新的故事隨處可見。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推動新產(chan) 品、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優(you) 化升級,打造事業(ye) 長青的百年老店,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則積極搶占科技製高點,打響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攻堅戰。

今年10月底,位於(yu) 珠海富山工業(ye) 園的緯景儲(chu) 能鋅鐵液流電池“超G工廠”全麵投產(chan) 。工廠內(nei) ,超過300個(ge) 機器人承擔精密、繁重作業(ye) 。憑借激光定位與(yu) 視覺定位技術,以及昆蟲仿生等先進製造工藝,機器人無論是單臂抓舉(ju) 200公斤重物,還是吸取薄如蟬翼的質子交換膜,操作精準度可達到0.1毫米。

“緯景儲(chu) 能組建了一支由智能製造工程師、工藝工程師、設備工程師組成的研發團隊,從(cong) 零開始摸索,先後攻克了近50項工藝難點和設備難點,用4年時間完成了液流電池電堆從(cong) 技術參數到產(chan) 業(ye) 鏈的國產(chan) 化,將生產(chan) 效率提升了數十倍。”緯景儲(chu) 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智造官劉雷說。

廣東(dong) 省工信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廣東(dong) 將繼續推進構建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以產(chan) 業(ye) 需求為(wei) 引領的製造業(ye) 協同創新體(ti) 係,加強國家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能力建設,創建部省共建新型儲(chu) 能國家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優(you) 化製造業(ye) 創新中心、企業(ye) 技術中心、工業(ye) 設計中心等產(chan) 業(ye) 創新平台布局,提高廣東(dong) 製造業(ye) “含智量”。

更濃“含綠量”

完善綠色製造體(ti) 係,培育綠色低碳工廠、綠色低碳園區、綠色低碳供應鏈……當前,廣東(dong) 正加快綠色轉型,打造綠色增長新動能。

從(cong) 能源供給看,迅猛發展的海上風電正給廣東(dong) 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能量”。在粵西的陽江,三峽集團陽江沙扒200萬(wan) 千瓦風電場建成發電已超過10億(yi) 千瓦時。

在粵東(dong) 的汕頭,大唐汕頭公司投建的勒門Ⅰ海上風電場投產(chan) 近2年來,累計發電量超過14億(yi) 千瓦時。與(yu) 傳(chuan) 統燃煤火電機組相比,可節約標煤48.8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1.7萬(wan) 噸。

從(cong) 企業(ye) 生產(chan) 看,越來越多的“零碳工廠”“低碳工廠”正快速取代傳(chuan) 統高能耗高汙染的生產(chan) 車間。

美的集團的運包一體(ti) 及循環包裝服務實現了從(cong) 零部件下線出廠到配送進廠上線全流程的無紙化,每年可節省約35萬(wan) 個(ge) 紙箱。通過“光伏+儲(chu) 能”,並引入風電、核電,實現100%的清潔電力供給。

從(cong) 發展理念來看,地方政府正越來越重視綠色發展帶來的新動能。

江門開平是著名的“僑(qiao) 鄉(xiang) ”,紡織、食品、建材等製造業(ye) 發達,又是漁業(ye) 重鎮和旅遊業(ye) 的勝地。今年11月,開平市入選廣東(dong) 省第一批碳達峰碳中和試點名單,成為(wei) 上榜的唯一縣級市試點。

據開平市負責人介紹,開平與(yu) 國家電投成立聯合工作組,推進“雙碳”試點,規劃建設清潔能源供給類、能源技術開發類、再生資源及農(nong) 林廢棄物回收處置類能源項目47.6萬(wan) 千瓦,預計每年生產(chan) 清潔電力18億(yi) 千瓦時,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萬(wan) 噸,帶動當地投資約50億(yi) 元。

據統計,今年以來,廣東(dong) 製造業(ye) 綠色生產(chan) 持續推進,單位GDP能耗不斷降低。

更多“含金量”

在創新驅動和持續產(chan) 業(ye) 升級推動下,廣東(dong) 製造業(ye) 企業(ye) 明顯提質增效,助力經濟“含金量”的提升。

走進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yu) 廣東(dong) 省能源集團合作開展的“210kW高溫燃料電池發電係統研發與(yu) 應用示範項目”,風機、逆變器、電堆、換熱器、控製器等在藍色箱櫃中運轉,不同顏色的管道分別把燃氣和水通入其中,再經過高溫化學反應進行發電。

“回顧三環集團走過的路,我們(men) 始終堅持聚焦主業(ye) 、創新為(wei) 本,不斷推陳出新,將傳(chuan) 統陶瓷做成高技術、高質量、高附加值的功能陶瓷、電子陶瓷和新能源陶瓷。”該公司董事長李鋼表示,自主創新才能不斷提質發展、自我突破,維持營業(ye) 收入和淨利潤連年增長。

在持續推進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和管理創新中,廣東(dong) 眾(zhong) 多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煥發新活力、釋放新潛能。

全自動鏈接的自動化智能化生產(chan) 線替代了中國傳(chuan) 統醬油釀造分離式的手工工藝流程;494個(ge) 檢測點的數據檢測替代了老師傅手藝和舌頭把關(guan) ……在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百年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醬油有了新業(ye) 態。

海天味業(ye) 助理總裁黃樹亮說,海天味業(ye) 在智能化數字化技術革新方麵耕耘多年,自主創新研發了智能化程度高的塔式圓盤製曲設備、全自動連續醬油壓榨設備等調味品智能裝備,目前全工序實現自動化,生產(chan) 效率提升2倍以上,節約成本超5億(yi) 元。

作為(wei) 全國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的佛山,已有5000多家規上工業(ye) 企業(ye) 實施了數字化轉型,占比超50%。這些積極投身技改的企業(ye) 生產(chan) 效率平均提升了16.5%、產(chan) 品交付周期縮短了20.2%。

今年前10個(ge) 月,廣東(dong) 工業(ye) 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22.3%,高於(yu) 2022年同期22.2個(ge) 百分點,為(wei) 5年來最高增速,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

廣東(dong) 省工信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廣東(dong) 大力實施技改企業(ye) 培基等五大行動,力爭(zheng) 每年推動9000家以上工業(ye) 企業(ye) 開展技術改造。開展“技改大會(hui) 戰”專(zhuan) 項行動,聯合地市組織開展支持保障提升、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企業(ye) 交流對接、項目優(you) 服提速等行動,目前省和地市已開展各類活動100餘(yu) 項。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