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 > 正文

工業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財政部 商務部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加快培育發展製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

發布時間:2021-07-05 09:45:28 工信部網站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財政部 商務部 國務院國有資產(chan) 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加快培育發展製造業(ye) 優(you) 質企業(ye) 的指導意見

工信部聯政法〔2021〕70號

製造業(ye) 優(you) 質企業(ye) 聚焦實業(ye) 、做精主業(ye) ,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高、產(chan) 業(ye) 帶動作用大,在製造強國建設中發揮領頭雁、排頭兵作用。加快培育發展製造業(ye) 優(you) 質企業(ye) ,是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防範化解風險隱患、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迫切需要。為(wei)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加快培育發展以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產(chan) 業(ye) 鏈領航企業(ye) (以下簡稱“小巨人”企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領航企業(ye) )為(wei) 代表的優(you) 質企業(ye) ,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準確把握培育發展優(you) 質企業(ye) 的總體(ti) 要求。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hui) 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堅持係統觀念,統籌發展和安全,健全體(ti) 係、完善政策、優(you) 化服務,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著力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推動優(you) 質企業(ye) 持續做強做優(you) 做大,促進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進製造強國建設不斷邁上新台階。

二、構建優(you) 質企業(ye) 梯度培育格局。分類製定完善遴選標準,選樹“小巨人”企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領航企業(ye) 標杆。健全梯度培育工作機製,引導“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成長為(wei) 國內(nei) 市場領先的“小巨人”企業(ye) ,聚焦重點行業(ye) 和領域引導“小巨人”等各類企業(ye) 成長為(wei) 國際市場領先的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引導大企業(ye) 集團發展成為(wei) 具有生態主導力、國際競爭(zheng) 力的領航企業(ye) 。力爭(zheng) 到2025年,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發展形成萬(wan) 家“小巨人”企業(ye) 、千家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和一大批領航企業(ye)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提高優(you) 質企業(ye) 自主創新能力。支持參與(yu) 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台建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發展工程。引導參與(yu) 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重大工程,推廣經驗成果。推動產(chan) 業(ye) 數字化發展,大力推動自主可控工業(ye) 軟件推廣應用,提高企業(ye) 軟件化水平。依托優(you) 質企業(ye) 組建創新聯合體(ti) 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開展協同創新,加大基礎零部件、基礎電子元器件、基礎軟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高端儀(yi) 器設備、集成電路、網絡安全等領域關(guan) 鍵核心技術、產(chan) 品、裝備攻關(guan) 和示範應用。推動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yi) 器向優(you) 質企業(ye) 開放,建設生產(chan) 應用示範平台和產(chan) 業(ye) 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台。(科技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促進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充分發揮優(you) 質企業(ye) 在增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中的中堅作用,組織參與(yu) 製造業(ye) 強鏈補鏈行動,做強長板優(you) 勢,補齊短板弱項,打造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鏈條,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zheng) 力。組織領航企業(ye) 開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梳理,鼓勵通過兼並重組、資本運作、戰略合作等方式整合產(chan) 業(ye) 資源,提升產(chan) 業(ye) 鏈競爭(zheng) 力和抗風險能力。支持參與(yu) 全國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示範創建,培育一批製造業(ye) 現代供應鏈示範企業(ye) 。推動優(you) 質企業(ye) 中的國有資本向關(guan) 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ye) 領域集中,加快在關(guan) 鍵環節和中高端領域布局。鼓勵增強根植性,引導有意願的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領航企業(ye) 帶動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向中西部和東(dong) 北地區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國務院國資委、證監會(hui) 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引導優(you) 質企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對標世界一流企業(ye) ,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製造業(ye) 融合發展,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強質量品牌建設,參與(yu) 國際技術規範、標準製定,提高中高端供給能力。實施智能製造工程、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行動和5G應用創新行動,組織實施國有企業(ye) 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打造一批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標杆企業(ye) ,培育一批綜合性強、帶動麵廣的示範場景,建設和推廣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開展百萬(wan) 工業(ye) APP培育行動,實施網絡安全分類分級管理,積極發展服務型製造新模式新業(ye) 態。支持參與(yu) 實施工業(ye) 低碳行動和綠色製造工程,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打造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生態。建設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平台載體(ti) ,支持領航企業(ye) 整合產(chan) 業(ye) 鏈資源,聯合中小企業(ye) 建設先進製造業(ye) 集群、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等。鼓勵領航企業(ye) 對上下遊企業(ye) 開放資源,開展供應鏈配套對接,與(yu) 中小企業(ye) 建立穩定合作關(guan) 係,構建創新協同、產(chan) 能共享、供應鏈互通的新型產(chan) 業(ye) 發展生態。(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七、促進優(you) 質企業(ye) 加強管理創新和文化建設。實施企業(ye) 管理提升專(zhuan) 項行動,鼓勵推動組織管理變革,加強全麵質量管理、強化資源集約管理和配置、做好風險防控,創新生產(chan) 經營模式,提升全要素生產(chan) 率。弘揚企業(ye) 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強企業(ye) 誠信建設。加大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建設力度,增強風險防範和價(jia) 值創造能力。引導企業(ye) 重視企業(ye) 文化建設,提高企業(ye) 員工凝聚力、創造力和社會(hui) 認同感。(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八、提升優(you) 質企業(ye) 開放合作水平。鼓勵領航企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積極在全球布局研發設計中心,優(you) 化生產(chan) 網絡和供應鏈體(ti) 係,有效對接和利用全球資源。以共建“一帶一路”為(wei) 重點,構建區域產(chan) 業(ye) 鏈共同體(ti) ,更好融入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支持企業(ye) 實施“抱團出海”行動,牽頭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鼓勵地方有序建設中外合作園區,吸引更多的全球高端要素、高端製造能力,支撐促進企業(ye) 發展。(商務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九、完善金融財政和人才政策措施。發揮各類政府引導基金作用,鼓勵社會(hui) 資本出資組建優(you) 質企業(ye) 培育基金。加強企業(ye) 融資能力建設和上市培育,支持符合條件的優(you) 質企業(ye) 在資本市場上市融資和發行債(zhai) 券。發揮國家產(chan) 融合作平台作用,整合企業(ye) 信用信息,支持投貸聯動、投投聯動,引導金融機構為(wei) 優(you) 質企業(ye) 提供精準、有效的金融支持。用好現有資金渠道,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高質量發展。支持引進高端人才,聯合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設先進製造業(ye) 實訓基地。持續加強企業(ye) 經營管理人才培訓,實施工業(ye) 和信息化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計劃。鼓勵各地研究製定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支持政策措施。(財政部、證監會(hui)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加強對優(you) 質企業(ye) 的精準服務。分級構建優(you) 質企業(ye) 培育庫,建立“企業(ye) 直通車”製度,及時掌握企業(ye) 訴求,指導用好惠企政策,協調解決(jue) 土地、用工、用能等問題。組織行業(ye) 協會(hui) 、商會(hui) 等梳理企業(ye) 需求,提供信息谘詢、產(chan) 品推廣、人才培訓、知識產(chan) 權等專(zhuan) 業(ye) 化服務。加大宣傳(chuan) 力度,編製發布企業(ye) 案例集,推廣地方典型經驗,開展經驗交流,組織“萬(wan) 家優(you) 質企業(ye) 行”活動,打造“優(you) 質企業(ye) ”名片。(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牽頭、相關(guan) 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有關(guan) 行業(ye) 協會(hui) 配合相關(guan) 工作)

各地工業(ye) 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建立健全橫向協同、上下聯動的培育發展工作體(ti) 係和常態化工作推進機製,加強與(yu) 各類規劃銜接,結合實際製定政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抓好工作落實。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財政部

商務部

國務院國有資產(chan) 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2021年6月1日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