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有這些保障!

發布時間:2021-07-28 15:51:13 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官微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近年來,平台經濟迅速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ye) 機會(hui) ,依托互聯網平台就業(ye) 的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貨車司機、互聯網營銷師等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數量大幅增加。

為(wei) 支持和規範發展新就業(ye) 形態,切實維護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促進平台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近日,經國務院同意,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應急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醫保局、最高人民法院、全國總工會(hui) 共同印發《關(guan) 於(yu) 維護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

規範用工,

明確勞動者權益保障責任

指導和督促企業(ye) 依法合規用工,積極履行用工責任,穩定勞動者隊伍。主動關(guan) 心關(guan) 愛勞動者,努力改善勞動條件,拓展職業(ye) 發展空間,逐步提高勞動者權益保障水平。培育健康向上的企業(ye) 文化,推動勞動者共享企業(ye) 發展成果。

符合確立勞動關(guan) 係情形的,企業(ye) 應當依法與(yu) 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

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guan) 係情形但企業(ye) 對勞動者進行勞動管理(以下簡稱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guan) 係情形)的,指導企業(ye) 與(yu) 勞動者訂立書(shu) 麵協議,合理確定企業(ye) 與(yu) 勞動者的權利義(yi) 務。

個(ge) 人依托平台自主開展經營活動、從(cong) 事自由職業(ye) 等,按照民事法律調整雙方的權利義(yi) 務。

平台企業(ye) 采取勞務派遣等合作用工方式組織勞動者完成平台工作的,應選擇具備合法經營資質的企業(ye) ,並對其保障勞動者權益情況進行監督。平台企業(ye) 采用勞務派遣方式用工的,依法履行勞務派遣用工單位責任。對采取外包等其他合作用工方式,勞動者權益受到損害的,平台企業(ye) 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健全製度,

補齊勞動者權益保障短板

落實公平就業(ye) 製度,消除就業(ye) 歧視。

企業(ye) 招用勞動者不得違法設置性別、民族、年齡等歧視性條件,不得以繳納保證金、押金或者其他名義(yi) 向勞動者收取財物,不得違法限製勞動者在多平台就業(ye) 。

健全最低工資和支付保障製度,推動將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guan) 係情形的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納入製度保障範圍。

督促企業(ye) 向提供正常勞動的勞動者支付不低於(yu) 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勞動報酬,按時足額支付,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

引導企業(ye) 建立勞動報酬合理增長機製,逐步提高勞動報酬水平。

完善休息製度,推動行業(ye) 明確勞動定員定額標準,科學確定勞動者工作量和勞動強度。

督促企業(ye) 按規定合理確定休息辦法,在法定節假日支付高於(yu) 正常工作時間勞動報酬的合理報酬。

健全並落實勞動安全衛生責任製,嚴(yan) 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保護標準。

企業(ye) 要牢固樹立安全“紅線”意識,不得製定損害勞動者安全健康的考核指標。

要嚴(yan) 格遵守安全生產(chan) 相關(guan) 法律法規,落實全員安全生產(chan) 責任製,建立健全安全生產(chan) 規章製度和操作規程,配備必要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和勞動防護用品,及時對勞動工具的安全和合規狀態進行檢查,加強安全生產(chan) 和職業(ye) 衛生教育培訓,重視勞動者身心健康,及時開展心理疏導。

強化惡劣天氣等特殊情形下的勞動保護,最大限度減少安全生產(chan) 事故和職業(ye) 病危害。

完善基本養(yang) 老保險、醫療保險相關(guan) 政策,各地要放開靈活就業(ye) 人員在就業(ye) 地參加基本養(yang) 老、基本醫療保險的戶籍限製,個(ge) 別超大型城市難以一步實現的,要結合本地實際,積極創造條件逐步放開。

組織未參加職工基本養(yang) 老、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靈活就業(ye) 人員,按規定參加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養(yang) 老、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做到應保盡保。

督促企業(ye) 依法參加社會(hui) 保險。

企業(ye) 要引導和支持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guan) 係情形的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根據自身情況參加相應的社會(hui) 保險。

強化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以出行、外賣、即時配送、同城貨運等行業(ye) 的平台企業(ye) 為(wei) 重點,組織開展平台靈活就業(ye) 人員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試點,平台企業(ye) 應當按規定參加。

采取政府主導、信息化引領和社會(hui) 力量承辦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健全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管理服務規範和運行機製。

鼓勵平台企業(ye) 通過購買(mai) 人身意外、雇主責任等商業(ye) 保險,提升平台靈活就業(ye) 人員保障水平。

督促企業(ye) 製定修訂平台進入退出、訂單分配、計件單價(jia) 、抽成比例、報酬構成及支付、工作時間、獎懲等直接涉及勞動者權益的製度規則和平台算法,充分聽取工會(hui) 或勞動者代表的意見建議,將結果公示並告知勞動者。

工會(hui) 或勞動者代表提出協商要求的,企業(ye) 應當積極響應,並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資料。

指導企業(ye) 建立健全勞動者申訴機製,保障勞動者的申訴得到及時回應和客觀公正處理。

提升效能,

優(you) 化勞動者權益保障服務

創新方式方法,積極為(wei) 各類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提供個(ge) 性化職業(ye) 介紹、職業(ye) 指導、創業(ye) 培訓等服務,及時發布職業(ye) 薪酬和行業(ye) 人工成本信息等,為(wei) 企業(ye) 和勞動者提供便捷化的勞動保障、稅收、市場監管等政策谘詢服務,便利勞動者求職就業(ye) 和企業(ye) 招工用工。

優(you) 化社會(hui) 保險經辦,探索適合新就業(ye) 形態的社會(hui) 保險經辦服務模式,在參保繳費、權益查詢、待遇領取和結算等方麵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做好社會(hui) 保險關(guan) 係轉移接續工作,提高社會(hui) 保險經辦服務水平,更好保障參保人員公平享受各項社會(hui) 保險待遇。

建立適合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的職業(ye) 技能培訓模式,保障其平等享有培訓的權利。

對各類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在就業(ye) 地參加職業(ye) 技能培訓的,優(you) 化職業(ye) 技能培訓補貼申領、發放流程,加大培訓補貼資金直補企業(ye) 工作力度,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職業(ye) 技能培訓補貼。

健全職業(ye) 技能等級製度,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ye) 按規定開展職業(ye) 技能等級認定。

完善職稱評審政策,暢通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職稱申報評價(jia) 渠道。

加快城市綜合服務網點建設,推動在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集中居住區、商業(ye) 區設置臨(lin) 時休息場所,解決(jue) 停車、充電、飲水、如廁等難題,為(wei) 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提供工作生活便利。

保障符合條件的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子女在常住地平等接受義(yi) 務教育的權利。

推動公共文體(ti) 設施向勞動者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豐(feng) 富公共文化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