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在連年豐收和最低收購價政策保障下——三大主糧供給足價格穩有保障

發布時間:2020-07-13 09:27:23 經濟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當前,三大主糧供應有沒有保障?糧價(jia) 走勢如何?據了解,稻米價(jia) 格漲跌互現,新糧上市後,糧價(jia) 將圍繞最低收購價(jia) 上下波動。上半年,小麥價(jia) 格出現兩(liang) 次階段性上漲,隨著新麥上市,小麥價(jia) 格整體(ti) 呈現季節性回落。受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和企業(ye) 補庫存影響,四五月份玉米價(jia) 格加速上漲;但在臨(lin) 儲(chu) 玉米拍賣、飼用穀物原料進口增加的影響下,後期繼續上漲可能性不大。

作為(wei) 三大主要糧食作物,小麥、稻米、玉米價(jia) 格變化備受社會(hui) 關(guan) 注。上半年,小麥價(jia) 格曾出現兩(liang) 次階段性上漲。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物流運輸受阻,個(ge) 別地區、個(ge) 別品牌大米一度上漲。四五月份,國內(nei) 玉米價(jia) 格加速上漲。此前價(jia) 格為(wei) 何略有波動,後期糧價(jia) 走勢又會(hui) 如何?多位專(zhuan) 家告訴記者,三大主糧供給充足,後市價(jia) 格將以穩為(wei) 主。

稻米價(jia) 格漲跌互現

水稻是中國人的第一大口糧。據國家發改委價(jia) 格監測中心數據,5月份早秈稻、晚秈稻、粳稻市場收購價(jia) 格分別為(wei) 2.41元/公斤、2.56元/公斤和2.77元/公斤,分別比1月份上漲1.2%、2.1%和5.8%;早秈米和晚秈米批發價(jia) 格分別為(wei) 3.62元/公斤、3.96元/公斤,分別比1月份下降1.6%和3.9%,粳米批發價(jia) 格4.34元/公斤,比1月份上漲17.9%。

“可以看出,國內(nei) 稻米價(jia) 格漲跌互現,秈米跌、粳米漲。”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方福平說,秈米多用於(yu) 工廠、學校,由於(yu) 疫情管控,集團客戶消費大幅下降,秈米價(jia) 格下跌。粳稻產(chan) 區集中於(yu) 東(dong) 北,消費在全國,由於(yu) 春節前價(jia) 格偏低,農(nong) 戶普遍惜售,節後疫情防控力度加大,各地物流不暢,加工企業(ye) 庫存消耗較快,收購漸趨活躍,推動價(jia) 格上漲。

綜合國內(nei) 產(chan) 銷情況,方福平預計後期國內(nei) 稻穀價(jia) 格走勢總體(ti) 穩定。“從(cong) 生產(chan) 看,我國水稻單產(chan) 穩步提高,稻穀產(chan) 量連續9年穩定在2億(yi) 噸以上。今年早稻種植麵積7145萬(wan) 畝(mu) ,扭轉了連續7年的下滑勢頭,預計中晚稻麵積也將穩中有增,為(wei) 豐(feng) 收奠定了堅實基礎。從(cong) 消費看,近年來消費者對肉蛋奶菜等消費明顯增加,對大米的直接攝入量有所減少,但是稻米作為(wei) 中國人的重要口糧品種,年度間消費變化很小。”

稻穀市場價(jia) 格受最低收購價(jia) 政策影響明顯。國家從(cong) 2004年開始對稻穀實行最低收購價(jia) 政策,有效保障了農(nong) 民種糧收益。今年早秈稻和中晚秈稻的最低收購價(jia) 分別為(wei) 1.21元/斤、1.27元/斤,均比2019年上調1分錢;粳稻最低收購價(jia) 為(wei) 1.3元/斤,與(yu) 2019年持平。從(cong) 往年情況看,新糧上市後,市場價(jia) 格基本都圍繞著最低收購價(jia) 上下波動。

新麥上市價(jia) 格回落

作為(wei) 我國城鄉(xiang) 居民的主要口糧之一,小麥價(jia) 格變化也備受關(guan) 注。往年春節過後,小麥價(jia) 格走勢多偏弱,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購銷節奏。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食物與(yu) 營養(yang) 發展研究所分析師劉銳告訴記者,上半年,小麥價(jia) 格出現兩(liang) 次階段性上漲,目前夏糧已豐(feng) 收到手,隨著新糧逐漸上市,小麥市場價(jia) 格已經基本平穩,預計後期將圍繞最低收購價(jia) 小幅波動,優(you) 質優(you) 價(jia) 特征將會(hui) 較去年明顯。

5月中旬,隨著新麥上市,陳麥市場逐漸冷清,小麥價(jia) 格整體(ti) 呈現季節性回落。5月底,河南地區新麥收購價(jia) 為(wei) 每噸2220元至2300元,陳麥收購價(jia) 為(wei) 每噸2240元至2300元,新陳小麥趨向同價(jia) 。同時,近期麵粉行情進入淡季,麵粉企業(ye) 小麥需求量減少,5月27日政策性小麥計劃銷售405.8萬(wan) 噸,實際成交僅(jin) 7.18萬(wan) 噸,成交率僅(jin) 為(wei) 1.77%,周度成交率連續下滑,企業(ye) 采購節奏放緩。

“今年國家繼續在6個(ge) 小麥主產(chan) 省實行最低收購價(jia) 政策,最低收購價(jia) 為(wei) 每噸2240元。湖北自6月9日、安徽自6月10日、江蘇自6月12日起已啟動2020年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執行預案。預計隨著各地新麥相繼上市,新麥市場較為(wei) 活躍,且新麥價(jia) 格優(you) 勢明顯,直接衝(chong) 擊陳麥市場。”劉銳分析說,從(cong) 近期已上市的新麥購銷來看,雖然部分大型企業(ye) 啟動掛牌比較早,但實際收購量並不多,而且隨著收獲範圍擴大,麵粉企業(ye) 的普通小麥掛牌價(jia) 也在持續下調,基本與(yu) 最低收購價(jia) 接軌。

“小麥價(jia) 格持續上漲缺乏基礎。”劉銳表示,我國小麥連年豐(feng) 收,產(chan) 大於(yu) 需,進口主要為(wei) 了品種調劑,2019年小麥進口量僅(jin) 占當年產(chan) 量的2.6%。我國小麥庫存足夠滿足居民一年以上的消費需求,最近完成的全國糧庫大清查也表明,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賬實基本相符、質量總體(ti) 良好。各省份已建立了“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承儲(chu) 企業(ye) —存儲(chu) 庫點”的三級儲(chu) 備體(ti) 係,確保了全國糧食穩定供給。綜合判斷,疫情對我國小麥市場的影響是暫時的、局部的。預計後期小麥市場將保持平穩運行,圍繞最低收購價(jia) 小幅波動,不會(hui) 出現大幅上漲。

玉米補庫存已完成

今年春節後,受疫情衝(chong) 擊,國內(nei) 玉米價(jia) 格持續上漲,特別是四五月份價(jia) 格加速上漲。據監測,1月份至5月份,國內(nei) 產(chan) 區、銷區玉米批發市場平均價(jia) 格分別為(wei) 每噸1900元、2072元,比上年同期分別上漲60元和80元。從(cong) 月度價(jia) 格變化看,2月份至5月份,產(chan) 區價(jia) 格環比分別漲2.2%、0%、4.3%、4.1%;銷區價(jia) 格分別漲3%、-1.0%、1.9%、2.9%。產(chan) 區價(jia) 格領漲銷區。

前期玉米價(jia) 格為(wei) 何上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食物與(yu) 營養(yang) 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程廣燕分析,主要原因是企業(ye) 建庫補庫、貿易商囤糧惜售與(yu) 疫情防控疊加。一方麵,企業(ye) 庫存捉襟見肘,被迫提價(jia) 收購。受疫情防控影響,3月底玉米加工企業(ye) 庫存大量消耗,在企業(ye) 入場提價(jia) 收購推動下,四五月份出現上漲行情。另一方麵,貿易商囤糧待售也助推了價(jia) 格上漲。受疫情影響,糧價(jia) 不斷上漲,貿易商囤積惜售,不斷助推玉米價(jia) 格上漲預期。

“綜合評估生產(chan) 、庫存、進口因素,後期繼續上漲可能性不大。”程廣燕說,一是臨(lin) 儲(chu) 玉米拍賣將有效緩解市場供需矛盾。已知的合計1200萬(wan) 噸臨(lin) 儲(chu) 玉米拍賣,一旦進入市場將瓦解貿易商囤積惜售的心理,扭轉玉米供需偏緊態勢。二是飼用穀物原料進口增加將穩定市場信心。據海關(guan) 統計,1月份至4月份累計飼用穀物原料進口440萬(wan) 噸,同比增長4.7%。三是稻穀、小麥替代將壓製玉米價(jia) 格上漲。5月底,小麥由南至北集中上市,小麥替代玉米飼用消費的價(jia) 格優(you) 勢顯現,如果玉米價(jia) 格繼續上漲,新麥陳麥都可能替代玉米的飼用消費。

中國農(nong) 科院農(nong) 業(ye) 信息所分析師王東(dong) 傑認為(wei) ,企業(ye) 利潤轉薄也會(hui) 拖累玉米價(jia) 格再度上漲。工業(ye) 消費方麵,當前玉米澱粉類產(chan) 品消費低迷,原料價(jia) 格高位運行給深加工企業(ye) 造成較大壓力,企業(ye) 開工率偏低,如果價(jia) 格再度上漲,將導致消費水平下降,進而抑製玉米價(jia) 格上漲。飼用消費方麵,盡管生豬產(chan) 業(ye) 正有序恢複,但當前禽蛋禽肉價(jia) 格下跌明顯,玉米價(jia) 格繼續上漲將加大飼料養(yang) 殖企業(ye) 的成本壓力,企業(ye) 利潤降低會(hui) 減少玉米消費需求,進而抑製玉米價(jia) 格上漲。(記者 喬(qiao) 金亮)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