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7-03 15:23:54 人民網——人民日報

7月2日,由交通運輸部舉(ju) 辦的“我們(men) 一起去看海”全媒體(ti) 宣傳(chuan) 活動在上海啟動。記者在會(hui) 上獲悉:今年1至6月,我國沿海和內(nei) 河港口進出港船舶數量達1521.17萬(wan) 艘次,貨物吞吐量達91.84億(yi) 噸,同比分別增長14.35%、4.85%。江河湖海之上,航運貿易蓬勃發展,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暢通有力。
過去十年間,我國沿海航標增長68.8%,達2.06萬(wan) 座,並實現遙測遙控全部北鬥化,已建設了由23座北鬥差分台、75座北鬥連續運行基準站組成的沿海北鬥地基增強係統。
作為(wei) 中國沿海港口分布最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長三角地區是我國貨物進出口的重要門戶。2023年,長三角地區港口共完成貨物吞吐量70.4億(yi) 噸、集裝箱吞吐量1.1億(yi) 標準箱,分別占全國的41.5%和38.5%。
長江口深水航道,維護水深12.5米,是大型船舶進出上海港和長江沿線各大港口的“黃金水道”,也是關(guan) 係長三角一體(ti) 化、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水上交通運輸命脈,長三角水路運輸貨物量占全國總量的50%。近年來,交通運輸部門不斷創新海事服務,服務支撐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成效明顯。
行駛於(yu) 長江口深水航道中,大江奔流,舟楫穿梭。目前,長江口深水航道年均通航大型船舶超過6萬(wan) 艘次,年均產(chan) 生的經濟效益超過百億(yi) 元,貨運量增加帶動GDP增長年均超千億(yi) 元。
近年來,在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統一協調下,長三角各海事管理機構以“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為(wei) 目標,通過改進業(ye) 務流程、開發業(ye) 務平台,逐步實現“信息互通、監管互動、資源共享”,不斷推動長三角水域船舶交通組織一體(ti) 化。
針對長三角水域“船舶流量大、重點船舶多、通航資源緊張”的情況,海事部門實施重點船舶“直進直靠、直離直出”,船舶平均每航次可節省運輸周期8小時,按照2023年1萬(wan) 左右艘次進出江的“四直”通道船舶計算,可為(wei) 船舶帶來8億(yi) 元經濟效益,同時減少碳排放10萬(wan) 噸。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