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2-18 14:45:24 人民日報

全國糧食總產(chan) 量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全國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比上月加快;貨物出口由降轉增……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11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在當日國新辦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11月國民經濟回升向好,工業(ye) 、服務業(ye) 、消費、出口等指標都在持續改善,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全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有望較好完成。
生產(chan) 需求指標穩中有升
“隨著宏觀政策效力持續顯現,11月主要生產(chan) 需求指標呈現穩中有升態勢。”劉愛華在會(hui) 上介紹。
——生產(chan) 供給穩步回升。
從(cong) 工業(ye) 看,裝備製造業(ye) 支撐增強,多數行業(ye) 增速回升。11月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6.6%,比上月加快2個(ge) 百分點。其中,裝備製造業(ye) 增長9.8%,拉動工業(ye) 加快1個(ge) 百分點以上。從(cong) 增長麵看,超六成行業(ye) 、近半數產(chan) 品增速均比上月回升。
從(cong) 服務業(ye) 看,接觸型服務業(ye) 保持恢複,現代服務業(ye) 平穩增長,服務業(ye) 保持較快增長。11月,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同比增長9.3%,比上月加快1.6個(ge) 百分點。其中,批發和零售業(ye) 、住宿和餐飲業(ye) 、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等行業(ye) 的生產(chan) 指數增速均比上月加快。
——國內(nei) 需求繼續恢複。
從(cong) 消費看,出行類商品銷售改善,服務消費潛力繼續釋放,市場銷售增勢良好。11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1%,比上月加快2.5個(ge) 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4.7%,帶動作用明顯。1—11月,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19.5%,比1—10月加快0.5個(ge) 百分點。
從(cong) 投資看,製造業(ye) 投資穩中有升,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較快增長,固定資產(chan) 投資規模繼續擴大。1—11月,固定資產(chan) 投資同比增長2.9%,與(yu) 1—10月持平。其中,1—11月製造業(ye) 投資增長6.3%,比1—10月加快0.1個(ge) 百分點。1—11月,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同比增長10.5%,保持較快增長。
創新引領成效繼續顯現
生產(chan) 需求指標改善的同時,經濟高質量發展也在紮實推進。
一方麵,就業(ye) 物價(jia) 總體(ti) 穩定。11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為(wei) 5%,與(yu) 上月持平,今年以來總體(ti) 回落。從(cong) 重點就業(ye) 群體(ti) 看,農(nong) 民工就業(ye) 改善。11月外來農(nong) 業(ye) 戶籍勞動力城鎮調查失業(ye) 率為(wei) 4.4%,處於(yu) 近年來較低水平。
看物價(jia) ,核心CPI保持穩定。11月,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漲幅與(yu) 上月相同。重點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價(jia) 格總體(ti) 穩中有降。
“經濟運行總體(ti) 恢複尤其是需求持續恢複,有助於(yu) 改善物價(jia) 低位運行狀況。”劉愛華說,隨著擴大內(nei) 需政策落實見效,消費將逐步從(cong) 疫後恢複轉向持續擴大,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問題有望逐步緩解,價(jia) 格低位運行狀況也會(hui) 得到改善,不會(hui) 出現通貨緊縮。
另一方麵,創新引領成效繼續顯現。11月,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6.2%,比上個(ge) 月加快4.4個(ge) 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等新能源產(chan) 品產(chan) 量同比分別增長35.6%和44.5%;太陽能工業(ye) 用超白玻璃、單晶矽等綠色材料產(chan) 品產(chan) 量分別增長30%以上。
此外,消費新業(ye) 態活躍,1—11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3%,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提升到27.5%。據相關(guan) 部門統計,12月初快遞業(ye) 務量首次突破1200億(yi) 件大關(guan) ,再創曆史新高。
“國民經濟整體(ti) 上延續了回升向好的態勢,為(wei) 實現全年發展目標打下了一個(ge) 非常堅實的基礎。”劉愛華說。
有利條件強於(yu) 不利因素
近期,多家國際組織和金融機構紛紛上調中國經濟預期。經合組織把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長預期調高到5.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調高到5.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今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30%,仍然是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
“今年以來,在全球經濟複蘇緩慢、發展動能減弱的背景下,我國克服內(nei) 外部各種困難挑戰,經濟運行回升向好。”劉愛華說,從(cong) 前11個(ge) 月情況看,全年發展預期目標有望較好實現。
看主要宏觀指標,前三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5.2%,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ti) 中保持領先。1—11月,居民消費價(jia) 格同比上漲0.3%,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平均值5.2%,保持總體(ti) 穩定,彰顯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潛力。
劉愛華表示,展望未來,我國發展麵臨(lin) 的內(nei) 外環境依然複雜嚴(yan) 峻,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但中國經濟發展仍具有良好支撐和有利條件:市場空間廣闊,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備,物質技術基礎雄厚,人才紅利不斷增強,轉型升級持續推進,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宏觀政策空間較大,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綜合起來看,我國經濟發展麵臨(lin) 的有利條件強於(yu) 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將不斷得到鞏固和增強。”劉愛華說。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