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丁俊發:服務業供給側改革大有作為 供應鏈金融是金融創新重要方向

發布時間:2016-03-29 09:51:22 萬(wan) 聯網

2016年3月24日,由萬(wan) 聯網主辦的2016中國(深圳)第三屆供應鏈金融創新高峰論壇在深圳四季酒店舉(ju) 辦。本次高峰論壇以“產(chan) 融結合、共生共贏”為(wei) 主題,邀請近30位行業(ye) 領袖發表主題演講及嘉賓對話,來自供應鏈企業(ye) 、物流、互聯網金融、電商、農(nong) 業(ye) 、製造企業(ye) 、商貿流通、保理、大數據、金融機構、技術商等領域以及投融資機構等超過400位跨界企業(ye) 高管到場參會(hui) 。重點圍繞供給側(ce) 改革背景下,供應鏈金融與(yu) 各行業(ye) 的跨界融合進行探討交流。

著名流通經濟學家丁俊發先生現身會(hui) 場,並發表了以“供給側(ce) 改革與(yu) 供應鏈金融的幾個(ge) 問題”為(wei) 主題的精彩演講,以下為(wei) 現場演講速記,歡迎閱讀: 

丁俊發:各位企業(ye) 家,各位同仁,朋友們(men) 大家上午好。萬(wan) 聯網在深圳專(zhuan) 門主辦一個(ge) 供應鏈金融的論壇,非常重要。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產(chan) 物,在物流和供應鏈的發展中間,深圳一直是走在前麵。把物流業(ye) 作為(wei) 一個(ge) 產(chan) 業(ye) 發展,深圳是全國第一個(ge) 城市,中國第一個(ge) 物流基地產(chan) 生在深圳,當時1999年我來時,叫平湖物流基地。以供應鏈企業(ye) 上市的公司在深圳第一家、也是全國第一家的,就是怡亞(ya) 通。提出供應鏈金融的理論和實踐的,也在深圳;在全國舉(ju) 辦物流與(yu) 供應鏈博覽會(hui) 非常成功的一個(ge) 城市,也是在深圳。深圳也是供應鏈公司最多的城市。在我編纂的《供應鏈管理藍皮書(shu) 》裏麵,案例最多的城市也是深圳。深圳充滿創新和活力,所以大家在這裏研究供應鏈金融應該是很好的。 

我今天講三個(ge) 問題,一個(ge) 問題是關(guan) 於(yu) 供給側(ce) ,第二個(ge) 關(guan) 於(yu) 供應鏈金融,第三個(ge) 關(guan) 於(yu) 物流短板。

供給側(ce) 改革“大有作為(wei) ” 

講到供給側(ce) 改革的時候,去年的11月10號,在中央財政領導小組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要開展中國的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在中國經濟發展論壇和博鼇論壇上麵,供給側(ce) 改革成了一個(ge) 中心的議題,不僅(jin) 受到全國的關(guan) 心,同樣受到了全世界的關(guan) 心。因為(wei) 供給側(ce) 改革不僅(jin) 僅(jin) 是在中國,同樣現在在全世界很多發達國家都在進行供給側(ce) 機構性的改革。我們(men) 大家知道,不管是西方經濟學,還是馬克思主義(yi) 經濟學,供給關(guan) 係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在需求不足的時候,擴大需求,供給不足的時候,加大供給,這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所有的國家都在這樣做。

一、消費是中國經濟第一拉動力 

從(cong) 中國來講,在相當一段時間裏麵,我們(men) 主要是抓消費,主要是通過消費來拉動經濟的發展。在改革開放的37年中間,消費一直是第一拉動力。去年消費對中國經濟貢獻率達到了66.4%,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力,作用非常大。特別是我們(men) 現在要進行到2020年,也是說,要全麵實行小康。這是我們(men) 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的一個(ge) 基本目標,我們(men) 進行建設,進行改革的一個(ge) 基本的東(dong) 西,就是要讓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所以,消費的拉動永遠是第一拉動力。 

二、“主戰場”在工業(ye) 、服務業(ye) 、政府 

但是我們(men) 現在要研究經濟的發展,因為(wei) 下行的壓力很大,所以研究的結果並不是在消費,消費當然有新的問題也很多,但是很多的問題是在供給側(ce) 。那麽(me) 供給側(ce) 的改革實際上不僅(jin) 是中國,全世界都在進行一些供給側(ce) 的改革,譬如說美國,美國提出來再工業(ye) 化,再工業(ye) 化就是增加工業(ye) 的就業(ye) 鏈,增加工業(ye) 品的供給。比如說現在德國的工業(ye) 4.0,非常典型的是一個(ge) 供給側(ce) 改革;因為(wei) 德國的工業(ye) 4.0裏麵,提出四個(ge) 第一,第一個(ge) 是品種第一,德國有300多個(ge) 世界品牌,必須要保證自身的品牌世界第一位。第二個(ge) 提出來是技術第一,智慧生產(chan) ,就是互聯網。第三個(ge) 是模式第一,從(cong) 集中生產(chan) 到分散生產(chan) ,從(cong) 大規模的驅動生產(chan) 變成規模化的個(ge) 性化定製。從(cong) 客戶導向變成客戶的全麵參與(yu) ,另外一個(ge) 則是市場第一。所以德國在工業(ye) 4.0提出製造業(ye) 服務化,製造業(ye) 服務產(chan) 品化,就一定要做到四個(ge) 第一。這裏麵來講,我們(men) 可以看到德國工業(ye) 4.0實際上也是一個(ge) 供給側(ce) 方麵的改革。 

我們(men) 國家提出來供給側(ce) 改革,它的核心就是要通過改革來調整結構,來結合經濟,特別是提高企業(ye) 要素的生產(chan) 力,形成一個(ge) 新的新經濟,在新常態下形成一個(ge) 新經濟的格局。

講到供給側(ce) 改革,以前有好多人講到一個(ge) 問題,就是供給側(ce) 改革裏麵,它的主戰場是在工業(ye) ,後來經濟日報,要求我寫(xie) 一篇文章,就是說,一般講供給側(ce) 改革的時候,講到消費,另外一個(ge) 就是工業(ye) ,但是現在是流通業(ye) ,物流業(ye) ,在供給側(ce) 裏麵是什麽(me) 作用?後來我寫(xie) 了一個(ge) 文章,專(zhuan) 門講流通業(ye) 和物流業(ye) 的供給側(ce) 改革,後麵我會(hui) 講到。 

我感到供給側(ce) 裏麵的主戰場應該是三個(ge) ,第一個(ge) 是工業(ye) 、第二個(ge) 是服務業(ye) ,第三個(ge) 是政府。一個(ge) 是產(chan) 品供給,一個(ge) 叫服務供給,一個(ge) 是製度與(yu) 要素供給。這個(ge) 東(dong) 西涉及到這三個(ge) 方麵,我們(men) 從(cong) 產(chan) 品上講,要麽(me) 是供大於(yu) 求,就是產(chan) 能過剩,一個(ge) 叫供不應求,就是我們(men) 中國老百姓很需要的東(dong) 西沒人生產(chan) ,所以現在來講,我們(men) 中國一年,很多老百姓通過旅遊去外麵買(mai) 東(dong) 西,1萬(wan) 億(yi) 人民幣,因為(wei) 你中國沒有生產(chan) ,那就叫供不應求。 

第三個(ge) 叫供而不求,有供,但是假冒偽(wei) 劣。所以中國有一些產(chan) 品有,但是老百姓不歡迎。這個(ge) 來講,我們(men) 現在是產(chan) 能也好,國家一些機構也好,很多東(dong) 西都是從(cong) 產(chan) 品供給上麵下功夫。除了這個(ge) 以外,還有一個(ge) 服務供給,這個(ge) 來講,我們(men) 中國已進入到一個(ge) 生存型消費到享受性消費的階段,比如說我們(men) 中國的恩格爾係數,隻有3%,就是我們(men) 為(wei) 自己的生存需求,隻花了4%,其他的錢花到什麽(me) 地方?大量搞服務型消費,我們(men) 中國的服務型消費太差,所以我們(men) 政府提出來要大力發展服務業(ye) ,去年服務經濟已經超越了工業(ye) 經濟,但是還不夠。比如說老年人,我們(men) 現在全國超過60歲的有超過2億(yi) 人,老年人的消費一年要3萬(wan) 億(yi) 人民幣,但是我們(men) 現在老年很多東(dong) 西都跟不上,包括我們(men) 的金融服務,包括互聯網金融也好,很多產(chan) 品都跟不上。 

前段時間,李克強總理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提了一個(ge) 問題,現在來講,美容業(ye) 在韓國是第二大產(chan) 業(ye) ,中國人一年消費的美容化妝品,一年一萬(wan) 億(yi) ,大量的東(dong) 西是外麵的。包括健康產(chan) 業(ye) ,很多東(dong) 西都跟不上,包括家庭的各種服務等等,包括像我們(men) 現在好多城市裏麵的可再生資源的回收服務,很多東(dong) 西現在國內(nei) 根本跟不上,好多東(dong) 西沒人搞,要不然就有人搞,但是老百姓不滿意。包括我們(men) 物流業(ye) 是這樣,物流即便是一個(ge) 短板,但是絕對是跟不上。為(wei) 什麽(me) 現在來講,兩(liang) 會(hui) 期間大家都講,物流成本太高,所以物流還是跟不上。  

談到製度和要素的供給,土地、人力資源、金融、包括我們(men) 的國家標準、監管等等,這些很多資源都控製在政府手裏。所以供給側(ce) 方麵來講,光是講到製造業(ye) 的供給不行,政府和製度要素供給也不行,現在來講,新的政府特別是李克強當了總理以後,大力進行政府改革,政府要放鬆管製,包括我們(men) 好多自貿區的改革等等,這些東(dong) 西來講,都是一些製度和一些要素的供給。

我們(men) 講供給側(ce) 改革就是要結合我們(men) 的少數的每個(ge) 勞動力,要結合我們(men) 所有的企業(ye) ,特別是實體(ti) 經濟,是我們(men) 整個(ge) 經濟要素的提高。

要鼓勵供應鏈金融、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 

第二個(ge) 問題講講供應鏈金融。大家知道國民經濟由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構成的。誰都知道,在整個(ge) 社會(hui) 上,有多少商品的流動必須要有相對應的資金的配套的流動?所以這裏麵來講,涉及到資金的流動性,涉及到資金的傳(chuan) 導機製,涉及到我們(men) 所有的企業(ye) 的融資成本。我們(men) 整個(ge) 的金融的流動性和傳(chuan) 導機製裏麵出了好多問題。如果是單靠我們(men) 的傳(chuan) 統的金融機構,比如說人民銀行等等,已經解決(jue) 不了這些問題,所以必須進行這方麵的改革。這裏麵反映的問題,43%的樣板企業(ye) ,幾千個(ge) 樣板企業(ye) ,隻占了43%,我們(men) 工信部進行了企業(ye) 負擔的調查,66%的企業(ye) 反映資金緊張,融資困難,融資成本高,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men) 不僅(jin) 要進行這方麵的改革,我們(men) 不發展我們(men) 的互聯網金融,不發展我們(men) 的供應鏈金融,很多問題解決(jue) 不了。所以,互聯網金融、供應鏈金融發展我們(men) 新的金融品種的一個(ge) 戰略性舉(ju) 措,當然我也同意,互聯網金融,供應鏈金融業(ye) 有很多的風險,我們(men) 要加強這方麵的監管。周小川講的一個(ge) 觀點,我非常同意,我們(men) 金融很多問題,主要在於(yu) 要有一個(ge) 金融的生態圈。

物流業(ye) 的“三個(ge) 木桶” 

最後我提一下關(guan) 於(yu) 物流的短板,有三個(ge) 短板,把供應經濟作為(wei) 一個(ge) 木桶來講,物流是一個(ge) 短板,這裏麵我舉(ju) 了兩(liang) 個(ge) 例子,一個(ge) 是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GDP比率過高;第二個(ge) 是全球供應鏈績效指數過低。第一位是德國,我們(men) 是28位,日本是第10位。這個(ge) 來講,就是說在供應經濟裏麵是一個(ge) 短板。 

第二,服務企業(ye) 物流成本高也是一個(ge) 短板,物流費用率現在來講是8.3%,西方發達國家,一般不超過5%。另外一個(ge) 是物流和生產(chan) 服務業(ye) 的融合的問題,我們(men) 一般來講,聯動發展裏麵,我們(men) 所有的企業(ye) 支付的物流服用,外包給人家大概占到60%幾,但是裏麵的核心部分,高端物流,很多都沒有外包,所以目前來講,我們(men) 還沒有完全解決(jue) 我們(men) 企業(ye) 裏麵的問題。整個(ge) 的社會(hui) 化和專(zhuan) 業(ye) 化程度還是比較低的。 

把生產(chan) 與(yu) 服務企業(ye) 比做一個(ge) 木桶的話,存在的問題就是第一,物流費用率過高,物流與(yu) 生產(chan) 、服務企業(ye) 融合過低。

再一個(ge) ,如果把物流業(ye) ,作為(wei) 一個(ge) 木桶的話,那麽(me) 對物流企業(ye) 的管束過多,同樣是一個(ge) 問題。所以現在總體(ti) 來講,物流不管是在國民經濟,或者在企業(ye) 的終端,或者在物流企業(ye) 本身來講,都是一個(ge) 短板。所以現在來講,我們(men) 的供應鏈金融它就是在物流短板裏麵必須要補上這個(ge) 短板。 

物流成本高原因是多方麵,這裏麵包括供應經濟落後的經濟體(ti) 係,包括實體(ti) 經濟結構體(ti) 係,包括傳(chuan) 統的商品流通體(ti) 係等等,是整個(ge) 我們(men) 的物流成本比較高。 

對於(yu) 物流業(ye) 的發展,我一直提到,有了互聯網+必須有供應鏈+,供應鏈+我當時來講,在很多地方,包括給有關(guan) 部門發了一個(ge) 報告,講到七個(ge) 方麵,第一個(ge) 每年發布《中國國家供應鏈競爭(zheng) 力報告;提出國家產(chan) 業(ye) 供應鏈戰略;提升全球供應鏈績效指數、開展供應鏈+關(guan) 鍵技術研究、城市供應鏈進入智慧城市試點,創建有全球影響力的“物流集群”城市;進入世界500強企業(ye) 都要有企業(ye) 供應鏈戰略;提高各級領導幹部、企業(ye) 家的供應鏈管理意識。 

從(cong) 2011年開始,我每年在編一本書(shu) ,叫做中國供應鏈管理藍皮書(shu) ,今年是第六本。我在座的很多企業(ye) 裏麵的案例,已經都進入到這個(ge) 藍皮書(shu) 的案例裏麵去。在出版這個(ge) 藍皮書(shu) 的過程中,也到了很多協會(hui) ,包括浙江供應鏈協會(hui) ,包括廣州的供應鏈和物流協會(hui) 也得到很多企業(ye) 的支持,很多企業(ye) 都支持。我希望大家一起來為(wei) 中國的物流業(ye) 發展,包括供應鏈的推動來發展,因為(wei) 現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來,中國必須要參與(yu) ,要打造全球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和供應鏈,今年的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要重塑中國的產(chan) 業(ye) 鏈和價(jia) 值鏈,我們(men) 中國要打造全球的供應鏈,要重塑中國的產(chan) 業(ye) 的供應鏈,在這方麵來講,大家可以大膽地創新,大膽地去做,我想這個(ge) 來講,我們(men) 現在是經濟下行壓力下,物流發展,包括供應鏈發展的一個(ge) 最大的空間。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