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1-03 15:56:34 國家發展改革委官微

物暢其流百業(ye) 興(xing) ,當下,我國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打通雙循環,高效便捷的現代流通體(ti) 係是基礎。
今年前十個(ge) 月,全國社會(hui) 物流總額達到275.4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3.6%。能交出這樣一張成績單,實屬不易。
打通“主動脈”,暢通“微循環”
今年三月,受疫情影響,部分地區通行受阻、物流不暢,甚至出現嚴(yan) 重的流通“腸梗阻”。
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讓物流大通道暢通起來?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對確保交通物流暢通,確保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做出工作部署。
各地發放使用全國統一通行證,建立重點產(chan) 業(ye) 和外貿企業(ye) 白名單,加大對物流樞紐和物流企業(ye) 支持力度。一係列硬核舉(ju) 措聯合發力,全國物流運行穩定恢複。前十個(ge) 月,全國貨物周轉量同比增長5.5%,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4%。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副司長張江波說,這些行之有效的舉(ju) 措,打通了物流“主動脈”,暢通了末端“微循環”,有力推動物流恢複正常運行秩序,有效保障了重點生產(chan) 生活物資供應,為(wei) 穩定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支撐穩住經濟大盤作出了積極貢獻。
強骨骼!95個(ge) 國家物流樞紐連片成網
不久前,新開通的“兩(liang) 灣快航”,將成渝、北部灣地區與(yu) 粵港澳大灣區連接在了一起,區域之間的物流時效,較以前縮短近一周,每標箱運輸成本降低了300—500元。
今年,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約100億(yi) 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實際投放超240億(yi) 元,撬動社會(hui) 資本注入,為(wei) 物流基礎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血液。一張全新的物流版圖在中華大地迅速鋪展。
在這張版圖上,國家物流樞紐正在不斷生長。今年,它們(men) 增加到95個(ge) ,輻射全國、連片成網,前十個(ge) 月物流業(ye) 務收入同比增長9.8%,有力夯實骨幹流通網絡的骨骼。
輻射全國的41個(ge) 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陸續建成投用,縮短流通環節,降低物流成本。在京津冀地區,庫容300萬(wan) 立方米的保定冷庫集群,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年周轉量達到1100萬(wan) 噸,能夠滿足4億(yi) 多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中西部地區正在加快加密與(yu) 外界連通。今年以來,重慶、貴州、寧夏、甘肅等地已經開辟出78條新線路,是去年全年的5倍多。中西部地區依托自身優(you) 勢,形成獨具特色的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品不用再繞行東(dong) 部地區,可以快速出海前往國際市場;世界各地的生產(chan) 資料和消費品,最快10多個(ge) 小時就可以直達內(nei) 陸腹地。
今年前十個(ge) 月,中西部地區領跑外貿增速榜,整體(ti) 增速較快。其中新疆、寧夏外貿進出口增速均超過50%,江西增速超過40%,高於(yu) 全國增速。
長年深耕雙循環研究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認為(wei) :“今年以來,國家重點加快樞紐+通道+網絡體(ti) 係建設,更加重視聯網、補網、強鏈,加快形成規模巨大、內(nei) 暢外聯的現代流通服務體(ti) 係,為(wei) 暢通國內(nei) 大循環、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為(wei) 更好對接國際市場、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推動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疏堵點!數千產(chan) 地倉(cang) 建到田間地頭
不僅(jin) 是骨骼網絡在不斷夯實,我國物流體(ti) 係毛細血管的堵點也在逐漸被打通。數千個(ge) 集倉(cang) 儲(chu) 、加工、快遞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產(chan) 地倉(cang) 建到了田間地頭,打通農(nong) 產(chan) 品出村進城的末端循環。
這段時間,江西贛南臍橙正在大量上市。在這個(ge) 3000多平米的產(chan) 地倉(cang) 裏,自動化分選係統正在對果子分級,隨後直接包裝、快遞。幾分鍾的時間,一個(ge) 訂單就處理完畢了,最高峰時,這個(ge) 產(chan) 地倉(cang) 一天能處理訂單4萬(wan) 多單。最快6個(ge) 小時,新鮮的臍橙就可以從(cong) 果園直接送到消費者的餐桌。
江西尋烏(wu) 產(chan) 地倉(cang) 負責人呂曉影告訴記者,“以前,果農(nong) 是摘了果子等收購,上市銷售還要經過好多環節,現在是有了訂單直接摘了發貨,啥樣的果子賣啥價(jia) 格,也有個(ge) 標準。”
江西尋烏(wu) 是贛南臍橙的主產(chan) 區之一,臍橙種植麵積超過24萬(wan) 畝(mu) 。以往,尋烏(wu) 臍橙都是以“統貨”形式銷售,通常是一個(ge) 批發商承包一個(ge) 山頭,果子不管好壞全都拉走,再發到批發市場,價(jia) 格主動權掌握在批發商手裏。當地果農(nong) 賴運華說:他們(men) 沒有其他銷售渠道,批發商給一個(ge) 價(jia) ,雖然很低,但大多數人也就賣了,要是錯過了上市期,越往後價(jia) 格會(hui) 被壓得更低。
去年年底,當地政府在貨源地直接建了這個(ge) 智能產(chan) 地倉(cang) ,倉(cang) 儲(chu) 、包裝、運輸等環節全部采用數字化。自動化分選係統可以根據臍橙的果徑、克重、表麵瑕疵,甚至糖度進行分級,再通過自動包裝生產(chan) 工藝,將分級好的果品自動包裝,直接發往消費者手中。
江西尋烏(wu) 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中心運營負責人淩永春介紹:“通過紅外線光譜檢測,一個(ge) 臍橙的糖分含量可以被直觀地檢測出來,並被精確地分為(wei) 12個(ge) 等級,相當於(yu) 根據水果的實際口感進行分級。”
經過分級的水果,對應相應的銷售渠道。有的被送進榨汁廠,有的在電商平台銷售,有的則走上超市貨架,甚至做成禮盒。與(yu) 統貨收購相比,數字化分選、分級後的果品,整體(ti) 市場銷售價(jia) 格水平最高可提升40%。
今年以來,隨著我國縣鄉(xiang) 村三級物流配送體(ti) 係持續完善,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加工水平不斷提高,物流終端配送能力大幅提升,像尋烏(wu) 這樣把發貨地前置到田間地頭的產(chan) 地倉(cang) 已經遍布全國各地。
如今,全國每天投遞的3億(yi) 多個(ge) 包裹,三分之一來自或去往農(nong) 村地區。快遞量超過1000萬(wan) 件的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示範項目超過100個(ge) ,廣西百色芒果、甘肅平涼蘋果、四川大涼山青花椒等地農(nong) 特產(chan) 品快遞量增長五成到九成。
提效率!智慧物流改變城鄉(xiang) 生活
隨著新一代數字技術的廣泛運用,無處不在的智慧物流正在顛覆傳(chuan) 統物流模式,高效便捷的新模式新業(ye) 態不斷湧現,現代流通方式正在悄然改變我們(men) 的生活。
不久前,全國快遞業(ye) 務量再次突破千億(yi) 件,日處理量最多達到5.52億(yi) 件。很多貨物不再從(cong) 貨源地出發,而是早早等待在全國各地上萬(wan) 個(ge) 前置倉(cang) ,收件人下單後,距離最近的倉(cang) 庫會(hui) 第一時間收到發貨指令。
在江蘇無錫,全亞(ya) 洲規模最大的無人倉(cang) 正在日夜運轉,這裏看不到幾個(ge) 工人,取而代之的是1000台AGV機器人,分揀效率提升3倍以上。
奔流不息的物流車上、衛星導航正實時打卡通報位置信息。數字倉(cang) 庫、無人配送車、智能櫃等技術設備的廣泛使用,讓“次日達”甚至“當日達”成為(wei) 日常。
在一些城市,生鮮前置倉(cang) 、跑腿服務下沉到社區,打造“一刻鍾便民生活圈”。“線上下單、門店發貨、商品小時達”的即時消費模式深入居民生活,越來越多的超市、商家、零售小店加速線上線下融合,豐(feng) 富了市民們(men) 的購物選擇,手機下單後,最快半個(ge) 小時,各類商品就能外賣上門。浙江杭州市民說:“真的是很方便,不僅(jin) 僅(jin) 是生鮮、生活用品,現在連手機、衣服,甚至是一根手機充電線、一盒藥,都能即時配送到家。”
今年以來,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在物流領域廣泛應用,網絡貨運、數字倉(cang) 庫、無接觸配送等“互聯網+”高效物流新模式新業(ye) 態不斷湧現,自動分揀係統、無人倉(cang) 、無人配送車、物流機器人等技術裝備加快應用,不僅(jin) 為(wei) 現代物流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也有力促進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下一步,國家將完善集約高效的現代物流服務體(ti) 係,支撐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升級。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副司長張江波表示,促進現代物流與(yu) 先進製造、現代商貿、現代農(nong) 業(ye) 融合發展,推動物流數字化轉型、智慧化改造,更好支撐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紮實推動現代物流體(ti) 係建設,深化物流提質增效降本,提高現代物流規模化、網絡化、組織化、集約化發展水平。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