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現代物流領域首份國家級五年規劃提出——構建國際國內物流大通道

發布時間:2023-01-03 09:56:09 人民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現代物流是經濟的“經脈”,一頭連著生產(chan) 、一頭連著消費。日前發布的《“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現代物流發展的總體(ti) 思路、空間布局、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

“《規劃》是我國現代物流領域第一份國家級五年規劃,具有重要裏程碑意義(yi) ,必將有力推動構建現代物流體(ti) 係,推進物流提質、增效、降本,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有效助力穩增長、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張江波說。

目標是什麽(me)

供需適配、內(nei) 外聯通、安全高效、智慧綠色

2021年,我國社會(hui) 物流總額超330萬(wan) 億(yi) 元,較2012年翻了近一番,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快遞業(ye) 務量等居世界前列,物流業(ye) 總收入近12萬(wan) 億(yi) 元,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場。但現代物流“大而不強”問題突出,規模經濟效益釋放不足,存量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東(dong) 強西弱”“城強鄉(xiang) 弱”“內(nei) 強外弱”。

《規劃》明確,到2025年,我國基本建成供需適配、內(nei) 外聯通、安全高效、智慧綠色的現代物流體(ti) 係。

物流創新發展能力和企業(ye) 競爭(zheng) 力顯著增強。物流數字化轉型取得顯著成效,智慧物流應用場景更加豐(feng) 富。建設一批現代物流科創中心和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鐵路、民航等領域體(ti) 製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市場活力明顯增強,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zheng) 力的骨幹物流企業(ye) 和知名服務品牌。

物流服務質量效率明顯提升。到2025年,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比率較2020年下降2個(ge) 百分點左右。多式聯運、鐵路(高鐵)快運、內(nei) 河水運、大宗商品儲(chu) 備設施、農(nong) 村物流、冷鏈物流等重點領域補短板取得明顯成效。通關(guan) 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城鄉(xiang) 物流服務均等化程度明顯提高。

“通道+樞紐+網絡”運行體(ti) 係基本形成。銜接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主骨架,完成120個(ge) 左右國家物流樞紐、100個(ge) 左右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布局建設,基本形成以國家物流樞紐為(wei) 核心的骨幹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樞紐經濟發展取得成效,建設20個(ge) 左右國家物流樞紐經濟示範區。

安全綠色發展水平大幅提高。提高重大疫情、自然災害等緊急情況下物流對經濟社會(hui) 運行的保障能力。生鮮產(chan) 品冷鏈流通率顯著提升。貨物運輸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鐵路、內(nei) 河集裝箱運輸比重和集裝箱鐵水聯運比重大幅上升。清潔貨運車輛廣泛應用,綠色包裝應用取得明顯成效,物流領域節能減排水平顯著提高。

現代物流發展製度環境更加完善。物流標準規範體(ti) 係進一步健全,標準化、集裝化、單元化物流裝載器具和包裝基礎模數廣泛應用。社會(hui) 物流統計體(ti) 係、信用體(ti) 係更加健全,營商環境持續優(you) 化,行業(ye) 協同治理體(ti) 係不斷完善、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通過上述措施協同發力,積極推動現代物流實現由大到強轉變。”張江波表示。

重點建什麽(me)

建設“四橫五縱、兩(liang) 沿十廊”物流大通道

《規劃》精準聚焦現代物流發展重點方向,提出構建國際國內(nei) 物流大通道。

對內(nei) ,將建設“四橫五縱”9條國內(nei) 物流大通道,即串接東(dong) 中西部的沿黃、陸橋、長江、廣昆等物流通道,以及聯接南北方的京滬、京哈—京港澳(台)、二連浩特至北部灣、西部陸海新通道、進出藏等物流通道,提升相關(guan) 城市群、口岸城市物流綜合服務能力和規模化運行效率。

對外,將建設“兩(liang) 沿十廊”國際物流大通道,包括沿海、沿邊物流走廊以及10條國際物流通道,對接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等,強化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的多元化國際物流通道輻射能力,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奠定堅實基礎。

具體(ti) 怎麽(me) 做?

暢通道,除瓶頸。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張大為(wei) 表示,“十四五”時期將實現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約15%。到2025年,推動基本消除普速鐵路瓶頸路段,“71118”國家高速公路網主線基本貫通,實現沿海港口重要港區鐵路進港率超70%。

建樞紐,提效率。2022年7月,交通運輸部和財政部共同啟動了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確定重慶、成都、廣州、鄭州、昆明等第一批支持的15個(ge) 城市,安排車購稅資金支持綜合貨運樞紐及集疏運體(ti) 係重點項目等建設,有力提高了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效率。“2023年將再支持一批樞紐城市建設。”張大為(wei) 說。

強聯通,擴輻射。目前,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4個(ge) 國家196個(ge) 城市,國際道路運輸合作範圍拓展至19個(ge) 國家,水路國際運輸航線覆蓋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航空網絡覆蓋60餘(yu) 個(ge) 國家和地區,立體(ti) 化、全方位、多層次的“一帶一路”交通互聯互通網絡加快建設。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製度規則“軟聯通”,進一步暢通國際運輸。

“‘十四五’將加快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提高中韓陸海聯運效率、推動中歐陸海快線健康發展。拓展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等洲際航空網絡。提升國際物流供應鏈信息服務水平,做好與(yu) 外貿企業(ye) 的物流信息對接。”張大為(wei) 說。

潛力怎麽(me) 挖

促進係統型降成本,補齊農(nong) 村物流短板

社會(hui) 物流成本水平是國民經濟發展質量和綜合競爭(zheng) 力的集中體(ti) 現。2021年,我國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GDP的比率為(wei) 14.6%,較2012年下降3.4個(ge) 百分點。盡管與(yu) 主要經濟體(ti) 差距不斷縮小,但物流降成本依然有較大空間。

張江波介紹,《規劃》將“推動物流提質增效降本”作為(wei) 重要任務。

“我們(men) 將嚴(yan) 格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清理規範鐵路、港口、機場等收費。”張江波表示,促進以壓縮物流各環節絕對成本為(wei) 導向的“數量型降成本”,向以完善物流運行體(ti) 係、提高物流質量效率為(wei) 重點的“係統型降成本”轉變。

當前,農(nong) 村物流仍存在設施現代化水平低、資源整合不充分、配送成本高等短板。根據《規劃》,我國推動完善以縣級物流節點為(wei) 核心、鄉(xiang) 鎮服務網點為(wei) 骨架、村級末端站點為(wei) 延伸的縣鄉(xiang) 村三級物流服務設施體(ti) 係。

特別是在冷鏈物流方麵,到2025年,麵向農(nong) 產(chan) 品優(you) 勢產(chan) 區、重要集散地和主銷區,依托存量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群布局建設100個(ge) 左右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在農(nong) 產(chan) 品主產(chan) 區和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優(you) 勢產(chan) 區支持建設一批田頭小型冷藏保鮮設施,推動建設一批產(chan) 地冷鏈集配中心,初步形成符合國情的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物流運行模式,構建穩定、高效、低成本運行的農(nong) 產(chan) 品出村進城冷鏈物流網絡。

現代物流不僅(jin) 促進市場供需對接和實體(ti) 商品流通,也創造大量就業(ye) 崗位。據行業(ye) 協會(hui) 統計,我國物流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人員超過5000萬(wan) 人。以即時配送行業(ye) 為(wei) 例,2022年,我國即時配送訂單預計超過400億(yi) 單,同比增長約30%,市場規模約2000億(yi) 元,但行業(ye) 政策框架體(ti) 係並不完善,傳(chuan) 統勞動保障製度並不適應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需要。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牽頭研究製定綜合性政策文件,加強係統謀劃和總體(ti) 部署,進一步促進即時配送健康有序發展。”張江波說。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