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我國數字產業集群加速成長

發布時間:2022-11-30 10:07:36 人民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

近年來,我國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熱度走高,一些地方開展了不少積極探索。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具備哪些特點?與(yu) 之前認定的先進製造業(ye) 集群、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相比,有哪些不同?在推動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上,各地形成了哪些經驗?今天起,本版推出“關(guan) 注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係列報道,走近一線,了解進展,展望未來。

——編 者

江淮腹地,“中國聲穀”。依托科大訊飛打造的合肥智能語音產(chan) 業(ye) 集群,2021年實現主營業(ye) 務收入1378億(yi) 元、入園企業(ye) 達1423家,連續5年產(chan) 值、企業(ye) 數量增長率均超過30%,跑出了驚人的“聲穀速度”。

西湖之濱,“中國視穀”。大華科技和海康威視領軍(jun) 的杭州數字安防產(chan) 業(ye) 集群,2021年核心產(chan) 業(ye) 實現營業(ye) 收入2720.8億(yi) 元,同比增長17.2%,帶動全市4322家數字安防產(chan) 業(ye) 創新企業(ye) 共同成長,包攬視頻監控產(chan) 品DVR、攝像機等產(chan) 銷全球前兩(liang) 位,市場占有率超過50%。

荊楚大地,“中國光穀”。以長飛光纖、華工科技等企業(ye) 為(wei) 代表的武漢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集群近3年累計投資超過2000億(yi) 元,匯集光電子企業(ye) 超過1.5萬(wan) 家,全球首款128層三維閃存存儲(chu) 芯片、我國首個(ge) 400G矽光模塊等一批科研成果和國產(chan) 化替代產(chan) 品在這裏實現突破。

語音識別與(yu) 人工智能、視覺識別與(yu) 核心算法、光纖製造與(yu) 矽光芯片研發……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我國數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一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高地、數字產(chan) 業(ye) 集聚區和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到大、從(cong) 弱到強,為(wei) 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統計顯示,我國25個(ge) 先進製造業(ye) 集群中,六成以上主導方向是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帶動產(chan) 業(ye) 集群提速換擋

“你好,我剛到杭州……今年皇冠品牌在阿爾及利亞(ya) 的銷售額超過了5000萬(wan) 美元,我帶來了明年的新訂單……”脈鏈集團董事長徐偉(wei) 強向記者展示的微信留言,來自約旦商人穆德。

“憑借對北非五金市場需求的準確把握,穆德先生將當地需求錄入脈鏈雲(yun) 商平台,形成平台采購訂單,線上訂單通過脈鏈未來工廠平台精確發送到對應廠家進行生產(chan) ,並且按照出口國認證標準實施品控。”徐偉(wei) 強介紹,接下來,貼上皇冠商標的五金產(chan) 品將通過脈鏈雲(yun) 商的線下履約服務渠道,出口到阿爾及利亞(ya) 本地倉(cang) 。“今年,皇冠品牌在阿爾及利亞(ya) 的市場占有率攀升到60%。”

全麵融入阿裏生態,為(wei) 脈鏈帶來了雲(yun) 服務、電商流量、物流等全方位助力,更為(wei) 浙江永康五金產(chan) 業(ye) 集群數字化賦能。目前,脈鏈數字化平台已連接近5000家工廠、200家海內(nei) 外服務商以及超過2萬(wan) 家零售網點。

“通過數字技術助力集群內(nei) 企業(ye) 經營優(you) 化、技術創新與(yu) 協同合作,帶動產(chan) 業(ye) 集群的生產(chan) 過程升級、產(chan) 品服務升級和價(jia) 值鏈條升級等,為(wei) 產(chan) 業(ye) 集群轉型升級提供了關(guan) 鍵驅動力。”國家工業(ye) 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產(chan) 業(ye) 集群數字化:構建協同發展的新生態》研究報告如此評價(jia) 。

不過,在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數字經濟戰略研究室主任高嬰勱看來,盡管脈鏈賦能永康五金產(chan) 業(ye) 集群是個(ge) 典型案例,但嚴(yan) 格來講,數字化後的永康五金產(chan) 業(ye) 集群卻不能算作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

那麽(me) ,什麽(me) 是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呢?

“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是以新發展理念為(wei) 引領,從(cong) 事數字產(chan) 品製造、數字產(chan) 品服務、數字技術應用、數字要素驅動的企業(ye) 主體(ti) 及其相關(guan) 機構等組成的,具有較強核心競爭(zheng) 力的企業(ye) 集群。”工信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高度依賴信息網絡、互聯網平台開展協同製造,通過數字化方式對集群活動進行管理,並以此吸引更多的資本、人才、數據等要素資源以及企業(ye) 、機構等主體(ti) 參與(yu) 集群建設。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chan) 業(ye) 統計分類(2021)》,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範圍包括數字產(chan) 品製造業(ye) 、數字產(chan) 品服務業(ye) 、數字技術應用業(ye) 、數字要素驅動業(ye) 、數字化效率提升業(ye) 等5個(ge) 大類。其中,前四大類為(wei) 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

“數字化效率提升業(ye) ,包含智慧農(nong) 業(ye) 、智能製造、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數字金融、數字商貿、數字政府、數字社會(hui) 等。”高嬰勱說,這些行業(ye) 已經按照原先的分類進行了統計,不能算作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但為(wei) 這些行業(ye) 賦能的平台或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是算在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之中的。

根據《“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為(wei) 7.8%,到2025年,預計可提高至10%。“按照2020年我國GDP最終核實為(wei) 101.3567萬(wan) 億(yi) 元計算,當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約為(wei) 7.9萬(wan) 億(yi) 元。”高嬰勱說。

打破地理空間約束,助力產(chan) 業(ye) 集群穩鏈強鏈

11月21日,位於(yu) 四川綿陽市的智米淨化器工廠,正在滿負荷運轉。“當日計劃排產(chan) 1.2萬(wan) 台,實際產(chan) 量為(wei) 1.17萬(wan) 台。”智米科技創始人、首席執行官蘇峻介紹,進入11月,公司訂單環比增長15%,同比增長10%,新上市的高端產(chan) 品米家全效空氣淨化器Ultra占比達到21%,這與(yu) 上月底小米生態鏈數據平台提供的月度預測十分接近。

“基於(yu) 大數據、人工智能的銷售預測,可以幫助企業(ye) 有效規避訂單波動帶來的損失,這隻是小米賦能生態鏈企業(ye) 的眾(zhong) 多能力之一。”小米集團公司生態鏈部總經理屈恒介紹,通過集團工業(ye) 設計平台、物聯網雲(yun) 平台、供應鏈平台、質量控製平台、銷售平台向生態鏈的延伸,遍布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以及川渝、湖北等地的100多家生態鏈企業(ye) ,在設計、研發、采購、製造、質量、銷售等領域協同創新,創造了上百款用戶追捧的“爆品”。目前,米家開放生態平台上的企業(ye) 開發團隊超過4000家。

“通過平台實現網絡化協作研發生產(chan) ,逐步擺脫地理空間的約束,是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與(yu)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集群最大的不同。”高嬰勱說,產(chan) 業(ye) 集群最大的特點是產(chan) 業(ye) 集聚,由此帶來產(chan) 業(ye) 上下遊、物流、服務等集聚,形成協同效應,進而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而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企業(ye) 不一定都在同一區域,可以是產(chan) 業(ye) 集群加數字化,還可以是虛擬集群。

走進位於(yu) 深圳坪山的榮耀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園,榮耀新一代折疊屏手機Magic Vs正在自動化流水線上精密裝配。“折疊屏搭載了全新零齒輪鉸鏈技術,最複雜的支撐結構從(cong) 92個(ge) 零部件精簡到隻有4個(ge) 。即使如此,也涉及上百個(ge) 結構件精密配合,加工精度更要達到0.03毫米。”榮耀公司首席執行官趙明說,通過榮耀自主研發的、具備智能診斷等功能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生產(chan) 線上的物料會(hui) 被匹配專(zhuan) 屬ID身份標識,從(cong) 而實現物料數據與(yu) 產(chan) 業(ye) 鏈上遊企業(ye) 的對接,實時監控質量異常。榮耀還在上遊合作企業(ye) 部署了自研精密智能裝備,在整機廠裝配時,可通過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對不同合作夥(huo) 伴的物料數據實時匹配。“數字化帶來的質量協同,讓榮耀手機組裝精度達到0.01毫米。”趙明說。

“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的另一個(ge) 特點是協作方式不同。”高嬰勱說,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產(chan) 業(ye) 集群中,通過供應鏈互通進行的分工協作多是一對一,而通過平台方式打通相關(guan) 業(ye) 務後,數據的對接、互動以及人工智能分析,讓產(chan) 業(ye) 協作更加柔性、精準,效率更高。比如可以提前預警關(guan) 鍵零部件短缺,主動尋找備用供應商;可以提前預測市場波動,確保恰到好處的庫存,實現及時生產(chan) 等。

阿裏研究院產(chan) 業(ye) 研究中心專(zhuan) 家範秋辭表示,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可以實現研發協同、訂單協同、生產(chan) 協同、質量協同、庫存協同及服務協同等,通過各類係統全麵數字化對接並形成業(ye) 務協同閉環,助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鏈強鏈。

從(cong) 數字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數字化、要素價(jia) 值化等方向發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

“目前,小米正在生態鏈推動全鏈路數字化,但是,在工廠端卻遇到了人才難題。”屈恒說,招聘數字化轉型需要的複合型人才,在廣東(dong) 、江蘇、浙江等東(dong) 部省份相對容易,在中西部地區卻不太好辦,“期待有關(guan) 部門多關(guan) 注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相關(guan) 人才的培養(yang) 。”

“公司總部雖在珠三角地區,但伴隨著跨行業(ye) 、跨領域綜合型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的搭建,集群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幾乎遍布全國。可是,一些地方推動集群發展的出發點卻更多是將核心製造能力留在本地。”一位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鏈主企業(ye) 總工程師坦言。

高嬰勱認為(wei) ,作為(wei) 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演進的新階段,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目前尚處於(yu) 萌芽期,也可以說處於(yu) 地方先行先試階段。鑒於(yu) 其融合特點突出,且打破了原有的行業(ye) 邊界,原有的垂直管理模式很難全方位推動集群發展,亟須統籌規劃集群的發展重點、發展模式。

工信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從(cong) 數字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數字化、數據價(jia) 值化等方麵發力,分階段、分領域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

在數字產(chan) 業(ye) 化方麵,圍繞打造戰略競爭(zheng) 優(you) 勢,加快推動代表國家戰略方向、創新密度高、市場潛力大的產(chan) 業(ye) 集群化發展,如5G、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工業(ye) 機器人、基礎軟件、工業(ye) 軟件等,突出共性技術攻關(guan) ,增強本土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競爭(zheng) 力,形成全局帶動效應;圍繞搶占新興(xing) 領域發展先機,鼓勵推動雲(yun) 計算、大數據、工業(ye) 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化發展,打造具有核心技術產(chan) 品、生態構建力強的行業(ye) 龍頭企業(ye) ,通過規模集聚、優(you) 勢互補促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高速成長;此外,要貫徹落實國家大數據戰略,依托12個(ge) 大數據領域國家新型工業(ye) 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推動構建大企業(ye) 引領、中小企業(ye) 協同、創新企業(ye) 不斷湧現的發展格局。

在產(chan) 業(ye) 數字化方麵,持續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打造以智慧農(nong) 業(ye) 、智能製造、智慧物流、數字金融、數字商貿等為(wei) 代表的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新模式;推動數字技術向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滲透拓展,積極探索智能網聯汽車、智慧礦山、遠程醫療等數字化應用場景;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培育發展一批數字化轉型技術、產(chan) 品、服務和解決(jue) 方案,逐步引領產(chan) 業(ye) 集群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演進。

在要素價(jia) 值化方麵,加快推進全國一體(ti) 化大數據中心體(ti) 係建設,充分發揮8個(ge) 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和10個(ge) 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的作用;覆蓋數據采集、存儲(chu) 、加工、分析等全生命周期,加快培育數據標注、數據清洗、數據聚合等大數據產(chan) 業(ye) ;推行企業(ye) 數據管理國家標準,提升企業(ye) 數據管理能力和數據供給質量;依托北京、上海、鄭州等40餘(yu) 家數據交易機構,積極探索數據流通交易新業(ye) 態新模式,激活數據要素價(jia) 值潛力,實現數據要素紅利向產(chan) 業(ye) 發展勢能的充分轉化。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