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4-23 10:45:52 經濟日報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麵對全球數字經濟浪潮,各地積極打造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推動經濟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人工智能、大數據、電子信息等一批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實現了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到大、從(cong) 弱到強。
數字支撐產(chan) 業(ye) 發展
走進浙江新昌斯菱汽車軸承公司車間,機器有序運轉,每台設備上的傳(chuan) 感器通過數字化“軸承產(chan) 業(ye) 大腦”,讓設備狀況、產(chan) 品產(chan) 量及質量等數據在顯示屏上一目了然。“借力產(chan) 業(ye) 大腦的數據分析,可以精準掌握車間生產(chan) 進度,生產(chan) 效率較之前提升了20%。”斯菱軸承自動化車間主任呂樂(le) 侃說。
新昌全縣有600餘(yu) 家軸承企業(ye) ,年銷售額超百億(yi) 元。搭上產(chan) 業(ye) 數字化快車,新昌數萬(wan) 台軸承生產(chan) 設備數據上雲(yun) ,軸承行業(ye) 綜合成本下降12%,用工成本下降近50%,利潤率翻了一倍,行業(ye) 整體(ti) 競爭(zheng) 力顯著提升。
“有了海量數據積累,讓‘軸承產(chan) 業(ye) 大腦’具備強大自我學習(xi) 能力,能分析產(chan) 業(ye) 景氣指數、研判產(chan) 業(ye) 形勢,可為(wei) 企業(ye) 生產(chan) 、銷售全過程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新昌縣經信局局長楊利輝相信,軸承產(chan) 業(ye) 加“數”前行,高質量發展動能愈發強勁。為(wei) 進一步推動數字化對產(chan) 業(ye) 的支撐,浙江省提出,到2025年實現百億(yi) 元以上產(chan) 業(ye) 集群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全覆蓋、規上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改造全覆蓋、重點細分行業(ye) 中小企業(ye) 數字化改造全覆蓋。
數字產(chan) 業(ye) 的發展基礎是數據。為(wei) 此,福建省不斷夯實數字底座。目前全省已建成5G基站超過7.1萬(wan) 個(ge) ,千兆光網覆蓋超過1600萬(wan) 戶家庭。在數據資源方麵,當地上線了福建大數據交易平台,成立了福建大數據集團,進一步加強數據匯聚共享和價(jia) 值挖掘。截至目前,平台已經掛牌的數據產(chan) 品突破200款,圍繞金融、應急、安全、醫療、健康等開展首批12個(ge) 大數據開發示範項目建設,並推動建設福州東(dong) 南大數據產(chan) 業(ye) 園等大數據示範園區。
為(wei) 加快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打造具有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福建泉州持續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研究製定推動泉州數字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措施,推進數字技術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不久前,國家智能鑄造產(chan) 業(ye) 創新(泉州)中心順利實現運行,其具備的3D打印能力解決(jue) 了模具製備周期長、成本高和難以製作曲麵等複雜構件的難題;數字福建(安溪)產(chan) 業(ye) 園建成可容納8000個(ge) 機櫃的T4等級大數據中心,已投產(chan) 標準機櫃4600個(ge) ,可提供數據存儲(chu) 、數據交換、數據處理、數據備份恢複等專(zhuan) 業(ye) 數據服務,成為(wei) 福建省大數據產(chan) 業(ye) 重點園區和“數字福建”重要承載基地。
產(chan) 業(ye) 發揮數字優(you) 勢
當下蓬勃發展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已成為(wei) 廣東(dong) 各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在東(dong) 莞市鬆山湖高新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千億(yi) 元規模的支柱產(chan) 業(ye) 。近年來,鬆山湖集聚高等院校、科研平台等高端創新資源,出台促進集成電路設計產(chan) 業(ye) 發展等扶持政策,大力建設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集聚區,以“一區多園”模式分主題、分重點打造多品類、差異化的軟件產(chan) 業(ye) “園中園”,成功聚集了一批龍頭企業(ye) 、鏈主企業(ye) ,形成較為(wei) 完整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鏈。而廣州海珠區的琶洲人工智能與(yu) 數字經濟試驗區,已成為(wei) 全國數字龍頭企業(ye) 最集聚、數字產(chan) 業(ye) 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近年來,琶洲采取“產(chan) 業(ye) 先行”招商政策,引進騰訊、阿裏巴巴、唯品會(hui) 、科大訊飛等龍頭企業(ye) 紮堆聚集建設總部及研發中心,並以“大總部”集聚“中小總部”,落地超200家產(chan) 業(ye) 鏈子項目,形成產(chan) 業(ye) 互聯網、遊戲等數字產(chan) 業(ye) 創新鏈條。
“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高度依賴信息網絡、互聯網平台開展協同製造,需要企業(ye) 、機構等主體(ti) 共同參與(yu) 建設,實現要素資源優(you) 化配置。”浙江省工業(ye) 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長劉兵表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關(guan) 鍵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
在杭州,一些平台型企業(ye) 開始破“圈”行動。今年1月,阿裏巴巴、新華三等9家龍頭企業(ye) 簽署《智能物聯產(chan) 業(ye) “鏈主”企業(ye) 培育計劃書(shu) 》,加大關(guan) 鍵技術聯合攻關(guan) ,共建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生態,促進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內(nei) 企業(ye) 提質增效。杭州提出,打造萬(wan) 億(yi) 元級智能物聯產(chan) 業(ye) 生態圈,每年將力爭(zheng) 50個(ge) 億(yi) 元以上項目,加快布局元宇宙、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未來產(chan) 業(ye) ,不斷開辟產(chan) 業(ye) 發展新賽道,讓這片數字經濟熱土上湧現更加硬核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
作為(wei) 數字中國建設的先行者,福建一直走在先行先試的道路上。
從(cong) 全球最先進的恒美超寬幅8K超高清偏光片生產(chan) 線投產(chan) ,到福州京東(dong) 方第8.5代半導體(ti) 顯示生產(chan) 線榮膺“燈塔工廠”。當前,福州市正在積極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新賽道格局,推動各行業(ye) 數字化轉型。福州市市長吳賢德表示,近年來福州數字經濟規模持續壯大,從(cong) 2018年的2800億(yi) 元增長到2022年的超6100億(yi) 元,占GDP比重也從(cong) 36%提高到超50%。福州立足產(chan) 業(ye) 基礎和優(you) 勢,重點打造軟件信息、大數據、物聯網、顯示光電等五大產(chan) 業(ye) 基地。同時,高意、福晶等企業(ye) 在光通訊、激光等細分市場領域,都處於(yu) 全國乃至全球領先水平,光電產(chan) 業(ye) 集群效應越來越凸顯。
仍有難題待突破
當前,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化發展還麵臨(lin) 著各地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資源稟賦差異較大,難以實現協同發展等問題。為(wei) 此,多地紛紛出台舉(ju) 措,為(wei) 數字集群的未來發展鋪路。
2022年,廣東(dong) 發布全國首個(ge) 數字經濟發展指引性文件《廣東(dong) 省數字經濟發展指引1.0》,全麵挖掘、提煉各地優(you) 秀案例和可行路徑,以詳盡的“施工圖”和“案例庫”,支持推動各地探索出適用性強、特色化程度高的發展模式和路徑。根據指引,廣東(dong) 將從(cong) 省級層麵加大扶持,鼓勵各地市因地製宜打造錯位協同的特色產(chan) 業(ye) 基地和園區,培育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同時將建設運營一批產(chan) 業(ye) 孵化加速平台,提升重點園區的產(chan) 業(ye) 孵化能力。尤其在集成電路、核心軟件等數字經濟“基石”領域將加強統籌規劃、科學布局。如在集成電路領域,支持廣州、深圳、珠海協同打造涵蓋設計、製造、封測等環節的全產(chan) 業(ye) 鏈,推動佛山、惠州、東(dong) 莞、中山、江門等在封裝測試、半導體(ti) 材料等領域集聚發展。
作為(wei) 數字經濟大省,廣東(dong) 近年來陸續出台《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加快數字化發展意見》等法規政策,加快培育新一代電子信息、軟件與(yu) 信息服務、超高清視頻顯示、半導體(ti) 與(yu) 集成電路、智能機器人等數字經濟領域戰略性產(chan) 業(ye) 集群,發揮省領導定向聯係負責的“鏈長製”作用,建立“一張龍頭骨幹和隱形冠軍(jun) 企業(ye) 清單、一份重點項目清單、一套創新體(ti) 係、一個(ge) 政策工具包、一家戰略谘詢支撐機構”的“五個(ge) 一”工作體(ti) 係,聚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政策賦能下,廣東(dong) 數字經濟規模在2021年達到5.9萬(wan) 億(yi) 元,連續5年居全國首位;電子信息製造業(ye) 規模連續31年居全國第一,軟件業(ye) 務收入多年保持全國前兩(liang) 位,智能終端、4K電視產(chan) 量等均居全國前列。
去年5月,廣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正式啟動粵港澳大灣區(黃埔)國際算法算例大賽,同時發布全國首個(ge) 國家級開發區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專(zhuan) 項扶持政策“算力算法10條”,以政策“組合拳”推動核心算法成果推廣和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不到一年時間,賽事吸引了全球439所頂尖高校,以及華為(wei) 、騰訊、阿裏巴巴、百度、廣汽集團等454家人工智能企業(ye) 參加。“我們(men) 將以大賽吸引各界共建大灣區數字經濟創意高地和產(chan) 業(ye) 生態圈,推動黃埔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黃埔區副區長徐丹表示。
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的發展,離不開堅實的人才支撐。目前,福建省數字人才總體(ti) 規模仍然較小,高層次領軍(jun) 人才、跨行業(ye) 複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短缺是製約福建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更快發展的一大難題。據了解,下一步福建將高質量建設省級創新實驗室,加快建設福州科學城、廈門未來科技城、泉州時空科創基地,吸引高層次數字領域專(zhuan) 才機構、創新要素集聚福建。
浙江也正不斷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培育壯大龍頭企業(ye) ,以技術創新為(wei) 核心,構建更加成熟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生態。2022年,浙江全省數字經濟規模約4萬(wan) 億(yi) 元,增長12%。今年,浙江提出以更大力度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光芯片、網絡安全等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搶占關(guan) 鍵技術製高點,進一步重塑平台優(you) 勢、激活數據要素。劉兵建議,有關(guan) 部門應突破行政邊界,以產(chan) 業(ye) 為(wei) 導向,搭建更多具有公共服務性質的數字平台,引導中小企業(ye) 加速融入數字化轉型;平台型服務企業(ye) ,要相互借力,將“龍舟”組建成“艦隊”,從(cong) 各自為(wei) 戰走向強強聯合、優(you) 勢互補,深度參與(yu) 產(chan) 業(ye) 分工合作,提升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條的數字化水平。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