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8-23 09:02:13 人民日報

8月21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三批2930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截至目前,我國“小巨人”企業(ye) 數量已達4762家。作為(wei) 中小企業(ye) 中的佼佼者,“小巨人”企業(ye) 在推動中小企業(ye) 由小到大、由大到強、由強變優(you) 中起著關(guan) 鍵的承上啟下作用。
前不久,工信部、財政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培育發展製造業(ye) 優(you) 質企業(ye) 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明確方向舉(ju) 措。“十四五”期間,要培育百萬(wan) 家創新型中小企業(ye) ,10萬(wan) 家省級“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1萬(wan) 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和1000家“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力爭(zheng) 到2025年,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更好推動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助力實體(ti) 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記者采訪了工信部有關(guan) 負責人及相關(guan) 專(zhuan) 家。
優(you) 質企業(ye) 快速成長,但總體(ti) 規模較小
“企業(ye) 不分大小,隻要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高、在製造業(ye) 基礎和產(chan) 業(ye) 鏈中發揮獨特作用,都是製造業(ye) 優(you) 質企業(ye) 。”工信部產(chan) 業(ye) 政策與(yu) 法規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一批優(you) 質企業(ye) 快速成長、脫穎而出。從(cong) 全球看,2020年我國有133家企業(ye) 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居於(yu) 全球首位。從(cong) 國內(nei) 看,2020年我國製造業(ye) 企業(ye) 500強入圍門檻提高到100億(yi) 元,較2012年的64億(yi) 元增長了56%。
中國信通院信息化與(yu) 工業(ye) 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長鞏天嘯認為(wei) ,製造業(ye) 優(you) 質企業(ye) 普遍聚焦實業(ye) 主業(ye) ,在綜合實力和產(chan) 業(ye) 鏈帶動方麵表現突出,主要呈現出4個(ge) 特征:一是創新能力突出,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平均研發強度達到5%,是全國規上工業(ye) 企業(ye) 平均水平的5倍。二是質量效益優(you) 勢突出。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近三年平均主營業(ye) 務收入增長率24.7%、銷售利潤率11.1%,遠高於(yu) 製造業(ye) 平均水平。三是國際化程度較高。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主營產(chan) 品出口額占主營業(ye) 務收入比例近30%。四是產(chan) 業(ye) 鏈協同提升作用明顯。
近年來,我國優(you) 質企業(ye) 量質齊升,一些前沿方向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但與(yu) 建設製造強國、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相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從(cong) 數量上看,優(you) 質企業(ye) 總體(ti) 還比較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ye) 研究所研究員馬源說,2016年至今,我國先後培育5批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和3批4762家“小巨人”企業(ye) ,領航企業(ye) 培育剛剛起步,較難支撐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
從(cong) 質量上看,優(you) 質企業(ye) 水平仍不夠高。以創新能力來看,馬源說,2019年全球創新2500強企業(ye) 中,我國企業(ye) 平均研發強度為(wei) 3.29%。“我國大企業(ye) 、中小企業(ye) 的平均壽命分別為(wei) 7—8年、2.5年。”鞏天嘯表示。
賽迪研究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所長關(guan) 兵說,《意見》的出台,將為(wei) 塑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優(you) 質企業(ye) 厚植培育土壤,助力其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中站穩腳跟,重塑競爭(zheng) 優(you) 勢。鞏天嘯認為(wei) ,《意見》有利於(yu) 企業(ye) 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在細分領域朝著“專(zhuan) 精特新”持續做強做優(you) 做大,從(cong) 長遠看有利於(yu) 保障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首次提出構建梯度培育格局
《意見》首次提出構建梯度培育格局,促進各類企業(ye) 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帶動提升,力爭(zheng) 到2025年,梯度培育格局基本形成,發展形成萬(wan) 家“小巨人”企業(ye) 、千家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和一批產(chan) 業(ye) 鏈領航企業(ye) 。
馬源表示,處在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ye) ,遇到的發展瓶頸和困難不同,開展梯隊培育有利於(yu) 分級分類、精準施策、讓政策供給更加有的放矢。
“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不僅(jin) 是龍頭企業(ye) 的競爭(zheng) ,也是大中小企業(ye) 協調發展的競爭(zheng) ;也不簡單是產(chan) 品的競爭(zheng) ,而是背後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競爭(zheng) ,是處在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不同環節的企業(ye) 實力的競爭(zheng) 。”在關(guan) 兵看來,上下遊企業(ye) 各自聚焦主業(ye) ,提供不同的部件或配件,彼此協同分工、緊密配合,才能保證不出現斷鏈。梯度培育有助於(yu) 更好梳理供應鏈,增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
“構建優(you) 質企業(ye) 梯度培育格局,有助於(yu) 充分發揮大企業(ye) 在技術、標準、市場等方麵的生態主導力,帶動提升中小企業(ye) 在各自產(chan) 品領域形成獨特優(you) 勢和產(chan) 業(ye) 地位,實現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相互補位、共同做強的新格局。”馬源認為(wei) ,在梯度培育中,需要把握幾個(ge) 關(guan) 鍵點——
注重培育企業(ye) 創新能力。在以市場化為(wei) 導向來推動企業(ye) 技術、產(chan) 品創新的同時,也要注重對企業(ye) 創新所需關(guan) 鍵要素資源的支持,在資金、人才等方麵給予更多空間。
著眼於(yu) 產(chan) 業(ye) 鏈精準施策。每個(ge) 企業(ye) 的痛點和瓶頸各不相同,要分門別類、係統梳理出突出問題,政企聯手突破攻克。同時,處在產(chan) 業(ye) 鏈不同環節的優(you) 質企業(ye) 有各自的優(you) 勢和短板。要立足鍛長板,鞏固優(you) 勢領域,也要抓緊補短板,強鏈補鏈,提升產(chan) 業(ye) 鏈自主可控能力。
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產(chan) 業(ye) 鏈
“依托優(you) 質企業(ye) 組建創新聯合體(ti) 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支持領航企業(ye) 整合產(chan) 業(ye) 鏈資源,聯合中小企業(ye) 建設先進製造業(ye) 集群”“鼓勵優(you) 質企業(ye) 在全球布局研發設計中心,有效對接和利用全球資源”……專(zhuan) 家認為(wei) ,《意見》舉(ju) 措係統全麵、針對性強,較好呼應了當前製造業(ye) 企業(ye) 的發展訴求,有助於(yu) 企業(ye) 做強做優(you) 做大。
如何將切實舉(ju) 措轉化為(wei) 企業(ye) 真切感受?專(zhuan) 家建議,在實踐中應注意把握3個(ge) 方麵更好推動政策落地——
找準政府定位。“各地相關(guan) 部門應把握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ye) 成長規律,在厚植土壤、優(you) 化環境、做好服務等方麵下功夫。”鞏天嘯認為(wei) ,相關(guan) 部門應避免直接幹預特定行業(ye) 或企業(ye) 的生產(chan) 經營活動和資源要素配置,防止出現拔苗助長等情況。
聚焦重點產(chan) 業(ye) 鏈。“我國製造業(ye) 企業(ye) 數量眾(zhong) 多,納入培育梯隊的優(you) 質企業(ye) 數量是有限的。”馬源建議,應優(you) 先聚焦重點行業(ye) ,特別是探索在關(guan) 係國家戰略和國計民生、產(chan) 業(ye) 鏈較長、示範作用顯著的領域開展領航企業(ye) 創建和培育,在優(you) 質企業(ye) 培育試點工作基礎上,充分發揮示範作用,組織培訓和經驗交流,激發爭(zheng) 優(you) 創先的發展氛圍。
堅持問題導向。在國際環境日趨複雜、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加快演進、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的背景下,優(you) 質企業(ye) 培育和發展麵臨(lin) 新情況新問題。工信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要加強對企業(ye) 發展新情況、新問題的跟蹤監測,創新政策工具和服務手段,針對製約企業(ye) 發展的突出瓶頸問題精準施策,提供高效服務。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