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4-07 09:36:09 經濟參考報

作為(wei) 改革開放重要的試驗田,自貿試驗區正快馬加鞭推進建設進度。《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從(cong) 目前各項指標來看,今年以來自貿試驗區在吸收外資、外貿進出口以及新設市場主體(ti) 方麵實現了“開門紅”,並在放寬市場準入、推進數字化改革、加大科技金融創新等方麵醞釀更多突破。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廣西自貿試驗區新設立企業(ye) 6320家,同比增長402%,其中,新設立外資企業(ye) 32家,同比增長146%,預計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352%。
安徽自貿試驗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底區內(nei) 新設立企業(ye) 3999家,京東(dong) 全球超級港等一大批重大項目簽約入駐,總數達438個(ge) ,協議引資額3195億(yi) 元;蔚來汽車、歐菲光等91家總部類項目落戶。
成績單上的亮點還在不斷增加。近日,重慶自貿試驗區北碚板塊總部基地正式落成。當天,北碚區還迎來了49個(ge) 項目集中簽約和開工、竣工,涉及投資總額達280億(yi) 元,覆蓋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基礎設施、休閑旅遊、公共服務等領域。
另外,北京自貿試驗區成立以來,朝陽區積極對標先進地區,圍繞全球化招商、總部經濟、數字經濟、國際金融等8個(ge) 領域,研究製定了“CBD高質量發展18條”,並全麵啟動北京CBD全球招商體(ti) 係建設。今年以來,CBD招商服務中心落地了122家重點企業(ye) 。
這些都是我國自貿試驗區成績的縮影。商務部數據顯示,從(cong) 2013年設立上海自貿試驗區以來,經曆數次擴圍自貿試驗區總數達到21個(ge) ,共計67個(ge) 片區。除去2020年9月底揭牌的北京、湖南、安徽3個(ge) 自貿試驗區,前18家自貿試驗區去年共新設企業(ye) 39.3萬(wan) 家,實際使用外資1763.8億(yi) 元,實現進出口總額4.7萬(wan) 億(yi) 元,以不到全國千分之四的國土麵積,實現了占全國17.6%的外商投資和14.7%的進出口,為(wei) 穩外貿穩外資發揮了重要作用。
政策支持之下,各自貿試驗區也加大了改革創新的步伐。將於(yu) 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提出,自貿試驗區在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商貿服務、專(zhuan) 業(ye) 服務、文化服務、社會(hui) 服務等現代服務業(ye) 和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ye) 以及現代農(nong) 業(ye) 等領域擴大開放,逐步減少或者取消對國內(nei) 外投資的準入限製。
浙江自貿試驗區正在全麵推進數字化改革,打造全省數字化改革的戰略高地。在日前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浙江省自貿辦副主任張錢江表示,當前“數字自貿區”的建設重點是打造數字全產(chan) 業(ye) 鏈。通過數字確權、加工、存儲(chu) 、交易、監管來構建數字全產(chan) 業(ye) 鏈;通過數據確權、數據交易、跨境數據的安全有序流動來構建“數字貿易全產(chan) 業(ye) 鏈”。
安徽自貿試驗區合肥片區則在推進更多創新驅動,在科技金融方麵,探索建立“股權投資+政府基金+社會(hui) 資本+風險投資+專(zhuan) 項基金”五位一體(ti) 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資體(ti) 係,以股權代投機製、成果轉化專(zhuan) 項基金等方式,定向投資科技創新孵化項目。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