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有料到,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給世界經濟按下了“暫停鍵”。中國以巨大的犧牲和付出,控製住了疫情,而一季度GDP史無前例地下降了6.8%。
科學統籌疫情防控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依靠黨(dang) 中央的堅強領導,依靠改革開放40多年鍛造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的“強勁肌體(ti) ”,依靠14億(yi) 中國人的艱苦奮鬥,至二季度,中國經濟經受住了疫情大考,超出預期地“由負轉正”。
回望“驚心動魄”的上半年,環顧“一個(ge) 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穩步複蘇的中國經濟正自信地走出陰霾,並呈現出新的變化與(yu) 特征——
堅持用全麵、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
內(nei) 外雙循環創造廣闊空間
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曆史關(guan) 口,構建完整的內(nei) 需體(ti) 係,逐步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成為(wei) 我們(men) 謀劃中國經濟新征程的題中要義(yi) 。
把時間調回3月底,此時,複工複產(chan) 正加快推進,經濟社會(hui) 已經重啟。然而,開始重啟並不等於(yu) 完全複蘇,經濟引擎需要強大新動力。4月17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提出,要堅定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召開會(hui) 議提出“構建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強調要“打通堵點、連接斷點”“暢通產(chan) 業(ye) 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hui) 循環”。
作為(wei) 一個(ge) 動態循環係統,經濟社會(hui) 不能長期低位運行,必須盡快回歸常態化的良性循環。麵對全球經濟衰退陰雲(yun) 籠罩、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循環受阻的現狀,這種緊迫性尤為(wei) 突出。專(zhuan) 家認為(wei) ,所謂循環不暢,主要來自於(yu) 疫情的影響,同時交織了國外疫情對全球供應鏈、貿易鏈的衝(chong) 擊。構建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有利於(yu) 分散風險。內(nei) 外兼修,不僅(jin) 能為(wei) 我國經濟行穩致遠保駕護航,還能為(wei) 疫情籠罩下的世界經濟注入信心。
“水晶晶的南潯,響亮亮的地板。”近日,浙江湖州市南潯區南潯鎮久盛地板公司的網絡直播間裏,久盛地板生產(chan) 係統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徐立正在推介新品,一波波促銷福利將直播氣氛推向高潮。3場直播觀看總人次超過150萬(wan) ,線上成交近2萬(wan) 單。為(wei) 帶動消費,南潯鎮成立了“消費專(zhuan) 班”精準對接,推出以直播帶貨、生鮮電商、發放消費券為(wei) 代表的線上消費新模式,產(chan) 品銷量增長明顯。
上海迪士尼樂(le) 園宣布5月11日重新開門迎客的消息,得到了遊客們(men) 以實際行動予以的回應。這是全球六大迪士尼樂(le) 園裏首個(ge) 宣布重啟的樂(le) 園。宣布開園後,首日門票和首個(ge) 周六門票“秒光”;開售不到1小時,首周門票已售罄。
無論是南潯鎮的線上消費還是上海迪士尼樂(le) 園的線下消費,都是構建國內(nei) 循環的關(guan) 鍵之舉(ju) 。消費已連續6年成為(wei) 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商務部有關(guan) 負責人說,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市場克服疫情衝(chong) 擊,實現逐月回暖,基本生活品消費持續增長,升級類商品比較活躍,住行類商品零售得到改善。這說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與(yu) 追求依然增長,體(ti) 現了我國消費市場發展潛力大、韌性強。
從(cong) 當前經濟運行情況看,隨著國家各類政策舉(ju) 措出台落地,雙循環的內(nei) 生動力不斷輸出,生產(chan) 與(yu) 消費正加速對接。發電量、貨運量、糧食生產(chan) 、生豬供給、農(nong) 民工就業(ye) 等,被認為(wei) 是衡量經濟複蘇的五大重要先行指標,新機恰恰在這5個(ge) 指標中孕育。城市夜間的燈更亮了,路上的交通變得繁忙了,糧食再獲豐(feng) 收,生豬生產(chan) 恢複,農(nong) 民工返崗順利,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
燦若星河的燈光下,每天數十萬(wan) 家商鋪恢複營業(ye) ,成千上萬(wan) 家製造業(ye) 企業(ye) 複工運行。7月1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6月份全社會(hui) 用電量同比增長6.1%。國家電力調度中心公布數據顯示,6月11日當天,全國日用電量創下了今年以來新高,截至目前,這條反映日用電量變化的曲線持續走高。
從(cong) 沿海到內(nei) 地,鐵路列車、貨運車輛奔跑軌跡組成的運動線條,正在成倍增長。一條條流動曲線,蘊藏著人暢其行、貨暢其流的無限活力。7月11日,國家鐵路集團發布數據,上半年國家鐵路累計發送貨物16.9億(yi) 噸,同比增長3.6%,其中,6月份日均貨物發送量突破1000萬(wan) 噸,創今年新高。
端牢中國飯碗,糧食供給有保障。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布消息,今年全國夏糧總產(chan) 量達2856億(yi) 斤,比2019年增加24.2億(yi) 斤,產(chan) 量創曆史新高。最新農(nong) 情調度顯示,目前夏播糧食已進入收尾階段。各主產(chan) 區種植方式不斷向綠色高效方向調整,為(wei) 糧食穩產(chan) 提質奠定基礎。
生豬供給關(guan) 係物價(jia) 指數和千家萬(wan) 戶“菜籃子”,全國生豬存欄連續5個(ge) 月環比增長。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監測,6月末全國生豬存欄大約3.4億(yi) 頭,比去年底增加近3000萬(wan) 頭。在生豬養(yang) 殖大縣江西省崇義(yi) 縣,今年預計新增生豬年產(chan) 能12.3萬(wan) 頭。“我又貸款50萬(wan) 元投入豬場建設。”崇義(yi) 縣橫水鎮茶灘豐(feng) 順養(yang) 殖場負責人謝祥春說,剛出欄一批豬,收益很好,下一步還要擴大養(yang) 殖規模。
農(nong) 民工就業(ye) 是市場之基。一方麵,返鄉(xiang) 留鄉(xiang) 農(nong) 民工就業(ye) 空間不斷拓展。各地加快實施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項目,有序恢複鄉(xiang) 村休閑旅遊業(ye) ,積極拓展縣域就業(ye) 崗位。據統計,全國新增返鄉(xiang) 留鄉(xiang) 農(nong) 民工就地就近就業(ye) 800多萬(wan) 人。另一方麵,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數量整體(ti) 超過去年。國務院扶貧辦統計,25個(ge) 省份已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2830.91萬(wan) 人,是去年外出務工總數的103.73%。
五大先行指標的變化孕育著新機遇,蘊含著新理念。從(cong) 第一產(chan) 業(ye) 看,新機在於(yu) 夯實產(chan) 業(ye) 基礎,優(you) 化農(nong) 產(chan) 品結構,提高抗風險能力;從(cong) 第二產(chan) 業(ye) 看,新機在於(yu) 著力發展先進製造業(ye) ,推進工業(ye) 化深度發展,構建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從(cong) 第三產(chan) 業(ye) 看,新機在於(yu) 推進吸納就業(ye) ,轉變服務方式。總體(ti) 看,雙循環以國內(nei) 循環為(wei) 主,將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yu) 國際合作與(yu) 競爭(zheng) 的新優(you) 勢。
在開發好國內(nei) 市場的同時,還要對接暢通國際市場。疫情初期,中國疫情較重,國外疫情較輕,國際社會(hui) 擔心疫情會(hui) 對中國經濟造成嚴(yan) 重衝(chong) 擊,也會(hui) 影響在華投資;疫情中後期,中國疫情得到有效控製,全球疫情不斷蔓延,國際社會(hui) 又擔心中國“自保”。麵對風雲(yun) 變幻的國際形勢,中國擴大開放的步伐堅定從(cong) 容。中國一係列對外開放的新舉(ju) 措堅定了全球戰“疫”的信心。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ti) 方案》公布後,海南吸引著世界的目光。“我們(men) 會(hui) 更加注重外資的引進,更加注重境外人才的引進,全力落實好自由貿易港的各項政策。”海南省主要負責人表示,歡迎全世界投資者和各類人才到海南投資興(xing) 業(ye) ,積極參與(yu)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新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麵清單對外發布。在全國外商投資準入負麵清單已從(cong) 93條減到40條的基礎上,新版全國外商投資準入負麵清單由40條減至33條,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麵清單由37條減至30條。在世界經濟受疫情衝(chong) 擊的情況下,很多外資企業(ye) 對中國抱有期待,繼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麵清單,堅定了外資對中國擴大開放的信心,而中國也將通過開放激發新活力。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ge) 月,全國高技術產(chan) 業(ye) 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
人們(men) 從(cong) 越來越多的企業(ye) 行動中看到了外商投資的信心。在安徽,德國大眾(zhong) 汽車公司新增約20億(yi) 歐元投資,用於(yu) 汽車電動化發展;在天津,雀巢公司的一條全球最先進的冰激淩生產(chan) 線剛剛投入使用,又增資7.3億(yi) 元,開始建設全新品類生產(chan) 線;6月中旬,美國運通正式落地中國,成為(wei) 國內(nei) 首家獲得銀行卡清算業(ye) 務許可證的外卡組織。高通、強生、埃克森美孚、嘉吉等外資企業(ye) 也紛紛加快在中國市場布局。
展望下半年,出口轉內(nei) 銷是否會(hui) 增加國內(nei) 市場的壓力?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說,我國企業(ye) 出口轉內(nei) 銷的積極性在提高,潛力較大。優(you) 質的出口產(chan) 品轉內(nei) 銷,對國內(nei) 市場而言並非隻是此消彼長的替代關(guan) 係。和國際貿易一樣,既有貿易轉移,但更有貿易創造,其將進一步豐(feng) 富國內(nei) 市場供給,增加消費者選擇,帶動消費升級;同時,國際市場長期形成的通用國際規則也有助於(yu) 改善國內(nei) 營商環境,有助於(yu) 暢通流通“大動脈”,激發市場活力和有效需求,最終推進形成國內(nei) 大循環,推動實現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構建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個(ge) 係統工程,既涉及國內(nei) 也涉及國際,既包括供給側(ce) 也包括需求側(ce)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當前,在世界經濟出現大麵積停擺的情況下,我國在疫情阻擊戰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整體(ti) 經濟的自我複蘇非常好,這說明我們(men) 有能力實現以國內(nei) 經濟為(wei) 主的供求自我循環的基礎。未來,中國作為(wei) 世界工廠的地位不會(hui) 變,作為(wei) 全球創新中心的地位會(hui) 進一步強化,在全球價(jia) 值鏈的提升速度會(hui) 進一步加快。
產(chan) 業(ye) 鏈穩定築牢經濟根基
疫情發生之初,正值春節假期,最短缺的就是醫療物資,其中與(yu) 每個(ge) 人息息相關(guan) 的就是口罩。
2月13日,一個(ge) 好消息傳(chuan) 來了。網紅品牌五菱聯合供應商轉型生產(chan) 的第一批口罩正式下線,並批量出貨,其口罩包裝盒上那句“人民需要什麽(me) ,五菱就造什麽(me) ”的標語一時間刷爆朋友圈。通過緊急轉產(chan) ,五菱獲得了醫療器械經營許可並通過了專(zhuan) 業(ye) 檢驗,成為(wei) 了一家具備口罩研發生產(chan) 、經營等相關(guan) 資質的汽車企業(ye) 。
打贏疫情防控保衛戰,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對防疫物資的保障起了關(guan) 鍵作用。
“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便迅速動起來——複工、擴產(chan) 、轉產(chan) 、跨界,互相補缺配合聯動,防疫物資產(chan) 能迅速躍升。我國口罩日產(chan) 量從(cong) 1月底的1000萬(wan) 隻快速提升至5億(yi) 隻,同時我國還向國外緊急提供了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大量防疫物資——正是擁有如此韌性的產(chan) 業(ye) 鏈才能跑出這樣的中國速度。
艱難時刻,中國產(chan) 業(ye) 鏈沒有“掉鏈子”,背後是中國環環相扣的生產(chan) 鏈條和係統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作支撐。
目前,我國擁有41個(ge) 工業(ye) 大類、207個(ge) 工業(ye) 中類、666個(ge) 工業(ye) 小類,是全世界惟一擁有聯合國產(chan) 業(ye) 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ye) 門類的國家。完整的工業(ye) 產(chan) 業(ye) 鏈可控度高、可追溯性強。上中下遊各個(ge) 環節之間、不同產(chan) 品之間能夠實現協調合作,極大增加了生產(chan) 以及流通過程中的穩定性。
艱難時刻,中國產(chan) 業(ye) 鏈沒有“掉鏈子”,背後還挺立著一個(ge) 個(ge) 勇於(yu) 擔當的龍頭企業(ye) 。
每天早上7點,濰柴集團各個(ge) 生產(chan) 車間就開始了新一天的忙碌,一個(ge) 個(ge) 市場訂單如期交付,新的訂單又紛至遝來。從(cong) 農(nong) 曆大年初三複工後,濰柴的生產(chan) 線就一直沒有停過,並直接帶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300多家企業(ye) 複產(chan) 滿產(chan) 。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5月1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強調,要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繼續圍繞重點產(chan) 業(ye) 鏈、龍頭企業(ye) 、重大投資項目,打通堵點、連接斷點,加強要素保障,促進上下遊、產(chan) 供銷、大中小企業(ye) 協同複工達產(chan) 。
以大帶小、上下聯動,為(wei) 了推動產(chan) 業(ye) 鏈聯動複工複產(chan) ,工信部前期梳理了重點產(chan) 業(ye) 鏈中51家大型龍頭企業(ye) 與(yu) 7300餘(yu) 家核心配套企業(ye) ,推動這些企業(ye) 較早實現複工複產(chan) 。“在此基礎上,工信部又梳理出41家龍頭企業(ye) 與(yu) 379家核心配套企業(ye) ,作為(wei) 直接開展日調度的重點企業(ye) ,精準對接推動複工複產(chan) ,取得了良好成效。”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說。
在龍頭企業(ye) 的全力帶動下,一批又一批企業(ye) “滿血複活”。武漢市首批複工的14家龍頭企業(ye) ,帶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1064家配套企業(ye) 實現協同複工;寧夏60戶“龍頭”工業(ye) 企業(ye) 帶動全區“鏈式”工業(ye) 複工複產(chan) ;上汽紅岩帶動了重慶兩(liang) 江新區內(nei) 30多家供應商全麵恢複活力;上汽大眾(zhong) 南京分公司帶動了360多家供應商協同複工。
龍頭企業(ye) 恰如產(chan) 業(ye) 鏈上的“定海神針”,其拉動作用不僅(jin) 是推動複工複產(chan) 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國重塑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加快技術創新突破、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和產(chan) 業(ye) 鏈提升工程的必然選擇。中國企業(ye) 聯合會(hui) 、中國企業(ye) 家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兼理事長朱宏任表示,優(you) 化穩定產(chan) 業(ye) 鏈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ye) 帶動作用,抓住產(chan) 業(ye) 鏈重構機遇,提高創新能力,維護國際供應鏈穩定,保證我國產(chan) 業(ye) 鏈的安全。
“要共同維護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中國將加大力度向國際市場供應原料藥、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資等產(chan) 品。”3月26日,習(xi) 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hui) 時,向世界發出了中國的友好聲音。
3月28日,在中斷兩(liang) 個(ge) 月之後,從(cong) 武漢始發的中歐班列正式按下“重啟鍵”,恢複常態化開行,向全球源源不斷地輸送緊缺物資。目前,中歐班列主要開行城市均已實現正常運營,全行業(ye) 複工率接近100%。
保障中歐班列穩定運行和國際物流暢通,是我國多措並舉(ju) 穩定全球供應鏈的一個(ge) 縮影。為(wei) 把疫情對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影響降至最低,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guan) 總署等多部門協同發力,密集出台穩外貿政策,通過財稅、金融、出口信保等手段支持外貿企業(ye) 保市場、保訂單,引導企業(ye) 做好風險防範,全力促進外貿外資企業(ye) 恢複正常生產(chan) 經營秩序,保障全球產(chan) 業(ye) 鏈的中國環節不斷鏈。
穩定優(you) 化中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對穩定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意義(yi) 非凡。過去20年,中國逐漸成為(wei) 全球供應鏈的核心。“中國製造”擁有獨特優(you) 勢,超大的市場規模、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和完備的基礎設施為(wei) 我國發展全球產(chan) 業(ye) 鏈留足了底氣。
南京大學長江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院院長劉誌彪表示,中國製造業(ye) 的動態比較優(you) 勢仍長期存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離不開中國的供應鏈支持。中國要以產(chan) 業(ye) 鏈為(wei) 中心進行協同複工複產(chan) 複銷,並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特別是通過進一步改革開放降低營商成本,增強對外資的吸引力。
為(wei) 疫情防控分享寶貴經驗,為(wei) 全球經濟發展貢獻中國力量。麵對疫情,中國經受住了考驗,積極向世界傳(chuan) 遞開放合作、同呼吸共命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傳(chuan) 遞了負責任、有擔當的大國形象。
艱難時刻,中國產(chan) 業(ye) 鏈沒有“掉鏈子”,不僅(jin) 在於(yu) 體(ti) 量,更在於(yu) 質量。穩住了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就是抓住了發展的核心和關(guan) 鍵。中國經濟的底氣正來自於(yu) 以數字化力量為(wei) 基礎的新動能不斷發展壯大。
每天下午四五點,河北滄州肅寧縣的河韓路就會(hui) 變得異常忙碌,麵包車、三輪車、電動車等各式各樣的快遞車輛,經常把這條通往韓村的主幹道堵得水泄不通……韓村是肅寧縣第一批“淘寶村”,今年疫情期間,韓村漁具產(chan) 業(ye) 依然穩定增長,銷往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一個(ge) 平台,托起一條產(chan) 業(ye) 鏈,也讓這個(ge) 中國華北的小村莊連接起世界大市場。
用工難、資金難、原材料難、交付難、銷售難、物流難……在複工複產(chan) 過程中,多數製造企業(ye) 都遇到了類似的難題。這些因素就像多米諾骨牌,環環相扣,堵在任何一點都會(hui) 造成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斷裂。
問題很多,辦法要更多。需要我們(men) 進一步打通堵點、連接斷點,提升產(chan) 業(ye) 鏈質量。這其中,推動創新是最為(wei) 關(guan) 鍵的環節。
穩定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不僅(jin) 是應對風險挑戰的關(guan) 鍵之舉(ju) ,更是著眼長遠,贏得發展主動權的重要手段。鞏固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強化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領先地位,中國正在努力實現這個(ge) 目標。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對各國經濟造成較大衝(chong) 擊,但我國以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為(wei) 代表的“新基建”,將在重塑提升產(chan) 業(ye) 鏈中發揮重要作用,促進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值得關(guan) 注的是,“新基建”重要組成部分,人工智能、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在當前的複工複產(chan) 達產(chan) 中,已經顯露出服務社會(hui) 、發展經濟的重要價(jia) 值,未來穩定優(you) 化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還要努力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借“新基建”之力提升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這將有利於(yu) 穩定企業(ye) 生產(chan) ,提升中國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
化危為(wei) 機不是一句空話,要在一條條產(chan) 業(ye) 鏈與(yu) 供應鏈中尋找整合、重塑、延展的機會(hui) ,進而實現質變提升。在帆軟數據應用研究院院長楊揚看來,未來,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不再是上下遊環節的簡單銜接,而是向著更加多元複雜的生態係統轉變。
展望未來,隻要我們(men) 保持定力、把宏觀調控各項舉(ju) 措落實落細,加強要素保障,穩住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從(cong) 中深挖潛力、釋放活力創造力,就一定能實現保增長、保民生的目標,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奠定堅實的產(chan) 業(ye) 基礎。
新經濟新動能逆勢成長
“買(mai) 它,買(mai) 它!”在帶貨主播們(men) 亢奮而又接地氣的叫賣聲中,“618”網絡購物節釋放著人們(men) 被疫情壓抑的消費欲望。數字經濟的全麵開花,挖掘出了中國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
疫情防控期間,從(cong) 新業(ye) 態的湧現到新消費的擴展,從(cong) 新就業(ye) 的創造到數字化的發展,中國經濟出現了一係列新特點、新趨勢、新機遇。
居家防疫期間,“萬(wan) 物皆可網購”已經成為(wei) 趨勢。除生鮮類產(chan) 品大幅增長外,寵物生活、遊戲設備和健身訓練類的商品也頗受人們(men) 追捧。手遊、直播、網購等以手機為(wei) 基礎的行業(ye) 增長明顯,新零售行業(ye) 出現新的變化。
自企業(ye) 開展遠程辦公、學校開始遠程教學以來,一款數字辦公軟件火起來了。2月3日複工以來,智能移動辦公平台釘釘上有超過1000萬(wan) 家企業(ye) 組織的2億(yi) 上班族在線開工,大約5000萬(wan) 學生通過釘釘在線上課。
有人在線辦公,不耽誤上班掙錢。還有人選擇了在家開店,遠程掙錢。數據顯示,2月份每天有超過3萬(wan) 人到淘寶開新店,還有更多人把以前沒有經營下去的淘寶“老店”重新開了起來。數字經濟的發展讓每一個(ge) 人都能線上“雲(yun) 複工”,全民直播也成為(wei) 熱潮。
新業(ye) 態、新商機、新產(chan) 業(ye) ……疫情助推下的“新”經濟浪潮勢不可擋,不斷發掘新應用場景,創造全新商業(ye) 圖景,彰顯中國經濟發展新氣質、新機遇。
從(cong) 各地出爐的一季度經濟成績單可窺見一斑。
浙江一季度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分別恢複到去年同期的97.3%和95.6%;
山東(dong) 一季度以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為(wei) 代表的“四新”經濟投資增長6.4%,同比回升13.9個(ge) 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43.7%;
安徽一季度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增加值增長16.5%,網上商品零售額增長33.5%,通過互聯網實現餐費收入增長36.8%;
“新經濟新動能逆勢成長。”黃利斌表示,在疫情防控中,遠程教育、在線醫療、網絡視頻等新興(xing) 需求快速擴張。一季度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3.2%,移動互聯網流量在去年同期增長129.1%的基礎上再增長39.3%。
經過抗疫的特殊洗禮,以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等為(wei) 代表的新經濟愈發彰顯巨大的發展潛能,正成為(wei) 各地經濟穩中求進的重要支撐點和著力點。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對經濟造成衝(chong) 擊,但完全可以危中尋機、化危為(wei) 機。
更大力度支持新經濟發展,已經成為(wei) 中國穩經濟謀發展增後勁的重頭戲。疫情發生以來,從(cong) 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重磅新政接連啟幕,為(wei) 新經濟發展厚植沃土。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印發《關(guan) 於(yu) 推進“上雲(yun) 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大力發展共享經濟、數字貿易、零工經濟,支持新零售、在線消費、無接觸配送、互聯網醫療、線上教育、一站式出行、共享員工、遠程辦公、“宅經濟”等新業(ye) 態。
工信部提出要繼續加大支持和引導,不斷增強新經濟新動能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大力支持5G、人工智能、工業(ye) 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創新和產(chan) 業(ye) 應用。
商務部表示,加快培育發展新型消費,促進消費新業(ye) 態、新模式、新場景普及應用;加快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支持線上經濟、平台經濟合規有序發展。
地方也紛紛行動搶灘布局新經濟。上海市明確,集聚優(you) 勢資源,到2022年末,將上海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nei) 領先的在線新經濟發展高地。成都擬分批設立100億(yi) 元新經濟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成立新經濟專(zhuan) 業(ye) 化銀行。南京啟動新基建、新消費、新產(chan) 業(ye) 、新都市等4個(ge) 行動計劃,壯大新產(chan) 業(ye) 。
新經濟不斷孕育新就業(ye) ,成為(wei) 穩就業(ye) 的有生力量。“新就業(ye) 形態”應運而生。
多家互聯網企業(ye) 發起了與(yu) 傳(chuan) 統企業(ye) 共享員工的計劃,“共享員工”的全新用工形式迅速走紅,解決(jue) 了數以萬(wan) 計的用工問題。
掃碼、揀貨、上架……這是倪歡到南京盒馬鮮生工作的第二天,經過短暫培訓,她很快熟悉了自己的倉(cang) 庫管理工作。“真沒想到這麽(me) 快就又能上崗,有了收入,心裏特別踏實。”受疫情影響,倪歡原來工作的溫莎KTV歇業(ye) 了,在盒馬“共享員工”計劃的幫助下,倪歡有了新的工作。
從(cong) 消費端的直播生態就業(ye) 、“雲(yun) 櫃姐”,到供給端的創新迭代、產(chan) 業(ye) 帶創業(ye) 者;從(cong) 供應鏈上的數字倉(cang) 管理師,到螞蟻森林養(yang) 護員、開創大病互助共濟新模式的相互寶調查員……新消費帶動了大量新就業(ye) ,成為(wei) 中國數字經濟創新探索中的又一大亮點。
近日,人社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正式向社會(hui) 發布一批新職業(ye) ,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城市管理網格員”“互聯網營銷師”“信息安全測試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在線學習(xi) 服務師”“社群健康助理員”“老年人能力評估師”“增材製造設備操作員”等9個(ge) 新職業(ye) 。這是我國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分類大典(2015年版)》頒布以來發布的第三批新職業(ye) 。
“我國就業(ye) 結構正在向服務業(ye) 轉變,而服務業(ye) 容納就業(ye) 能力更強,廣度更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ye) 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說,數字經濟不僅(jin) 帶動了新業(ye) 態、新經濟、新模式,創造了新崗位,而且數字技術與(yu) 傳(chuan) 統通信、交通、物流行業(ye) 的融合,也會(hui) 增加就業(ye) 崗位。
變局中開啟新局。對企業(ye) 而言,新業(ye) 態新模式同樣打開了一片廣闊的藍海。
新業(ye) 態正給各行業(ye) 帶來新機遇。直播帶貨悄然走紅,盤活了萬(wan) 億(yi) 級農(nong) 村消費市場;在線教育迎來風口,使得優(you) 質教育資源得以向更大範圍輻射;文旅活動融合發展,使企業(ye) 可以通過線上拓展獲客空間……更便利的智能交互應用,更廣泛的新型消費場景,更優(you) 化的商業(ye) 服務模式,讓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成為(wei) 可能。
更進一步看,新經濟與(yu) 傳(chuan) 統行業(ye) 的深度融合,正在加速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從(cong) 過去的“包袱”中結出財富。
4月23日,天津置信有限公司複工第56天。車間生產(chan) 線上,機器人揮舞著靈活的機械手臂,搬運、焊接、組裝,一切都井然有序。
“從(cong) 鐵芯製作到成品組裝,變壓器製造過程中的17道工序都集中在這個(ge) 車間完成,占用空間更小,產(chan) 能卻提升了21%。”麵對大幅提升的生產(chan) 效率,天津置信相關(guan) 負責人難以抑製內(nei) 心的喜悅。
為(wei) 天津置信生產(chan) 線賦能的“神器”,正是電工裝備工業(ye) 雲(yun) 網。它是國網電商公司緊密結合電網企業(ye) 屬性及特征,充分依托平台、資源、渠道、科技、數據等優(you) 勢,打造的新型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借助電工裝備工業(ye) 雲(yun) 網這一超級“數據大腦”,天津置信的生產(chan) 、管理更加智能、高效,整個(ge) 產(chan) 品鏈條正在發生質的進步。
越來越多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改造提升,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
研究表明,數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將增長0.5%至0.62%。我國以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為(wei) 代表的“新基建”,正推動各類信息、流量上升到數據資產(chan) 的高度,實現產(chan) 業(ye) 經濟從(cong) 線性增長到指數增長的升級。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guan) 期。無論是從(cong) 無到有的創新,還是從(cong) 有到優(you) 的升級,把難點變成高質量發展的支點,將危機化為(wei) 轉型升級的契機,新業(ye) 態新模式大有可為(wei) 。
那些在疫情防控中湧現的新業(ye) 態新模式,看似應急之舉(ju) ,實則是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增長失速,高新製造業(ye) 、在線服務業(ye) 逆勢突圍;線下消費受阻,線上購物迅速補位,對疫情造成的經濟活動收縮形成了對衝(chong) ,成為(wei) 新的增長極。
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在疫情期間快速應用的新技術,其意義(yi) 不僅(jin) 在於(yu) 自身從(cong) 無到有的創新,更在於(yu) 它們(men) 對其他領域的頻頻賦能,推動更多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ye) 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要繼續出台支持政策,全麵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you) 勢。
未來,新技術層出不窮,新業(ye) 態風起雲(yun) 湧,新模式激蕩揚帆……這是中國經濟強勢回暖的生動寫(xie) 照,“新”經濟因素快速成長,接過經濟發展“接力棒”,定將匯聚起強大動力,推動中國經濟在狂風驟雨中站穩腳跟,實現高質量發展。
改革創新帶來“加速度”
“該堅持的堅持,該完善的完善,該建立的建立,該落實的落實。”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提出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依靠改革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體(ti) 製機製障礙,激發內(nei) 生發展動力。
波譎雲(yun) 詭的國際形勢、複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發展任務,需要我們(men) 有防範風險的先手、應對挑戰的高招。今天,我國要在不利的外部環境下構造新發展格局、培育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這先手和高招唯有靠深化改革、不斷創新,這也是中國經濟乘風破浪的最強勁動力。
近期,多個(ge) 事關(guan) 深化改革的中央文件密集公布,涉及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ti) 製機製,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加快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等方麵。在中央改革舉(ju) 措基礎上,各部門各地區配套措施密集出台,為(wei) 中國經濟注入更多“暖色調”。分析起來,其主要特點是釋放億(yi) 萬(wan) 人民和市場主體(ti) 的活力。
——劍指五大要素領域。土地方麵,增強土地管理靈活性,靈活產(chan) 業(ye) 用地方式。勞動力方麵,引導合理暢通有序流動,暢通落戶渠道。資本方麵,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製度,完善股市基礎製度建設。技術方麵,激發技術供給活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數據方麵,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全麵提升數據要素價(jia) 值。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認為(wei) ,五大要素市場化改革,有助於(yu) 推動“僵屍企業(ye) ”出清、釋放錯配資源,有助於(yu) 生產(chan) 要素向優(you) 質高效領域流動。
——聚焦區域協調發展。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20周年之際,《關(guan) 於(yu) 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印發。“升級版”戰略突出了強化舉(ju) 措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今後,西部地區既要立足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積極承接東(dong) 部產(chan) 業(ye) 轉移,促進國內(nei) 不同區域間的經濟內(nei) 循環﹔也要發展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拓展國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促進中國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經濟循環。
——明確改革基本取向。近期發布的改革相關(guan) 文件不僅(jin) 向全世界宣示中國推進改革的堅定決(jue) 心,也明確了深化改革的基本取向。比如,在堅持處理好政府與(yu) 市場關(guan) 係這一核心問題上,提出要“更加尊重市場經濟一般規律,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和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幹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效彌補市場失靈”。
“複工複產(chan) 政策兌(dui) 現總辦件量3.9萬(wan) 多件,惠及企業(ye) 36065家,減免各類費用3.31億(yi) 元,財政獎補15.8億(yi) 元。”7月7日,湖南長沙市公布優(you) 化營商環境半年成績單。當地水電氣嚴(yan) 格實行“欠費不斷供”,全麵保障生產(chan) 要素供給;把上門招工與(yu) 就業(ye) 扶貧緊密結合,為(wei) 各企業(ye) 招聘員工1.28萬(wan) 人;24小時不打烊自助政務服務大廳陸續啟用,企業(ye) 辦事更便捷;出台中部地區省會(hui) 城市首部營商環境製度化文件,從(cong) 法治層麵為(wei) 營商環境保駕護航。
我國當前正處在全球資本避險的“窗口期”、產(chan) 業(ye) 鏈重塑的“關(guan) 鍵期”、新業(ye) 態新模式的“爆發期”,也是實現彎道超車的“機遇期”。專(zhuan) 家認為(wei) ,要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優(you) 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形成讓企業(ye) 家心安、讓科技人員心寬、讓創業(ye) 人員心動的發展環境,讓1.2億(yi) 市場主體(ti) 為(wei) 經濟持續增長提供強大動力。
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則是第一動力。
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將疫情防控的“中國經驗”悉數公開,助力全球抗疫行動。發揮新型舉(ju) 國體(ti) 製優(you) 勢,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guan) ,強化關(guan) 鍵環節、關(guan) 鍵領域、關(guan) 鍵產(chan) 品保障能力。關(guan) 鍵時刻的科技力量,為(wei) 全球抗疫注入信心,也為(wei) 經濟複蘇注入動力。
這一輪創新驅動的最大特點,是對三大要素的全麵調動。人才、政府、企業(ye) 是一個(ge) 國家創新的三大要素,在經濟複蘇中,各地改革創新機製,釋放創新潛能,讓科技進步同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讓創新人才不斷成長,使人才成為(wei) 創新的集成者;讓創新企業(ye) 不斷湧現,使企業(ye) 成為(wei) 創新的組織者。
創新離不開一流人才。
眼下正是高校畢業(ye) 季,許多地方出台了一係列優(you) 惠政策,鼓勵大學生在當地定居。許多城市陸續發布“搶人”政策,試圖通過降低落戶門檻等方式,吸引各類人才到當地就業(ye) 創業(ye) ,帶動地區經濟發展。隨著複工複產(chan) 的推進,城市間的“搶人大戰”愈演愈烈。數據顯示,全國已有超過百個(ge) 城市發布了人才政策。
“力爭(zheng) 年底實現北京生源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率不低於(yu) 95%。”日前,北京市出台“京8條”專(zhuan) 項政策,通過鼓勵中小微企業(ye) 吸納就業(ye) 、開發基層崗位、推動創新創業(ye) 、提升就業(ye) 能力等各項措施的無縫銜接,打出了促進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的“組合拳”。為(wei) 加強企業(ye) 與(yu) 畢業(ye) 生的有效對接,北京還開發了“京尤碼”,解決(jue) 了疫情期間企業(ye) 和學生見不了麵,對接難、招聘難、就業(ye) 難的問題,實現了供需精準對接、人崗精準匹配。
“過去,我國經濟發展主要依靠低廉的土地、自然資源、勞動力等要素推動。現在,追求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資源的支撐。”中國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說,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我國擁有1.7億(yi) 多接受過高等教育或專(zhuan) 業(ye) 技能訓練的人才資源,這是我國由傳(chuan) 統“人口紅利”轉向“人才紅利”的重要基礎。
創新離不開科技企業(ye) 。
今年3月,科技部下發文件就科技創新支撐複工複產(chan) 和經濟平穩運行提出了9方麵18條具體(ti) 措施。科技部有關(guan) 負責人說,措施有四個(ge) “瞄準”:瞄準科技型企業(ye) ,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和高新技術企業(ye) ,加大支持力度;瞄準國家高新區和自主創新示範區,實施先進技術推廣應用“百城百園”行動;瞄準培育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加強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和成果轉化;瞄準科技人員與(yu) 企業(ye) 需求的有機融合,鼓勵引導科研人員服務產(chan) 業(ye) 。
“今年前5月,示範區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超過20%。”遼寧沈撫改革創新示範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王幼學說,區內(nei) 經濟複蘇情況較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近年來大力培育發展新產(chan) 業(ye) 和科技型企業(ye) ,規上高新技術企業(ye) 占規上企業(ye) 總量近50%。其中,一些企業(ye) 憑借強大的研發實力逆勢增長,也有一些企業(ye) 雖然也受到階段性衝(chong) 擊,但隨著物流、配套企業(ye) 恢複生產(chan) ,這些企業(ye) 迅速展現出了強勁的動力。
創新離不開高效政府。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2019年公布的第一批66個(ge) 國家級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名單中,山東(dong) 煙台占2席,生物醫藥是其中之一。就在今年6月,煙台業(ye) 達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孵化中心研發大樓正式啟用。目前,已有達思科等多家企業(ye) 入孵,入孵企業(ye) 市值已超過3億(yi) 元。煙台市負責人介紹,業(ye) 達孵化中心由政府和企業(ye) 共建,類似這樣的創新平台,在煙台還有很多,這有助於(yu) 壯大產(chan) 業(ye) 集群。
在創新型企業(ye) 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需要跨過很多坎,而從(cong) 天使輪到A輪是這類企業(ye) 要跨的第一個(ge) 坎,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一個(ge) 坎。在海爾卡奧斯,創業(ye) 從(cong) 天使輪到A輪的孵化成功率高達48%,是同行業(ye) 的5倍。海爾集團總裁周雲(yun) 傑介紹,過去3個(ge) 月,卡奧斯平台新增近3萬(wan) 家企業(ye) ,發展勢頭很好。“政府引導、大企業(ye) 牽頭,工業(ye) 互聯網發展需政府和市場雙輪驅動。”周雲(yun) 傑說。
“經國序民,正其製度。”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種特殊方式,讓人們(men) 直觀感受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製度和國家治理體(ti) 係的顯著優(you) 勢,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駕馭複雜局麵、應對風險挑戰的強大能力。無論是疫情防控還是經濟複蘇,這一係列攻堅克難的成效成果和信心底氣,來自製度體(ti) 係內(nei) 在的優(you) 勢和效能,也來自製度體(ti) 係不斷改革創新所激發的創造力。
未來形勢嚴(yan) 峻複雜,然而應對不離其宗,那就是保持戰略定力,努力化危為(wei) 機。實踐證明,隻要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hui) 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讓每一個(ge) 創業(ye) 者都擁有夢想成真的公平機會(hui) ,把億(yi) 萬(wan) 人民的智慧匯聚成無可比擬的發展力量,必定能夠助推中國經濟開辟新天地、躍上新台階。
2020年注定是一個(ge) 非比尋常之年。日益複雜的國際形勢在不斷刷新我們(men) 以往的認知。
“曆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我們(men) 不懼風雨,也不畏險阻。”習(xi) 近平主席2020年新年賀詞言猶在耳,讓我們(men) 隻爭(zheng) 朝夕,不負韶華,努力幹好自己的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學慧 喬(qiao) 金亮 王軼辰)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