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綠色轉型加速 快遞包裝繼續“瘦身”

發布時間:2021-01-21 10:22:29 經濟參考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紙質運單、紙箱、包裝袋、填充物、薄膜、膠帶……層層包裹下的可能隻是一支口紅或睫毛膏。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快遞年業(ye) 務量已突破800億(yi) 件,但網上購物帶來便捷的同時,快遞包裝也造成嚴(yan) 重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

近日舉(ju) 行的2021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hui) 議指出,未來5年我國將構建日處理超10億(yi) 件寄遞網絡,麵對日漸龐大的物流體(ti) 量,行業(ye) 有必要向更規範和更綠色的方向發展。《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則提出,到2022年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5%,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700萬(wan) 個(ge) ,到2025年達到1000萬(wan) 個(ge) ,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快遞“瘦身”解決(jue) 過度包裝問題

隨著近兩(liang) 年快遞綠色化的推進,快遞包裝用量增速逐步下降。中國郵政快遞業(ye) 綠色發展報告顯示,電子運單基本實現全覆蓋。2019年使用快遞電子運單節約耗用紙量相當於(yu) 617.4億(yi) 張A4紙,可以少砍伐188.72萬(wan) 棵大樹,節水2696立方米。近幾年使用電子運單相當於(yu) 累計減少使用約1614億(yi) 張A4紙,可以少砍伐493.5萬(wan) 棵大樹,節水7050立方米。

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5%,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到70.1%,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91.5%,在營業(ye) 場所設置了7.6萬(wan) 個(ge) 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

雖然快遞包裝綠色化推進加速,但快遞量激增的背後,則是包裝廢棄物產(chan) 生量仍處於(yu) 高位,生態環保壓力再度加大。2020年我國快遞量830億(yi) 件,同比增長30.8%,再次刷新紀錄。但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8年,快遞包裝從(cong) 2.26萬(wan) 噸增加到941萬(wan) 噸,增量直觀可見。2018年,全國快遞業(ye) 共消耗快遞運單逾507.1億(yi) 個(ge) 、編織袋約53億(yi) 個(ge) 、塑料袋約245億(yi) 個(ge) 、封套約57億(yi) 個(ge) 、包裝箱約143億(yi) 個(ge) 、膠帶約430億(yi) 米。

數據顯示,在中國特大城市,快遞包裝垃圾增量已經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在部分大型城市的占比也達到85%至90%。

華經產(chan) 業(ye) 研究院報告顯示,由於(yu) 客戶需求的商品種類不同,目前快遞包裝方式複雜多樣。總體(ti) 來看,快遞包裝方式分為(wei) 內(nei) 包、外包、填料、氣泡膜等,包裝材料分為(wei) 紙張、塑料、木材、鋼鐵、特殊材料等。紙張占全部快遞包裝材料的90.95%,以瓦楞紙為(wei) 主;塑料袋占比約為(wei) 9%,其中塑料袋薄膜占62.9%,膠帶占9.47%。

目前國內(nei) 快遞行業(ye) 過度包裝問題仍普遍存在。據了解,為(wei) 保證快遞物品不被損壞並盡量縮短打包時間,快遞公司打包時選用的包裝盒遠遠超過物品本身尺寸,隨後再將塑料泡沫、氣墊薄膜、紙質襯板等大量填充物塞入過大的快遞包裝盒內(nei) 。

“快遞包裝消耗的紙質和塑料材料已逼近千萬(wan) 噸級並仍在快速增長,帶來的經濟和環境代價(jia) 不容忽視。”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例如塑料袋大部分為(wei) 一次性再生塑料袋,但部分膠帶的主要材質仍是聚氯乙烯,能直接回收利用的比例不到20%。

華經產(chan) 業(ye) 研究院數據顯示,從(cong) 我國快遞包裝廢棄物處理方式來看,紙類廢棄物再生利用比例可達82.27%,但塑料類廢棄物再生利用比例僅(jin) 2.08%,填埋仍是塑料類廢棄物主要處理方式。

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

2020年1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郵政局等八部門聯合發布的《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指出,到2022年,快遞包裝領域法律法規體(ti) 係進一步健全,基本形成快遞包裝治理的激勵約束機製;製定實施快遞包裝材料無害化強製性國家標準,全麵建立統一規範、約束有力的快遞綠色包裝標準體(ti) 係;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5%,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700萬(wan) 個(ge) 。到2025年,形成貫穿快遞包裝生產(chan) 、使用、回收、處置全鏈條的治理長效機製;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wan) 個(ge) ,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通知要求,推進快遞包裝材料源頭減量。加強快遞領域塑料汙染治理,推動重點地區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減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膠帶;推動全國快遞業(ye) 務實現電子運單全覆蓋,大幅提升循環中轉袋(箱)、標準化托盤、集裝單元器具的應用比例;推廣使用低克重高強度快遞包裝紙箱、免膠紙箱;鼓勵通過包裝結構優(you) 化減少填充物使用。

同時,提升快遞包裝產(chan) 品規範化水平。統一規定快遞封套、紙箱、包裝袋等規格尺寸、物理和安全環保性能,推動快遞包裝產(chan) 品實現標準化、係列化和模組化,提高與(yu) 寄遞物的匹配度,防止大箱小用,減少隨意包裝;全麵禁止電商和快遞企業(ye) 使用重金屬含量、溶劑殘留等超標的劣質包裝袋,禁止使用有毒有害材料製成的填充物。

此外,減少電商快件二次包裝。加強電商和快遞企業(ye) 與(yu) 商品生產(chan) 企業(ye) 的上下遊協同,設計並應用滿足快遞物流配送需求的電商商品包裝;選擇一批商品品類推廣電商快件原裝直發,推進產(chan) 品與(yu) 快遞包裝一體(ti) 化,減少電商商品在寄遞環節的二次包裝。

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副主任侯延波日前表示,全麵貫徹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意見,繼續完善與(yu) 綠色發展理念相適應的行業(ye) 法規、標準和政策體(ti) 係。大力實施“2582”工程,開展重金屬和特定物質超標包裝袋與(yu) 過度包裝專(zhuan) 項治理,力爭(zheng) 年底可循環快遞箱(盒)使用量達500萬(wan) 個(ge) ,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80%,新增2萬(wan) 個(ge) 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

侯延波表示,下一步將強化頂層設計,將快遞包裝綠色治理相關(guan) 內(nei) 容納入郵政快遞業(ye) “十四五”規劃,並將製定出台《郵政快遞業(ye) 綠色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明確未來五年的目標任務和主要措施。此外,推動落實郵政業(ye) 汙染治理的地方屬地責任,同時推動寄遞企業(ye) 落實主體(ti) 責任,圍繞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健全規章製度,加強內(nei) 控管理。

地方布局快遞包裝“瘦身”

1月18日,《陝西省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正式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根據方案,到2022年,快遞包裝材料無害化強製性國家標準和行業(ye) 標準全麵實施,電商和快遞規範管理普遍推行,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5%,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萬(wan) 個(ge) 。到2025年,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20萬(wan) 個(ge) ,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同時要求結合智慧城市、智慧社區建設,在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社區、高校、商務中心等場所規劃建設一批快遞共配終端和可循環快遞包裝回收設施。有條件的高校加強快遞包裝、可循環回收設施設備、新材料等相關(guan) 學科專(zhuan) 業(ye) 建設,促進產(chan) 學研協同創新。

新疆博州日前印發的《協同推進博州郵政快遞業(ye) 包裝綠色治理實施方案》指出,到2022年底,全麵推行快遞電子運單、循環中轉袋的使用,全行業(ye) 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使用量明顯減少,替代產(chan) 品得到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到2025年,全州範圍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

江蘇無錫江陰市日前出台的《江陰市郵政快遞業(ye) 塑料汙染治理工作三年實施方案》指出,在全市各網點投入綠色回收箱,推動使用可循環包裝,對可二次利用的包材進行回收再利用,並對破損不能使用的包材進行垃圾分類處置。同時,將全麵推動郵件、快件包裝減量化,全麵推廣應用45毫米以下的“瘦身膠帶”和免膠帶紙箱,持續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使用量,推行簡約包裝,減少快遞垃圾。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目前綠色快遞麵臨(lin) 產(chan) 業(ye) 協同度低、成本高、回收難等問題,應進一步推動新產(chan) 品新技術研發應用,建立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的運營模式創新體(ti) 係。對於(yu) 目前各地出台的相關(guan) 政策,現有標準適用性和強製性不足,過度包裝還缺乏統一適用的概念和標準。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