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14 10:20:05 中國青年報

2020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麵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鐵路衝(chong) 破重重阻礙,合力攻堅,不僅(jin) 為(wei) 旅客構築起守護生命的銅牆鐵壁,更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和鐵路“十三五”規劃目標,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年終成績單。
一趟趟高鐵列車如同金線綿延伸展,編織出萬(wan) 千百姓的美好生活;一列列貨運班列仿佛紐帶有力拉伸,迸發出帶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強勁力量。
全家福又添“新丁” 複興(xing) 號係列動車組持續領跑世界
2020年立冬前,網絡上熱傳(chuan) 一個(ge) 與(yu) 複興(xing) 號係列動車組相關(guan) 、帶著溫暖氣息的詞——“藍暖男”。
“藍暖男”是複興(xing) 號家族新成員CR300BF型動車組的昵稱,將在杭深、連鎮、貴廣、南廣、南昆、成貴、鄭太、石濟、海南東(dong) 環等多條高鐵上線運營。
至此,從(cong) 時速160公裏至350公裏,不同速度等級的複興(xing) 號係列動車組全部投用,中國鐵路科技創新邁出重要步伐,以複興(xing) 號係列動車組為(wei) 代表的中國高鐵技術持續領跑世界。
“十三五”時期,在科技強國、交通強國的國家戰略下,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按照國家創新驅動發展要求,深入實施複興(xing) 號品牌戰略,牽頭組織國內(nei) 相關(guan) 企業(ye) 、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創新團隊,根據旅客和市場需求,采取正向設計的原則,在高鐵關(guan) 鍵裝備領域開展技術創新,取得了一係列重大突破。
複興(xing) 號研發團隊搭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中國高速動車組技術創新平台,係統掌握了車體(ti) 、轉向架、牽引、製動、網絡等核心關(guan) 鍵技術,關(guan) 鍵係統軟件均為(wei) 我國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在254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占84%。
2016年7月,2列中國標準動車組在鄭徐高鐵進行了交會(hui) 和重聯綜合試驗,創造了時速420公裏的世界紀錄。
2017年6月,中國標準動車組被命名為(wei) 複興(xing) 號,並在京滬高鐵上線運營。2017年9月,複興(xing) 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實現時速350公裏商業(ye) 運營,樹起世界高鐵建設運營新標杆。
2019年12月,複興(xing) 號智能動車組在京張高鐵上線運營,世界上首次實現時速350公裏自動駕駛。
目前,複興(xing) 號已有CR400AF、CR400AF-A、CR400AF-B、CR400AF-C、CR400AF-G、CR400BF、CR400BF-A等13款車型,速度等級覆蓋時速160公裏至350公裏,編組包括8至18輛多種編組型式,可適應零下40攝氏度高寒地區等各種運用環境。全車部署2500餘(yu) 個(ge) 檢測監測點,能夠全方位實時監測,全麵保障列車安全運行。
目前,全國鐵路配備複興(xing) 號係列動車組1036組,已累計安全運行8.36億(yi) 公裏,運送旅客8.27億(yi) 人次。
客貨運輸為(wei) 保障與(yu) 改善民生作出新貢獻
人們(men) 不會(hui) 忘記,2020年湖北武漢三大火車站曾按下“暫停鍵”,離漢通道關(guan) 閉了76個(ge) 日夜、1814個(ge) 小時。
2020年1月25日,農(nong) 曆大年初一。由350名江蘇、浙江緊急醫療專(zhuan) 家組成的團隊乘坐G1745次列車抵達武漢站。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鐵路運輸的首支醫療團隊。
一切為(wei) 挽救生命讓路。國鐵集團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快速調整相關(guan) 機車和乘務交路,爭(zheng) 分奪秒開辟醫護人員、防疫物資、民生物資運輸的“生命通道”“綠色通道”。
落實最嚴(yan) 格的站車、候乘車環節疫情防控措施;多次調整退票政策,優(you) 化退票流程,先後出台5次免費退票、在線退票措施,累計退票2.06億(yi) 張,大大減少了人員聚集,及時解除了旅客的後顧之憂;助力複工複產(chan) ,按需組織開行“點對點”務工專(zhuan) 列、學生專(zhuan) 列;分區分級精準實施“一日一圖”……鐵路部門充分發揮全路一張網、一盤棋的優(you) 勢,穩住民心,確保旅客安全出行。
入汛後,洪峰迭起,多地告急,運輸安全麵臨(lin) 嚴(yan) 峻考驗。鐵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牢守住高鐵和旅客列車安全萬(wan) 無一失的政治紅線和職業(ye) 底線,統籌謀劃、緊急部署,全力以赴保證防汛救災物資和人員運輸,用鐵肩扛起防汛抗洪的責任擔當。
陽春三月,滿載300餘(yu) 名旅客的“錢江源號”旅遊專(zhuan) 列從(cong) 杭州站啟程,今年全國首趟旅遊專(zhuan) 列成功開行。
金秋十月,流動中國盡顯複蘇活力。“坐著高鐵看中國”成為(wei) 一段美好回憶。
11月8日,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開工建設,國鐵集團大力發揚“兩(liang) 路”精神和青藏鐵路精神,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
一年來,鐵路始終堅持便民、利民、惠民理念,全麵落實客運提質計劃,深入實施複興(xing) 號品牌戰略,人民群眾(zhong) 出行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電子客票讓更多群眾(zhong) 享受到“一證通行”帶來的快捷和便利;“鐵路12306”App與(yu) “東(dong) 方航空”App實現係統對接,旅客可根據意願選擇高鐵與(yu) 航班組合;普速列車服務水平持續提升,部分普速列車互聯網訂餐服務上線;降低出行成本,讓利於(yu) 民,對25條城際鐵路、201趟動車組列車加大票價(jia) 折扣力度,實施靈活折扣的市場化票價(jia) 機製;推出“靜音車廂”服務新舉(ju) 措,為(wei) 旅客提供更加安靜舒適的旅行環境。
貨運方麵,2020年11月起,全路開展冬煤保供60天專(zhuan) 項行動,促進全國煤炭供應穩定,全力保障人民群眾(zhong) 安全溫暖過冬。今年以來,國家鐵路不斷刷新裝車曆史紀錄,全年完成貨物發送量35.8億(yi) 噸,同比增長1.41億(yi) 噸。
為(wei) 了當好拉動經濟複蘇的“火車頭”,鐵路部門持續推進煤炭、礦石等大宗貨源“公轉鐵”入箱運輸,穩定大宗貨物運輸基本盤;推行“散改集”項目,以35噸敞頂箱為(wei) 主的集裝箱運輸得到快速發展;發展多式聯運,加強主要港口集疏運組織,加快重點鐵路專(zhuan) 用線建設,打通物流服務“最先和最後一公裏”;堅決(jue) 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降低物流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中歐班列實現逆勢增長,全年開行中歐班列首次突破1萬(wan) 列,達到1.24萬(wan) 列。鐵路部門還優(you) 先運輸國際合作防疫物資,研發實施95306“數字口岸”係統,提高通關(guan) 效率,積極為(wei) 穩外貿、抗疫情作貢獻。
此外,中老鐵路、雅萬(wan) 高鐵建設穩步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開行也超過3500列。
建成現代化鐵路強國要向科技創新要潛力
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時速350公裏高鐵連接起首都和雄安新區。
京雄城際鐵路全長91公裏,設6座車站,是雄安新區第一個(ge) 開工建設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應用了物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前沿科技,智能化設計多達71項。它首次實現從(cong) 設計、施工到運營三維數字化智能管理,樹立了世界智能高鐵的新標杆。
在大興(xing) 機場站,建設者們(men) 在航站樓下方安裝了1232個(ge) 減震墊,最大限度減少列車高速穿越地下隧道時引起的震動。
雄安站的屋頂自帶光伏電站,4.2萬(wan) 平方米的光伏建材年均發電580萬(wan) 千瓦時,每年能為(wei) 這座亞(ya) 洲最大的高鐵站提供30%的綠色能源。
京雄城際鐵路隻是一個(ge) 縮影。在多個(ge) 鐵路重大工程建設規劃中,科技創新正在釋放巨大的能量。
中國鐵路破解了千米級超大跨度橋梁工程建設技術難題,鐵路建設者相繼建成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等一大批超級工程。其中,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設計建造技術實現了5個(ge) “世界首創”。
2020年8月,國鐵集團發布了《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明確了“率先建成現代化鐵路強國”的奮鬥目標,讓新一代信息和智能技術與(yu) 鐵路技術融合發展的趨勢不斷加快。
未來,中國鐵路將依托智能京張、智能京雄等重點項目,智能高鐵頂層設計持續優(you) 化,覆蓋智能建造、智能裝備、智能運營三大領域的智能鐵路成套技術體(ti) 係、數據體(ti) 係和標準體(ti) 係成功構建並不斷完善,智能鐵路技術發展路線更加明確,中國鐵路正在由高速發展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換。
如今,中國已經成為(wei) 全球鐵路科技創新高地。而未來,中國鐵路還有更多精彩值得期待。
根據2020年發布的《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到2035年,全國鐵路網將達到20萬(wan) 公裏左右,其中高鐵7萬(wan) 公裏左右。20萬(wan) 人口以上城市實現鐵路覆蓋,其中50萬(wan) 人口以上城市高鐵通達。全國1、2、3小時高鐵出行圈和全國1、2、3天快貨物流圈都將全麵形成。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