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9-15 11:03:29 新華網

物流是流通體(ti) 係的重要組成方麵。日前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八次會(hui) 議指出,加快形成內(nei) 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為(wei) 什麽(me) 要推進物流網絡建設?當前物流運輸還存在哪些堵點?如何打通?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吳春耕11日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zhuan) 訪。
吳春耕說,交通運輸連接生產(chan) 和消費兩(liang) 端,是建設現代流通體(ti) 係、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基礎環節和重要依托。
從(cong) 生產(chan) 端看,完善的綜合交通網絡布局和高效的物流體(ti) 係,有利於(yu) 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推動產(chan) 業(ye) 分工深化、提高生產(chan) 組織效率,將更多的人流、物流安全順暢地聯入國內(nei) 國際經濟循環。
從(cong) 消費端看,統一開放的運輸市場和高效便捷的客貨運輸體(ti) 係,有利於(yu) 擴大交易範圍、挖掘國內(nei) 市場潛力,助力形成國內(nei) 統一大市場。
據介紹,近年來,交通運輸部加強部門聯動,開展降低涉企收費、發展多式聯運、完善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等工作,全力推動降低物流成本,取得了積極成效。去年降低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805億(yi) 元,今年上半年,降低物流成本超過990億(yi) 元。
吳春耕說,目前交通運輸發展仍存在質量不優(you) 、韌性不強以及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影響到全社會(hui) 物流運輸效率,主要體(ti) 現在以下五個(ge) 方麵:
綜合立體(ti) 交通網絡布局需進一步優(you) 化,中西部鐵路、沿邊沿海公路、內(nei) 河航運、城際軌道等方麵存在短板,對國民經濟循環的支撐能力不足。
各種運輸方式銜接融合不夠,存在轉換效率偏低、多式聯運發展滯後、末端循環不暢等問題,綜合運輸效率提升仍有較大空間。
產(chan) 業(ye) 結構和布局、物流發展水平、市場環境等多重因素導致結構性、製度性成本偏高。
高品質運輸服務供給不足,難以滿足多樣化、個(ge) 性化的出行需求和高價(jia) 值、高頻次的貨運需求。
國際物流供應鏈安全性、穩定性不高,航空貨運能力存在明顯短板,對國際大循環的服務保障能力亟待加強。
如何打通以上運輸堵點?吳春耕說,交通運輸部將著力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內(nei) 提質效、外保安暢,努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當好先行官,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麵工作:
優(you) 化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絡布局。加快建設綜合運輸通道、樞紐和網絡體(ti) 係,重點推動沿邊沿海跨江跨海運輸體(ti) 係、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等重大工程建設,推動農(nong) 村公路向進村入戶傾(qing) 斜,增強區域內(nei) 交通密度和活力。
建設現代物流體(ti) 係。暢通幹線物流,完善城鄉(xiang) 物流快遞末端設施布局,建立健全集裝箱多式聯運體(ti) 係,提高生產(chan) 流通資源配置效率,統籌推進國際物流供應鏈體(ti) 係建設。
壯大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大力發展新能源車船、通用航空等新產(chan) 業(ye) ,加強5G、北鬥等創新應用,加快建設智慧公路、智慧港口等,形成新的增長動能和投資增長點。
提升行業(ye) 現代治理能力。深入落實交通運輸領域各項減稅降費措施,研究發行公路建設長期債(zhai) 券,推動公路法、收費公路管理條例、農(nong) 村公路條例等製修訂,在深化鐵路、公路、航道管理體(ti) 製改革等方麵創新突破,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