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交通運輸部 > 正文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係建設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6-11-01 14:10:44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廳(局、委):
    為(wei) 深入貫徹中央1號文件和《物流業(ye) 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國發〔2014〕42號)有關(guan) 精神,進一步落實《交通運輸部 農(nong) 業(ye) 部 供銷合作總社 國家郵政局關(guan) 於(yu) 協同推進農(nong) 村物流健康發展 加快服務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若幹意見》(交運發〔2015〕25號)的工作部署,加快推進農(nong) 村物流縣、鄉(xiang) 、村三級網絡節點體(ti) 係建設,不斷提升農(nong) 村物流服務水平,經交通運輸部同意,現就有關(guan) 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農(nong) 村物流網絡節點體(ti) 係建設的重要意義(yi)
    農(nong) 村物流網絡節點體(ti) 係包括縣級農(nong) 村物流中心、鄉(xiang) 鎮農(nong) 村物流服務站、村級農(nong) 村物流服務點三個(ge) 層級,是農(nong) 村地區重要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也是支撐農(nong) 村物流健康發展的先行條件,對於(yu) 保障城鄉(xiang) 物資雙向順暢流動、提升農(nong) 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支撐農(nong) 業(ye) 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當前,我國農(nong) 村物流網絡節點不健全、布局不合理、資源不集約、功能不完善,導致農(nong) 村物流效率低下、運行成本較高,已成為(wei) 製約我國物流業(ye) 健康發展的短板和農(nong) 業(ye) 現代化建設的薄弱環節。
    加強農(nong) 村物流網絡節點體(ti) 係建設,是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目標的客觀要求,是破解製約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瓶頸的重要舉(ju) 措,也是加快補齊物流業(ye) 發展短板、降低城鄉(xiang) 流通費用的重要抓手。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站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撐農(nong) 業(ye) 現代化建設、服務國民經濟發展大局的高度,采取積極有效措施,著力推進農(nong) 村物流網絡節點的集約化布局、標準化建設和規範化運營,為(wei) 加快構建順暢快捷、經濟高效、便民利民的農(nong) 村物流服務體(ti) 係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
    充分發揮交通運輸在促進農(nong) 村物流發展中的優(you) 勢和作用,積極爭(zheng) 取地方人民政府支持,著力加強部門合作和行業(ye) 聯動,推動現有交通運輸、商貿流通、郵政快遞、供銷等網絡設施融合發展,按照“資源共享、多站合一、功能集約、便利高效”的原則,加快建成一批農(nong) 村物流功能突出、服務“三農(nong) ”效益顯著的網絡節點,推動實現“建設標準化、管理規範化、服務多元化”,全麵提升農(nong) 村物流服務水平。 
    三、工作重點
    (一)優(you) 化節點布局,做好統籌規劃。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主動會(hui) 同農(nong) 業(ye) 、商務、供銷、郵政等多部門、多單位,聯合編製縣域農(nong) 村物流三級網絡節點體(ti) 係發展規劃。科學分析縣域內(nei) 農(nong) 村物流的需求特征,充分利用交通運輸、農(nong) 業(ye) 、商務、供銷、郵政等既有農(nong) 村物流資源,合理確定縣、鄉(xiang) 、村三級農(nong) 村物流節點的數量、布局、規模、功能,力爭(zheng) 實現縣域內(nei) 農(nong) 村物流網絡節點的全覆蓋。在規劃布局中,要突出功能整合、資源共享、因地製宜、優(you) 勢互補,可依托縣公路貨運站場等,建設(改造)縣級農(nong) 村物流中心,加強與(yu) 商貿市場、農(nong) 資中心、郵政集散中心等的銜接與(yu) 融合;可依托鄉(xiang) 鎮農(nong) 村客運站、電商服務中心、郵政局(所)和農(nong) 資站等,升級改造建設鄉(xiang) 鎮農(nong) 村物流服務站,實現功能疊加和多站合一;可利用行政村內(nei) 的農(nong) 家店、綜合服務社、村郵站等,建設村級農(nong) 村物流服務點,完善末端物流網絡。
    (二)完善站場功能,提升服務水平。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會(hui) 同農(nong) 業(ye) 、商務、供銷、郵政等部門,根據當地實際,科學製定農(nong) 村物流網絡節點建設標準,做到層次清晰、規模適度、功能完善、設施齊備。在體(ti) 係布局上,宜按照“縣級中轉、鄉(xiang) 鎮級分撥、村級配送”的原則定位,進行節點層次劃分和功能設置。縣級農(nong) 村物流中心原則上應設置運輸組織、信息交易、倉(cang) 儲(chu) 服務、快遞電商等功能區塊,並根據實際需要增設冷鏈物流等其他專(zhuan) 業(ye) 化服務。鄉(xiang) 鎮農(nong) 村物流服務站和村級農(nong) 村物流服務點原則上都應涵蓋快遞收寄、電商服務、信息采集、便民服務等基本功能,鄉(xiang) 鎮農(nong) 村物流服務站還應具備短時保管和接取送達功能。要強化三級節點之間的高效銜接,以及節點內(nei) 各項功能的統籌設置,充分發揮網絡節點體(ti) 係的整體(ti) 效應。
    (三)注重模式創新,強化運營管理。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協同相關(guan) 行業(ye) 管理部門,按照“規範、高效、經濟、便民”的原則,製定農(nong) 村物流站場運營服務規範,引導農(nong) 村物流站場經營主體(ti) 優(you) 化服務流程、公告服務標準、強化服務質量、加強安全應急管理、完善投訴處理機製,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鼓勵站場經營主體(ti) 加快創新農(nong) 村物流站場運營管理模式,按照“多方合作、共建共管、聯營合作、利益共享”的原則,加強與(yu) 農(nong) 村商貿流通、供銷合作、電商快遞以及農(nong) 產(chan) 品經銷、農(nong) 資配送、農(nong) 村合作社等市場主體(ti) 的深入合作,提高資源集約利用效率,促進價(jia) 值鏈、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村級農(nong) 村物流服務點可選擇當地有較強經濟實力、具備電腦和互聯網操作技能的個(ge) 人作為(wei) 合夥(huo) 人,實現農(nong) 村物流末端網點與(yu) 廣大農(nong) 村居民的融合對接。要強化農(nong) 村物流站點服務形象管理,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會(hui) 同農(nong) 業(ye) 、商務、供銷、郵政等部門共同設計發布本省農(nong) 村物流站點的統一標識,突出交通運輸形象標識,兼顧運營企業(ye) 個(ge) 性特色,力爭(zheng) 實現省域範圍內(nei) 農(nong) 村物流站點標誌樣式、顏色、編號“三統一”,方便廣大人民群眾(zhong) 識別,並對服務實施監督。
    (四)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互聯互通。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根據實際需求,製定農(nong) 村物流信息化建設的總體(ti) 方案。依托縣級農(nong) 村物流中心、農(nong) 村物流經營龍頭骨幹企業(ye) 網站或相關(guan) 物流信息服務平台,建設或改造縣級農(nong) 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實現縣域內(nei) 跨行業(ye) 農(nong) 村物流信息的互聯共享和係統共建。依托信息平台建立身份認證和信用體(ti) 係,為(wei) 車貨匹配等提供安全可靠的征信渠道。按照“統一標準、互聯互通、強化應用”的思路,推進鄉(xiang) 鎮農(nong) 村物流服務站、村級農(nong) 村物流服務點的信息化升級改造,加強村級農(nong) 村物流信息終端設備的標準化配置,完善農(nong) 村物流末端信息網絡,把農(nong) 村物流終端服務推送到廣大農(nong) 戶。
    (五)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策支持。在縣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由交通運輸、財政、國土、農(nong) 業(ye) 、商務、供銷、郵政等多部門共同參與(yu) 的農(nong) 村物流工作領導小組,健全工作製度,落實責任分工,協同解決(jue) 農(nong) 村物流網絡節點體(ti) 係建設中的規劃、土地、投資、運營等問題,統籌推進網絡節點建設與(yu) 發展。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加大對農(nong) 村物流網絡節點體(ti) 係建設的支持力度,積極籌措資金,納入政府支持範圍的站場建設項目應符合《農(nong) 村物流網絡節點體(ti) 係建設指南》(見附件)的相關(guan) 要求。要嚴(yan) 格站場建設項目的評估驗收,經驗收合格的項目,應在醒目位置懸掛本省農(nong) 村物流站點統一標識,並加強對站場運營服務的動態監測及考核監督。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主動做好溝通協調,及時總結農(nong) 村物流發展中的經驗和做法,加強宣傳(chuan) 推廣,重大問題及時上報。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2016年10月25日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