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物流裝備 > 正文

躍升: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提質向新

發布時間:2025-08-13 10:04:55 新華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cong) 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

年產(chan) 銷規模均超過1200萬(wan) 輛,關(guan) 鍵核心技術持續突破,全產(chan) 業(ye) 鏈自主可控能力和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自主品牌出海步伐加快……“十四五”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不斷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汽車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2024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3140萬(wan) 輛,比“十三五”末的492萬(wan) 輛增長5倍多。

“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wei) 我國汽車市場的主導力量,標誌著我國電動化轉型升級進入穩步發展階段。”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付炳鋒說,技術快速迭代和成本優(you) 化,促進了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發展和市場化普及。

中汽協會(hui) 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1至7月,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雙超820萬(wan) 輛,市場滲透率進一步提升至45%。《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這一目標已提前超額完成。

躍升背後,是“十四五”以來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全鏈條的係統性突破——

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wei) “三縱”,布局整車技術創新鏈,以動力電池與(yu) 管理係統、驅動電機與(yu) 電力電子、網聯化與(yu) 智能化技術為(wei) “三橫”,構建關(guan) 鍵零部件技術供給體(ti) 係。

政策賦能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跨界融合重構產(chan) 業(ye) 生態,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充換電網絡建設、智能路網設施建設等協調推進;深化開放合作,加快融入全球價(jia) 值鏈……助力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不斷打開新空間。

創新賦能產(chan) 業(ye) 活力湧現

輕量化複合上蓋提升電池係統能量密度;大麵水冷擴充換熱麵積保障4C超充穩定運行;雙重底部防護可抵抗高強度衝(chong) 擊……寧德時代推出的麒麟電池采用第三代CTP技術,進一步緩解“裏程焦慮”,讓行駛更安全。

清晨通勤時,一鍵開啟“戰鬥模式”,座椅自動調直、導航同步公司地址;周末露營時,切換“慵懶假日”,天幕透光率調至50%、音響播放白噪音……借助可編程座艙技術,用戶可自由組合幾十項功能,打造千人千麵的專(zhuan) 屬“移動生活空間”。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突破新能源汽車高安全動力電池、高效驅動電機、高性能動力係統等關(guan) 鍵技術,加快研發智能(網聯)汽車基礎技術平台及軟硬件係統、線控底盤和智能終端等關(guan) 鍵部件。

技術創新的“引擎”轟鳴不息,驅動智能座艙和車載軟件越來越“聰明”,電池係統、芯片持續迭代升級,更帶來生產(chan) 線變革,汽車製造的邏輯正從(cong) “物理疊加”向“智能共生”升維。

走進賽力斯超級工廠,1600多台智能終端與(yu) 3000多台機器人協同運作,焊接、噴塗等生產(chan) 環節自動化率實現100%。“采用AI視覺檢測技術,十幾秒鍾就能對單一零部件的幾十處卡口完成全部檢測,有效保障產(chan) 品一致性和出廠品質。”賽力斯超級工廠總經理曹楠說。

“十四五”以來,智能化技術在新能源汽車研發設計、生產(chan) 製造、倉(cang) 儲(chu) 物流等各環節深度應用,成為(wei)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逐“新”提“智”的縮影。

堅定走“品牌向上”之路

7月29日,重慶,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大會(hui) 舉(ju) 行。這家新央企擁有117家分公司和子公司,主要經營汽車整車及零部件、汽車銷售等業(ye) 務。

“這是汽車產(chan)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關(guan) 鍵舉(ju) 措,也為(wei) 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在全球產(chan) 業(ye) 格局變革中增加了確定性。”中汽中心中國汽車戰略與(yu) 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鐵說,汽車新央企的誕生有利於(yu) 帶動汽車產(chan) 業(ye) 資源整合,優(you) 化組織結構,放大規模效益。

麵對技術迭代日新月異、國際競爭(zheng) 加劇、產(chan) 業(ye) 格局重塑等挑戰,“十四五”以來,從(cong) 政府部門到行業(ye) 企業(ye) ,一係列有力舉(ju) 措和創新實踐接連落地,持續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優(you) 勢。

“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新興(xing) 支柱產(chan) 業(ye) ”“依法依規治理企業(ye) 無序競爭(zheng) ”“推進重點行業(ye) 產(chan) 能治理”“規範地方招商引資行為(wei) ”……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作出一係列重要部署。7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明確提出,切實規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秩序。

踐行“供應商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承諾,重點車企在行動——中國一汽組建跨部門專(zhuan) 項工作組,形成閉環管理,並針對中小企業(ye) 推出專(zhuan) 項支持;廣汽集團構建覆蓋“訂單下發—驗收入庫—對賬結算—貨款支付”的全流程管控體(ti) 係……

推動構建“整車—零部件”協作共贏發展生態、促進產(chan) 業(ye) 健康可持續發展,堅定走“品牌向上”之路成為(wei) 全行業(ye) 共識。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hui) 副秘書(shu) 長趙立金表示,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正從(cong) “規模發展”邁向“價(jia) 值創造”,從(cong) “跟隨發展”轉向“引領創新”,麵對市場競爭(zheng) ,要進一步提升高質量科技供給、加強基礎原創技術研究。

“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需進一步強化芯片、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創新,持續推進動力電池、燃料電池等技術迭代升級,賦能智能底盤、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跨係統融合,著力從(cong) 源頭上突破製約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瓶頸。”趙立金說。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