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大熱背後:供應鏈金融破解產業融資難題
發布時間:2017-11-23 10:04:33 車網中國

業界權威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火爆勢頭,大有趕超SUV可能。新能源車大熱,各種建言獻策,輿論沸騰。但是,有一個聲音,是那麽與眾不同、顯得十分微弱——充電難、負債經營、供應鏈跟不上……新能源車發展如何攻克?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核心問題
中國質協早在2015年就進行新能源車用戶滿意度測評。調查結果是,當年用戶抱怨率達到34.5%。2017年,中國質協連續進行相關調查後發現,新能源車用戶抱怨率雖然下降到17.8%,但仍然高於傳統燃油車。
目前新能源車用戶的抱怨,多集中在新能源車三個突出的短板上,即電池續航能力、內飾做工質量及音響娛樂導航係統問題。電池續航裏程短及冬天掉電問題,確實是新能源車眾所周知的短板,曆經數年,這個問題依然嚴重影響著消費者的使用感受。
除了電池續航問題,電池充電速度也日益引起用戶關注。目前用戶對新能源車的快充指標評價比較低,消費需求得不到滿足。而充電樁少、充電不方便,還是老大難問題,遭到消費者普遍抱怨。
伴隨著2017年的國家補貼退坡和政策趨嚴,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普及會遇到供應鏈融資問題,即在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上,無論是供應商、汽車生產的整車企業,還是經銷商或終端消費者,都會出現資金約束,而當前供應鏈資金約束問題尤為突出的是電池供應商的融資。
新能源汽車供應鏈麵臨巨大挑戰
首先,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退坡過快,企業降成本壓力巨大,新能源汽車銷售公司普遍反映銷量下降。一家老牌客車廠副總告訴記者,前些年因為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導致國家扶持政策收緊,但由於電池材料價格上漲,成本消化起碼還要兩到三年時間。“現在就是逼迫車企拚命地降成本,原來用8毫米的鋼板,現在減用6毫米的鋼板,風道原來是鋁管、銅管,現在改用塑料管,續航裏程也在不斷降低……”由於動力電池成本居高不下,新能源汽車售價相對於傳統燃油汽車缺乏價格優勢。
與傳統汽車的“三大件”不同,由“電機、電池、電控”組成的“三電”係統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包括人車交互等新型智能網聯係統,這些都是由新能源汽車產業催生出的新的需求。而縱觀整個國內市場,掌握“三電”核心技術的企業猶如鳳毛麟角,從而也就導致了零部件稀缺、成本過高的問題。這對供應鏈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供應鏈金融+新能源汽車
當前,國家正著力調整能源行業格局,推進新能源技術應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經初具規模,整個產業鏈比較齊全,新能源汽車產品也百花齊放。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包括上遊的原材料供應商和零部件生產商,中遊的整車裝配企業,下遊的市場銷售、燃料供應和維修裝配企業。
新能源汽車行業和傳統汽車製造有大量交集,新能源汽車核心部分就是驅動係統的電池和電機裝置。對於上遊零部件供應商、原材料商環節,驅動係統的成本占到整個新能源汽車製造成本的60%。
行業人士表示,近兩年,新能源汽車從設計到生產組裝到銷售維修,已經是相對完整的產業鏈。這個產業鏈中,供應鏈金融運作方式及管理方式,有很多可介入的地方。從技術引進、到生產、再到銷售以及到新能源汽車售後市場,比如充電樁生產等等,這一完整的產業鏈。
據了解,新能源汽車領域,很多公司是新興的。沒有傳統貿易的曆史、沒有深厚的貿易往來背景,但是其共性特點是都會跟新能源領域中比較強的核心企業合作,比如與主機廠有深度合作。
從供應鏈金融領域角度,跟主機廠合作的機構,從傳統上看可能不是最合適切入的機構,但是從產業發展角度說,這些機構在未來比較有發展潛力。比如新能源汽車銷售公司在下遊與充電樁管理公司已經完成了相關合作協議,包括管理、車輛後續維護、能耗充電等。這條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是可為的。供應鏈當中的資產,比如說應收賬款、庫存等,這些都是通過與主機廠合作去實現的,那麽這個領域可以介入,而且風險是可控的。
市場機遇與挑戰並存
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與傳統汽車相比,傳統汽車依然占據市場主導地位。2016年第一季度,傳統汽車銷量達646.87萬輛,占汽車總銷量的99.11%。據中汽協數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58125輛,同比增長 1倍。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達42131輛,同比增長1.4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達15994輛,同比增長43%。
新能源汽車雖然占據的市場份額較小,但發展勢頭十分強勁。從長遠看,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進一步落實與新能源改善環境等理念的持續深入,新能源汽車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榮譽教授陳清泉看來,環境與氣候友好型交通是必然趨勢,電動汽車市場潛力很大。中國必須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因為有需求,中國汽車今後10年還有10%的增長。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