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地方物流 > 正文

【廣東】深圳打出製造業企業降成本“組合拳”

發布時間:2023-12-07 09:55:25 深圳特區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推廣重點產(chan) 業(ye) 項目土地價(jia) 款分期繳納模式、鼓勵企業(ye) “機器代人”、支持製造業(ye) 企業(ye) 擴大股權融資、清理規範中介服務……近日,《深圳市降低製造業(ye) 企業(ye) 成本的若幹措施》(以下簡稱《若幹措施》)正式發布,圍繞用房、用地、用工、融資、用能、倉(cang) 儲(chu) 物流、企業(ye) 服務等多個(ge) 領域,提出六方麵20條舉(ju) 措,多維度全方位降低製造業(ye) 企業(ye) 成本,並將於(yu) 2024年1月1日起實施。

“長短結合”破解企業(ye) 降本障礙

記者注意到,此次《若幹措施》圍繞加快工業(ye) 上樓、保障性住房、持續推進園區轉供電改造等重點領域,推出一批長效機製建設舉(ju) 措,著力破解製約製造業(ye) 企業(ye) 降本的深層次障礙。

在降低製造業(ye) 企業(ye) 用房用地成本方麵,《若幹措施》提出將為(wei)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中適合“上樓”的輕量化製造、定製化小批量生產(chan) 、柔性化研發設計等企業(ye) 提供具有競爭(zheng) 力的低成本產(chan) 業(ye) 空間;同時,推廣重點產(chan) 業(ye) 項目土地價(jia) 款分期繳納模式,符合條件的重點產(chan) 業(ye) 項目,允許首期按不低於(yu) 50%的比例繳納土地出讓價(jia) 款,剩餘(yu) 價(jia) 款在國有土地供應合同生效之日起1年內(nei) 全部繳清且不計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用工成本方麵《若幹措施》提出鼓勵企業(ye) “機器代人”,支持企業(ye) 積極部署高檔數控機床、工業(ye) 機器人、智能傳(chuan) 感與(yu) 控製等智能製造裝備,打造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引導傳(chuan) 統製造企業(ye) 逐步開展智能化改造,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數字化生產(chan) 線;且對符合條件的智能化改造項目,給予一定的補助。

在降低用能成本方麵,《若幹措施》指出要為(wei) 10千伏及以下中小微企業(ye) 建設高壓永久用電外部電力接入工程,無需用戶投資;持續推進園區轉供電改造,已完成改造的,將按政策執行直供電電價(jia) ,消除“中間層”不合理加價(jia) 行為(wei) ;此外,還將推廣使用產(chan) 業(ye) 園區用戶側(ce) 儲(chu) 能,鼓勵有條件的工商業(ye) 園區建設“光儲(chu) 充放”一體(ti) 化項目,接入虛擬電廠,實現錯峰用電、自發自用、餘(yu) 量上網。

多管齊下助力企業(ye) “輕裝上陣”

降成本是助力企業(ye) 輕裝上陣、提升競爭(zheng) 力的一項重要舉(ju) 措。除了金融支持製造業(ye) 信貸規模增長外,有效降低製造業(ye) 企業(ye) 融資成本至關(guan) 重要。《若幹措施》提出,運用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技術對無抵押中小微企業(ye) 進行全景畫像,並聯動中小企業(ye) 融資擔保提供配套擔保增信服務,解決(jue) 融資難問題;同時,鼓勵製造業(ye) 企業(ye) 發債(zhai) 融資,自2024年1月1日起,成功在境內(nei) 外發行債(zhai) 券的規模以上製造業(ye) 企業(ye) ,按照發行規模的2%,給予最高50萬(wan) 元補貼。

此外,《若幹措施》還將支持製造業(ye) 企業(ye) 擴大股權融資,對首次在“新三板”掛牌的製造業(ye) 企業(ye) 給予最高50萬(wan) 元獎勵,進入創新層的再給予最高30萬(wan) 元獎勵;對擬在境內(nei) 上市並完成股份製改造及上市輔導的給予最高150萬(wan) 元獎勵;對直接在境外上市的給予最高80萬(wan) 元獎勵。

在降低倉(cang) 儲(chu) 物流成本方麵,《若幹措施》著力提升航空運輸直達和中轉服務能力,鼓勵航空公司新開通或加密本市產(chan) 業(ye) 及企業(ye) “出海”急需的戰略性國際貨運航線,分級分類給予最高25萬(wan) 元/班、每年每條航線最高5500萬(wan) 元補貼;同時,在不改變物流倉(cang) 儲(chu) 使用用途前提下,鼓勵重點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和項目周邊的低效物流倉(cang) 儲(chu) 擴建、改建、重建為(wei) 高標準物流倉(cang) 庫。

在做好企業(ye) 服務方麵,《若幹措施》提出要完善拖欠賬款常態化預防和清理機製,加大對拖欠企業(ye) 賬款的清理力度;同時,簡化各類惠企政策申請流程和資料,推動更多政策實現“免申即享”。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