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國新辦舉行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政策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

發布時間:2021-11-05 16:03:53 國新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yu) 2021年11月5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ju) 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邀請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介紹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緩稅政策有關(guan) 情況,並答記者問。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壽小麗(li) :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部署對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實施階段性稅收緩繳措施等。為(wei) 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guan) 情況,今天我們(men) 邀請到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先生,請他為(wei) 大家介紹相關(guan) 情況,並回答大家感興(xing) 趣的問題。出席今天例行吹風會(hui) 的還有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黃運先生,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先生,國際稅務司司長蒙玉英女士。

下麵,首先請王道樹先生作介紹。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 王道樹: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各位記者朋友們(men)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xing) 參加今天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首先我代表國家稅務總局,衷心感謝廣大納稅人、繳費人以及社會(hui) 各界長期以來對稅收工作和稅務部門的關(guan) 心、支持和幫助。

今年以來,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國內(nei) 外環境,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積極實施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出台了一係列減稅降費的政策措施,減輕了企業(ye) 負擔,增強了市場主體(ti) 活力。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9101億(yi) 元,其中新增減稅7889億(yi) 元,新增降費1212億(yi) 元。

進入第三季度,針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挑戰,特別是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生產(chan) 成本上升等對工業(ye) 經濟尤其是製造業(ye) 企業(ye) 帶來的影響,國家在已經出台減稅降費政策基礎上,進一步增加了允許企業(ye) 提前享受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對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實施階段性稅收緩繳措施、對煤電和供熱企業(ye) 實施“減、退、緩”稅措施等,助力企業(ye) 紓困解難,提振市場主體(ti) 信心。

總體(ti) 來看,今年以來國家推出的稅費措施體(ti) 現了鮮明的政策導向,主要體(ti) 現在“四個(ge) 聚焦”上:

一是聚焦支持工業(ye) 經濟平穩運行。比如對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實施階段性稅收緩繳措施,對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對煤電和供熱企業(ye) 實行“減、退、緩”稅措施等,緩解企業(ye) 資金壓力,提振工業(ye) 經濟運行。

二是聚焦支持中小微企業(ye) 發展。比如,除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稅費優(you) 惠措施外,繼續實施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由3%降到1%的政策,起征點從(cong) 月銷售額10萬(wan) 元提高到15萬(wan) 元。對小型微利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wan) 元的部分,在原先的優(you) 惠基礎之上,再減半征收企業(ye) 所得稅。通過這些措施,助力麵廣量大的中小微企業(ye) 渡難關(guan) 、增後勁、保就業(ye) 。

三是聚焦支持科技創新。比如將製造業(ye) 企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cong) 75%提高至100%,同時允許企業(ye) 提前享受今年前三季度加計扣除政策優(you) 惠,進一步降低企業(ye) 研發成本,增強科技創新的活力和動能。

四是聚焦支持外商投資。今年出台的各項稅費優(you) 惠政策,外資企業(ye) 同樣可以依法享受。同時還繼續實行外資企業(ye) 利潤再投資遞延納稅等專(zhuan) 門優(you) 惠政策,服務擴大對外開放,增強外商在華投資信心。

稅務部門堅決(jue)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采取係列有效措施確保各項稅費優(you) 惠政策落地落細,稍後我和我的同事們(men) 會(hui) 就有關(guan) 問題回答大家的提問。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引,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以更高標準優(you) 化稅費服務,更實舉(ju) 措助企紓困解難,更大力度激發市場活力,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更充分發揮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我就先介紹到這兒(er) ,謝謝大家!

壽小麗(li) :謝謝王道樹副局長的介紹。下麵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紅星新聞記者:小微企業(ye) 是我國經濟活力的重要來源,是吸納就業(ye) 的“主力軍(jun) ”。剛才介紹了製造業(ye) 小微企業(ye) 的有關(guan) 情況,請問小微企業(ye) 稅費優(you) 惠政策整體(ti) 享受情況及成效如何?謝謝。

王道樹:這個(ge) 問題請收入規劃核算司蔡自力司長回答。

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 蔡自力:謝謝你的提問。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小微企業(ye) 發展,2019年以來國家出台了一係列麵向小微企業(ye) 的稅費優(you) 惠政策,可以說政策力度在不斷加碼,政策效應也逐步顯現。

一是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征點不斷提高。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征點在2019年從(cong) 月銷售額3萬(wan) 元提到10萬(wan) 元的基礎上,今年進一步提高到15萬(wan) 元;相應地,2019年享受免征政策的小規模納稅人戶數從(cong) 政策調整前的3364萬(wan) 戶增加到3820萬(wan) 戶,今年前三季度又進一步增加到4365萬(wan) 戶;相應地,2019年減稅金額從(cong) 政策調整前的1397億(yi) 元增加到2286億(yi) 元,今年前三季度又進一步增加到2995億(yi) 元。

二是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征收率大幅降低。今年繼續實施2020年出台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征收率由3%降到1%的政策,起征點以上也就是月銷售收入超過15萬(wan) 元的納稅人稅負減輕了2/3,今年前三季度新增減稅1188億(yi) 元,惠及758萬(wan) 戶納稅人。

三是小型微利企業(ye) 所得稅實際稅率持續降低。在2019年將小型微利企業(ye) 所得額不超過100萬(wan) 元的部分減半征收所得稅的基礎上,今年再減半征收,實際稅率隻有2.5%。相應地,2019年小型微利企業(ye) 所得稅優(you) 惠金額從(cong) 政策調整前的895億(yi) 元增加到2089億(yi) 元,今年前三季度減稅1986億(yi) 元,已超過去年全年減稅額,惠及511萬(wan) 戶小型微利企業(ye) 。同時,小型微利企業(ye) 所得額100萬(wan) -300萬(wan) 元的部分,繼續享受減半計征實際稅率為(wei) 10%的優(you) 惠,今年前三季度減稅636億(yi) 元,惠及20萬(wan) 戶小型微利企業(ye) 。

這些稅費優(you) 惠政策措施持續落地生根,有力促進了小微企業(ye) 紓困發展,取得了“一減兩(liang) 升”的積極成效。

“一減”就是稅收負擔減輕。前三季度全國七成有經營活動收入的小微企業(ye) 無需繳稅。小微企業(ye) 每百元銷售收入繳納稅收在2020年同比下降19.4%的基礎上,今年前三季度又較2020年同期進一步下降18.9%。

“兩(liang) 升”即吸納就業(ye) 人數和市場創業(ye) 活力雙雙提升。今年9月份,全國小微企業(ye) 職工申報個(ge) 稅人數同比增長9.9%,自春節返崗以來連續7個(ge) 月環比上升,為(wei) 穩就業(ye) 提供重要支撐。截至三季度末,全國涉稅市場主體(ti) 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共6076萬(wan) 戶,比2020年同期增長6.7%,比2019年同期增長21.7%,兩(liang) 年平均增長10.3%。

下一步,稅務部門將進一步落實和研究完善支持小微企業(ye) 發展的稅費措施,持續助力小微企業(ye) 做大做強,為(wei) 經濟穩中向好、穩中加固注入更加持續強勁的動力。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記者:剛才王局長提到了今年我國稅費政策的重點之一就是要支持工業(ye) 經濟平穩運行。大家都知道,幾天前我國對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實施了階段性緩稅措施,我們(men) 想了解一下,目前咱們(men) 的落實情況如何?有沒有一些初步的成效?謝謝。

王道樹:您剛才提出的這個(ge) 問題也是市場主體(ti) 非常關(guan) 注的,特別是製造業(ye) 企業(ye) 。製造業(ye) 是實體(ti) 經濟的基礎,中小微企業(ye) 是市場主體(ti) 的重要組成部分,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在發展經濟、擴大就業(ye) 、活躍市場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稅務部門按照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部署,緊鑼密鼓地落實對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實施階段性稅收緩繳的措施,在落實方麵,我們(men) 力求做到“快、準、簡、實”。

第一是“快”,盡快向市場主體(ti) 釋放政策信號。從(cong) 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10月27日作出決(jue) 定到11月1日開始實施,我們(men) 僅(jin) 有4天準備時間。為(wei) 確保在有限時間內(nei) 完成各項準備工作,稅務係統倒排工期、爭(zheng) 分奪秒、全力推進。第一時間製發公告。10月29日,稅務總局聯合財政部製發公告,明確具體(ti) 政策規定和征管操作辦法。第一時間對下部署。10月29日,稅務總局下發通知,要求各級稅務機關(guan) 立即開展各項準備工作。第一時間升級係統。稅務部門於(yu) 10月31日完成稅收管理信息係統升級工作,確保緩繳政策在11月1日征期首日順利實施。

第二是“準”,精準指向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政策指向準。針對年銷售額4億(yi) 元以下(不含4億(yi) 元)的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實施延緩繳納第四季度部分稅費政策,其中製造業(ye) 中型企業(ye) 可以延緩繳納政策規定範圍內(nei) 稅費的50%,製造業(ye) 小微企業(ye) 可以延緩繳納政策規定範圍內(nei) 稅費的全部。政策落實準。我們(men) 提前在稅收管理信息係統中對符合條件的納稅人打上標識、提示提醒,方便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通過電子稅務局申報時精準享受優(you) 惠政策。政策輔導準。通過電話、短信、電子稅務局等方式,對符合條件的納稅人開展“點對點”輔導提醒。

第三是“簡”,讓納稅人簡便易行好操作。簡流程,符合條件納稅人在申報後,界麵自動彈出是否辦理延緩繳納,確認緩繳的稅款繳納期限自行延長三個(ge) 月。簡材料,納稅人在辦理時無需提供申請單及銀行對賬單等材料。簡方式,符合條件的納稅人除可到辦稅服務廳現場辦理延緩繳納稅費外,還可以足不出戶通過登錄電子稅務局等線上方式進行辦理。

第四是“實”,不折不扣把緩稅紅利落到實處。我們(men) 建立問題響應機製,及時解答各級稅務機關(guan) 在政策落實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新情況、新問題。按日跟蹤落實成效,稅務部門按照分稅種、分企業(ye) 規模等維度做好統計分析工作,及時、客觀、準確地反映政策落實成效。

截至11月4日,對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實施階段性稅收緩繳政策實施4天來,共為(wei) 符合條件的企業(ye) 辦理緩繳稅款62.1億(yi) 元,有效緩解了這些企業(ye) 的資金壓力和經營困難。

除了對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實施階段性稅收緩繳政策,稅務部門還對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對其他製造業(ye) 企業(ye) 退還60%增量留抵稅額。今年前三季度,稅務部門共計為(wei) 2.24萬(wan) 戶製造業(ye) 企業(ye) 辦理留抵退稅917億(yi) 元,其中對1.16萬(wan) 戶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辦理留抵退稅420億(yi) 元,進一步支持製造業(ye) 發展。謝謝!

第一財經記者:科技創新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今年不少稅收優(you) 惠政策都聚焦支持科技創新,特別是企業(ye) 可以提前享受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稅收優(you) 惠,能否具體(ti) 介紹一下這一政策的落實情況?謝謝。

王道樹:謝謝您的提問,這個(ge) 問題我來回答。根據黨(dang) 中央、國務院部署,今年減稅降費政策的一部重頭戲就是企業(ye) 可以提前享受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並且對製造業(ye) 企業(ye) 來說,其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總的來看,政策效應是超出預期的。全國各類企業(ye) 提前享受加計扣除金額1.3萬(wan) 億(yi) 元,減免稅額3333億(yi) 元,享受加計扣除金額占去年全年匯算清繳的77.6%,企業(ye) 享受政策紅利的時間更早、力度也更大。

一是企業(ye) 享受政策提前,有利於(yu) 緩解資金壓力。為(wei) 了鼓勵科技創新、緩解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資金壓力,通過實施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相當於(yu) 減少了企業(ye) 當期應繳納的稅款,增加了3333億(yi) 元的可用資金。

二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有利於(yu) 激發創新活力。從(cong)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看,82.1%享受優(you) 惠的企業(ye) 加計扣除超過100萬(wan) 元。從(cong) 戶均水平看,享受優(you) 惠的企業(ye) 戶均研發投入456.5萬(wan) 元,按可比口徑測算,同比增長13.3%,顯示出政策激發了企業(ye) 的創新熱情,研發投入力度得到增強。

三是製造業(ye) 享受雙重利好,有利於(yu) 增強發展動力。製造業(ye) 企業(ye) 不僅(jin) 可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而且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雙重利好惠及18.6萬(wan) 戶製造業(ye) 企業(ye) ,加計扣除金額達9036億(yi) 元,減免稅額2259億(yi) 元,占全部享受優(you) 惠戶數和減免稅額的比重分別為(wei) 57.7%和67.8%。其中,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帶來製造業(ye) 企業(ye) 多享受減免稅額571億(yi) 元,政策支持製造業(ye) 發展的導向有效得到顯現。

四是民營企業(ye) 受惠明顯,有利於(yu) 增強發展定力。在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企業(ye) 中,30.2萬(wan) 戶民營企業(ye) 加計扣除金額達9536億(yi) 元,減免稅額2384億(yi) 元,占全部享受優(you) 惠戶數和減免稅額的比重分別為(wei) 93.5%和71.5%,對促進民營企業(ye) 在穩定預期中更好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為(wei) 確保政策及時有效落地,稅務部門從(cong) 精簡操作、精準輔導、精細協作等方麵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減稅紅利直達快享。首先是務求便利強化精簡操作。大幅精簡企業(ye) 賬表填報信息,優(you) 化費用計算方法,有效減輕企業(ye) 核算負擔。企業(ye) 享受政策所需填寫(xie) 的研發費用輔助賬表減少75%,填報時間明顯縮短,財務工作量大幅降低。其次是上下聯動強化精準輔導。稅務總局及時調整完善信息係統,加大對落實政策的督查督導力度,組織各地稅務機關(guan) 依托大數據平台,重點篩選高新技術企業(ye)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曆年有研發支出的企業(ye) 等,一對一做好政策宣傳(chuan) 輔導,確保企業(ye) 全麵知曉政策、及時享受政策。第三是部門協同強化精細服務。稅務部門注重加強與(yu) 科技、財政等部門的協作,共同研究解決(jue) 政策落實過程中的相關(guan) 問題。特別是通過與(yu) 科技部門的信息互聯互通,幫助企業(ye) 及時做好爭(zheng) 議研發項目鑒定,使企業(ye) 更好享受優(you) 惠。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記者:今年以來,我們(men) 國家吸收外資實現了持續增長,想問一下我們(men) 在支持外商投資方麵采取了哪些稅費政策?謝謝。

王道樹:這個(ge) 問題請國際稅務司司長蒙玉英同誌回答。

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司長 蒙玉英:謝謝您的提問。今年以來,稅務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積極有效利用外資的決(jue) 策部署,落細減稅降費優(you) 惠政策,更好服務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我介紹兩(liang) 方麵政策落實的情況。一方麵,落實專(zhuan) 門針對外資的再投資遞延納稅政策,對境外投資者從(cong) 中國境內(nei) 居民企業(ye) 分配的利潤,凡直接用於(yu) 再投資境內(nei) 項目的,暫不繳納預提所得稅,有效緩解外資企業(ye) 資金壓力,促進外資企業(ye) 在華再投資持續增長。這項政策的實施效果體(ti) 現了三方麵特點:一是受惠範圍擴大。前三季度全國享受利潤再投資遞延納稅政策金額96.1億(yi) 元,同比增長50.38%;促進股息再投資1000.5億(yi) 元,同比增長54.6%,各項指標再創新高。二是受益行業(ye) 增加。享受政策優(you) 惠的被投資企業(ye) 涵蓋了68個(ge) 行業(ye) ,與(yu) 上半年相比,覆蓋行業(ye) 範圍進一步擴大。外資再投資資金三成以上都流向了汽車製造,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等製造業(ye) 行業(ye) 。三是外資企業(ye) 評價(jia) 相當積極。調查顯示,在今年前三季度已辦理遞延納稅申報企業(ye) 近九成認為(wei) 遞延納稅政策對於(yu) 企業(ye) 增資擴產(chan) 起到了“關(guan) 鍵性作用”和“加速增資決(jue) 策落地”。另一方麵,我簡要介紹一下落實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稅收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外資企業(ye) 享受加計扣除金額2649億(yi) 元,減免稅額662億(yi) 元,享受優(you) 惠的外資企業(ye) 戶均研發投入1674萬(wan) 元,這一數字遠遠高於(yu) 其他企業(ye) 的平均水平,這反映出外資企業(ye) 科技創新力度正在持續加大。

在包括稅費優(you) 惠政策在內(nei) 的各項“穩外資”措施的綜合作用下,今年前三季度,新辦涉稅市場主體(ti) 中的外資企業(ye) 為(wei) 4.16萬(wan) 戶,較2020年同期增長26.1%,整體(ti) 恢複至疫情前的水平。全國重點外資企業(ye) 注冊(ce) 資本同比增長3.5%,其中高技術製造業(ye) 外資企業(ye) 注冊(ce) 資本同比增長5.3%;外資企業(ye) 采購設備投資同比增長16.9%,其中製造業(ye) 采購占比接近六成。這說明外資對中國經濟發展信心更足,中國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

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全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不斷完善“穩外資”稅費政策措施,切實促進外資企業(ye) 在中國市場更好更快地發展。謝謝!

封麵新聞記者:剛才介紹了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緩稅政策非常受市場主體(ti) 的歡迎,我想請問,稅務部門如何做到既不折不扣使政策落地,又防止不符合條件的企業(ye) 騙取享受這項政策呢?謝謝。

王道樹:謝謝你對這個(ge) 問題的關(guan) 心,請辦公廳主任黃運同誌回答這個(ge) 問題。

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 黃運:謝謝您的提問,這是一個(ge) 很好的問題。讓政策精準落地是稅務執法的要義(yi) 所在。為(wei) 此,我們(men) 主要從(cong) 兩(liang) 個(ge) 方麵來著力。一方麵,對於(yu) 符合條件的納稅人,我們(men) 通過電子稅務局申報界麵的提示提醒,通過短信、微信公眾(zhong) 號推送政策,以及通過麵對麵的輔導服務等方式,確保企業(ye) 應知盡知、應曉盡曉、應享盡享。另一方麵,對於(yu) 不符合條件的納稅人,隻為(wei) 騙取稅費優(you) 惠進行“假申報”的納稅人,我們(men) 一貫的態度是嚴(yan) 厲依法打擊。比方說,去年我們(men) 就對騙取抗疫稅費優(you) 惠行為(wei) 進行了專(zhuan) 項整治;前不久,稅務總局、公安部等六部門又對常態化打擊這類“假申報”以及“假出口”“假企業(ye) ”涉稅違法犯罪進行了專(zhuan) 項部署。通過多部門的協同共治,進一步加強稅收監管和稅務稽查,進一步提高打擊“三假”涉稅違法犯罪的整體(ti) 性、協同性和精準性,更好地推進該惠及的納稅人全惠及,該查處的不法者嚴(yan) 查處。

同時,我們(men) 也進一步嚴(yan) 格加強對內(nei) 的督導,要求各級稅務部門把落實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緩稅政策作為(wei) 今年底明年初的一個(ge) 重點督審事項,壓緊壓實各級稅務機關(guan) 的責任,確保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緩稅等優(you) 惠政策精準落地,盡職盡責,盡心盡力,為(wei) 市場主體(ti) 健康規範發展營造法治公平的稅收環境。謝謝。

香港商報記者:我們(men) 知道煤電企業(ye) 也是製造業(ye) 企業(ye) ,特別是今年受煤炭價(jia) 格上漲等因素影響,煤電企業(ye) 發展麵臨(lin) 困境。能否介紹一下稅務部門采取措施予以支持的情況?謝謝。

王道樹:這個(ge) 問題請蔡自力司長來回答。

蔡自力:感謝您的提問。為(wei) 配合做好今冬明春能源電力保供相關(guan) 工作,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部署,稅務總局9月30日製發了《關(guan) 於(yu) 做好今冬明春能源電力保供 實施支持煤電企業(ye) 紓困解難稅收措施的通知》,積極實施支持煤電和供熱企業(ye) 紓困解難的“減、退、緩”稅措施,確保煤電和供熱企業(ye) 稅費優(you) 惠政策應享盡享,增值稅留抵退稅應退盡退,符合條件的困難緩稅應緩盡緩,切實減輕煤電和供熱企業(ye) 稅費負擔,緩解企業(ye) 資金困難和經營壓力。我們(men) 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逐級壓實責任。建立稅務係統一竿子到底工作推進機製,從(cong) 總局到省局、市局、縣局均成立了專(zhuan) 項工作協調機製,由各單位一把手負總責,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同時,加強與(yu) 發改、財政等部門的溝通協調,要求各地稅務部門主動融入發改部門牽頭的能源電力保供協調機製。

二是逐戶摸清情況。各級稅務機關(guan) 按照總局統一部署,逐戶摸排煤電和供熱企業(ye) 經營和稅收情況,形成了三個(ge) 清單,即煤電和供熱企業(ye) 清單、稅費優(you) 惠清單、可辦緩稅稅種稅額清單。同時,通過12366納稅服務專(zhuan) 線、電子稅務局等方式“點對點”提醒通知企業(ye) 辦理緩稅,確保政策全覆蓋。

三是逐日跟蹤成效。10月份以來,我們(men) 建立台賬,按日跟蹤煤電和供熱企業(ye) 辦理“減、退、緩”稅情況。截至11月4日,全國為(wei) 煤電和供熱企業(ye) 共辦理“減、退、緩”稅150.7億(yi) 元,其中累計辦理減免稅57.8億(yi) 元,緩退稅92.9億(yi) 元,切實緩解了煤電和供熱企業(ye) 資金壓力和生產(chan) 經營困難,促進了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謝謝!

壽小麗(li) :謝謝王道樹副局長,謝謝各位發布人,也謝謝各位記者朋友們(men) ,今天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就到這裏,大家再見。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