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7-20 16:06:00 武漢市人民政府

7月18日,《武漢市加快推進物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下稱《政策措施》)正式印發。《若幹政策》圍繞提升樞紐能級、拓展通道能力、強化產(chan) 業(ye) 物流質效、完善民生物流品質、提升主體(ti) 實力、優(you) 化營商環境、增強創新能力、強化基礎支撐等8個(ge) 方麵提出支持措施,明確牽頭和責任單位,形成44項責任清單。
《政策措施》明確加快國家省級示範平台建設,提升物流樞紐服務能級。對列入“五型”(港口型、陸港型、空港型、商貿服務型、生產(chan) 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的實施主體(ti) 企業(ye) ,給予一次性獎勵300萬(wan) 元;對入選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範工程、國家級示範物流園區(中心)的實施主體(ti) 企業(ye) ,給予一次性獎勵150萬(wan) 元;對入選並通過驗收的國家、省級多式聯運示範工程的實施主體(ti) 企業(ye) ,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300萬(wan) 元、100萬(wan) 元。同時,立足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保通保暢,加快實施聯運樞紐、集疏運設施、換裝轉運裝備、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等補短板工程;支持武漢企業(ye) 在“一帶一路”沿線和RCEP成員國等建設境外分撥集散中心、海外倉(cang) 和集裝箱還箱點。
《政策措施》指出,推動供應鏈物流集聚發展,構建一體(ti) 化產(chan) 業(ye) 物流體(ti) 係。圍繞“965”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支持物流服務嵌入汽車、光電子信息、服裝等重點產(chan) 業(ye) 供應鏈,支持企業(ye) 運用物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5G、區塊鏈等新技術,打造重點產(chan) 業(ye) 供應鏈服務平台,對2023年獲批為(wei) “全國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示範企業(ye) ”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wan) 元。同時,鼓勵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龍頭企業(ye) 內(nei) 部供應鏈向獨立現代供應鏈企業(ye) 轉型發展,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中小企業(ye) 內(nei) 部供應鏈實行“企業(ye) 聯盟化、聯盟企業(ye) 化”抱團式發展,推進物流領域現代服務業(ye) 集聚區創建,《政策措施》提出,對年度評定為(wei) 優(you) 秀的集聚區運營管理機構給予50萬(wan) 元獎勵。
《政策措施》明確推動口岸平台開放共享,優(you) 化物流業(ye) 營商環境,積極對接全省供應鏈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支持引導各類物流公共信息數據共享開放。依托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創新開展“通關(guan) +物流”服務。
該《政策措施》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為(wei) 3年。
近年來,國家、省市高度重視物流業(ye) 發展,多重政策不斷疊加,武漢市迎來物流業(ye) 加速發展新契機。2022年,全市社會(hui) 物流總額邁上4.5萬(wan) 億(yi) 元台階,同比增長6.9%;物流業(ye) 增加值突破1700億(yi) 元,同比增長6.8%,占GDP的9.2%、服務業(ye) 的14.8%,物流規模位列全國第五;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GDP的比率持續降低,低於(yu) 國家平均水平2個(ge) 百分點;繼連續獲批建設港口型、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後,入圍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首批支持城市。今年以來,武漢市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物流業(ye) 高質量發展,著力構建“通道+樞紐+網絡+平台”現代物流體(ti) 係,加快把交通區位優(you) 勢轉化為(we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樞紐鏈接優(you) 勢。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