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7-20 10:19:27 經濟參考報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夯實,互聯網行業(ye) 發展活力持續增強,數實融合步伐持續加快。記者獲悉,相關(guan) 部門將進一步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5G、千兆光網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推動工業(ye) 互聯網規模應用,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持續增強數字經濟發展動能。
新基建投資穩步增長
截至6月初,深圳5G基站突破7萬(wan) 個(ge) ,5G用戶超過1300萬(wan) ;截至7月初,遼寧已建成5G基站8.1萬(wan) 個(ge) ,上線工業(ye) 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34個(ge) ,培育省級工業(ye) 互聯網平台65個(ge) ……時至年中,不少地方發布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最新進展。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比增長16.2%,其中5G、數據中心等信息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3.1%,工業(ye) 互聯網、智慧交通等融合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4.1%。
數字經濟發展基石日益穩固,也進一步促進信息通信業(ye) 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工信部數據顯示,上半年電信業(ye) 務總量同比增長17.1%,電信業(ye) 務收入增長6.2%;1月至5月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guan) 服務企業(ye) 完成業(ye) 務收入5310億(yi) 元,實現利潤同比增長43%。
根據相關(guan) 部門近期部署,我國將加快推進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部署,加快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ti) 、雲(yun) 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
數實融合步伐加快
與(yu)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同步,5G、算力應用等加速向政務、工業(ye) 、交通、醫療等領域滲透,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極大激發了數據要素創新活力。
步入重慶忽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工廠數據總覽”大屏上正實時展示宗申發動機車間的空氣環境、空調係統狀況、電力能耗等信息。“我們(men) 運用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為(wei) 宗申發動機產(chan) 線打造了數字孿生工廠,其質量數據采集分析提升約10倍,人均產(chan) 出提升約145.5%。”忽米科技技術副總裁薑仁傑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據介紹,作為(wei) 國家級“雙跨”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忽米科技已經為(wei) 全國近5萬(wan) 家製造企業(ye) 進行數字化轉型賦能。薑仁傑說,公司將充分發揮在係統化設計、精益化管理、自動化產(chan) 線、信息化平台和數字化治理等方麵的核心能力,探索行業(ye) 龍頭與(yu) 上下遊企業(ye) 創新應用場景,助力更多製造業(ye) 企業(ye) 數字化轉型。
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重點領域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重點工業(ye) 企業(ye) 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9.4%,引導全國6.2萬(wan) 餘(yu) 家企業(ye) 開展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貫標,累計培育出1700餘(yu) 家引領行業(ye) 發展的數字化車間與(yu) 智能工廠。全國具有一定區域和行業(ye) 影響力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超過240個(ge) ,重點平台連接設備超過8900萬(wan) 台(套),新應用、新場景、新業(ye) 態持續湧現,加速改變百姓生產(chan) 生活模式。
“工業(ye) 互聯網基礎設施能力不斷夯實,行業(ye) 應用走向縱深發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餘(yu) 曉暉說,從(cong) 環節看,智能工廠建設穩步推進,供應鏈數字化轉型進程加快;從(cong) 行業(ye) 看,裝備,原材料、消費品、電子信息等重點行業(ye) 轉型發展走深向實;從(cong) 主體(ti) 看,中小企業(ye) 逐漸成為(wei) 數字化轉型的重點領域。
創新能力持續增強
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發明專(zhuan) 利授權量年均增長18.1%,是同期我國發明專(zhuan) 利授權總量年均增速的1.5倍。其中,2022年授權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發明專(zhuan) 利33.5萬(wan) 件,同比增長17.5%。
在數字經濟領域,國內(nei) 企業(ye) 創新勢頭強勁。截至2022年底,國內(nei) 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有效發明專(zhuan) 利中,企業(ye) 擁有量占比70.9%。利用國內(nei) 海量數據和豐(feng) 富應用場景優(you) 勢,國內(nei) 頭部企業(ye) 不斷湧現,成為(wei) 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餘(yu) 曉暉表示,當前人工智能軟硬件、大模型等技術發展向好,截至今年一季度,國內(nei) 人工智能雲(yun) 端訓練芯片較上一代有2至3倍的性能提升,高校和頭部企業(ye) 積極研發大模型技術,國產(chan) 大模型已超過80個(ge) 。
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應進一步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持續增強數字經濟發展動能。同時,企業(ye) 也需抓住發展機遇,加大創新力度。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