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21 17:14:10 交通運輸部網站

一、2022年水路運輸市場發展情況
2022年,我國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應對超預期因素衝(chong) 擊,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帶動我國水路運輸市場整體(ti) 穩定向好發展,不同細分市場呈現出不同特點。
(一)國內(nei) 沿海航運市場總體(ti) 平穩。
1.幹散貨運輸市場:市場運行總體(ti) 平穩,運價(jia) 波動下行。
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擁有沿海省際萬(wan) 噸以上幹散貨船2427艘、7982.4萬(wan) 載重噸,噸位同比增加6.5%。
2022年,沿海散貨運輸市場行情總體(ti) 平穩。春節前後,暖冬氣溫偏高,工業(ye) 和居民用電量均低於(yu) 預期水平,運輸市場供需兩(liang) 弱,運價(jia) 低位震蕩。2月下旬開始,國內(nei) 一係列穩價(jia) 保供政策出台,煤炭供給趨於(yu) 穩定,煤炭價(jia) 格維持在合理區間,運價(jia) 出現短期跳漲,但隨著國際能源價(jia) 格快速上漲,沿海散貨需求回落,市場運價(jia) 在3—4月重回下行通道。5月份開始,運輸需求逐步回升,隨著夏季到來,超高溫天氣一度拉升民用電需求,但在保供穩價(jia) 政策下,長協保供協議紮實落地,下遊煤炭庫存長期保持在較好區間,沿海運價(jia) 8月份後總體(ti) 較為(wei) 平緩。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沿海(散貨)綜合運價(jia) 指數全年平均值為(wei) 1124.52點,較去年下跌13.5%。全年指數最高值為(wei) 3月18日的1254.16點,較去年高點回落22.7%。
2.液貨危險品運輸市場:運輸需求總體(ti) 平穩,運力供給相對穩定。
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擁有沿海省際運輸油船1194艘、1142.2萬(wan) 載重噸,噸位同比增長2.5%。
原油運輸方麵,國內(nei) 二程中轉原油上半年特別是三月起受國際油價(jia) 暴漲、新冠疫情和煉油廠傳(chuan) 統檢修季等因素影響,運輸需求減弱,下半年隨著油價(jia) 企穩、煉廠總體(ti) 負荷逐步回升,運輸需求陸續恢複,全年運輸量有所增加;海洋油在油田產(chan) 量提升的拉動下,全年運輸量有所增加;管道油因航線、用戶單一,運輸量總體(ti) 保持穩定。全年沿海省際原油運輸量完成9100萬(wan) 噸,同比增長18.2%。成品油運輸方麵,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成品油社會(hui) 庫存上漲,運輸市場需求整體(ti) 偏弱;下半年受傳(chuan) 統消費旺季及國際原油價(jia) 格寬幅走高影響,市場活躍度提升,運輸需求企穩回升。全年沿海成品油運量完成約8500萬(wan) 噸,同比增長約4.9%。總體(ti) 上,2022年,沿海省際原油運輸市場平穩,成品油運價(jia) 先抑後揚。沿海省際原油運價(jia) 指數平均值為(wei) 1578點,同比上漲2.3%;沿海成品油運價(jia) 指數平均值為(wei) 1058點,同比上漲0.4%。
截至2022年底,沿海省際化學品船(含油品、化學品兩(liang) 用船)287艘、139.9萬(wan) 載重噸,噸位同比增長8.5%。由於(yu) 我國化工品生產(chan) 和消費仍處於(yu) 穩健增長期,沿海散裝液體(ti) 化學品船水運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全年沿海省際化學品運輸量約4000萬(wan) 噸,同比增長約9.6%。沿海省際化學品船運價(jia) 整體(ti) 穩定,市場供需處於(yu) 緊平衡狀態,部分航線運價(jia) 略有上漲。
截至2022年底,沿海省際液化氣船共80艘、28.8萬(wan) 載重噸,噸位同比增長8.2%。液化氣船運輸需求總體(ti) 保持穩定,全年完成沿海液化氣運量528萬(wan) 噸,同比增長0.06%。沿海省際液化氣船運輸價(jia) 格水平回升,供需關(guan) 係總體(ti) 平衡。
3.集裝箱運輸市場:運力小幅提升,運價(jia) 同比上漲。
截至2022年底,沿海省際運輸700TEU以上集裝箱船共計350艘、箱位數83.0萬(wan) TEU,箱位數同比增長5.4%。受國際集裝箱海運市場運價(jia) 高位回落影響,部分內(nei) 外兼營船舶由國際市場轉移至國內(nei) 市場,國內(nei) 市場供給相對充足。全年內(nei) 貿集裝箱運價(jia) 指數總體(ti) 震蕩下行,上半年國內(nei) 市場延續高漲需求,市場運價(jia) 保持強勁態勢,下半年受國際市場需求低迷影響,沿海集裝箱市場運價(jia) 回落,由於(yu) 年末我國防疫政策出現優(you) 化調整,12月份沿海集裝箱運價(jia) 回暖。2022年,新華·泛亞(ya) 航運中國內(nei) 貿集裝箱運價(jia) 指數平均值為(wei) 1661點,同比增長13.1%。
4.旅客運輸市場:水路客運有待恢複。
截至2022年底,渤海灣省際客滾船舶共22艘、32961客位、3156車位,瓊州海峽省際客滾船舶共57艘、51612客位、2778車位。
2022年,渤海灣省際客滾運輸完成旅客和車輛運輸量212萬(wan) 人次、114萬(wan) 台次,同比分別下降20.5%和增長12.9%;瓊州海峽省際客滾運輸完成旅客和車輛運輸量1187萬(wan) 人次、372萬(wan) 台次,同比分別下降6.3%和1.3%。
(二)內(nei) 河航運市場:貨運量穩中有升,客運量有待恢複。
2022年,內(nei) 河水路運輸需求總體(ti) 較為(wei) 穩定,增速有所放緩。從(cong) 細分市場看,幹散貨運輸市場平穩增長,船舶運力仍供大於(yu) 求,全年運價(jia) 總體(ti) 低位運行;集裝箱運輸市場呈現較快增長態勢,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同比增長超過六成;散裝液體(ti) 危險貨物運輸市場相對穩定;省際客運市場受疫情影響嚴(yan) 重,省際旅遊客船大部分時間停航,僅(jin) 三季度有所恢複。
2022年,長江水係省市完成水路貨運量61.7億(yi) 噸,同比增長4.5%;長江幹線港口貨物吞吐量35.9億(yi) 噸,同比增長1.7%;三峽樞紐通過量1.6億(yi) 噸,同比增長6.1%。全年,長江幹散貨運價(jia) 指數均值728.4點,同比下降4.1%;集裝箱運價(jia) 指數均值1012.1點,同比上升1.9%。
2022年,珠江水係完成水路貨運量13.90億(yi) 噸,同比下降4.8%;長洲樞紐過閘貨運量1.55億(yi) 噸,同比增長2.0%。全年,珠江航運散貨運價(jia) 指數均值為(wei) 1023點,同比下降3.2%;集裝箱運價(jia) 指數均值為(wei) 894點,同比增長1.3%。
(三)海峽兩(liang) 岸間航運市場基本穩定。
2022年,兩(liang) 岸間海上直航完成貨運量4723萬(wan) 噸,同比下降9.9%。散雜貨、液體(ti) 化學品、液化氣運量分別為(wei) 1478萬(wan) 噸、360萬(wan) 噸、71萬(wan) 噸,同比分別下降12.6%、下降18.4%、增長8.2%。集裝箱運量完成229.8萬(wan) 標準箱,同比下降4.8%。2022年兩(liang) 岸間客運仍暫停運營。
(四)國際航運市場:受疫情影響明顯,市場波動劇烈。
1.幹散貨運輸:需求轉弱,運力過剩,運價(jia) 下滑。
2022年,受俄烏(wu) 衝(chong) 突、疫情反複、通脹壓力攀升等因素影響,國際幹散貨運輸市場海運需求總體(ti) 疲軟。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幹散貨海運量下降2.7%,增速為(wei) 2010年以來最低。運力增速進一步放緩,截至2022年底,全球幹散貨船舶運力9.72億(yi) 載重噸,較2021年增長2.8%;由於(yu) 境外港口擁堵狀況改善,且需求增速低於(yu) 運力增速,幹散貨運力總體(ti) 過剩,運價(jia) 大幅下滑。
2022年,遠東(dong) 幹散貨(FDI)綜合指數平均值為(wei) 1522點,同比下滑21.5%,運價(jia) 指數1362.95點,同比下降7.3%,租金指數1760.69點,同比下降33.4%;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BDI平均值為(wei) 1934點,同比下滑34.3%。
2.原油市場:運輸需求改善,運價(jia) 底部反彈。
據第三方機構統計,2022年全球原油海運量約19.53億(yi) 噸,同比上升5.1%。運力方麵,2022年底全球油輪(萬(wan) 噸以上)共5574艘、6.34億(yi) 載重噸,較年初增長3.5%;其中,VLCC為(wei) 2.73億(yi) 載重噸,較年初增長4.3%。俄烏(wu) 衝(chong) 突導致石油貿易流向改變,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巴西和西非至歐洲的原油運輸裏程增加,同時蘇伊士和阿芙拉型船的運價(jia) 上漲也帶來VLCC市場需求上漲;隨著全球石油供應風險的增加,同時受部分國家控製油價(jia) 上漲以抗通脹有關(guan) 政策影響,VLCC油輪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東(dong) 向需求大幅受益。2022年原油現貨運輸市場運價(jia) 上漲明顯並創兩(liang) 年以來新高。
2022年,中國進口原油運價(jia) 指數(CTFI)年平均值為(wei) 1132點,同比上漲93.6%。沙特拉斯坦努拉至中國寧波(CT1)航線運價(jia) 年平均12.66美元/噸,同比上漲96.8%。
3.集裝箱市場:需求逐步回落,運價(jia) 由高位運行到逐步恢複常態。
據第三方機構2022年12月統計,全球集裝箱船舶達到5690艘、2591萬(wan) TEU,運力規模同比增長4.15%。在全球集裝箱運輸需求總體(ti) 下滑、有效運力持續增長等因素影響下,2022年國際集裝箱運價(jia) 從(cong) 高位持續回落。一季度,因境外港口擁堵和補庫存需求,市場運價(jia) 保持強勁態勢,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jia) 指數一季度均值為(wei) 3444.33點,同比上漲75.6%,在2月11日達3587.91點,創下曆史新高。此後隨著境外港口擁堵緩解,有效運力持續釋放,運價(jia) 震蕩下行。從(cong) 三季度開始,歐美主幹航線進口需求疲軟,同時境外港口擁堵持續緩解,運價(jia) 開始加速下行。
2022年,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jia) 指數年平均值為(wei) 2792.14點,同比上漲6.8%。
4.國際郵輪:因疫情影響,2022年進出我國境內(nei) 港口的郵輪運輸繼續暫停。
二、2023年航運市場展望
(一)國內(nei) 航運市場。
1.沿海幹散貨不確定性增多,預計運價(jia) 波動進一步放大。
2023年,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國際市場需求不確定性增多。預計沿海煤炭運輸市場整體(ti) 船貨較為(wei) 平衡,隨著“雙碳”政策逐步推進,船舶更新換代可能提速,新老船舶能耗差異顯現,對運價(jia) 接受程度也逐漸異化,運價(jia) 波動幅度將有所放大。
2.沿海原油運輸需求和運價(jia) 水平有望企穩,成品油運輸市場需求複蘇勢頭明顯。
2023年,原油市場外部不確定性繼續增強,預計油價(jia) 維持高位運行,主營煉廠開工積極性較高,沿海原油運輸市場穩中向好,供需總體(ti) 保持平衡、運價(jia) 穩定。成品油運輸方麵,由於(yu) 煉化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加快,民眾(zhong) 出行需求加速釋放,汽油、煤油需求呈現穩步回暖態勢,運價(jia) 隨供需情況預計有所上升。
3.沿海化學品和液化氣運輸需求持續增長,運力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
2023年,在沿海煉化新增項目投產(chan) 帶動下,散裝液體(ti) 化學品、液化氣運輸需求預計持續增加,但隨著國內(nei) 化工產(chan) 業(ye) 鏈布局日趨合理,區域內(nei) 航線明顯增加,使得船舶整體(ti) 運距呈現縮短趨勢,後續隨著新增運力逐步投放市場,市場供需有望保持動態平衡,運力結構將進一步優(you) 化,運價(jia) 保持基本穩定或總體(ti) 需求帶動運價(jia) 溫和上漲。
4.沿海集裝箱運價(jia) 將有所回落。
隨著國內(nei) 經濟的恢複增長,“散改集”“陸轉水”持續推進和多式聯運的發展,預計沿海集裝箱運輸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與(yu) 國際市場的需求放緩形成對比。預計2023年國際市場對於(yu) 國內(nei) 沿海集裝箱運輸的外溢作用有所降低,部分運力從(cong) 國際市場回歸國內(nei) 沿海市場,沿海集裝箱船舶運力供給總體(ti) 有所增長,運價(jia) 將有所回落。
5.內(nei) 河運輸市場預計繼續保持穩定運行。
2023年,長江、珠江等內(nei) 河水路運輸預計恢複性增長,隨著國內(nei) 經濟總體(ti) 回升,對煤炭、礦石、建材等大宗商品運輸需求構成穩定支撐;同時,生產(chan) 和消費的逐步恢複,預計將進一步提振集裝箱運輸需求。長江幹線旅遊客運有望恢複到疫情前水平。
(二)兩(liang) 岸航運市場。
2023年,預計台灣海峽兩(liang) 岸間集裝箱、散雜貨、散貨液體(ti) 危險品運輸量基本持平。
(三)國際航運市場。
1.幹散貨運輸市場需求低速增長,運價(jia) 或低位震蕩。
2023年,預計全球幹散貨海運量低速增長。其中,鐵礦石海運量相對穩定,煤炭和糧食海運量增速有所上升。運力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但境外港口擁堵可能進一步改善,市場總體(ti) 運力過剩,市場行情謹慎樂(le) 觀。通脹壓力、地緣政治風險、疫情等仍會(hui) 對全球經濟帶來下行風險,市場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2.油輪運輸需求繼續回暖,外部不確定因素可能導致運價(jia) 波動加劇。
2023年,全球油輪運輸需求繼續反彈,運力訂單及交付狀況仍處於(yu) 相對較低水平,運力過剩程度較2022年進一步下降3個(ge) 百分點,預計市場運價(jia) 平均水平好於(yu) 2022年。同時,全球經濟放緩、“歐佩克+”減產(chan) 政策、地緣政治形勢以及國際環保新規等,都將給油輪運輸市場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
3.集裝箱運輸市場總體(ti) 上將呈現降幅趨緩。
在世界經濟增長開始放緩和地緣政治影響下,預計2023年集裝箱運輸市場供需基本麵轉弱,市場運價(jia) 麵臨(lin) 下行壓力。綜合多家機構預測,運力增速高於(yu) 需求增速,供過於(yu) 求的態勢相對明顯,2023年集裝箱運輸市場運價(jia) 可能呈現下降,但降幅趨緩。
4.國際郵輪:適時開展國際郵輪運輸試點複航。
(本報告由上海航運交易所、中國船東(dong) 協會(hui)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提供技術支撐)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