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深入推進 傳統產業升級升鏈升活力

發布時間:2023-02-27 09:40:34 人民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

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深入推進,我國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整體(ti) 實力、質量效益以及創新力、競爭(zheng) 力、抗風險能力顯著提升。新的一年,各地區各部門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

大企業(ye) 建平台,中小企業(ye) 用平台

一條生產(chan) 線改造帶來產(chan) 業(ye) 鏈變革

在大連冰山集團冰山鬆洋壓縮機(大連)有限公司,走進數字化車間,10台自動機器人正有序地完成裝配、焊接等動作,並在每台壓縮機上刻下二維碼標識。“和傳(chuan) 統生產(chan) 線相比,智能化組裝生產(chan) 線占地麵積節省了一半,人員減少了40%。掃描二維碼可查看操作人員、操作數據等信息,實現質量追溯。”公司技術統括部部長辛操介紹,公司最早的廠房建於(yu) 1997年,生產(chan) 的空氣壓縮機主要用於(yu) 商用製冷、製熱方案。

“遼寧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比重大,設備種類多、數據量大,產(chan) 業(ye) 數字化的場景資源優(you) 勢和數字產(chan) 業(ye) 化的數據資源優(you) 勢明顯。老工業(ye) 基地價(jia) 值在老、出路在新,激發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活力是實現老工業(ye) 基地振興(xing) 的關(guan) 鍵路徑。”遼寧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兩(liang) 化融合推進處處長高宇恒介紹。

近年來,遼寧省密集出台相關(guan) 政策文件,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進行頂層設計;設立20億(yi) 元專(zhuan) 項資金支持“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以場景驅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化改造,按照“場景、車間、工廠、標杆”發展路徑,支持企業(ye) 建設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

冰山鬆洋公司采取滾動改造的方式,於(yu) 去年率先完成一條組裝線改造。在改造後的無人化生產(chan) 線上,工人隻需每2小時進行一次人工抽檢。作為(wei) 工藝技術方麵的負責人,為(wei) 了適應智能化改造,辛操從(cong) 頭開始學習(xi) 信息技術,“隻有真正實現機械化與(yu) 信息化融合,改造才能發揮作用、產(chan) 生效益,這是改造過程中最難的地方。”

智能化改造不僅(jin) 提升著生產(chan) 線的效率,也驅動著產(chan) 品端、設計端的變革。在冰山技術服務(大連)有限公司,依托冰山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客戶的設備狀態、環境溫度等數據被實時傳(chuan) 回,工作人員可以遠程為(wei) 客戶提供溫度監測、節能評估、設備管理等服務。

“從(cong) 賣設備到賣服務,冰山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可以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設備接入能力、基礎應用框架與(yu) 定製化開發服務等,幫助他們(men) 縮短開發周期、降低研發投入,讓中小企業(ye) 也能體(ti) 驗工業(ye) 互聯網應用帶來的價(jia) 值。”大連冰山集團總裁助理王鐵說。

支持大企業(ye) 建平台、中小企業(ye) 用平台,遼寧加快推動各領域產(chan) 業(ye) 鏈上中下遊企業(ye) 協同轉型、大中小企業(ye) 融通創新。截至目前,全省重點培育的省級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已達65個(ge) 。

成本降下來,效率提上去

一間智能立體(ti) 倉(cang) 庫激發企業(ye) 新潛能

智能立體(ti) 倉(cang) 庫內(nei) 一片漆黑,自動堆垛機穿行在巷道上,將裝有500千克成品布匹的鐵筐自20多米高的貨架上取出,緩緩放上有軌穿梭小車。綠燈閃爍,小車載著鐵筐在軌道上快速滑向出庫口。此時,福建鳳竹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倉(cang) 儲(chu) 部主管施議福早已站在出口處等著出庫複核。

“以前帶著搬運工在倉(cang) 庫裏一個(ge) 個(ge) 貨架找布,一匹匹搬進筐裏,再用拖車拉出去,訂單一多就容易跟不上,現在站在門口動動手指就能把布‘叫’出來。”說話間,施議福用掌上電腦一一掃描布匹上的條碼,手指輕點,貨物出庫完成。“有了智能倉(cang) 儲(chu) 係統幫忙,出入庫又快又準,還省了大量人工。”施議福說,借助智能化改造,這家創建於(yu) 1987年的泉州晉江傳(chuan) 統紡織企業(ye) 激發出了新潛能。

自上世紀80年代起家至今,福建紡織鞋服產(chan) 業(ye) 集群產(chan) 值已破萬(wan) 億(yi) 元。然而在發展中,不少勞動密集型的紡織企業(ye) 由於(yu) 長期依賴低成本擴張,依舊使用較為(wei) 低端的生產(chan) 設備,麵臨(lin) 產(chan) 品質量不穩定、產(chan) 能過剩、利潤率下降、用工難和用工貴等發展瓶頸。

2023年福建省提出,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快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石油化工、現代紡織服裝等支柱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在晉江,除了提供真金白銀的獎勵補助,我們(men) 還在摸排企業(ye) 需求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培育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搭建供需對接平台,做好服務工作。”晉江市工信局行業(ye) 管理科科長蔡育新說。

看著政策陸續出台,鳳竹紡織管理層動了心。“智能化改造要全盤考慮,突出重點。印染生產(chan) 中,物料流轉速度是引擎,決(jue) 定效率,能耗在生產(chan) 成本中占比約25%,公司決(jue) 定從(cong) 倉(cang) 儲(chu) 係統和能耗監測入手。”公司行政總監葉煒剛說。

為(wei) 精準滿足生產(chan) 需求,鳳竹紡織與(yu) 智能化改造服務供應商就倉(cang) 儲(chu) 係統溝通設計了100多個(ge) 工作流程,設計方案修改100多稿。改造後工廠生產(chan) 效率大幅提高,倉(cang) 儲(chu) 用工成本降低50%,染色工序能源成本降低30%,中水回用率達50%,每年至少節省1.5萬(wan) 噸標煤,節省2000萬(wan) 元成本。“成本降了下來,效率提了上去,我們(men) 對未來發展有信心!”葉煒剛說。

“近兩(liang) 年來,福建通過購買(mai) 診斷服務、提供資金獎補等舉(ju) 措引導企業(ye) 實施智能化改造。”福建省工信廳裝備處相關(guan) 負責人說,“下一步,我們(men) 將繼續深化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工作,推動智能製造診斷服務並培育智能製造係統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進一步增強智能製造軟硬件供給能力。”

從(cong) 探索起步向縱深推進

多層次公共服務體(ti) 係促進數字化轉型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在製造業(ye) 中基數大、占比高,是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的重點和難點。”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總體(ti) 來看,技術、人才和資金等難題仍然存在。

在賽迪智庫信軟所工業(ye) 互聯網研究室主任宋穎昌看來,我國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基礎支撐產(chan) 業(ye) 薄弱,製造企業(ye) 的工業(ye) 知識積累不足,數字化轉型建設投入大、回報周期長,要鼓勵大企業(ye) 建平台、中小企業(ye) 用平台,加速培育優(you) 質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提供商。

比如冰山鬆洋,老企業(ye) 、重資產(chan) 。“這種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完成智能化改造,比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新建一條智能化生產(chan) 線還要難。但智能化改造是大勢所趨,無論是產(chan) 能的需要、質量的追求、人工成本的壓力、新產(chan) 品和新技術的開發,都要求企業(ye) 必須邁出這一步。”冰山鬆洋公司總經理劉玉環說。

鳳竹紡織改造之初,也麵臨(lin) 同行業(ye) 沒有可參考案例和經驗的問題。“錢投進去,能不能做成、效果好不好,心裏沒底。”葉煒剛說,大家以倉(cang) 庫為(wei) 例算了筆賬,雖然智能立體(ti) 倉(cang) 庫的建設成本略高,可按工廠全壽命周期測算投產(chan) 後的勞動力、運營等綜合成本,智能立體(ti) 倉(cang) 庫又遠遠優(you) 於(yu) 傳(chuan) 統倉(cang) 庫,“還是要改!”

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新形勢、新要求,決(jue) 定了要多措並舉(ju) ,持續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化、智能化改造,促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厚植產(chan) 業(ye) 基礎。繼續實施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大力發展工業(ye) 軟件和工業(ye) APP,強化安全保障能力,夯實製造業(ye) 數字化改造的技術和產(chan) 業(ye) 基礎。

做強做優(you) 企業(ye) 。全麵推廣數字化轉型理念,不斷提升企業(ye) 數字技術應用、軟件應用、數據管理等數字化能力,引導企業(ye) 加快關(guan) 鍵環節的數字化改造。

優(you) 化發展環境。持續打造多層次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公共服務體(ti) 係,支撐企業(ye) 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數字化改造;完善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人才培養(yang) 培訓體(ti) 係;鼓勵金融機構定向開放麵向製造業(ye) 數字化改造的金融服務產(chan) 品,不斷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意願和水平。

據介紹,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不斷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製造業(ye) 融合發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正由探索起步向縱深推進轉變,不斷夯實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基礎。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