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喜迎政策春風

發布時間:2024-08-21 09:43:11 證券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8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研究促進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會(hui) 議指出,要以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為(wei) 契機,推動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不斷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dong) 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推動中小企業(ye) 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是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建設製造強國的關(guan) 鍵一環,也是適應全球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趨勢、搶占國際競爭(zheng) 製高點的戰略選擇。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吳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是我國產(chan) 業(ye) 創新升級的主力軍(jun) ,重視和推動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加快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不僅(jin) 有助於(yu) 企業(ye) 降本增效、提高自身競爭(zheng) 力和創新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也有助於(yu) 行業(ye) 生產(chan) 自動化、綠色化水平提升。此外,還對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然而,轉型之路並非坦途。劉向東(dong) 和吳丹均認為(wei) ,當前推進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中麵臨(lin) 著投入門檻高、資金和資源不足、專(zhuan) 業(ye) 人才匱乏、融資渠道不暢等多重挑戰。

“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投資專(zhuan) 用性強,投資收益並不明確,難以直接帶來當期現金流,往往存在中小企業(ye) 不願轉、不敢轉、不能轉等問題,抑製企業(ye) 自主轉型的積極性。”劉向東(dong) 稱。

今年以來,我國陸續出台一係列利好政策。例如,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4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設立5000億(yi) 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7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guan) 於(yu) 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幹措施》(以下簡稱《若幹舉(ju) 措》)統籌安排3000億(yi) 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資金,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特別是《若幹舉(ju) 措》明確提出降低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資金申報門檻,不再設置“項目總投資不低於(yu) 1億(yi) 元”要求,支持中小企業(ye) 設備更新。劉向東(dong) 表示,該措施有效支持了中小企業(ye) 開展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擴大了政策惠及麵,將有力激發量大麵廣的中小企業(ye) 設備更新活力。

“當前國家政策層麵已越來越重視中小企業(ye) 轉型問題,出台多項政策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高質量發展。”吳丹表示,未來應搭乘時代與(yu) 政策機遇,以製造業(ye) 、工業(ye) 領域設備更新為(wei) 契機,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技術改造以綠色低碳為(wei) 導向,研發生產(chan) 以數字智能設備普及為(wei) 目的,同時強化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同步更新應用與(yu) 協作,形成全麵轉型升級的良好生態。

中國中小企業(ye) 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馬彬表示,要助推中小企業(ye) 在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中釋放活力,實現借勢發展。廣大中小企業(ye) 應當立足自身實際,在技術、產(chan) 品、人才、管理等方麵全麵提升,主動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堅定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道路,才能在新的發展機遇中塑造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贏得發展主動權。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