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1-01 12:54:21 中國經濟網

支持外貿新業(ye) 態、新模式是穩外貿的重要發力點。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第十次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hui) 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以下簡稱《分工方案》)提出,“加大對跨境電商、海外倉(cang) 等外貿新業(ye) 態支持力度”。
在具體(ti) 措施中,《分工方案》明確,2022年底前再增設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加快出台更多支持海外倉(cang) 發展的政策措施。
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增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可以促進更多的企業(ye) 參與(yu) 到國際貿易中來,各項優(you) 惠政策有利於(yu) 激發外貿主體(ti) 活力,穩定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繼而帶動擴大更多優(you) 質商品進出口,更好地服務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1.62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增長25.7%。2021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1.92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增長18.6%,實現連續增長。
海關(guan) 總署綜合業(ye) 務司司長金海9月27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上表示,2022年1月份至8月份,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9710貿易方式)和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cang) (9810貿易方式)貿易增長迅速,下半年以來兩(liang) 類貿易方式增幅超過60%。
此前,國務院分別在2015年3月份、2016年1月份、2018年7月份、2019年12月份、2020年4月份和2022年2月份,分六批在杭州、天津等132個(ge) 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伴隨著第六批27地入圍,綜合試驗區在江蘇、浙江、廣東(dong) 三省實現地級市全覆蓋。
“六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不僅(jin) 在跨境電商製度創新上湧現出很多優(you) 秀案例,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而且這些地區已經成為(wei)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主力軍(jun) ,培養(yang) 了一批跨境電子商務龍頭企業(ye) 和知名品牌。”上海立信會(hui) 計金融學院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肖本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以我國第一個(ge)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杭州為(wei) 例,七年來共培育電商賣家4.9萬(wan) 家,海外注冊(ce) 商標超過2000個(ge) ,價(jia) 值超過1億(yi) 美元以上的領軍(jun) 企業(ye) 有23家,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超過1000億(yi) 元人民幣。
對於(yu) 哪些地區有望第七批入圍?肖本華認為(wei) ,更多具有跨境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的中西部城市可能入圍,地方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與(yu) 跨境電子商務結合空間大的一些沿海地區縣級市也有機會(hui) 入圍。
“回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曆次擴圍,主要表現為(wei) 兩(liang) 大特點:一是從(cong) 東(dong) 部經濟發達、外貿基礎較好的地區,穩步向中西部地區的重點城市擴散;二是由原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所在城市,向其周邊中小城市滲透。”付一夫分析說,此次擴容有望延續這一趨勢,即中西部地區部分城市以及部分一二線核心城市周邊的中小城市有望入圍。
未來如何把跨境電商的潛力發揮得更好?付一夫建議,首先,跨境電商相關(guan) 企業(ye) 需要進一步強化品牌建設,打造中國企業(ye) 特色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營銷與(yu) 管理能力,加強本土企業(ye) 的市場競爭(zheng) 力;其次,跨境電商和物流相關(guan) 企業(ye) 要積極參與(yu) 海外倉(cang) 建設,加快重點市場海外倉(cang) 優(you) 化布局,同時不斷加強數字化水平,科學提升庫存管理和市場判斷能力,有效預測和防範各種風險;最後,要在建設自主大型國際電商平台、探索建設海外物流智慧平台、強化基礎設施建設與(yu) 知識產(chan) 權保護等方麵不斷發力,完善與(yu) 行業(ye) 高速發展相適應的風險防控體(ti) 係,增強本土企業(ye) 應對國際風險的能力,確保行業(ye) 的健康發展,並幫助更多中國製造產(chan) 品銷往海外。
在肖本華看來,關(guan) 鍵是要通過“放管服”改革,為(wei) 跨境電商市場主體(ti) 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如在貿易融資方麵根據跨境電商企業(ye) 的需求提供更多的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