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加快建設 到2030年,主骨架基本建成 實體線網裏程達到28萬公裏左右

發布時間:2022-10-28 09:15:30 中國交通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近日,交通運輸部和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發布《關(guan) 於(yu) 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主骨架的意見》(簡稱《意見》),貫徹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的戰略部署,全麵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規劃綱要》,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主骨架。

加強主骨架建設政策指導 構建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

根據《意見》,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主骨架是我國綜合立體(ti) 交通網的主通道、國土空間開發的主軸線、國民經濟循環的主動脈,也是技術等級最高、運輸強度最大的骨幹網絡,由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中最為(wei) 關(guan) 鍵的線網構成,包括6條主軸、7條走廊、8條通道,連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4極,長江中遊、山東(dong) 半島等8個(ge) 組群,以及呼包鄂榆、黔中等9個(ge) 組團,涵蓋了“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71118”國家高速公路網、“四縱四橫兩(liang) 網”內(nei) 河高等級航道的主要線路,實體(ti) 線網規劃裏程29萬(wan) 公裏左右。

經過多年建設,我國綜合立體(ti) 交通網主骨架空間格局已基本形成。截至2021年年底,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主骨架已建成25.1萬(wan) 公裏,約占規劃裏程的86%,有效縮短了區域間、城市群間、省際間的時空距離,促進了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支撐了經濟社會(hui) 發展。

進入新發展階段,麵對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新要求,《意見》指出,我國綜合立體(ti) 交通網主骨架還存在網絡不夠完善、結構不夠合理、部分通道能力不足、規劃建設缺乏統籌、發展質量不高等問題。

對標《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的“加快建設高效率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主骨架”等發展要求,此次發布的《意見》將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與(yu)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結合起來,與(yu) “兩(liang) 個(ge) 綱要”、各方式中長期規劃、“十四五”係列規劃相銜接,將進一步加強對主骨架建設的政策指導,對加快建設主骨架,構建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暢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擴大有效投資,保障國家戰略安全,促進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意義(yi) 。

10項重點任務加快主骨架建設進程

以多中心、網絡化為(wei) 主形態,以聯網補網強鏈為(wei) 重點,《意見》提出了完善網絡布局、加快主軸建設等10項重點任務,即完善網絡布局,加強主骨架路線聯網、補網、強鏈,提升網絡效益;加快主軸建設,全麵提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間3條交通主軸能力,加快暢通成渝連接其他主要城市群的3條交通主軸;加強走廊建設,逐步打通和完善重點路徑快速幹線,推動普通幹線繁忙路段改造提升;推進通道建設,推進出疆入藏、沿邊通道建設,提高內(nei) 外連通、通邊達海水平;提升樞紐能級,加強國際性、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推進樞紐港站一體(ti) 化建設;完善多式聯運,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比較優(you) 勢;提升管養(yang) 效能,注重主骨架設施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益,提高全生命周期綜合效益;加快智慧升級,堅持創新驅動,推動主骨架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推進綠色轉型,推進以低碳為(wei) 特征的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安全水平,加強主骨架多方式、多路徑建設,提升網絡韌性和安全性。

《意見》明確,到2025年,主骨架能力利用率顯著提高,實體(ti) 線網裏程達到26萬(wan) 公裏左右;到2030年,主骨架基本建成,實體(ti) 線網裏程達到28萬(wan) 公裏左右;到2035年,主骨架全麵建成,有力支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為(wei) 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奠定堅實基礎;到本世紀中葉,全麵建成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擁有世界一流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體(ti) 係,全麵建成交通強國。

此外,《意見》還指出要加強建設協同,建立完善主骨架建設項目庫,適度超前、科學有序確定建設改造安排;注重資源統籌,提高國土空間綜合利用率;抓實前期工作,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合理選用建設標準,充分考慮長遠發展需求;加強技術攻關(guan) ,加大科技攻關(guan) 力度;完善技術規範,推進標準規範製修訂。要健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強省)工作機製,加大主骨架建設統籌力度,加強省際協調,推動解決(jue) 重點難點問題;要發揮政府和市場、中央和地方、國有資本和社會(hui) 資本多方麵作用,鼓勵創新多元化融資模式,推動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模式規範發展,防範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zhai) 務風險;加強主骨架項目建設用地用海保障。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