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凸顯 工業高質量發展步伐穩健

發布時間:2022-08-30 14:06:01 國家信息中心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當前,隨著國內(nei) 疫情形勢總體(ti) 向好及穩定經濟大盤係列政策落地生效,複工複產(chan) 、穩產(chan) 達產(chan) 持續推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逐步恢複,主要指標邊際改善,工業(ye) 經濟呈現恢複勢頭,為(wei) 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打下了堅實基礎。在此次對衝(chong) 全球大宗商品價(jia) 格震蕩波動、應對疫情影響過程中,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呈現出較強的韌性、耐力,上半年工業(ye) 經濟在頂住下行壓力的同時,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仍然在持續進行,成為(wei) 穩定經濟運行、提振市場預期的“壓艙石”。

一、工業(ye) 經濟加快企穩回升

根據公布的數據分析,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ye) 經濟加快企穩回升,體(ti) 現在四個(ge) 方麵:

一是工業(ye) 生產(chan) 者出廠價(jia) 格指數(PPI)漲幅收窄。6月份,PPI同比上漲6.1%,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ge) 百分點,今年以來已連續6個(ge) 月回落。其中,生產(chan) 資料價(jia) 格上漲7.5%,漲幅回落0.6個(ge) 百分點。相比於(yu) 歐美PPI的高增速,我國PPI漲幅保持總體(ti) 穩定,為(wei) 拓寬政策空間、改善企業(ye) 盈利、提振市場信心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是工業(ye) 生產(chan) 進一步邊際改善。5、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0.7%、3.9%,增速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加快,邊際改善特征明顯。

三是企業(ye) 景氣水平提升。6月份高頻數據顯示,大、中型企業(ye) 的采購經理指數(PMI)位於(yu) 擴張區間。大型企業(ye) PMI為(wei) 50.2%,連續兩(liang) 個(ge) 月高於(yu) 臨(lin) 界點,延續恢複性擴張勢頭。中型企業(ye) PMI為(wei) 51.3%,高於(yu) 上月1.9個(ge) 百分點,升至擴張區間,生產(chan) 活動有所加快。小型企業(ye) PMI為(wei) 48.6%,高於(yu) 上月1.9個(ge) 百分點,小型企業(ye) 恢複進程相對較慢,但景氣水平也有所回升。

四是工業(ye) 品出口增速快速回升。在穩經濟大盤政策帶動下,5、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出口交貨值分別增長11.1%、15.1%,較上月分別回升13.0個(ge) 、4.0個(ge) 百分點,快速扭轉4月份出口下降趨勢,工業(ye) 品出口強勁回升。

二、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顯現

得益於(yu) 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呈現出較強的韌性,使得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ye) 經濟在烏(wu) 克蘭(lan) 危機衝(chong) 擊及國內(nei) 疫情持續反複的背景下,仍然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水平,並為(wei) 下半年經濟持續恢複發展提供動力。具體(ti) 而言,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韌性集中體(ti) 現在三個(ge) 方麵:

——生產(chan) 韌性:工業(ye) 生產(chan) 保持了較好的連續性、穩定性。

生產(chan) 韌性事關(guan) 工業(ye) 發展全局,沒有生產(chan) 的穩定性、連續性就沒有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安全,就談不上實現工業(ye) 穩定運行。疫情期間,各地按照國家部署建立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企業(ye) “白名單”製度,針對包括汽車、集成電路、消費電子、裝備製造、農(nong) 用物資、食品醫藥等重點領域的重點企業(ye) ,通過加強部省協同和跨區域協調,確保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為(wei) 工業(ye)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當前,各地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物流保通保暢有序進行,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在逐步恢複,工業(ye) 企業(ye) 利潤有所改善。同時,作為(wei) 先行指標、表征市場預期的我國製造業(ye) PMI,在連續3個(ge) 月低於(yu) 臨(lin) 界點後,已於(yu) 6月份重返擴張區間。當前我國製造業(ye) 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全球製造業(ye) 大國,正是因為(wei) 這樣的雄厚基礎,才支撐了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保持穩定並迅速恢複。

——發展韌性: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穩步有序高效推進。

發展韌性事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質量,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克服疫情影響,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提質增效有效配合,這也是我國工業(ye) 體(ti) 係蘊含的重要優(you) 勢。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步伐加快,通過盤活存量資金支持技改投資,為(wei) 提升製造業(ye) 技術水平持續注入動力。從(cong) 數據上看,代表轉型升級方向的高技術製造業(ye) 等恢複較快。6月份,高技術製造業(ye) 和裝備製造業(ye) PMI分別為(wei) 52.8%和52.2%,高於(yu) 5月2.3個(ge) 和3.3個(ge) 百分點。

結構優(you) 化升級態勢在上半年一直持續,產(chan) 業(ye) 升級發展、新動能成長壯大的趨勢沒有改變,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步伐穩健。二季度,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5.7%,增速高於(yu) 全部規模以上工業(ye) 5.0個(ge) 百分點,鋰離子電池、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等小類行業(ye) 增加值增速均在20%以上,新動能增長繼續發揮引領作用。二季度,單晶矽、多晶矽、光伏電池等產(chan) 品產(chan) 量分別增長61.3%、50.6%、30.4%,較一季度分別加快37.3個(ge) 、13.0個(ge) 、6.1個(ge) 百分點。

——政策韌性:振作工業(ye) 運行的“組合拳”保障作用凸顯。

在全球經濟增長動能減弱的大背景下,中國工業(ye) 經濟之所以能夠保持平穩運行,與(yu) 強有力的政策保障是分不開的,這種政策韌性是我國應對風險挑戰的底氣所在。

年初推出的《關(guan) 於(yu) 促進工業(ye) 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幹政策》,圍繞財政稅費、金融信貸、保供穩價(jia) 、投資和外貿外資、用地用能和環境等5個(ge) 方麵打出工業(ye) 穩增長“組合拳”“連環招”,進一步夯實了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平穩運行的政策基礎。

5月底出台的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出手準、快、穩,涉及財稅、貨幣、交通、物流方方麵麵,以政策發力對衝(chong) 下行壓力,對及時暢通供給需求循環,進一步打通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堵點發揮重要作用。當前,抓政策落實落細落地,已經成為(wei) 各地穩經濟重要的著力點,政策效應持續釋放,“穩”的基礎在加固、“進”的動能在集聚。

三、政策發力保障工業(ye) 穩增長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穩工業(ye) 運行各項舉(ju) 措的紮實推進,疊加工業(ye) 發展基本麵良好、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優(you) 勢韌性強,以及工業(ye) 品價(jia) 格預期的穩定等諸多有利因素,工業(ye) 企穩恢複的態勢將進一步鞏固。但仍要看到,當前工業(ye) 穩定運行仍然麵臨(lin) 一定困難,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等綜合因素疊加共振,對工業(ye) 穩增長造成不小的壓力。美歐經濟體(ti) 激進加息,全球經濟增長不及預期,輸入性價(jia) 格上漲壓力短期內(nei) 雖然有所緩解但從(cong) 中長期看壓力仍然存在,在全球化縱深發展的今天,這些風險因素將通過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向國內(nei) 傳(chuan) 導,要求我國必須及時采取有效政策進行對衝(chong) ,確保工業(ye) 經濟平穩運行。

在確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方麵,應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不斷優(you) 化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促進工業(ye) 高質量發展,政策的著力點有五個(ge) 方麵,是築牢整個(ge) 工業(ye) 企穩回升優(you) 勢的關(guan) 鍵所在。

一是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疫情防控和維護生產(chan) 生活秩序、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絕不是非此即彼的“單選題”,而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高效統籌”的關(guan) 鍵在於(yu) 堅持係統觀念,運用辯證思維,要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加強科學精準防疫水平,糾正和防範過度防疫,最大限度減少對正常生產(chan) 經營秩序影響,全力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從(cong) 著力點來看,要持續做好民生保障,強化公共衛生應急體(ti) 係建設,確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暢通穩定,加大助企紓困政策力度,及時回應社會(hui) 關(guan) 切。

二是穩工業(ye) 政策要注重統籌當前和長遠。一方麵應通過政策推動,引導各類資源向最需要、最急迫的領域匯聚,解決(jue) 當下最重要的問題;另一方麵,還應著眼於(yu) 經濟社會(hui) 長遠發展,考慮中長期發展需要,為(wei) 後續發展打下基礎、留足空間。當前,應抓住工業(ye) 企穩回升的有利時機,抓緊推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補短板和鍛長板,持續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發揮好投資對補短板強弱項的促進作用,聚焦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持續發力。

三是聚焦全要素多角度,切實提升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加大製造業(ye) 融資支持力度,特別是增加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投放,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ti) 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ye) 、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進一步提升融資支持的精準性和有效性。著力破解企業(ye) 用工難題,為(wei) 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用工保障。通過不斷強化標準的帶動和倒逼作用提升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通過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使工業(ye) 發展的速度、效益、質量、安全相統一。

四是強化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運行監測。應時刻保持“風起於(yu) 青萍之末”的敏銳,第一時間化解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挑戰。對工業(ye) 經濟的準確監測,考驗的是科學決(jue) 策能力,關(guan) 係產(chan) 業(ye) 發展,更事關(guan) 產(chan) 業(ye) 安全。要加強對工業(ye) 經濟運行態勢的跟蹤監測,拓寬信息渠道,深入分析研判苗頭性傾(qing) 向性潛在性問題,強化預研預判,做好政策儲(chu) 備。

五是推動政策落地落實落細。打通“最後一公裏”,讓各類政策精準直達市場主體(ti) ,直接關(guan) 係到政策的最終效果。因此,應多措並舉(ju) ,穩妥施策。要加強政策的宣傳(chuan) 、解讀和指引,讓市場主體(ti) 迅速享受到該享受的政策。推動政策集成化、具體(ti) 化,提升享受政策的便利化程度和水平,確保企業(ye) 對各類獎補政策應知盡知、應報盡報、應享盡享。

(作者:魏琪嘉,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產(chan) 業(ye) 室主任、研究員;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