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1-24 09:34:06 經濟日報

近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發展規劃》,為(wei) 未來幾年的交通運輸發展指明了具體(ti) 方向。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建設取得了曆史性成就,已經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正在向交通強國邁進。“《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到2035年我國基本形成交通強國。‘十四五’時期正是加快推進交通強國建設、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的關(guan) 鍵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設施發展司司長羅國三介紹。
“十四五”期間我國交通運輸業(ye) 將迎來怎樣的發展,如何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更好服務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人享其行物暢其流
“長期以來,交通運輸行業(ye) 堅持服務人民,在涉及重大民生領域時,我們(men) 做到在資源配置上優(you) 先傾(qing) 斜、在公共服務上優(you) 先滿足、在要素條件上優(you) 先保障,實現了交通運輸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快速增長,有力有效增進了民生福祉,成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最強的領域之一。”交通運輸部總規劃師、綜合規劃司司長徐成光介紹。
2021年,預計全年完成交通運輸固定資產(chan) 投資約3.5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3.1%,既為(wei) 鞏固我國經濟基本盤貢獻重要力量,也有效服務保障了民生領域。
“十四五”時期,我國交通發展將繼續兼顧基本需求和多樣化需求,推動運輸服務多元化、品質化發展,逐步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徐成光表示,“十四五”時期,將推動西部地區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公路比重達70%,推動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通硬化路比例超過85%。加快城鄉(xiang) 客運一體(ti) 化發展,持續鞏固拓展具備條件的鄉(xiang) 鎮和建製村通客車成果。進一步改善輪渡通行條件,方便邊遠地區群眾(zhong) 日常出行。提升農(nong) 村物流服務水平。
同時,完善樞紐集疏運體(ti) 係,到2025年,實現沿海港口重要港區鐵路進港率超過70%,樞紐機場軌道交通接入率達80%。加快發展旅客聯程運輸,將在50個(ge) 城市組織開展旅客聯程運輸試點。普及道路客運電子客票應用,努力推進一站購票、一票通行。
在管理服務方麵,交通運輸部門將根據群眾(zhong) 呼聲,重點深化道路客運價(jia) 格市場化改革,規範交通運輸新業(ye) 態、新模式價(jia) 格管理,健全巡遊出租汽車價(jia) 格形成機製。引導和規範網約車、共享單車、汽車分時租賃健康發展。同時,繼續落實物流減稅降費措施。
完善“八縱八橫”高鐵網
截至2021年底,全國鐵路營業(ye) 裏程已經突破15萬(wan) 公裏,鐵路在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中的骨幹作用日益凸顯,尤其是高鐵已成為(wei) 我國鐵路高質量發展的亮麗(li) 名片,成為(wei)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引擎。
“結合在建和擬建項目安排,預計‘十四五’時期全國鐵路固定資產(chan) 投資總規模與(yu) ‘十三五’期間總體(ti) 相當,繼續保持平穩態勢。”國鐵集團發展改革部副主任趙長江介紹,按照規劃,預計2025年底全國鐵路營業(ye) 裏程將達16.5萬(wan) 公裏左右,其中高速鐵路(含部分城際鐵路)5萬(wan) 公裏左右、覆蓋95%以上的50萬(wan) 人口以上城市,基本形成“全國123高鐵出行圈”,更好滿足人們(men) 美好出行需要。
在數量增長的同時,鐵路建設更注重補短板和強網絡。趙長江介紹,“十四五”期間,要高質量推進川藏鐵路建設,著力填補西部鐵路“留白”。加快完善“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力爭(zheng) “十四五”期間“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基本貫通,有效提升沿江、沿海、京滬等主通道能力和質量。有序推進區域性高鐵連接線、延伸線建設,增強路網靈活性和機動性。
同時,統籌推進中西部地區鐵路網建設,加強邊疆地區鐵路網,提高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欠發達地區鐵路網絡密度,提升沿江等重點區域鐵路貨運能力,提高普速鐵路網通達深度。繼續支持加快鐵路物流基地、專(zhuan) 用線和集疏運體(ti) 係等補短板項目建設,加快暢通大宗貨運“公轉鐵”、多式聯運“前後一公裏”,增強鐵路集疏運能力。
民用機場將達270個(ge) 以上
民航是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重要的戰略產(chan) 業(ye) ,也是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礎設施是建設民航強國的重要支撐。”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展計劃司司長韓鈞介紹,“十四五”期間,民航將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樞紐機場改擴建,著力提升樞紐機場綜合保障能力,合理加密機場布局,穩步建設支線機場和專(zhuan) 業(ye) 性貨運樞紐機場,重點加密中西部地區和邊境地區機場。到2025年,民用運輸機場數量達270個(ge) 以上,新增跑道40條。推動機場與(yu) 各種交通方式深度融合,形成一批以機場為(wei) 核心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
航線網絡是民航提供運輸服務的重要呈現。“十四五”期間,以網絡建設為(wei) 抓手,加快構建完善國內(nei) 航空運輸網絡體(ti) 係、國際航空運輸通道體(ti) 係、航空樞紐功能體(ti) 係三大體(ti) 係。其中,國內(nei) 航空運輸網絡體(ti) 係重點打造支撐有力的骨幹網、構建普惠均衡的基礎網和優(you) 化國內(nei) 航空貨運網。國際航空運輸通道體(ti) 係以“周邊融、走廊通、通道暢”為(wei) 導向,重點構建“一圈六廊五通道”體(ti) 係。
“十四五”期間,民航將以更好服務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為(wei) 目標,加快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雙城經濟圈四大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增強國際樞紐功能,提升區域樞紐的網絡支撐功能,推動臨(lin) 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民航與(yu) 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互為(wei) 動力、相互支撐的融合發展新格局。
快遞進村進廠出海
“十三五”時期,郵政快遞業(ye) 行業(ye) 規模、創新活力、服務能力、綜合實力躍上新台階,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顯著增強。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司長曾軍(jun) 山表示,“十四五”時期,郵政快遞業(ye) 將重點抓好三大工程,即快遞“進村進廠出海”工程;建設兩(liang) 大體(ti) 係,即健全暢通高效、普惠便捷的國內(nei) 寄遞物流服務體(ti) 係,打造開放共享、安全可靠的國際寄遞物流服務體(ti) 係;實現兩(liang) 個(ge) 發展,即實現郵政事業(ye) 和郵政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最終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城市地區智能收投箱等設施更好滿足多元化需求,農(nong) 村地區基本實現建製村直接收投郵件快件,實現抵邊自然村郵政普遍覆蓋。壯大郵政產(chan) 業(ye) ,提升快遞服務質效。預計到2025年,郵政快遞業(ye) 年業(ye) 務收入超過1.8萬(wan) 億(yi) 元,快遞業(ye) 務量超過1500億(yi) 件。推動形成大中小企業(ye) 融合互補、多元主體(ti) 競合發展的產(chan) 業(ye) 格局。
同時,推進與(yu) 電商、現代農(nong) 業(ye) 、先進製造業(ye) 深度融合,加快與(yu) 交通等產(chan) 業(ye) 的協同發展。到2025年,形成多個(ge) 年業(ye) 務量超過200億(yi) 件或者年業(ye) 務收入超過2000億(yi) 元的郵政快遞品牌,打造綜合型寄遞物流供應鏈集團。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