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2-25 09:47:06 光明日報

在5G、新能源汽車和工業(ye) 互聯網等關(guan) 鍵領域,我國實現從(cong) 跟跑到並跑甚至領跑——
加快做大做強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坐地鐵時用5G手機觀看高清視頻,周末開著新能源汽車去網紅景點“打卡”……這些都是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帶來的紅利。
“十四五”期間,如何推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怎樣補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短板,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我國5G發展的重點是什麽(me) ?12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有關(guan) 負責人就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以重大技術突破作為(wei) 主攻方向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是引領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誌軍(jun) 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為(wei) 代表,推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技術創新明顯加快,規模不斷擴大,出現了一大批發展潛力大的優(you) 質產(chan) 業(ye) 和產(chan) 業(ye) 集群。5G、新能源汽車和工業(ye) 互聯網等部分關(guan) 鍵領域實現了從(cong) 跟跑到並跑甚至領跑,成為(wei) 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王誌軍(jun) 表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時期,越來越多高新技術將進入大規模產(chan) 業(ye) 化、商業(ye) 化應用階段。我國將牢牢掌握創新發展的主動權,以重大發展需求為(wei) 牽引,以重大技術突破作為(wei) 主攻方向,加快做大做強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提升我國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中的地位和競爭(zheng) 力。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多數都來源於(yu) 新的技術突破和技術進步。”王誌軍(jun) 說,我國將強化核心技術攻關(guan) ,加快創新成果產(chan) 業(ye) 化。圍繞產(chan) 業(ye) 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打造產(chan) 業(ye) 鏈,加快打造5G、集成電路、工業(ye) 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雲(yun) 計算、超高清視頻、高端裝備、新能源與(yu) 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裝備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鏈,圍繞量子信息、類腦智能等有望產(chan) 生顛覆性創新的產(chan) 業(ye) ,主動謀劃、前瞻部署一批未來產(chan) 業(ye) ,構建未來競爭(zheng) 的新優(you) 勢。
王誌軍(jun) 強調,要加快構建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生態體(ti) 係,以市場需求為(wei) 導向,以應用場景為(wei) 牽引,大力培育新產(chan) 品、新模式、新業(ye) 態。做大做強一批產(chan) 業(ye) 關(guan) 聯度大、創新能力強的骨幹企業(ye) ,以骨幹企業(ye) 帶動中小微企業(ye) 發展,構建完善大中小微企業(ye) 專(zhuan) 業(ye) 化分工協作、共同發展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生態體(ti) 係。同時,要營造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的良好環境。針對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鼓勵引導企業(ye) 兼並重組,整合創新資源,實現規模化發展,提升競爭(zheng) 力。
培育一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補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短板,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加大重要產(chan) 品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力度,發展先進適用技術,推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多元化。
“我國製造業(ye) 有一個(ge) 特點,就是門類齊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司長盧山介紹,多年來,我國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不斷增強,產(chan) 業(ye) 基礎領域中的門類基本齊全,中低端產(chan) 品可有效滿足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而且部分領域可在國際上達到同等先進水平。但總的來看,產(chan) 業(ye) 基礎薄弱問題仍然沒有解決(jue) 。
盧山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聚焦基礎領域的瓶頸和短板,加大重點產(chan) 品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力度,堅持不懈推動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加快提升企業(ye) 技術創新能力,尤其是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在細分市場占有率比較高、掌握關(guan) 鍵核心技術的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甚至培育一批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
“要建立共性技術平台,解決(jue) 跨行業(ye) 、跨領域關(guan) 鍵核心技術。”盧山說,著力打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鼓勵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環境,來解決(jue) “不敢用、不願用、不敢投、不想投”的問題。
推動5G建設好、應用好、發展好
“今年我國5G網絡建設穩步推進,大概新增了58萬(wan) 個(ge) 5G基站,推動共建共享5G基站33萬(wan) 個(ge) ,所有地市都實現了5G覆蓋。”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說。
聞庫介紹,在終端方麵,1月至11月,國內(nei) 市場5G手機出貨量達1.44億(yi) 部,上市新機型累計199款。另外,今年5G用戶數量增長非常快,5G終端連接數已經超過2億(yi) ,5G在智能製造、醫療、能源等領域的應用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後將進一步推動5G建設好、應用好、發展好。”聞庫說,要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紮實推動5G網絡建設,在5G網絡達到一定規模的基礎上,由規模建設、廣泛覆蓋向按需建設、深度覆蓋推進,緊貼不同場景需求,打造高質量的5G網絡。
在聞庫看來,5G應用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也有廣泛的空間和領域。電信運營企業(ye) 要在網絡架構、業(ye) 務管理、網絡運維等方麵,根據新的應用場景進行適應性調整,使企業(ye) 用網更簡單、易操作。電信企業(ye) 、互聯網企業(ye) 、各行業(ye) 應用企業(ye) 等要深化協同,共同推動5G與(yu) 製造、能源、交通、農(nong) 業(ye) 等實體(ti) 經濟各個(ge) 領域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要強化技術創新,持續推進5G技術研發試驗。此外,還要開展6G願景研究,促進移動通信產(chan) 業(ye) 可持續發展。”聞庫說。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