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上強調,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加快建設以實體(ti) 經濟為(wei) 支撐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關(guan) 係我們(men) 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zheng) 中贏得戰略主動。我們(men) 必須認真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重要論述精神,深入領會(hui) 蘊含其中的深刻內(nei) 涵和深邃思想,堅持以實體(ti) 經濟為(wei) 重,推進產(chan) 業(ye) 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為(wei) 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堅強物質支撐。
一、深入領會(hui) 加快建設以實體(ti) 經濟為(wei) 支撐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重大意義(y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實體(ti) 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實體(ti) 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本錢,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是我國構築未來發展戰略優(you) 勢的重要支撐,加快建設以實體(ti) 經濟為(wei) 支撐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是時代所需、發展所需,意義(yi) 重大、影響深遠。
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增強國內(nei) 大循環內(nei) 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關(guan) 鍵在於(yu) 實現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供需兩(liang) 端的動態平衡,歸根到底是各產(chan) 業(ye) 有序銜接、產(chan) 業(ye) 運行安全穩定,形成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zheng) 力強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持續優(you) 化生產(chan) 要素配置,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升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和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最終依托的也是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為(wei) 此,必須加快建設以實體(ti) 經濟為(wei) 支撐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進一步暢通經濟循環,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在補齊短板的同時促進產(chan) 業(ye) 向價(jia) 值鏈高端延伸,有效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促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通過大力發展實體(ti) 經濟,形成較為(wei) 豐(feng) 富的產(chan) 品供給,告別“短缺經濟”,有效滿足了人民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需要。在解決(jue) 了“有沒有”的問題後,適應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的變化,我們(men) 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提升中高端消費品供給能力,滿足消費升級需求,著力解決(jue) “好不好”的問題,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民生福祉持續改善。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需要通過提高勞動生產(chan) 率和勞動者收入水平來實現,同樣離不開現代化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為(wei) 此,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做實做強做優(you) 實體(ti) 經濟,創造一大批高質量的就業(ye) 崗位,把“蛋糕”做大做好,把“蛋糕”切好分好,在發展中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增強國際競爭(zheng) 力、維護國家安全的迫切需要。當今實現現代化的經濟體(ti) 特別是經濟大國,大都是依靠強大的實體(ti) 經濟實現崛起,雖曆經經濟蕭條的衝(chong) 擊,依然展現出強大發展韌性。與(yu) 之相反,一些曾經的強國走向衰落,一些國家掉入所謂“中等收入陷阱”,經濟陷入長期停滯,一個(ge) 重要的原因就是不重視發展實體(ti) 經濟,沒有實現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現代化。可以說,是不是現代化國家,很大程度體(ti) 現在實體(ti) 經濟的強弱和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現代化上。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糧食、能源安全問題突出,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遭遇嚴(yan) 重衝(chong) 擊,我國產(chan) 業(ye) 發展麵臨(lin) 的外部打壓阻遏隨時可能升級。為(wei) 此,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完整而有韌性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夯實實體(ti) 經濟基礎,築牢國家安全發展的根基。
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重大舉(ju) 措。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深入發展,輻射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湧現出一大批新興(xing) 技術和產(chan) 業(ye) ,將深刻改變經濟生產(chan) 函數,給生產(chan) 力水平帶來顛覆性影響,引發全球產(chan) 業(ye) 結構和布局趨勢性調整重塑。我國產(chan) 業(ye) 發展麵臨(lin) 競爭(zheng) 加劇、機遇與(yu) 挑戰並存、不進則退的局麵,能否牢牢把握新科技革命浪潮,建設與(yu) 時代特征相適應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為(wei) 創新發展提供物質和技術載體(ti) ,決(jue) 定了能否在未來發展和激烈的國際競爭(zheng) 中贏得戰略主動。為(wei) 此,需要加快建設以實體(ti) 經濟為(wei) 支撐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以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打造新的增長引擎,著力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you) 勢,搶占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製高點,增強產(chan) 業(ye) 國際競爭(zheng) 力,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
二、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具備堅實基礎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準確把握全球產(chan) 業(ye) 發展大勢,科學判斷我國產(chan) 業(ye) 發展形勢,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提出一係列產(chan) 業(ye) 發展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動我國工業(ye) 、農(nong) 業(ye) 、服務業(ye) 和基礎設施發展邁上新台階,形成了產(chan) 業(ye) 規模優(you) 勢、體(ti) 係優(you) 勢和部分領域領先優(you) 勢,為(wei) 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奠定了堅實基礎。
工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顯著增強。製造業(ye) 規模穩定增長,2022年我國製造業(ye) 增加值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重達27.7%,占全球製造業(ye) 比重近30%,連續13年位居世界首位。我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全部工業(ye) 門類的國家,500種主要工業(ye) 產(chan) 品中的200多種產(chan) 品產(chan) 量位居世界第一,具有強大的製造能力和完善的配套能力。製造業(ye) 創新能力大幅增強,部分領域已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正由“跟跑者”向“並跑者”、“領跑者”轉變。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加速融合,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深入推進,成為(wei) 推動工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農(nong) 業(ye) 基礎地位不斷鞏固。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穩步提升,糧食產(chan) 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深入實施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農(nong) 田水利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建成10億(yi)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3%,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率大幅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脫貧攻堅取得全麵勝利,農(nong) 村改革縱深推進,現代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體(ti) 係基本建立,農(nong) 民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農(nong) 業(ye) 基礎性作用發揮更加充分。
服務業(ye) 質量效益持續提升。服務業(ye) 發展規模日益壯大,即使遭受疫情嚴(yan) 重衝(chong) 擊,2022年服務業(ye) 增加值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重仍為(wei) 52.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wei) 41.8%,撐起國民經濟“半邊天”。服務業(ye) 就業(ye) 人員規模穩步攀升,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吸納大量新增就業(ye) 人口,服務業(ye) 就業(ye) “蓄水池”功能明顯。服務貿易快速增長,2022年服務進出口總額近6萬(wan) 億(yi) 元,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服務業(ye) 企業(ye) 不斷優(you) 化傳(chuan) 統生產(chan) 和消費方式,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向專(zhuan) 業(ye) 化邁進,生活性服務業(ye) 向高端化延伸,三次產(chan) 業(ye) 融合持續加深,新業(ye) 態新模式加快培育,為(wei) 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形成超大規模網絡,供給水平和服務能力明顯增強。截至2022年末,我國綜合交通網總裏程超過600萬(wan) 公裏,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突破80萬(wan) 公裏,光纜線路總長度近6000萬(wan) 公裏,高鐵、高速公路、電網、5G網絡規模等均居世界第一。特大型水利工程、三代核電、工業(ye) 互聯網等實現跨越式發展,離岸深水港、樞紐機場工程建造技術邁入世界先進或領先行列。重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創新基礎設施加快優(you) 化,建成體(ti) 係較為(wei) 完備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三、準確把握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總體(ti) 要求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重要論述,既洞察時代大勢,又把握曆史主動,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從(cong) 我國產(chan) 業(ye) 發展實際出發,朝著中國式現代化目標進發,彰顯了係統觀念、辯證思維,為(wei) 加快建設以實體(ti) 經濟為(wei) 支撐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工作中,要學習(xi) 領會(hui) 好、貫徹落實好,重點抓好“五個(ge) 統籌”。
統籌好政府和市場關(guan) 係。市場決(jue) 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市場決(jue) 定資源配置的經濟,要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更好結合、發揮作用。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發展環境,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zheng) ,不斷完善市場準入製度,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ti) 係,強化標準引領產(chan) 業(ye) 體(ti) 係升級的重要作用。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發展生態,推動金融提升服務實體(ti) 經濟效率和水平,大力培養(yang) 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把產(chan) 業(ye) 發展建立在科技支撐之上,推動要素資源配置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you) 化。堅持企業(ye) 主導地位,激發各類企業(ye) 發展動力和活力,大力建設世界一流企業(ye) 和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促進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
統籌好一二三產(chan) 業(ye) 發展。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是一個(ge) 完整的有機體(ti) ,農(nong) 業(ye) 、工業(ye) 、服務業(ye) 和基礎設施各居其位、各有其用,並將按照產(chan) 業(ye) 演進的規律朝著融合化方向發展。要完善新發展階段的產(chan) 業(ye) 政策,從(cong) 戰略高度加強農(nong) 業(ye) 基礎地位,增強工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和抵禦風險能力,強化服務業(ye) 和基礎設施支撐保障作用,築牢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四梁八柱”。堅持三次產(chan) 業(ye) 和上下遊之間融合發展,補齊阻礙協同耦合的短板弱項,提升產(chan) 業(ye) 體(ti) 係整體(ti) 效能,避免割裂對立,防止經濟出現空心化、泡沫化,推動形成一二三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融合互動的良好格局。
統籌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是我國製造業(ye) 的主體(ti) ,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zheng) 力,是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基底,不能簡單貼上“低端落後”的標簽,當成“低端產(chan) 業(ye) ”簡單退出。要引導和支持量大麵廣的傳(chuan) 統行業(ye) 企業(ye) 與(yu) 時俱進,積極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加快改造升級,不斷提升市場競爭(zheng) 力。對於(yu) 升級困難但又具備轉型條件的,要因地製宜、因勢利導及時推動其轉型發展,通過轉型與(yu) 升級共同發力形成新的發展動力、打造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但不能貪大求洋、盲目發展,要堅持穩中求進,在謀劃發展戰略、集聚高端要素、優(you) 化市場環境、培育產(chan) 業(ye) 生態等方麵持續發力,借助技術突破、模式創新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對重大戰略產(chan) 業(ye) 、未來產(chan) 業(ye) 要抓緊謀篇布局,推動形成新的增長點。
統籌好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市場是最稀缺的資源,市場資源是我國的巨大優(you) 勢,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必須充分利用和發揮這個(ge) 優(you) 勢,不斷鞏固和增強這個(ge) 優(you) 勢。要堅定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全麵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優(you) 化投資結構,拓展投資空間,支持新產(chan) 品新技術迭代應用,促進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優(you) 化國際市場布局、商品結構、貿易方式,提升出口質量,增加優(you) 質產(chan) 品進口,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高效集聚全球創新要素,支持企業(ye) 提高跨國經營能力和水平,同時深度參與(yu) 國際經貿規則製定,提出更多中國倡議、中國方案。
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缺少安全保障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勢必受到各類風險挑戰的衝(chong) 擊,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要把維護產(chan) 業(ye) 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和戰略性資源支撐,努力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打造有利於(yu) 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可持續發展的安全“防火牆”。同時,要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科學預研預判工業(ye) 經濟運行、產(chan) 業(ye) 發展形勢的變化趨勢,警惕“黑天鵝”、防範“灰犀牛”,積極應對、穩妥處理,避免發生重大風險或危機。
四、抓實抓牢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重大任務舉(ju) 措
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我們(men) 必須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堅持係統觀念,堅持辯證思維,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讓創新深深紮根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土壤中,統籌建設現代化的工業(ye) 、農(nong) 業(ye) 、服務業(ye) 和基礎設施,把製造業(ye) 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夯實更加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
鞏固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領先地位。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推進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提升產(chan) 業(ye) 技術水平、產(chan) 出效率、經濟效益,鞏固多年積累形成的既有優(you) 勢。加快補齊短板弱項,深入實施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提升行動計劃、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guan) 工程,補強製造業(ye) 重點產(chan) 業(ye) 鏈薄弱環節。加強重要能源、礦產(chan) 資源國內(nei) 勘探開發和增儲(chu) 上產(chan) ,提升自主保障能力。發揮各地區比較優(you) 勢,優(you) 化區域分工協作格局,多措並舉(ju) 優(you) 化石化、汽車、集成電路等重大生產(chan) 力布局。
打造新的增長引擎。加快推進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融合集群發展,深入實施國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工程,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加強全產(chan) 業(ye) 鏈攻關(guan) 、全要素支持、全生態發展,推動重大戰略產(chan) 業(ye) 發展。對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進行多路徑探索,推動建立國家未來產(chan) 業(ye) 先導區,超前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chan) 業(ye) 。
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推進數字產(chan) 業(ye) 化,加強數字技術基礎研究,培育壯大人工智能、物聯網、量子計算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積極穩妥推進產(chan) 業(ye) 數字化,進一步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利用數字技術對製造業(ye) 、服務業(ye) 、農(nong) 業(ye) 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改造,大力開拓數字化轉型場景,不斷培育發展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
紮實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更加重視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實施好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鞏固和提高糧食、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保障。深入實施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強化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推進種子庫建設,加強良種技術攻關(guan) 。大力發展生物合成、“農(nong) 業(ye) 工廠”等農(nong) 業(ye) 新形態,深化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調整優(you) 化農(nong) 業(ye) 結構,加快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全鏈條升級,加快突破農(nong) 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強化農(nong) 業(ye) 科技和裝備支撐。
構建優(you) 質高效的服務業(ye) 新體(ti) 係。強化政策引導,推動服務業(ye) 數字化、融合化、品質化、綠色化、國際化發展,引導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向專(zhuan) 業(ye) 化和價(jia) 值鏈高端延伸,促進生活性服務業(ye) 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深化服務業(ye) 高水平對外開放,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麵清單,提高跨境服務貿易開放水平。推動現代服務業(ye) 同先進製造業(ye) 、現代農(nong) 業(ye) 深度融合,提升服務業(ye) 供給質量和品質效率。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ti) 係硬件和軟件建設,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ti) 係。
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總結運用基礎設施建設適度領先產(chan) 業(ye) 發展的寶貴經驗,優(you) 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係統集成,更好發揮基礎設施體(ti) 係的整體(ti) 效能。改造升級傳(chuan) 統基礎設施,加強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為(wei) 更加安全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基礎設施支撐。重視各類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建設信息基礎設施,穩步發展融合基礎設施,適度超前謀劃和部署創新基礎設施建設。(作者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刊發於(yu) 《求是》2023/13)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