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有信者 行天下 ——“信用交通省”三年建設善作善成交答卷

發布時間:2020-09-30 14:13:59 中國交通新聞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根據深圳市交通建設工程優(you) 秀項目管理團隊管理辦法,深圳市中邦(集團)建設總承包有限公司、達濠市政建設有限公司作為(wei) 優(you) 秀項目管理團隊,分別參與(yu) 鵬壩通道工程(壩光段)、深華快速路—福龍路立交工程(一期)施工投標,加分激勵規則助力其入圍並成功中標。

而首約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等81家企業(ye) 因未取得合法經營資質的車輛或人員從(cong) 事經營活動等原因,則被上海交通部門列入嚴(yan) 重失信主體(ti) 名單,限製享受相關(guan) 政策扶持和便利化措施,並在公共資源交易中降低信用等次。

人無信不立,業(ye) 無信不興(xing) 。上述案例是“信用交通省”建設中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製發揮作用的典型代表。

3年前,交通運輸部會(hui) 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全麵啟動“信用交通省”建設工作,堅持高起點謀劃、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落實,加快構建以信用為(wei) 基礎的交通運輸新型監管機製。

3年來,交通運輸部對“信用交通省”建設工作不斷加強組織領導、政策支持和督促指導,形成了“整體(ti) 謀劃、各方聯動、協同推進”的有效工作格局。部省合力建設,共同推進形成了一批“信用交通省”典型省份,促進交通運輸行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走在前列,為(wei)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you) 化營商環境發揮著更大作用。從(cong) 頂層設計夯基築台到製度標準日臻完善,從(cong) 加強信息歸集精準發力到公示公開強化監管,從(cong) 紮實推進信用評價(jia) 到加快落實聯合懲戒,從(cong) 探索信用承諾製到創新信用應用模式……行業(ye) 信用秩序正在逐步建立,“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懲戒大格局正在形成。

近日,交通運輸部組織開展了“信用交通省”建設工作評估。各省(區、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認真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的重要論述,積極推進交通運輸行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凝聚行業(ye) 對信用工作的共識,加快形成行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體(ti) 製機製,信用正在成為(wei) 行業(ye) 監管和治理的新形式。江蘇、浙江、北京、江西、天津、河南、河北、廣東(dong) 、山東(dong) 、雲(yun) 南等“信用交通省”典型省份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為(wei) 推動行業(ye) 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了堅實保障。

構建科學製度體(ti) 係

走出信用交通“最先一公裏”

“善弈者謀勢,善謀者致遠。”“信用交通省”建設作為(wei) 平台和載體(ti) ,建起了製度的“四梁八柱”,在推進交通運輸行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方麵發揮了引領作用,有力促進了交通運輸行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有所作為(wei) 、走在前列”。

3年來,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成立行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領導小組,構建起“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ti) 抓、部門單位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大多數省份建立了“信用交通省”建設工作台賬,明確時間表、任務分工。北京、天津、江蘇、河南等22個(ge) 省(區、市)推動將信用納入本地區交通運輸法規規章中,例如製定行業(ye) 信用評價(jia) 管理辦法、“紅黑名單”管理辦法、聯合獎懲管理辦法等,讓信用監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江蘇、浙江、湖北、河北、山東(dong) 等14個(ge) 省份將信用工作納入本地區交通強國建設試點方案中。江蘇方案提出探索建立以“大數據+精準執法+信用管理”為(wei) 一體(ti) 的新型執法模式,利用大數據分析、隨機抽查、信用評價(jia) 等依法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浙江方案提出構建基於(yu) “信用交通省”的新型市場監管機製,深化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和獎懲應用,實現事前信用承諾、事中信用監管、事後信用獎懲的全鏈條信用治理;湖北方案提出推進市場主體(ti) 主要從(cong) 業(ye) 人員信用評價(jia) 全覆蓋,構建涵蓋建設、養(yang) 護、管理和運營的“互聯網+”與(yu) “信用服務監管”深度融合的工作機製、基於(yu) 平台大數據分析的監管機製。

打破信用“信息孤島”

激活信用數據活力

打破信息孤島,建設覆蓋全行業(ye) 的征信體(ti) 係,有利於(yu) 加強事中事後協同監管,這是一項長期而複雜的係統工程,需要各方凝聚共識。部省兩(liang) 級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大力推進平台建設,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共享。

讓信用體(ti) 係有效對接,背後是各地信用信息如何共享和獎懲措施如何跨地區應用的問題。在交通運輸部的積極推動下,絕大部分省(區、市)交通運輸信用信息平台建成投入使用,全部具備信用信息共享和信用評價(jia) 功能,半數以上具備聯合獎懲、“紅黑名單”管理和信用承諾、信用修複等模塊,全麵支持行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相關(guan) 工作。各省配套出台信息歸集、公開共享製度超過70部,基本達到全覆蓋。

信用信息歸集數量穩步增長。交通運輸信用信息目錄已覆蓋全部省份和七成地市。今年,盡管受到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行業(ye) 信用數據報送機製仍然實現了常態化運作。北京、天津、江蘇、河南、寧夏、雲(yun) 南、甘肅、新疆、吉林、廣東(dong) 、浙江、重慶、山東(dong) 、廣西14個(ge) 省(區、市)不間斷報送增量信息。據統計,交通運輸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累計歸集信用信息33.7億(yi) 條,形成805.2萬(wan) 家企業(ye) (含經營業(ye) 戶)、2200.5萬(wan) 從(cong) 業(ye) 人員的“一戶式”信用檔案。

量變引起質變,信用數據質量實現大幅提升,23個(ge) 省(區、市)的數據合格率超過80%,統一社會(hui) 信用代碼作為(wei) 信用主體(ti) 的唯一標識,在經營企業(ye) 中應用達100%。

信用公示是社會(hui) 公眾(zhong) 參與(yu) 聯合懲戒、發揮信用監管作用的主要途徑。各地努力探索信息公示公開,讓信用信息在“陽光”下發揮最大效用。新增搜索欄、排行榜、曝光台等欄目,方便公眾(zhong) 按規定及時了解企業(ye) 及個(ge) 人相關(guan) 信用信息,實現快速查詢和信用服務在線申請等功能……今年,北京市交通委員會(hui) 對“信用交通北京”網站進行了升級改造。

“窗口”作用的發揮讓信用軟指標有效變成監管硬約束。各省(區、市)“信用交通”地方網站(網頁)日趨完善,各級“信用交通”網站做到政策製度、“雙公示”“紅黑名單”100%及時發布。24個(ge) 省份通過“信用交通”網站向社會(hui) 公開信用承諾,26個(ge) 省(區、市)網站(網頁)可實現每周更新,實現了信用網站常態化運行。北京、天津、河北、遼寧、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山東(dong) 、河南、海南、雲(yun) 南、廣西等省(區、市)每季度在“信用交通”地方網站(網頁)公示不少於(yu) 2個(ge) 聯合獎懲案例,推動形成“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良好環境。

信用評價(jia) 範圍不斷擴大

創新監管抓好落實的“最後一公裏”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社會(hui) 治理的要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hui) 治理格局。”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石,在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相關(guan) 政策實施中,信用監管正成為(wei) 發揮商事製度改革的重要抓手。

交通運輸部每年定期發布公路水運建設市場信用評價(jia) 結果,對公路水路建設市場從(cong) 業(ye) 企業(ye) 54056戶、從(cong) 業(ye) 人員789351人,道路水路運輸企業(ye) 7995961戶、從(cong) 業(ye) 人員21215751人建立了信用檔案,不斷加強信用評價(jia) 管理與(yu) 應用,對規範全國交通運輸市場主體(ti) 行為(wei) 和優(you) 化營商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各地積極推進公路建設、水運工程建設、道路運輸、水路運輸和安全生產(chan) 等領域的信用評價(jia) 工作並及時公示,在行政許可、政府采購、招標投標等行政管理事項中運用信用評價(jia) 結果,在行政檢查中推動分級分類監管。安徽、北京、貴州、吉林、江蘇、新疆、雲(yun) 南、浙江8個(ge) 省(區、市)已實現重點領域信用評價(jia) 全覆蓋。

在推進信用評價(jia) 的基礎上,各地加快落實聯合獎懲,在交通運輸工程招投標、行政許可辦理、行政檢查等環節中,更多運用行政性、市場性、行業(ye) 性、社會(hui) 性手段開展聯合獎懲工作。北京、天津、江西、雲(yun) 南、重慶等省(市)在行業(ye) 重點領域廣泛探索創新聯合獎懲形式,應用聯合獎懲舉(ju) 措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各地還積極創新信用應用模式,探索信用承諾製,不斷豐(feng) 富拓展社會(hui) 化、市場化的守信激勵措施。以信用承諾製為(wei) 代表的事前監管方式迅速推廣——江蘇、浙江、北京等27個(ge) 省(區、市)依法依規建立了本地區交通運輸信用承諾製;河北、浙江、江西等在辦理省級交通運輸行政許可時運用告知承諾和容缺受理的數量占辦理總量的100%;河南開展信用承諾製應用試點,研究製定告知承諾和容缺受理規範文書(shu) ,製定極簡化辦理流程。

信用承諾製為(wei) 交通運輸企業(ye) 、社會(hui) 公眾(zhong) 開辟了“綠色通道”,優(you) 化了營商環境,讓行政審批的效率明顯提高。江蘇建立公路水運建設市場信用管理“1+6”的製度體(ti) 係。河北深化高速公路“二維碼+誠信救援執法”模式。浙江省全麵實行高速公路超限車輛“違法失信清單”管理製度,並把普通公路治超非現場執法數據納入違法失信清單管理,實現信用治超一盤棋。北京市探索“信用+”城市公交線路應用模式,提升公交線路服務水平。天津開展巡遊出租車汽車駕駛員信用積分考核,加強數據稽核治理逃費。8個(ge) 省(市)還積極推動開展信用修複,建立異議投訴和信用修複機製,及時辦理“信用中國”“信用交通”網站等渠道轉辦的信用修複申請,支持失信主體(ti) 按照程序開展信用修複工作。

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全行業(ye) 逐步形成“學信用、懂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誠信文化。

聚焦全環節全流程

健全以信用為(wei) 基礎的新型監管機製

從(cong) 評估情況看,各省(區、市)在推進“信用交通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和短板。例如,對信用工作的認識還需深化,行業(ye) 共識還需進一步凝聚,信用管理頂層製度還需進一步完善,信用與(yu) 行業(ye) 業(ye) 務融合不夠緊密,信用信息共享存在堵點,信用信息應用與(yu) 信用市場化服務水平亟待提升。

站在新起點,錨定“信用交通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目標,全國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將持續深入學習(xi)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的重要論述,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構建以信用為(wei) 基礎的新型監管機製的指導意見》,進一步聚焦事前、事中、事後全環節信用監管,完善信用頂層製度體(ti) 係,建立行業(ye) 信用監管體(ti) 係清單,推進信用監管與(yu) 各業(ye) 務領域深度融合,進一步發揮信用在創新監管機製、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方麵的基礎性作用,更好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為(wei)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信用中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