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中國充分發揮六大優勢有效應對疫情衝擊和產業鏈調整

發布時間:2020-07-29 10:46:54 國家發展改革委官微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有序推動複工複產(chan) ,精準有力支持企業(ye) 抗擊疫情負麵影響,積極挖掘消費潛力,加快建立與(yu) 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hui) 運行秩序,對穩定全球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國際疫情形勢依然嚴(yan) 峻複雜,保持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麵臨(lin) 十分困難局麵,但我國率先控製住疫情,加速推進經濟恢複性發展,產(chan) 業(ye) 鏈鞏固提升的新優(you) 勢正在持續積累。

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明顯,為(wei) 應對疫情衝(chong) 擊和產(chan) 業(ye) 鏈調整提供堅實後盾。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發展,我國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當前,我國人均GDP超過1萬(wan) 美元,消費規模持續擴張,消費升級態勢逐漸明顯。疫情基本得到控製後,中國消費市場迅速回暖,二季度以來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指標逐月改善,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高達14.3%。在全球疫情蔓延對中國外貿造成嚴(yan) 重衝(chong) 擊的形勢下,中國堅持擴大內(nei) 需、促進消費的政策為(wei) 本土產(chan) 業(ye) 鏈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持。

產(chan) 業(ye) 配套優(you) 勢明顯,為(wei) 應對疫情衝(chong) 擊和產(chan) 業(ye) 鏈調整提供有力支撐。新的產(chan) 業(ye) 鏈分工越來越複雜、越來越精細,需要強大的產(chan) 業(ye) 配套作為(wei) 支撐,發展和完善產(chan) 業(ye) 配套體(ti) 係可以提高企業(ye) 應對市場不確定性和抵抗風險的能力,獲得相對穩定的原材料供給和銷售渠道,並且減少市場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在疫情對國際產(chan) 業(ye) 鏈造成衝(chong) 擊的背景下,我國更加注重鞏固和加強產(chan) 業(ye) 配套優(you) 勢,各地區紛紛成立工作專(zhuan) 班、掛牌督戰,建立跨地域、跨層級的統籌協調機製,第一時間推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中下遊協同複工複產(chan) ,有效保障了產(chan) 業(ye) 鏈安全、提升區域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

基礎設施優(you) 勢明顯,為(wei) 應對疫情衝(chong) 擊和產(chan) 業(ye) 鏈調整提供重要保障。基礎設施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和公共性的基本特征,是產(chan) 業(ye) 發展和效率提升的重要保障。經過多年來高速發展,中國已經建立較為(wei) 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網絡基礎設施等,鐵路網、公路網、民航線路四通八達,城市基礎配套日趨完善,4G網絡全麵覆蓋。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加快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中國大力建設以5G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ye) 互聯網、物聯網為(wei) 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上半年又有一大批5G、數據中心等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為(wei) 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新模式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有力推進產(chan) 業(ye) 高端化發展,促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宏觀調控優(you) 勢明顯,這是應對疫情衝(chong) 擊和產(chan) 業(ye) 鏈調整的關(guan) 鍵抓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的宏觀調控力度有目共睹: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hui) 發展,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體(ti) 係雙管齊下、協同發力,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接連出招,落點難、力道足,形成對衝(chong) 疫情影響、確保經濟平穩運行的強大政策合力。有效的宏觀調控政策從(cong) 需求端和供給端共同發力,推動產(chan) 業(ye) 鏈區域布局的進一步優(you) 化,有效吸引一大批優(you) 質的外資項目落戶和加快開工建設,同時促進產(chan) 業(ye) 鏈資源在全球的合理配置。

民間活力優(you) 勢明顯,這是應對疫情衝(chong) 擊和產(chan) 業(ye) 鏈調整的微觀基礎。民營經濟是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中最靈活、最有動力、最有創造性的力量,也是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最廣大主體(ti) 。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僅(jin) 靠政府規劃是不夠的,還需依靠微觀層麵千千萬(wan) 萬(wan) 個(ge) 民間市場主體(ti) 的不斷探索和反複實踐。疫情之下,我國堅持以改革開放的辦法推動發展,“六保”中旗幟鮮明提出“保市場主體(ti) ”,出台一攬子為(wei) 企業(ye) 紓困解難的支持措施,創新建立政策“直達機製”,充分發揮民營經濟的活力優(you) 勢,促進產(chan) 業(ye) 鏈的優(you) 化升級。

國際合作優(you) 勢明顯,這是應對疫情衝(chong) 擊和產(chan) 業(ye) 鏈調整的潛力空間。疫情蔓延給國際產(chan) 業(ye) 鏈造衝(chong) 擊,其中一個(ge) 重要影響就是對國際合作交流的嚴(yan) 重阻礙,在中美經貿摩擦背景下,進一步強化世界各國之間的技術交流和合作顯得尤為(wei) 重要。我國一直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主動與(yu) 世界各國人民共克時艱,為(wei) 其他國家提供大量援助和支持。在產(chan) 業(ye) 領域,我國一直保持開放的態度,強調“開放的大門隻會(hui) 越開越大”,上半年我們(men) 成功舉(ju) 辦第127屆網上廣交會(hui) ,積極籌備第3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繼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穩步推進海外重點項目建設,推進中歐班列安全穩定高質量運行,有力穩定了國際供應鏈,維護了全球產(chan) 業(ye) 鏈。(作者:譚  璐、毛克疾、袁梅詩  國際合作中心)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