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19 13:40:16 經濟參考報

“新基建”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以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ye) 互聯網等為(wei) 代表的“新基建”發力於(yu) 科技端,是中國邁向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的大國重器。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全麵鋪開、縱深推進的關(guan) 鍵之年。對信息產(chan) 業(ye) 發達的深圳來說,大力推進“新基建”是當仁不讓的使命與(yu) 擔當。深圳緊緊抓住人工智能、機器人、無接觸消費、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新業(ye) 態、新模式和新產(chan) 業(ye) 發展機遇,先發布局,化危為(wei) 機,多點開花,啟動高質量發展引擎,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建設注入強勁動能,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5G創新最活躍 實現網絡全覆蓋
15日,深圳5G發展再提速,由深圳電信、深圳公安和華為(wei) 發布的全球首個(ge) 5G SA網絡切片警務應用,成為(wei) 深圳5G應用的標誌性進展。中國電信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馮(feng) 煒說,網絡切片可通俗理解為(wei) 在5G信息高速公路上劃出的一條“專(zhuan) 用通道”,可以滿足客戶數據安全及帶寬要求,避免其他業(ye) 務搶占通道帶來網絡擁塞,保障高清視頻回傳(chuan) 和警務數據安全等特定要求。
這也是全球首個(ge) 5G SA網絡切片警務應用,與(yu) 雲(yun) +AI+大數據融合起來,成就了深圳的智能超寬5G智慧警務專(zhuan) 網。作為(wei) 中國“新基建”之首,5G被認為(wei) 是七大“新基建”的引擎和領頭羊,也是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信息聯接平台。
深圳是我國首個(ge) 5G獨立組網城市,有完整的5G產(chan) 業(ye) 鏈條,產(chan) 業(ye) 基礎深厚。目前深圳電子信息製造業(ye) 領跑全國,占據全國規模的1/6。5G基站建設是深圳發力“新基建”的一個(ge) 縮影。
作為(wei) 全國首批5G試點城市,截至2019年底,深圳在不到2000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建成15544個(ge) 5G基站,當地大部分區域已實現了5G連片規模組網,成為(wei) 全國5G網絡覆蓋密度最大的城市。雄心勃勃的深圳不滿足於(yu) 此,計劃今年年底前建成4.5萬(wan) 個(ge) 5G基站,在全國率先實現5G網絡全覆蓋。
光有5G基站還不夠,誰掌握了5G標準製定,誰就掌握了5G主導權。以華為(wei) 、中興(xing) 為(wei) 代表的深圳科技企業(ye) 在全球大放異彩,不僅(jin) 5G訂單量位居全球第一,標準製定、專(zhuan) 利申請和技術研發也走在全球前列。5G概念A股上市公司中,深圳以26家上市公司獨領風騷。
在5G創新應用方麵,深圳也是“領跑”全國,全市域全場景的5G應用環境正在形成,其中政務、交通、警務等十大領域的5G應用重點場景不斷推進。深圳在全國率先建成了“5G智慧化國際化”行政服務大廳,成功打造全國首個(ge) “5G+AIoT”產(chan) 業(ye) 示範園區。警用無人機空中自動巡航、警用摩托車沿路巡邏、單兵智能執法和“5G立體(ti) 巡防派出所”、“5G義(yi) 警機器人”,不但節省警力,還在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作用。
可以說,5G為(wei) 傳(chuan) 統基建設施裝上了大腦,成為(wei) 行業(ye) 智能化的中間體(ti) ,更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底座。據了解,深圳今年還將率先推出一批5G場景應用示範標杆,以帶動各行各業(ye) 創新5G場景應用,為(wei) 千行百業(ye) 提供數字化轉型新引擎,打造5G應用的精品網絡樣板區域和先行示範區,構建全球領先的5G產(chan) 業(ye) 生態。
此外,深圳還積極推動深港澳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共建共享,協同加快5G網絡協議和標準應用研發,推進新一代移動通信網、下一代互聯網和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建設,打造低延時、高可靠、廣覆蓋的灣區互聯網絡。
應用場景最豐(feng) 富 工業(ye) 互聯網驅動智能製造
深圳市寶安區、騰訊和富士康聯合申報的工業(ye) 互聯網基地,今年3月入選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國家新型工業(ye) 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名單。事實上,工業(ye) 互聯網在深圳寶安區已經湧現出多個(ge) 應用場景: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銀寶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實現了企業(ye) 內(nei) 、多個(ge) 廠區、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互聯互通;雲(yun) 工廠致力打造非標品製造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將製造業(ye) 產(chan) 能搬到線上,讓其就像在線購物一樣便利;速加網聚焦機械零部件定製加工領域,通過整合全國各地的優(you) 質加工廠,共享工廠的閑置產(chan) 能並進行合理的調度,為(wei) 有加工需求的客戶提供快速打樣-小批量-試製-低成本量產(chan) 的一站式加工服務。據統計,目前寶安區六成以上企業(ye) 都已借助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開展了智能化生產(chan) 、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和個(ge) 性化定製。
當前,工業(ye) 互聯網已經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深圳作為(wei) 製造業(ye) 大市和國家軟件名城,工業(ye) 互聯網發展基礎優(you) 勢明顯,平台和解決(jue) 方案商發展迅速,服務體(ti) 係逐步完善,工業(ye) 企業(ye) 信息化建設不斷加強,發展潛力巨大。在工業(ye) 互聯網領域,深圳擁有華為(wei) 、富士康等一批應用標杆企業(ye) ,智能製造優(you) 勢明顯。其中富士康通過推進工業(ye) 互聯網應用實踐,生產(chan) 效率提高了30%,庫存周期降低15%,2019年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wei) 製造業(ye) 領域“燈塔工廠”。
加快工業(ye) 互聯網發展,對推動深圳工業(ye) 經濟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發展意義(yi) 重大。工業(ye) 富聯基於(yu) 工業(ye) 雲(yun) 平台打造的“熄燈工廠”,已經在深圳、成都、鄭州、太原等試點。工業(ye) 富聯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說,“熄燈工廠”並不是無人工廠,而是在前端進行決(jue) 策,工廠內(nei) 生產(chan) 線全程由AI機器人完成,將工人從(cong) 流水線上解放出來。
早在2018年,深圳市政府就製定了《深圳市工業(ye) 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和《深圳市關(guan) 於(yu) 加快工業(ye) 互聯網發展的若幹措施》,通過人才培養(yang) 、平台培育、標杆推廣、服務體(ti) 係建設和財政扶持等工作,推動工業(ye) 互聯網發展,將在今年建成創新驅動、應用引領、生態活躍的全國工業(ye) 互聯網領先地區。
大數據“打底” 人工智能賦能生產(chan) 力
位於(yu) 深汕特別合作區的華潤新一代數據中心裏,20個(ge) 機房模塊、超過5萬(wan) 台服務器為(wei) 企業(ye) 提供雲(yun) 計算、IDC托管等服務;互聯網巨頭騰訊也早已挺進大數據領域,在海量數據的處理和存儲(chu) 方麵“領跑”。
大數據中心是第四次工業(ye) 革命中的重要新能源。隨著“新基建”的推進,數據中心作為(wei) 底層基礎設施持續增長。中央支持深圳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先行示範區的文件中明確表示,支持深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促進大灣區信息要素高效便捷流動。
據了解,目前深圳承擔著我國多個(ge) 涉及大數據中心的重大項目,其中包括深圳“一帶一路”大數據穀項目,依托中航雲(yun) 深港跨境傳(chuan) 輸光纖,建設離岸數據中心、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以及粵港澳跨境數據服務平台、基於(yu) 雲(yun) 平台的大數據備份容災係統和新一代智能數據傳(chuan) 輸科技產(chan) 業(ye) 園等。
基於(yu) 大數據基礎之上的人工智能改變的是傳(chuan) 統的生產(chan) 力。為(wei) 了人工智能發展,深圳引入芯片設計領域國際領軍(jun) 企業(ye) ARM、芯片製造領域龍頭企業(ye) 聯發科及北鬥研究院等技術平台,在應用創新及算法研發領域定向引入人臉識別、深度學習(xi) 方向的核心企業(ye) 商湯科技(高通戰略合作夥(huo) 伴)、雲(yun) 天勵飛;通過引入漢普電子將語音識別領域的核心企業(ye) 科大訊飛的技術要素導入園區;通過空客創新中心、埃森哲創新中心等行業(ye) 巨頭資源鏈接,將其產(chan) 業(ye) 生態內(nei) 的核心算法和技術引入園區,構建起從(cong) 關(guan) 鍵技術、算法研發、應用創新到場景實現鏈條完整、要素集聚的人工智能生態係統。截止到2019年,深圳人工智能企業(ye) 達636家,湧現出大疆、優(you) 必選等一批龍頭企業(ye) 。
科技與(yu) 創新,正是深圳這座城市的底色。作為(wei) 我國人工智能應用領域的領軍(jun) 城市,麵對疫情“大考”的年輕特區交出一份優(you) 秀答卷:深圳通過整合大數據、雲(yun) 計算、AI、5G、物聯網等科技力量,發揮“科技集成”合力,通過“無接觸信息采集+精細化管理支撐+大數據智能防疫”三道關(guan) 卡層層把控,將雲(yun) 集的高科技精準轉化,實現了疫情防控全過程管理,有效遏製了疫情蔓延,凸顯出“科技戰疫”的優(you) 越性。
事實上,2019年,深圳全市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就達到10155.51億(yi) 元。按可比價(jia) 計算,比上年增長8.8%,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比重達37.7%。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增加值5086.15億(yi) 元,增長6.6%;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增加值1596.59億(yi) 元,增長18.0%。可以說,深圳在5G、智慧城市、AI、VR/AR、智能可穿戴裝備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領域已處於(yu) 全球領先地位,這也是深圳“科技戰疫”製勝的秘訣所在。
在這樣一個(ge) 科技競爭(zheng) 激烈的時代,高質量發展需要以科技創新為(wei) 引領,而“新基建”為(wei) 深圳提升科技競爭(zheng) 力、打造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提供了新的曆史機遇。深圳市金融穩定發展研究院理事長王忠民認為(wei) ,數字化產(chan) 業(ye) 能夠大幅提升傳(chuan) 統基礎設施的效能,在疫情“黑天鵝”影響下,5G、無人機、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新經濟”的巨大優(you) 勢正在凸顯,深圳迎來了新一輪機遇期,最有希望在“新基建”浪潮中大有作為(wei) 。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