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30 16:19:43 數據觀

近期,國家統計局、國家稅務總局、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先後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發布2023年發展成績單,其中,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頻頻出現在發展成績單中。
我國數實融合加快推進。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數據,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銷售收入占全部銷售收入的比重達12.1%。2023年,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7%,較2022年提高2.1個(ge) 百分點;全國企業(ye) 采購數字技術同比增長10.1%,較2022年提高3.2個(ge) 百分點,數實融合加快推動數字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數字化進程。
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不斷發展壯大。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電信業(ye) 務收入同比增長6.2%,電子信息製造業(ye) 築底企穩,軟件業(ye) 量效齊升,互聯網行業(ye) 穩步恢複。網絡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服務能力持續升級,算力總規模居全球第二。數實融合全麵深化,5G應用融入97個(ge) 國民經濟大類中的71個(ge) ,工業(ye) 互聯網覆蓋全部41個(ge) 工業(ye) 大類。
與(yu) 此同時,隨著全國多地進入2024年“兩(liang) 會(hui) 時間”,各省份陸續揭曉了2024年數字經濟發展的重點規劃和舉(ju) 措。從(cong) 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來看,31省市都對數字經濟發展提出要求,被賦予新的使命。
北京市
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積極布局數字經濟關(guan) 鍵賽道,以數字化驅動生產(chan) 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全麵變革。
統籌推進數字產(chan) 業(ye) 化。大力建設數據基礎製度先行區,開展數據資產(chan) 入表、數據跨境便利化服務等綜合改革試點,推動算力中心、數據訓練基地、國家區塊鏈樞紐節點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新建5G基站1萬(wan) 個(ge) 以上。探索完善數據交易規範,提升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運營能力。啟動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建設4.0階段任務,推動機場、火車站、城市道路清掃等重點應用場景有序開放。
大力支持產(chan) 業(ye) 數字化。深入實施“新智造100”工程,全麵開展製造業(ye) 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加快培育標杆性“數字領航”企業(ye) 。促進平台經濟有序競爭(zheng) 、創新發展,推動先進數字技術向中小企業(ye) 深度普及,構建開放共享、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提升人工智能底層技術和基礎底座自主可控能力,推動人工智能模型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加快在政務、醫療、教育、工業(ye) 、生活服務等領域應用,保持人工智能研發應用領先水平。
紮實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完善規劃管控、平台支撐、數據治理三大工作體(ti) 係,拓展“一網通辦”應用,深化“一網統管”建設,提升“一網慧治”能力。加快“萬(wan) 兆光網”、車聯網等新型網絡基礎設施部署,推動全市感知設備設施共建共享共用。強化“一數一源一標準”數據治理,在重點領域形成融合應用。全方位保障數據和網絡安全。
天津市
有效激發產(chan) 業(ye) 煥新驅動力:新增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20家、“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50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ye) 1000家。推動智能化升級。加快“智改、數轉、網聯”,鼓勵基礎電信企業(ye) 、互聯網企業(ye) 與(yu) 製造業(ye) 企業(ye) 聯合組建第三方專(zhuan) 業(ye) 化服務平台,培育一批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優(you) 秀服務商,建成一批麵向工業(ye) 行業(ye) 共性化典型應用場景,支持中小企業(ye) “上雲(yun) 上平台”和數字賦能。新建100家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10個(ge) 5G全連接工廠,啟動雙萬(wan) 兆寬帶項目試點建設,推動曙光超算互聯網平台、天津超算中心、基礎電信運營商算力設施等廣泛應用賦能,擴大智能算力產(chan) 業(ye) 規模。
拓寬思路培育增量:順應產(chan) 業(ye) 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趨勢,加快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積極布局人工智能與(yu) 超算、生物製造、生命科學、腦機交互與(yu) 人機共融、深海空天、通用機器人等未來產(chan) 業(ye) 新賽道。
上海市
加快建設國際經濟中心:全力落實新一輪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實施“智能機器人+”行動,率先開展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
加快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持續豐(feng) 富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全力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yang) 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強未來產(chan) 業(ye) 前瞻技術創新布局,大力發展自主可控核心工業(ye) 軟件和工業(ye) 操作係統。強化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鼓勵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深化科技成果產(chan) 權製度改革,完善技術要素估值定價(jia) 機製,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ye) 。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深入推進數據知識產(chan) 權試點。
著力擴大有效投資:推進智能算力集群、浦江數鏈城市區塊鏈、數據交易鏈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新一輪高水平企業(ye) 技術改造,打造100個(ge) 技術改造示範項目。
加快自貿試驗區及臨(lin) 港新片區建設:加快推進實施數據跨境流動的管理措施,加快建設國際數據經濟產(chan) 業(ye) 園。
重慶市
推進數字化轉型發展。加快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絡(成渝)國家樞紐節點建設,爭(zheng) 取國家支持建設先進製造智能計算重點實驗室,打造全市統一算力調度平台,提升信息基礎設施能級。加強生成式人工智能等研發,建設開源社區,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生產(chan) 生活各領域深度植入滲透,拓展數字產(chan) 業(ye) 化新空間。健全工業(ye) 互聯網標識解析體(ti) 係,深化數字化裝備、信息係統集成應用,實施“機器人+”行動,擴大“一鏈一網一平台”試點示範,啟動5個(ge) 行業(ye) 產(chan) 業(ye) 大腦建設,新建5個(ge) 未來工廠、10個(ge) 智能工廠和100個(ge) 數字化車間,加快構建“產(chan) 業(ye) 大腦+未來工廠”產(chan) 業(ye) 數字化新生態。
迭代升級數字化改革。優(you) 化“1361”整體(ti) 構架,探索建立數字重慶標準規範體(ti) 係,加強數字安全和網絡安全治理,推動數字重慶建設整體(ti) 成勢。完善一體(ti) 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台,建強數字資源係統,加強數據歸集共享,推動雲(yun) 網遷移和業(ye) 務專(zhuan) 網整合,集成優(you) 化“渝快辦”“渝快政”服務功能。升級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緊扣設施運行、生產(chan) 生活服務、應急動員等六大板塊,開發多跨協同數字化應用場景,構建韌性安全城市體(ti) 征,推動城市治理“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多維融合。豐(feng) 富六大應用係統,聚焦重要、高頻、急迫、多跨事項,做好“一件事”場景謀劃,推出100個(ge) 以上便民利企服務應用。增強基層智治體(ti) 係實戰能力,推動線上智治平台與(yu) 線下“141”體(ti) 係深度融合,構建一體(ti) 貫通、高效協同的履職能力體(ti) 係,用數字化為(wei) 發展賦能、為(wei) 服務提質、為(wei) 治理增效。
壯大製造業(ye) 集群。新一代電子信息製造業(ye) ——加快推動安意法、芯聯等6個(ge) 晶圓項目,帶動芯片設計、封裝測試、半導體(ti) 專(zhuan) 用設備及材料等協同發展,加大AI及機器人、算力設備等產(chan) 業(ye) 培育;軟件信息——深入實施“滿天星”行動計劃,加快“啟明星”“北鬥星”企業(ye) 培育和軟件人才“超級工廠”建設,持續抓好人才、場所、場景、企業(ye) 、生態等關(guan) 鍵環節,力爭(zheng) 主營業(ye) 務收入超過4000億(yi) 元。
河北省
推動數字經濟做大做強。推進產(chan) 業(ye) 數字化,實施200個(ge) 省級工業(ye) 互聯網重點項目,全麵推動十萬(wan) 企業(ye) 上雲(yun) 工程,加快石家莊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建設;推進數字產(chan) 業(ye) 化,加快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產(chan) 業(ye) 發展,抓好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雄安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打造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絡京津冀樞紐節點,讓數字經濟新動能加速釋放。
集中精力抓投資上項目。聚焦轉型升級、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布局完善5G、工業(ye) 互聯網、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
推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融合集群發展。加快集成電路、網絡安全、生物醫藥、電力裝備、安全應急裝備等產(chan) 業(ye) 發展,開展“機器人+”應用行動,壯大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推動北鬥規模應用和產(chan) 業(ye) 發展,培育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新優(you) 勢,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增加值增長6%左右。
山西省
加快推動數字經濟做大做強。完善數據資源管理服務體(ti) 係。加快千兆城市建設,實施算力基礎強基工程、算力產(chan) 業(ye) 強鏈工程,融入全國一體(ti) 化算力體(ti) 係,打造算力高地。大力發展半導體(ti) 、信創等數字核心產(chan) 業(ye) ,認定第二批省級數字經濟示範園區和省級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
實施數智強晉示範工程,推動5G和標識解析應用在實體(ti) 經濟中貫通推廣,建設一批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民生智能化應用標杆項目。推動智慧城市數字底座、產(chan) 業(ye) 鏈工業(ye) 互聯網、醫療影像、氣象數據服務等行業(ye) 雲(yun) 平台建設。
規範平台經濟健康發展,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和示範企業(ye) 。發展壯大山西數據流量穀。建設“數據要素×”試點。探索推進公共數據確權授權。開展國家數據知識產(chan) 權試點。數字經濟規模增長15%左右。
遼寧省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著力推進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機器人、生物醫藥和醫療裝備、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融合集群發展。前瞻性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在人工智能、元宇宙、深海深地開發、增材製造、柔性電子、氫能儲(chu) 能、細胞治療、生物育種等方麵,加快推動技術產(chan) 品化、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化。
實施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和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賦能行動,推進20個(ge) 以上5G工廠、10個(ge) 以上“5G+工業(ye) 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建設,累計建成省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超500個(ge) ,建成省級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超百個(ge) 。支持沈陽、大連深入開展國家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試點,打造沈陽北方算穀、大連數穀,培育數字經濟新優(you) 勢。
吉林省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助推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加快升級。深入實施製造業(ye) “智改數轉”行動,支持100個(ge) 以上示範項目,建成30個(ge) 省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100個(ge) 省級數字化示範車間,全省製造業(ye) 企業(ye) 數字化轉型覆蓋率提升至50%。實施“萬(wan) 企上雲(yun) ”工程,推進工業(ye) 互聯網規模化應用。
推動數據開發應用及產(chan) 業(ye) 化,支持長春市數據要素市場試點建設,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試點。優(you) 化數字基礎設施布局,打造長春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加快長春新區智算中心、淨月數字產(chan) 業(ye) 園建設,推動鬆原市“雙力”一體(ti) 化項目加入國家算力網,推進千兆光纜網絡建設,新建3000個(ge) 5G基站,行政村5G覆蓋率達到70%。
黑龍江省
夯實實體(ti) 經濟根基,聚焦科技創新關(guan) 鍵,秒頂產(chan) 業(ye) 升級方向,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加快推動產(chan) 業(ye) 全麵振興(xing) 。發揮科技創新增量器作用,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現代產(chan) 業(ye) 集群。
江蘇省
更大力度發展數字經濟。以人工智能全方位賦能新型工業(ye) 化,積極構建特色化行業(ye) 大模型,打造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深入實施“智改數轉網聯”,強化數字化轉型服務供給,打造智能製造示範標杆,推動工業(ye) 互聯網創新應用,基本實現規上工業(ye) 企業(ye) 啟動實施全覆蓋。
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轉型、普惠小微、數字經濟、技術改造等金融支持力度,促進社會(hui) 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加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基金投放力度,深化數字人民幣省域試點。
加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體(ti) 係化推進5G、千兆光網規模部署,支持蘇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建設,加快智能算力、邊緣計算等算力設施布局。
浙江省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深化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做優(you) 做強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高端軟件等產(chan) 業(ye) 集群,積極推進工業(ye) “智改數轉”,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增長9%左右,規上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改造覆蓋率達85%。完善數據基礎設施體(ti) 係和製度體(ti) 係,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促進數據安全高效流通利用。優(you) 化平台經濟發展環境,支持平台企業(ye) 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ye) 、國際競爭(zheng) 中大顯身手。
聚焦聚力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以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為(wei) 牽引,大力實施“415X”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培育和服務業(ye) 高質量發展“百千萬(wan) ”工程,紮實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加快打造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強省、現代服務業(ye) 強省,建設全球先進製造業(ye) 基地。
安徽省
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促進“數實融合”,發展“數智雲(yun) 網鏈”等新興(xing) 數字產(chan) 業(ye) ,加強國家級“數字領航”企業(ye) 創建,持續擴大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規模。推進工業(ye) 互聯網高地建設,完善提升羚羊等國家級“雙跨”平台功能,新培育省級以上重點工業(ye) 互聯網平台10家以上。建成全省一體(ti) 化數據基礎平台,加快建設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絡蕪湖數據中心集群,係統優(you) 化算力基礎設施布局,高質量行業(ye) 數據集規模達200TB,智能算力達12000P。
福建省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等未來產(chan) 業(ye) 。加快培育優(you) 質企業(ye) ,大力實施世界一流企業(ye) 、製造業(ye) 領航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培育工程,新增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50家。著力強賦能,做強做優(you) 做大數字經濟,發展高效協同的數字政務,構建普惠便捷的數字社會(hui) 。
江西省
實施未來產(chan) 業(ye) 培育發展三年行動:創建一批未來產(chan) 業(ye) 先導試驗區和未來技術產(chan) 業(ye) 研究院;努力在元宇宙、人工智能、新型顯示、新型儲(chu) 能、低空經濟等領域搶占先機。
實施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創新提升行動:做強核心元器件、關(guan) 鍵電子材料、終端製造等關(guan) 鍵鏈條;加快補齊專(zhuan) 業(ye) 芯片、軟件等短板弱項。
開展“信號升格”專(zhuan) 項行動:大力發展人工智能、VR、物聯網等有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鏈群;支持鏈主企業(ye) 、平台企業(ye) 等牽頭搭建產(chan) 業(ye) 互聯網平台。
實施以生產(chan) 線數智化改造為(wei) 重點的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計劃:定期發布數字技術應用場景“機會(hui) 清單”“產(chan) 品清單”;培育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和係統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
山東(dong) 省
抓實抓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落實全省數字經濟發展大會(hui) 部署,以數字變革新賽道引領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
一是加力推進數字產(chan) 業(ye) 化。培強壯大一批龍頭骨幹企業(ye) ,加快推進100個(ge) 重大項目,力爭(zheng) 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營收增長10%以上。推動濟南、青島等市集成電路重點項目規模化量產(chan) ,加快布局發展碳化矽、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建設省級軟件工程技術中心30家左右,推出一批魯版軟件“名品”。大力發展先進計算、虛擬現實、超高清視頻、新型電子材料等產(chan) 業(ye) ,培育10家左右數字產(chan) 業(ye) 集聚區。
二是加力推動產(chan) 業(ye) 數字化。發揮海爾卡奧斯、浪潮雲(yun) 洲、勝軟雲(yun) 帆等國家級“雙跨”平台作用,新培育50家省級工業(ye) 互聯網平台、30家“產(chan) 業(ye) 大腦”,打造典型應用場景100個(ge) 。實施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提標行動,新創建國家級智能工廠10家左右。建好國家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優(you) 化政策供給,匯聚優(you) 質服務商500家以上,服務中小企業(ye) 突破1萬(wan) 家,加快中小企業(ye) “上雲(yun) 用數賦智”。
三是加力夯實數字經濟底座。部署高性能智能計算中心,統籌布局通用和垂直大模型算力,累計建成5A級省級新型數據中心25個(ge) 以上,智能算力比例達到30%,建成“山東(dong) 算網”。支持濟寧建設魯南算力中心。深入實施“雙千兆”網絡係統工程,打造典型應用項目500個(ge) 以上,新開通5G基站4萬(wan) 個(ge) 。加快新型廣電網絡建設。新建一批工業(ye) 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開展數據資產(chan) 化試點、數據知識產(chan) 權登記試點。
河南省
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壯大7個(ge) 先進製造業(ye) 集群28個(ge) 重點產(chan) 業(ye) 鏈,向下梳理延伸N個(ge) 專(zhuan) 精特新細分領域;拓展商業(ye) 航天、低空經濟、量子科技等領域,建設國家未來產(chan) 業(ye) 先導區;到2025年累計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5000家,規上工業(ye) 企業(ye) 發展到3萬(wan) 家、實現數字化轉型全覆蓋。
湖北省
科創:集中力量突破高端AI芯片、智能數控機床、高端醫療裝備等“卡脖子”技術,前瞻謀劃生物合成、空天技術等千億(yi) 級規模的科創“核爆點”,構築創新賽道的“卡位”優(you) 勢。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5500億(yi) 元以上。高新技術企業(ye) 新增5000家以上。
培育壯大新質生產(chan) 力:“光芯屏端網”、汽車製造與(yu) 服務、大健康三大產(chan) 業(ye) 達到萬(wan) 億(yi) 規模。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長15%以上。
湖南省
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生命工程、量子科技、前沿材料等未來產(chan) 業(ye) ,加強集成電路、工業(ye) 母機、基礎軟件等關(guan) 鍵技術突破,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製高點。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ye) 化,推動工業(ye) 化、信息化“兩(liang) 化融合”,加快“智賦萬(wan) 企”進企業(ye) 、進車間、進班組步伐,數字經濟增長15%;推動先進製造業(ye) 、現代服務業(ye) “兩(liang) 業(ye) 共融”,推進服務型製造,力爭(zheng)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占比超過42%;推動原地倍增、招引新增“兩(liang) 增並舉(ju) ”,精準開展產(chan) 業(ye) 鏈招商、基金招商和以商招商。
持續激發經營主體(ti) 活力,梯度培育一批十億(yi) 、百億(yi) 、千億(yi) 企業(ye) ,力爭(zheng) 全年新增百億(yi) 企業(ye) 10家、省級以上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800家、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100家以上。
廣東(dong) 省
促進製造業(ye) 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抓好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新推動9200家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轉型,聚力打造製造業(ye) 數字化“鏈式轉型”省域樣本。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數字產(chan) 業(ye) ,抓好IPv6規模部署,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樞紐節點韶關(guan) 數據中心集群建設。
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深化省域治理“一網統管”,推動數字政府基礎能力均衡化發展,健全本質安全體(ti) 係。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2.0”建設,推廣“民意速辦”綜合服務體(ti) 係,推動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讓服務“零距離”、便利不“打烊”。深化數據資源“一網共享”,加強公共數據開發利用,完善數據流通交易管理機製,推動製定數據條例。做強廣州、深圳數據交易所,布局數據要素集聚發展區,建設灣區數據要素市場。
海南省
壯大數字經濟。加快推進5G、算力、國際通信海纜等數字新基建。豐(feng) 富遊戲出海、衛星數據、區塊鏈等應用場景,探索跨境數據分級分類管理模式,在特定區域開展“兩(liang) 頭在外”數據加工業(ye) 務。引導企業(ye) 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打造數字大健康、數字創意設計、關(guan) 鍵核心零部件等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發力車聯網、衛星互聯網、通用AI等新賽道,力爭(zheng) 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營收增長8%。
四川省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製定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建設數字經濟強省。適度超前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東(dong) 數西算”工程國家樞紐節點,建設全省算力調度服務平台,構建算力、存力、運力一體(ti) 化算網融合發展體(ti) 係。推動製造業(ye) 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建設一批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和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加快“5G+工業(ye) 互聯網”規模化應用,培育一批數字領航企業(ye) 、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和優(you) 秀場景,支持成都建設全省首條智能駕駛示範道路。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實施“數據要素×”行動。加快發展超高清視頻產(chan) 業(ye) 。
貴州省
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數字經濟占比達到45%、規模突破萬(wan) 億(yi) 元。加快打造全國算力高地,爭(zheng) 取國家在貴州省布局人工智能訓練基地;做大智算中心集群、智算芯片達到20萬(wan) 張,努力打造成為(wei) 全國智算資源最多、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算力產(chan) 業(ye) 規模突破100億(yi) 元。
廣泛深入推進數智賦能,三次產(chan) 業(ye) 規上(限上)企業(ye) 數字化改造覆蓋率90%以上。
構建特色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加快打造數據中心、智能終端、數據應用三個(ge) 千億(yi) 級主導產(chan) 業(ye) 集群。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收入增長16%以上、規模力爭(zheng) 突破1000億(yi) 元;全省電子信息製造業(ye) 增加值增長10%左右。
加快搶占未來產(chan) 業(ye) 新賽道,新興(xing) 數字成長型企業(ye) 突破800家,塑造數字經濟發展新優(you) 勢。
雲(yun) 南省
推進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建設麵向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國際通信樞紐和空間信息國際交流合作中心。完善公共數據資源體(ti) 係。推進5G融合應用“揚帆”行動,申建國家級大數據產(chan) 業(ye) 試點示範項目。打造10個(ge)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10個(ge) 數字化轉型標杆企業(ye) 、20個(ge) 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小燈塔”。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營業(ye) 收入增長15%以上。
陝西省
搶占數字經濟新藍海,培育軟件和信息服務、物聯網等10個(ge) 重點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充分發揮國家超算中心作用,深度拓展數實融合空間,加快推動製造業(ye) “智改數轉網聯”,深入實施中小企業(ye) “賦能、賦智、賦值”專(zhuan) 項行動、培育工業(ye) 互聯網平台10個(ge) ,打造製造業(ye) 數字化改造樣板100個(ge) 。開展“信號升格”專(zhuan) 項行動,加快“雙千兆”網絡部署和IPv6改造,力爭(zheng) 5G基站達到12萬(wan) 個(ge) 。
甘肅省
聚勢向新強工業(ye) 。爭(zheng) 創石化化工、冶金有色、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製造等3個(ge) 國家級先進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打造裝備製造、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省級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培育認定5個(ge) 省級中小企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推進中小企業(ye) “智改數轉網聯”行動。加快軍(jun) 民融合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持續抓好慶陽“東(dong) 數西算”產(chan) 業(ye) 園建設。
賦能增效強科技。引導創新型企業(ye) 向專(zhuan) 精特新、“隱形冠軍(jun) ”發展,高新技術企業(ye) 達到2400家以上。
青海省
高水平強化數字賦能,實施綠色算力基地建設工程、建設清潔能源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基地,深入開展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賦能專(zhuan) 項行動,推動生活服務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
內(nei) 蒙古自治區
新能源全產(chan) 業(ye) 鏈力爭(zheng) 完成遊子3000億(yi) 元,新增裝機規模4000萬(wan) 千瓦以上、提前一年實現超過火電裝機規模的目標,力爭(zheng) 細嫩女國元裝機規模、在建規模、總體(ti) 規模保持全國第一。
廣西壯族自治區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製造業(ye) 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促進萬(wan) 家企業(ye) “上雲(yun) 用數賦智”,打造100個(ge) 數字化轉型典型場景,爭(zheng) 創30個(ge) 國家級試點示範項目。建設南寧國家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柳州工業(ye) 互聯網示範城市。加快推進中國—東(dong) 盟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園、南寧全業(ye) 務國際通信出入口局、廣西新能源超大型數據中心等建設。強化數據資源安全管理。推進廣電5G融合發展,新建5G基站2萬(wan) 座以上。
西藏自治區
力爭(zheng) 培育龍頭企業(ye) 10家、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10家,新增上市企業(ye) 2家。製定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實施意見,規上工業(ye) 和數字經濟增加值均增長10%以上。
寧夏回族自治區
加力推進數字經濟提質增效。堅定不移加大產(chan) 業(ye) 數字化、數字產(chan) 業(ye) 化推進力度,充分發揮數字的疊加和倍增效應,力爭(zheng) 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6%以上,推動數字紅利惠及全區人民。實施數字產(chan) 業(ye) 化量級提升行動,全力打造“四大基地”,加快建設七大數據中心,力爭(zheng) 新增標準機架6萬(wan) 架以上,更好發揮寧夏“東(dong) 數西算”樞紐節點作用,努力把“交換中心”“算力中心”變成“投資中心”“效益中心”。實施產(chan) 業(ye) 數字化質效提升行動,大力發展“數字+”“數字×”產(chan) 業(ye) ,大力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智能升級計劃、中小企業(ye) 數字賦能計劃,新建工業(ye) 互聯網平台20個(ge) ,新增上雲(yun) 企業(ye) 1000家,規上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比例達到55%,以算力高質量發展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數據平台能力提升行動,啟動寧夏全域智慧管理平台建設,開展5G信號升格專(zhuan) 項行動,實現人口密集區5G信號全覆蓋。推動公共數據資源有序開發、高效共享,提升數據安全治理效能,全麵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堅持采取非常規舉(ju) 措、支持非常規產(chan) 業(ye) 、實現非常規發展,全力打造“中國算力之都”。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大力實施科技興(xing) 疆戰略。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著力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綠色算力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推進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著力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